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章(1 / 1)

他们被抛弃了!被朝廷抛弃了!朝廷不要他们!流民们没有力气,也没有反抗的武器,他们像畜生一样被驱逐,等士兵们把他们驱赶到泰州城墙外以后,他们连回去的路都被士兵们堵上了。他们聚在一起,慌乱愁苦的脸上布满了泪水,最终,他们还是决定朝着泰州进发。他们唯一的念头----活下去。姜桂得知大批流民在泰州城门下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人,数量庞大,但要是不去管,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造成麻烦,接手的话,他们得付出大量的粮食。在这个粮食就是资本的时代,姜桂左右为难。好在还没等他报给林渊的时候,林渊已经亲自领着人过来了。这些人都是读书人,或是认字的,他们要么是有一颗建功立业的心,主动跟着林渊过来,要么是被林渊胁迫过来的,总之什么原因无所谓,林渊现在有壮丁了。林渊去见了姜桂,姜桂移交了管理权。“把粮食准备好。”林渊说,“不用细粮,往年的陈粮粗粮就行,熬成糊糊。”现在林渊拥有的声望是巨大的,他一发声,下面没有一个人偷懒打折扣,他前一天下午到的泰州,第二天一早,该准备的已经全部准备好了。流民们打不容易安顿下来,他们也没时间搭棚子,直接在野地席地而睡,好在还没入冬,秋天的气温冻不死人,好几个人挤成一团,也能睡个好觉,毕竟他们已经习惯这样的生存环境了。“你闻到香味了吗?像是有人在煮东西。”“我也闻到了。”“可能是城里的人做饭吃了。”“不知道我们以后能不能进城里去。”“别做梦了,只要不把我们从这儿赶走就行。”就在他们小声谈论着的时候,却看见城墙旁边的侧门忽然开了。有人抬着凳子和桌子,还有巨大的铁桶,不止一个。食物的香味就是从那边传来的。流民们咽了口唾沫,却不敢轻举妄动,果然,后面还跟着很多兵。他们更不敢动了。有人小声说:“那些吃的会不会是给我们的?”旁边的人笑话他:“你在做什么梦呢?”可是话是这么说的,但他们都还心存希望。就在他们眼巴巴看着城墙边的时候,忽然有士兵敲响了铜锣,大喊道:“都到这边来排队,领吃的!登记完以后进城!”“登记”是什么?没人听懂,但所有人都听懂进城这两个字了。他们忽然搀扶着走过去,却被士兵们控制住,只能排成一列列的小队,数十张木桌摆开,每一张木桌后都坐着一个读书人,他们有自己的任务,要给这些流民做“归档”,给他们户籍。每一个做好登记的人都能在旁边领到一碗糊糊。糊糊里头放着红薯,豆子,和一些杂粮,以及一点盐和油。但对于流民们来说,这碗糊糊,或许是这么多年来他们吃过最美味的一餐。登记好的人领了一竹筒的糊糊,他直接上手去挖,然后塞到自己的嘴里,幸好这些糊糊已经凉得差不多了,不然他肯定要被烫伤舌头,说不定还有喉咙。林渊站在城墙上,看着下头的人头,姜桂站在他身边。“这么多人……”姜桂很担心,“便是大致看一看,也有数千人。”没有上万,但人还在源源不断地过来,这只是最先到的一批而已。最后他们接受的人,很有可能超过两万,甚至更多。两万人都是一个小城的人口数了。林渊:“不算多。”姜桂瞪大眼睛。林渊笑道:“就算来二十万人,现在也压不垮我,更何况,人越多,不就代表我们越有民心吗?等流民来了,别地的百姓也会来。”姜桂:“可我们……我们的粮食……”林渊笑道:“没有粮食,还可以去抢嘛,通州的大户不是挺多的?把他们搜刮干净了,养活这些人的粮食就有了。”他不是没粮,他的粮食也能养活这些人。通州所做的一切,在他看来,就是只顾眼前不看后果。现在通州还有粮,所以他们赶走了流民。等粮食更少一些,他们就会赶走没有家产的百姓。只要尝到了甜头,通州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然后把自己逼到绝路上去。百姓跟流民不同,他们是有家产的,有些家资丰厚的百姓还有家仆。