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章(1 / 1)

还没等她想明白,一位面带微笑的蓝衣女子就走上前来,柔声问道:“小娘子可是要买银镜?”“正是!”见到这与香水铺一般无二的熟悉装扮,曾小娘子立刻把心中疑惑抛在了脑后,飞快道,“你家可有手镜卖的?”那圆圆小小,可一手持握的镜子,如今被称作手镜。都是从四季香盒里拆下来的,还有人以金银镶嵌,系在腰上,别提有多显眼了!那女郎笑道:“自然是有。不知小娘子想要手镜,还是可放唇脂的添妆镜呢?”“咦?还有这么多说道?都取来看看!”曾小娘子顿时起了兴致。那女郎闻言,笑着把人领到了柜台前,取出了两样物事。一个是圆溜溜的小镜,只有巴掌大小,镶在铜制的把手内,还有链子可以挂在腰上。偏偏镜子上面还有个镂空的盖子,花纹精致细密,能遮住大半镜面。合起盖子,就跟个饰物似得,一看就让人喜欢。“这手镜怎么卖的?”曾小娘子取镜在手,看着镜中纤毫毕现的脸蛋儿,简直喜上眉梢。果真是韩家铺子的真品,就是比那些假货精细!“这镜只要五千钱,还有三种不同样式的,可供小娘子挑选。”那蓝衣女子笑着答道。这般贵啊!虽然心里早有准备,曾小娘子也有些肉痛。五千钱都能买三四块香皂了,就是新出的香粉和胭脂,也能买上几盒。然而让她放下,却又着实不肯。对了,还有一种镜呢!说不定会便宜些?曾小娘子赶忙问道:“那添妆镜呢?”蓝衣女郎取过手边小小木匣,打了开来:“这便是添妆镜了,才两千钱。匣内可以放唇脂,只要带了,就能时时添补妆容。匣上还有暗扣,脂膏不会洒出,端是便利呢。”那小小的匣子内,果真也镶了一面镜。约莫三指宽窄,小了些,只能照见唇瓣或是眉眼。镜子下面还有个凹进去的浅槽,显是放脂膏的。整个匣子玲珑的很,女子也能一手握住,极为可人。不论是放在香囊内,还是缝在帕子上,都轻巧好看。坏了,都想要怎么办?可若都买了,这一季新上的花露和香粉,岂不是没钱买了?见她神色游移不定,那蓝衣女子微微一笑:“女郎可是嫌这些镜子太小?还有大些的妆匣可选呢。”说着,她又捧出了个足有三层的木匣。打开匣盖,就见一面银盘似的圆镜显露出来。那镜子可比手镜大多了,能看清人脸不说,连头上发髻簪钗,都映的一清二楚。还没等曾小娘子回过神,那女伙计就已利落的打开了其他几层匣子:“这是香水铺专门配的镜匣,上层可以放香粉、胭脂和梳妆用的物事,中层则是放香水、香胰子、头油等物,下层还能搁花露和香皂。一套摆进去,日日都能用到,岂不方便?”方不方便,曾小娘子是不知道,只知道见到那大了许多的银镜,还有“配套”的匣子,心就似跟猫儿抓了一样。“这匣子,八千钱就能买下。还有另一种装首饰的,因用了珠贝等贵重物事,要贵上些……”“不,不用取了!”曾小娘子只觉呼吸都困难了。再看下去,她怕是都走不出店门了!恋恋不舍的看了那妆匣一眼,她还是咬了咬牙:“手镜和添妆镜各取一个吧!图案都拿来,我挑一挑。”那蓝衣女郎立刻取了五六样来,经过一阵艰难无比的挑拣,曾小娘子终于选中了两个,亲手付了钱。这下出游就不愁了。舒了口气,曾小娘子这才想起方才的疑问:“怎地店里看不到旁人呢?莫不是都去了雅阁?”那蓝衣女郎做成了生意,笑得愈发亲切了:“小娘子怕是见到门外停着的马车了。