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1 / 1)

韩邈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肥皂,我怎么从未见过,贤弟是何时制出的?怎么不常拿来用?”甄琼有些困惑的挠了挠头:“肥皂是制牙膏时顺带做的,只是此物也不稀奇啊?就是洗的干净些,去污力强些,但洗多了手会变粗糙,我平时也是用澡豆呢。”当然,洗头的时候会用些皂液,但是总觉得效果不太好,跟那些草本派出产的护法皂液相差极大,所以现在他都用韩邈给的护发秘方了。去污力强些,只这一条,就值不知多少钱了。韩邈倒也习惯了甄琼的思维,笑着摇了摇头:“天下洗面、洗手之物,无不是在去污之外,加些药料,使其起到净白、润湿、除疤的效用。这肥皂,何尝不能改个方子,制成香皂呢?”当然能制啊,可这不是草本派的路数吗?甄琼立刻摇头:“反正我不懂!”知道他对花花草草,香料草药不感兴趣,韩邈微微一笑:“这些自有我操办,贤弟只要制出皂液即可。”“哦,这道简单。”反正他也要制牙膏,顺手做了就行。突然想起了什么,甄琼精神一震,“难不成,又能用肥皂赚钱了?”之前韩邈所说的“福星”,是不是这意思呢?他原本以为大宋已经有数不清的洗面药、澡豆方子了,肥皂肯定不值钱,没想到还能卖啊!那岂不是又有分润了?韩邈却笑道:“可不止如此。若是我所料没错,那位阎夫人,怕是当今天子的乳母。这次入京,应当是要进宫的。”会稽公之妻,儿子又姓米,还能是旁人吗?韩邈也是在京城住过的,更因韩相公的关系,知晓一些天家秘闻。若真让他碰上了那位阎氏,还愁香水、花露的销路吗?他说的如此直白,却换来了甄琼迷茫的眼神:“所以呢?”进不进宫,跟他们有啥关系?见他这副模样,韩邈失笑:“若是那阎夫人用了咱们的花露、香水,觉得不差,岂不也能让宫里贵人们知晓?”“哦!原来是让她做托儿啊!”甄琼恍然。这个他懂啊!当年师兄们说过,临县的草本派道观,就是找了个特别好的托儿,东西才卖得好。想来若是能寻个高端的托儿,也能带货吧?韩邈:“……”这说法,意思不差,但是总觉得哪里不太对。不过跟甄琼计较这个,才是白费功夫。正巧,派去盯人的仆役赶了回来,进门就禀道:“阿郎,那块肥皂被米氏的仆从捡去了。”“捡了就好。”韩邈唇角一勾,“带琼儿来东京,果真是对了。”虽然不知道肥皂被捡了有什么用,但是被人夸了,甄琼腹里那点怨念烟消云散,也再次开心起来。※“芾儿,娘不是说了吗。京城不比家中,不能依着自己的性子来。”就连阎氏,也只能等儿子换了衣衫,擦干净手脸后,才能叫到跟前训斥。米芾耸拉着脑袋,有些委屈:“那砚可是我花了五十贯买来的,总不能平白丢了……”我说的是砚台吗?阎氏气得差点没拍桌子,深深吸了两口气,才道:“如今大王登基,为娘也要进宫服侍太后。出入宫禁,岂能肆意妄为?你那喜洁的性子,须得改改了,就算不愿旁人碰你的衣衫用具,也要回到家里,没人时再洗!亏得那韩郎君大度,否则岂不是要惹上麻烦?”她这个儿子自幼痴迷书画,喜爱砚台、奇石,若光如此也就罢了,还有个喜洁的恶癖。身边的衣物、用具都不让外人碰。若有人动了,或扔或洗,绝不肯再留,还要马上净手。在家也就罢了,出门不是得罪人吗?亏得那韩邈不是韩氏大宗之人,若是韩相公的亲近子侄,说不定就要得罪当朝宰相。就算她是天子的乳母,也担待不起啊。知道娘亲震怒,米芾也不敢辩驳,讷讷道:“孩儿记得了。”见他如此乖觉,阎氏长叹一声:“罢了,只要你能听话。为娘自会为你安排个前程,让你一生无忧。”她这儿子,出将入相是不可能了,能荫补个官位,衣食无忧即可。米芾乖巧的点了点头,瞥了眼娘亲,大着胆子道:“孩儿还有一事想求。那韩郎君身边的小道长,借了孩儿一块肥皂,用起来十分清爽,能否再讨些?”阎氏立刻瞪了过去:“你还敢要人家的东西……”见娘亲又要动怒,米芾赶忙道:“那道长说了,水里有肉眼不可查的蛊虫,须得沸煮才能杀死。若是不煮,就要用肥皂。孩儿也用了,不似澡豆一般遇水即溶,只是变得略小些,当真好用的!”蛊虫?阎氏愣了愣,怎么说她也是米芾的娘亲,多少也有点喜洁,一听这话就觉得有些受不了。又怕儿子被人骗了,让他取了那“肥皂”验看。