他们如果来投奔,就能给林渊治下的地方注入新的市场活力。林渊不嫌钱多,也不嫌人多。人多也是资本。人多力量大嘛。“是南菩萨。”不知是谁朝城墙看了一眼,看见了站在城墙上的林渊。士兵们纷纷抬头,流民们也抬头看过去。“南菩萨!”“是南菩萨来看我们了!”“南菩萨怜惜我们!”不知是谁先跪的,士兵和流民们抬头看着林渊,然后纷纷屈膝,林渊看着下头的人,他们目光虔诚,双膝跪地,然后趴伏上身,行了这世间最庄重的大礼。无一人说话,林渊的耳边只能听见风声。他说不上自己心里是什么滋味。但是在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君临天下是什么样的感觉。好像他拥有一切,所有人都以他的意志为意志,以他的理想为理想。这是“帝王”的滋味。足以让任何人目眩神迷。包括他。第68章 068近来老百姓们又有了新话题, 如今新鲜事变多了----先是来了一波流民,人数还不少, 城外乌泱泱全是人, 他们以为就跟以前一样, 大人们不会让流民进城, 毕竟百姓们胆子小, 他们害怕流民一来, 就要祸害他们。可流民来了,也被放进了城, 但他们就好像没来一样!流民们不会偷他们的东西, 不会骚扰他们的女儿, 也不会在没人的地方抢劫路人。新来的流民们乖巧极了,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愿意留下他们的地方, 每个人都老实的要命, 唯恐犯了错被赶出去,而且还不止一个人被敢, 要是谁犯了错, 流民里同姓的都要被赶出去。这下甚至轮不到当兵的去看管,这群人自动自发的开始互相监督起来。要是发现谁心思不对----都是流民出身,谁瞒得过谁啊。他们私下就把人解决了。打一顿, 打到动弹不得,不说做坏事,就是走路都成问题才罢休。如果不是死了人上头要过问,他们估计连杀人都干得出来。这些人很快被编入了不同的职业。大多数都伺候畜生去了, 养猪养牛养羊,毕竟很多人都是庄户出身,就是自己家没养过,也给地主老爷家养过,有了活干,他们就安心了,认为自己是南菩萨的百姓。现在他们有了户籍,不是流民了。这里就是他们的新“家”。他们要在这片土地生根,再也不想离开“家”了。百姓们对这些新来的同事也很好奇,他们在南菩萨治下过得很好,过了两年多的日子,什么也不用担心,有饭吃,有活干,有时候“单位”还会举办活动,放假的时候呼朋唤友去钓鱼或是踢球,好像兵荒马乱填不饱肚子的年岁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新来的“同事”却把外头的消息告诉了他们。越来越多的人沦为流民,他们像是无头苍蝇,不知道到哪里去,也不知道要干什么,他们有时候能吃树皮,有时候树皮都没得吃,听说更苦一些的地方,已经有人暗地里易子而食了。“哎,他们真是可怜。”百姓们听到这些事的时候都会发出这一声叹。也有天真的孩子问:“他们过得那么苦,为什么不来我们这儿呢?”“是啊,为什么不过来?我可以把我的红薯干分给他们,就分……嗯……分一捧!”“你的红薯干早吃完了!你都是找我要的!你还不还我!”孩子们忘性大,他们已经忘记了以前的日子,只记得林渊到来以后的日子。他们现在只有放假才帮家里干活,平时都要上学读书,有时候大人们问他们在学堂学的什么,他们就会高兴的数出来。“我今天学了三个字!我都记住了!”“我能数到百了!”他们脸上洋溢着专属于孩子的快乐,那是成人再也感受不到的东西,孩子们会为了一个玩具,一句夸奖兴高采烈,成人们却不行。但百姓们很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念书,哪怕家里需要劳动力。因为念了书,哪怕只是识字,这些孩子以后都能找到更好的活干。读书在百姓们眼中并不是什么高雅的事。正相反,读书对百姓而言是一个看得到好处的升迁之路。他们不会满口圣人言说,也不会尽信书,他们只看好处,只看利益。这可真是……“真是太好了。”林渊对宋石昭说,他脸上带着笑。