那些是来买眼镜的男客,都在西厢呢。”“眼镜是何物?”曾小娘子奇道,难不成是照眼睛的镜子?“读书读的多了,两眼昏花,或是上了年纪,不容易视物,都可戴眼镜,能使人神清目明。这可是相公们都带的好东西,也是鄙店独有的新品。”那蓝衣女郎颇为自豪的说道。曾小娘子两眼一亮:“家祖母也有些眼晕,可否取个眼镜瞧瞧?”那蓝衣女郎笑道:“小娘子里面请。”这动作,立刻让曾小娘子反应过来,眼镜怕是不便宜,需要在屋内详谈。然而等到进了内间,看清楚布置,她吓得睁大了双眼:“这,这窗怎地镶了玻璃?!”只见这小屋的外窗上,镶嵌了两扇玻璃窗。木质的窗棂细细分出,每一小格都拼上了片玻璃,使得整个窗子晶莹剔透,分外明亮。屋外天光映入,哪还有身处内室的幽暗?“配置眼镜,须得先验看视力,自然要明亮一些。”那蓝衣女郎才不会说当初自己的惊讶呢,只笑着把人请到了一旁的座位上。曾小娘子已被那巨大的玻璃窗震到了,连端来的茶水都没喝,只目不转睛的看着。等人取来了个一盘形貌古怪的玻璃镜儿,才勉强回过神。“这就是眼镜?”她看着那些镶嵌玳瑁、金银、珠玉的华贵镜子,露出讶色。这东西跟首饰别无二致,当真是戴在眼上的?“此乃专为贵人配置的‘长寿镜’,持在手中,最是方便。”那蓝衣女郎笑着举起一支眼镜,放在了眼前。长长的把手是鎏金的,雕着仙桃虬枝,圆圆的玻璃架在眼前,似乎连双眼都变大了些。就算涂了脂粉,带了簪子,拿着这么个物事,也不觉别扭,反倒显出了贵气。“此物当真有趣!”曾小娘子想去接过看看,那蓝衣女子却笑解释了一句:“若是眼睛无碍,用这个会有些头晕。小娘子不妨试试这透镜,也有相似功效。”说着,她又取了一支带着木柄的小小圆镜,递了过来。那镜子不比手镜大多少,看着也不出奇。但若是把镜子放在一旁的书本上,书上的字迹顿时大了数倍,清晰无比。曾小娘子不由睁大了双眼:“这镜子如何卖的?”“透镜一柄五千钱。长寿镜和启明镜,最便宜的也要三万钱。”那蓝衣女子答道。曾小娘子轻嘶了一声,这透镜可是木柄的,竟然跟那铜柄的银镜一般贵啊?然而看了看手里的镜子,她又觉得这价要得不算太离谱,毕竟银镜有铜镜可以替代,这透镜却是初次见到。还有那“长寿镜”,意头又好,模样又佳,不如带娘亲来瞧瞧,买一副孝敬祖母也好啊。念头一闪,她便笑了起来:“你说验看视力,是否得亲自来店里才行?”那蓝衣女郎立刻道:“配启明镜必须验看视力,长寿镜则以佩戴者年龄为准。若嫌麻烦,鄙店也可登门配镜,只是须得排队,等的时间会略久些。”不用登门了,她先带娘亲过来瞧瞧,若是好,直接买回去就行!一想到娘亲来了,说不定会买个妆匣、首饰匣,她的心就跟着飞了起来。这样好的东西,娘亲一定也会喜欢的!高高兴兴带着新买的手镜离开了铺子,坐上轿子,曾小娘子还美滋滋的想着。如今人人都有这韩家的手镜了,不知那些买秋季香的,还如何炫耀?然而她又哪里猜得到,一支支包着锦绣的“万花筒”,已经放出了那昂贵的香品匣中,只待被达官贵人取来把玩……第61章韩家的新店, 着实让不少女郎魂牵梦绕, 但论影响, 还是在官场和士林中更大些。自从韩相公在政事堂戴过一次“长寿镜”,又送了几副给同僚、好友后。朝廷上下,都知道了这“长寿镜”的名头。能够当上两府枢臣的, 哪个不得在五旬上下?