“方才掉在了地上,沾了灰土,也是轻轻一洗就干净了。孩儿才敢拿来用……”这种关乎身家性命的大事,米芾可半点不敢怠慢,立刻拿来了肥皂,还给阎氏讲解。听儿子絮絮叨叨讲完,阎氏缓缓点了点头。既然两家都住在店里,明日寻个机会,送些谢礼,再借机问问此事好了。※结果到了第二日,韩家车队准备出发时,阎氏亲自带了儿子过来送别。让仆从奉上了锦匣,阎氏面带微笑道:“妾身备了些薄礼,以表歉意。”礼都送到了面前,不受收倒不好。韩邈笑着接过,也道:“小子也备了些东西,还请夫人笑纳。”这可有点出乎阎氏的意料了,难不成他知晓了自己的身世,想要攀附?那之前跟米芾的冲突,是否也是刻意为之?还没等她生出疑虑,韩邈已经掀开了那礼盒的盖子,笑道:“这是鄙人家里新研制的花露、香水、牙膏子。再过两个月,就要在东京开店贩售。这些皆是送夫人试用的,若是喜欢,大可来鄙店挑拣。”盒子里,果真如他所言,都是些瓶瓶罐罐,还飘着香气。如此坦荡,倒让阎氏猜疑尽消。这怕知道她出身不凡,想要借机宣传自家的新品啊。不过也算一举两得,这一匣子花露皆用琉璃器盛装,想来价格不菲,用来还礼丝毫不损面子。同时也能借次,为自家铺子扬名。大方磊落不说,还兼顾了人情世故,实在是玲珑心思。阎氏含笑让婢子接过了锦盒,趁着气氛正好,又道:“还有一事,妾身也是羞于提起。犬子昨日得了道长赠的肥皂,竟然喜爱异常。不知韩郎家中,可还有此物?”韩邈笑道:“甄道长说此物难制,手头确实是没有了。改日我请他再炼些,让贵府派人来取即可。”如此贴心的人儿,简直把自家孽畜比到了地底。阎氏笑得极是畅快:“韩郎慷慨,妾身着实受之有愧。待妾身到了东京,定让身边人皆知那韩家铺子。”韩邈也是哈哈一笑:“那小子就要先谢过夫人了。”这边两人相谈甚欢,那边,米芾悄悄凑到了甄琼身边,低声道:“敢问道长,那显微之镜,是什么宝贝?”他已经琢磨了一天了,不问个清楚,实在有些放不下。甄琼哼了一声:“自然是道门法宝,神通广大!”他们那小观都配不起呢,也只有几个草本派的大观,还有医家会买来用。米芾颇为惊疑的点了点头,突然想起自己的来意,赶忙自袖里掏出了一卷东西,递了过去:“此乃小子的书画,自觉不差,想送与道长,答谢赠肥皂之恩……”甄琼不由瞪大了双眼,随便写写画画就拿出来送人,还有这么厚颜无耻的?况且……“那肥皂不是借你的吗?谁说是……”“琼儿!”“芾儿!”两人话没说完,就被韩邈和阎氏一同喝止。一人一个,拉住了自家不省心的小子。对视一眼,韩邈和阎氏都露出了客套而不失礼数的笑容。再次彬彬有礼的道别后,韩邈扯着甄琼,登上了马车。“不是,他还没还我肥皂呢……”甄琼瞅见韩邈面色,赶忙辩解。“一百贯。”韩邈微笑打断,“以后贤弟在家熬制皂液和甘油,每月领取一百贯花用可好?”甄琼顿时忘了刚才想说什么,用力拍了拍胸脯:“包在我身上!”作者有话要说:甄道长:送张破画就想把人打发了?哼,我才不上当呢╭(╯^╰)╮米芾:qaq第36章自渡口过了黄河, 又行半日, 巍峨城墙便出现在眼前。甄琼扒着车窗, 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景象。十来丈宽的护城河拱卫着十来丈高的城墙,瓮城垒叠,城门屈曲。在他们的马车前, 人流蜿蜒,在他们的马车后,同样也是长长队列。车辆、行人、马匹混在一处, 有条不紊的向着那巨城驰去, 就似游入龙口的小蛇。当年他还在大益朝时,所在的道观地处偏僻, 也就去过县城,比安阳城还有所不如呢。哪里见过这般宏伟的城池?!见甄琼一副震惊模样, 韩邈知他是被东京城镇住了,笑道:“人口过百万, 富华甲天下,便是这东京城了。只可惜如今国丧未满,出入东京的客商可能少了些, 若是往日, 更是繁华。”原来一百万人的大城是这个模样!甄琼倒吸了一口凉气,当年他听师兄们说起大赵国都人口三百多万,还不觉得如何呢。没想到只一百万人就恐怖如斯!果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反正等着入城也是无聊,见甄琼对东京城有兴趣, 韩邈便说起京城内外三城的布局。当听到光一个外城,就有十六座陆门,五座水门时,甄琼脸都要绿了。这要是迷路,怕是一辈子也摸不回来了吧?