宋石昭有些恍惚的看着林渊的表情,他见过林渊笑,不止一次,林渊是个爱笑的人,但他笑总是温柔又生疏,是礼节性的笑,如同一尊佛像,没有个人喜恶,只是那么笑而已。可现在,林渊的眉眼都灵动起来,他像个真正的年轻人一样,发自内心的笑着。不过宋石昭毕竟也是个正统的读书人,很看不起百姓们为了利益叫孩子们去读书,在他看来,读书不懂道理,那还不如不读。林渊也看出了宋石昭的不忿,他问宋石昭:“你是为何读书呢?”宋石昭自得又内敛地说:“为了天下归一,百姓安居乐业。”林渊笑他:“然后呢?”宋石昭愣了愣。林渊:“你想要名,你要的是名声。”“百姓们要的比你少,他们不要名,要的是未来他们的孩子能过得更好。”“先生。”林渊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宋石昭忽然有一种拨开云雾的感觉,他的表情有瞬间错愕,然后连忙收敛,规矩的行了个礼:“我不如东家。”林渊摇头:“先生,只是我们站的角度不同罢了。”离开府衙的宋石昭走在路上,街头人群熙熙攘攘,百姓们采买着家需的物什,有泼辣的女人在跟摊贩讲价,讲得脸红脖子粗,从她离开时轻快的步伐来看,她赢得了这场两人战争的胜利,宋石昭走到自家门口的时候,嘴角不自觉带上了笑。门房见宋石昭回来,连忙说:“老爷!下午有人过来,说要见您,您不在府上,他说明日再来拜访。”宋石昭点头:“可曾认识?”门房摇头:“不认识,是个年轻人,二十出头模样,说的官话,带着北边的口音。”宋石昭想了一圈,并不记得自己认识这样的人,他说:“明日再说。”然后宋石昭就回了书房,他心绪难宁,一定要写几篇大字才行。他一边写一边回忆着林渊跟他说的话。他终于摸到了关窍。林渊和他看得完全不同!他看得是“读书人”,是千百年间读书人的风骨!是道理,道德,是大贤们留下的真理!可东家看的是百姓,“读书人”对东家来说只是工具,他们有他们的去处,有他们能做和该做的事。宋石昭记起自己曾听过学堂里先生们的授课。他们教那些孩子们识字,然后教他们读书,可完全不是正式的授学。他们不会告诉孩子们什么对什么错。他们让孩子们自己去看,去想,然后自己去说理解。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还是以前的“读书人”吗?他们还会像那些读书人一样,抱着书当做金科玉律吗?宋石昭忽然打了个寒颤。但是打完寒颤以后,他又忽然感受到了热血沸腾的滋味!林渊要建立新的秩序,新的规则!宋石昭激动的手都在抖,字也写不下去了,一笔不对,整张字就废了。他为什么存于天地,为什么没在逃难的时候死去?就是为了今天!为了跟在南菩萨旁边,看他改天换日!不知道天下的“读书人”知道的以后,会露出什么样的表情?他太好奇了!他真想去看一看!比起宋石昭,教书先生们受到的冲击才是最大的,他们都是读书人,家底大多不丰----毕竟读书不事生产,在读出功名之前都只能靠家里养,而笔墨纸砚,以及买来的书,都得花大价钱,更何况还得各处钻研拜师,举家之力,大多只能培养一个读书人,而且还不一定能培养的出来。毕竟汉人当官,靠科举上去的还是少数,这天下读书人各个都能当官吗?于是家里培着培着,就变成了赔。原本的小富之家,很容易就被拖垮了。于是他们在看不到考功名的希望之后,为了生计,只能去当教书先生。他们也会聚在一起讨论天下大事,都觉得自己才智非常,直到南菩萨忽然出现,他们忽然成了南菩萨的“人”。最开始南菩萨见他们,叫他们去教书的时候,还有人不明白----这教书,怎么教不是教呢?难道南菩萨还能比他们这些人更会教书?然后,南菩萨就叫人来给他们这些先生们授课了。“荒谬!”他们最先都是这么说的。他们想要劝谏南菩萨,告诉他,读书人读的是天下至理!南菩萨只是微笑着听他们说话,等他说累了,南菩萨才一副知错的样子回答说:“是渊想的不周到,叫先生们为难了,这样,先生们既然觉得这样教书不好,那就先去看看百姓们是怎么生活的。”他们被派去种地,照顾牲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