更别说那些告老、下野的大员们,老眼昏花的更不在少数。一时间,前来韩家玻璃镜铺的家仆、管事, 都不知有多少。硬是让这毫无宣传的新店, 也门庭若市。好在“长寿镜”的镜片,只按年龄划分, 不算麻烦,至多挑个喜欢的镜架即可。倒是那些配“启明镜”的士子们, 着实头痛。虽说读书人都更爱惜眼睛,但是年纪轻轻就眼昏看不得字的, 亦不在少数。偏偏配这镜子,需要测了目力,才能打磨镜片。而这“眼镜”的名头, 是从政事堂传出的, 京中大小官员早就排上了队,等店家登门测试。这些赶着秋闱的士子,只能亲自到店里排队了。一群人等在大堂,伙计们殷勤的端茶递水,再顺口问问想要的镜架款式。这大庭广众之下, 谁肯落了面子?一来二去,就算不选那些值钱的镜架,少不得也要花钱买个银镜,挂在腰间。等测好了目力,走出店门,才发现囊中空空,花去了好大一笔。亏得这韩家铺子厚道。镜架坏了,可以拿回店里修补,镜片碎了、丢了,也能折价换新。而且若是过两年,目力又差了,还能加些钱换个新镜片。因此就算掏了不少钱,抱怨的也没几个。反倒要吟诗作赋,盛赞这眼镜使人重见光明。就算是家贫的学子,也能少花些钱买个透镜,助人进学。这韩家主人的心思实在机巧,行事又妥帖,是个可交之人啊。至于有多少吹捧的,是看在韩相公的面上,可没人在乎。风潮一起,就连大户人家的老夫人,和那些附庸风雅的商人,都开始佩戴用赤金、宝石、珍珠点缀的镜架。不管识不识字,亮晶晶的珠宝和镜片往身上一挂,不也是件斯文雅致的装饰吗?除此之外,还有些官宦人家,看中了玻璃镜铺那通透无比的玻璃窗。这物事比麻纸透光,比轻纱遮风挡雨,价格又只比贝壳、羊角、云母制成的明瓦贵了少许。家中装上一面玻璃镜,不说实不实用,光是看着就人惊叹。因而不少京中权贵,在韩家订了大量的玻璃,命人重修了屋舍。装在书房,就用通透些的玻璃;装在闺阁,则可拼些彩色的玻璃。皆是美轮美奂,亦然成了个炫富手段。如此一来二去,东京城里烧玻璃的作坊愈发多了。就算烧出的玻璃不那么通透,磨不成眼镜、银镜,不也能装个窗户吗?不过这些风云变幻,韩邈并没放在心上,眼前的事儿更让他操心。祖母都来东京了,甄琼还没去拜见,总说不过去。现在店铺都开了,他也该带人过去坐坐了。只是甄琼会答应吗?会不会生出什么误会?然而当他思量良久,终于问出口时,甄琼只嘿了一声:“去见韩老夫人?行啊,啥时候去?”看韩邈如此郑重,甄琼还以为是啥大事呢。韩老夫人本就是个和蔼的老太太,对他也相当不错,去拜见拜见不也是理所应当吗?就是要准备些礼物,空手上门似乎不太好……没料到甄琼答应的如此干脆,一肚子准备,全都没了用处。韩邈笑了笑:“祖母也是想念你,明日下午过去吃个便饭,住上一宿就好。”新宅没有丹房,他自然也不能在那边常住,甄琼点头应道:“好嘞!”韩邈稍稍放下心来,又仔细安排停当,才带着甄琼去到了新宅。再次见到小道,韩老夫人很是高兴:“道长似是又长高了些!好好,更是俊俏了。”这还是第一个有人夸他长高呢!甄琼开心极了,立刻掏出了准备的礼物:“这是我炼制的灵药,若是遇到胸痹绞痛,立刻压一片在舌底,可以救命呢。”他动作实在太麻利,韩邈真是拦都拦不住。谁会一见面就给老人送药啊?这可不止是失礼的问题了!而且这小道又跑去炼如此危险的药了,都不跟他说一声!