韩邈哪能想到这小道已经打定主意,没人跟着绝不出门了,笑道:“那南熏门最是奇特,士庶不许通行,民间所宰的猪,却要从此门入城,而且数量极多,日不下万头。以后熬油制牙膏和肥皂,就不缺原料了。”不过这也是店铺新开,出货不多。等到规模扩大,说不定连猪油的价格都会随之涨一涨价呢。听到了猪,甄琼好歹回过了神,咽了口唾沫:“下水可以卤点……不是,还是别了……”猛地想起自己还在健身,甄琼脑袋都耷拉了下来,这几天忙着赶路,他都没跳操,又被塞了不知多少美食。之前大半个月的努力,恐怕是保不住了。韩邈微微一笑:“大相国寺的烧朱院,最善庖炙猪肉,回头让人买些尝尝。”人家这么诚心的请客,那,那就少吃点吧。甄琼悄无声息的按了按肚腩,沉痛的点了点头。天子驾崩,服斩衰当以日易月,东京城的诸臣子和嗣君,须得守丧二十七日。如今丧期未满,进出京城的人果真少了许多,韩家的车队不多时就进了城。韩府也在外城,位于城西阊阖门外,院落临街而建,只有两进并一个偏院,比起安阳的府邸局促了许多。地方狭窄,附近又多有民居,韩邈便把那带观景池的偏院腾了出来,作为甄琼的丹房。万一炸炉,也方便施救。只是房间僻出来了,丹房还没个影子。丹炉刚绘了图纸,让匠人打造,药料则需甄琼亲自挑选,一时也没法备全,唯有蒸馏器之类的物品先送了过来。不过此刻,韩邈也无心顾及这些琐事,最重要的,还是先去拜见韩相公。按理说,韩邈是韩相公的族亲,其父又曾为大宗效命,求见应当不算太难。然而递上了拜帖,韩邈还是等了足足三日,才见到了韩琦本人。“侄孙韩邈,拜见相公。”进门,韩邈就行了大礼。“不必多礼,坐吧。”上首传来了一个略显疲惫的声音。韩邈再拜起身,端端正正的坐在了下方客席上,抬头看去,见到的却是一张比十数年前苍老了许多的面孔。明明还不到六十,身为中枢宰相,正当是年富力强的时候,韩琦面上却已显出了老态。先帝从立储到登基,就没安稳过一日。当初过继仁宗时,拒不接旨,不愿当太子;登基后又不敬曹太后,险些致使两宫失和;之后为其父濮王争名的“濮议”,更是令朝中不宁,党同伐异。好不容易把这一桩桩,一件件令人头痛的大事都解决了,这位天子立刻一病不起,最后还是韩琦强令他下诏,立了皇嗣,否则还不知要闹出何等的乱子。如今身为宰相,他要辅佐从未学过帝王术的新帝,还要担任先帝的山陵使,从入不敷出、几近见底的国库里筹钱,筹办丧事。事多而烦,哪还有精力操心琐事?因此见到韩邈,韩琦开门见山道:“茶行的事,老夫已听闻。你是何打算?”这话单刀直入,犹若诘问。三朝宰相的威权,又岂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受得住的?然而韩邈微微欠身,不卑不亢的答道:“三房想要谋夺我家茶园,小子无奈,只得反戈一击。实无意涉入大宗之事。”这话有些锋芒,韩琦却并不讨厌。他年轻时,也是锋芒毕露,不甘人下。只要有才,棱角分明些又如何?不过这些,他绝不会露于面上,只道:“如此说来,你不想接任汝父之职了?”这话不太好答,毕竟韩琦对西韩有恩,更一手提拔了韩邈的父亲韩玉。就连他幼年时,也在韩琦府上住过些时日。若是直接说不想再为大宗效劳,岂不是忘恩负义?韩邈轻叹一声:“大宗事务繁杂,小子怕是不能服众。况且小子才能只在商事,若是陷于杂务,反倒施展不开。”大宗的情况如何,韩琦又岂会不知。他的官做的越大,族人们的所求就越多,谋官的,谋财的,数不胜数。连他都不想涉足的泥潭,何况一个小辈?而自陈善于经商,也未尝没有彰显才华的意思。韩琦微微颔首:“听闻你此次来东京,要开新店?”“是个香水铺。”韩邈立刻捧出了个木匣,恭恭敬敬奉上,“这款梅香,就是其中新品。不用熏蒸,只要如蔷薇水一般洒在身上,就有经久香气。”“哦?”韩琦喜好制香,倒是来了些兴趣。打开匣子,取出里面小巧的玻璃瓶,凑在鼻端嗅了嗅,道了声“不错”。目光在那淡红色的玻璃瓶上转了一遭,他又挪过了视线,对韩邈道:“你且经营新店,三月之后,再来见我。”这就是对他的考校了。若是新店成了,他的经商才能就得到了验证,自然能入宰相之眼。若是不成,这个小辈也就不在韩琦的考虑范畴了。无才之人,何必浪费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