韩邈赶忙补救:“这药炼制艰难,也是琼儿一片心意……”他还没解释完,韩老夫人已接过了药瓶,还拍了拍甄琼的手背:“道长有心了。”她儿媳就是胸痹猝死,这小道应当也是听韩邈说过,才会想起来制药。若是当年就有这么个人,说不定儿媳不会早亡,儿子也还活在世上。小小一瓶药握住掌中,沉得厉害,韩老夫人心中却像是轻了少许,生出了些暖意。看了眼大孙儿,又看了眼立在他身边的小道,韩老夫人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时辰还早,道长若是不嫌弃,陪老身说会儿话吧。去把遐儿也叫来,整日闷在屋里读书,也不是个事儿。”长辈都开口了,甄琼哪会拒绝?就连一直在房中苦读的韩遐,也被叫了出来。一家人坐在新宅的庭中,摆了茶水果子,闲谈起来。老太太又能问些什么?左右不过是些来东京住得惯不惯,每日在家都忙些什么,炼丹是不是特别辛苦之类的话。甄琼哪有什么住不惯的?还兴致勃勃把新修的丹房夸了一通,直说韩邈心细,丹房改造的特别好之类。韩邈也趁机把准备好的“长寿镜”送给了祖母。用的是玳瑁制成的镜框,手柄还缠了金丝,形如龟鹤。典雅不说,寓意也好。这制镜的功劳,自然全都给了甄琼,说多亏他不辞艰险炼出了玻璃,才有了今日的局面。韩遐这些天足不出户,闭门读书,还真不知道这些新鲜事儿。听兄长说起当日制炉,连炉子都烧塌的事情,也是大为震惊,看甄琼的眼中充满了敬佩之情。韩老夫人更是心痛的不行,还是甄琼撸了袖子,让她看过手臂上的疤痕,才稍稍放下了心。除了玻璃外,香水、白糖的买卖,韩邈也说了不少。还牵扯了些国策,以及韩相公对他另眼相看的缘由。韩遐听得如痴如醉,韩老夫人则半懂不懂,只感慨孙儿不易,还拉过了甄琼的手,称他是韩家的福星。如此聊了一下午,宾主尽欢,气氛也好得不行。这才摆了宴,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顿饭。等宴席散了,韩老夫人专门吩咐,说偏院太冷清,不妨就让甄琼住到兄弟俩住的那个院里,也好照应。韩邈自己心虚,偷眼瞧了瞧祖母的脸色,并未看出什么端倪,这才笑着应了下来。还说不好打搅韩遐读书,不如让甄琼住在他那间的偏房中,也睡得安稳些。韩遐当然没想那么多,直道委屈甄道长了。韩老夫人则多看了两人一眼,却也没说什么,含笑点头。饭后又聊了会儿,老太太露出了倦色,天色也不早了。几人这才告辞,各自回了房中。当韩遐的书房里再次亮起了烛火,韩邈轻轻松了口气。今日总算是稳稳当当过去了。甄琼并没漏什么口风,祖母和小弟也都知道了琼儿的能耐,以后定然对他另眼相看。回头再多敲敲边鼓,万一哪日败露,他也好跟家人交代……谁料他刚一放松,甄琼突然问道:“邈哥没跟老夫人提起咱俩的事吗?”韩邈的心猛地又提了起来。他当然没有明说。好好的恩人,突然变成了房中人,可不能轻易开口的。况且韩遐还未娶妻,家中也没个孩儿,他又怎敢说出自己好男风,让祖母忧心?只是理由千千万,到了嘴边,却一字也说不出。他又岂能不知,这些都是借口。他并不想伤了琼儿的心,更不愿因为此事,害得两人离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