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明朝女人> 第1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节(1 / 1)

“小兄弟有见识!可不就是公子小姐沦落成奴才吗?”旁边任由解惑道。柳娘缩着脖子,小声道:“官奴啊?”可官奴为什么拉到苏州来?“嗤——官奴都在京城或南京变卖了,哪儿会拉到苏州来,那些是罢鸟案牵连的!”“小弟愚昧,还未听说过罢鸟案,老哥哥与我细说。来来来,咱们去楼上细说。”柳娘热情的拉着人往旁边茶楼而去,这种完全不忌讳与男子有身体接触,甚至比常人热情的举动,你说谁会怀疑她是个女人?“唉,这不是先帝去了吗?太后,哦,现在是太皇太后她老人家一向厌恶先帝玩物丧志,更恨那些进宫玩物的官员、商人,下令‘罢去玩好之物’,咱们苏州产蟋蟀,多少人为‘罢虫案’丢了性命,刚才那些是为先帝进宫鹦鹉、画眉等等鸟雀的,听说景德镇御窑厂还杀了一批督窑太监和窑工呢!”那老大哥也不故弄玄虚,直接说了事情。柳娘感叹,宣德皇帝爱好还真多,除了在皇家园林扮农夫,还喜欢抖蟋蟀、玩儿鹦鹉,宣德炉之类的器物也是心头好。喜欢就喜欢了,反正帝王之尊谁还能拦着,可惜他这喜好死后也给他添罪孽,罢虫案、罢鸟案、罢瓷案……一国之中玩乐这些的有多少人为此丧命,怕是现在都不敢玩儿了。柳娘感叹过后也未把此时放在心上,这不是她能插手的,没想到几天之后在集市上,却有看见了这天在码头上见过的奴隶。第18章 不种田那些奴隶比先前刚下船的境遇更惨些,身上的衣料从原来依稀可见故有华贵,变成现在一袭粗布,跪在人市,任人买卖。毕竟是抄家充作奴婢的人呢,有忌讳,买的人也少。柳娘不是那等好心人,看见个奴隶受罪就要上前打抱不平,静静了看了一阵,并未多言。倒是那些奴隶的存在提醒着柳娘,还是要买些下人才行。柳娘找了牙行推荐,她找的都是官牙,没有那些逼良为贱的事情,甚至为了自己的口碑,少有以次充好的,奴隶都事先□□过。柳娘跟着牙人细细看过,此时被卖的奴才要么出自贫寒之家,要么来自被抄灭的官家、商家,此次先帝驾崩,跟着倒下不少人家。柳娘却没发现合适的,她孤身一人,又是女子,这些人大多一家一家的卖,六七口人若是起了什么歹心,柳娘如何抵抗。在官牙没买到合适的,却在牙行门口碰见中意的。“唉,小公子,您想买他们夫妻啊,这倒没问题。这男人是个重情义的,他婆娘病了,这男人要带着她婆娘卖身呢。只我这是官牙,可不做这等卖良为贱的买卖,小公子倒不妨买了他们。看病吃药这点儿银钱,对您来说就是拔根寒毛罢了。他还是个猎户呢,能走山林老路打猎不说,至少有把子力气不是?”牙人也有良心,想方设法帮忙呢。柳娘走到角落,伸手检查那个女人,却被卖身的男人挡住,柳娘轻声道:“我会点儿医术。”估计看柳娘没多大年纪,那男人也不阻拦,柳娘才看到了女人的面容。病痛折磨得她脸色蜡黄,干枯瘦弱,眼睛无神,身上没有伤口,却是是久病所致,应该不是什么急症,不然等不到柳娘这个只做了三五年药材买卖的人来看。“你家娘子这是怎么了?”柳娘问道。“心疾,富贵病,大夫说只能养着,往年还能抓些山里蟋蟀、鸟雀换钱,今年不成了,我去山里猎野猪,不知哪个黑心肝的说我死了,她一吓就成了这样。”男人沉声道。“我买人自然是要能干的,你我瞧着还好,可你婆娘……要不这样吧,你让她吃顿好的,把她寄在牙行吧,我瞧人家是心善的,这么久了,你也算仁至义尽了。”这年头老婆病了能坚持这么久不离不弃,真是世所罕见,多少人把老婆当财产,不能保值,自然要丢弃。柳娘本以为他会生气,却不想男人只是哀求他:“小人身子好,一人能做两人的活,我婆娘也只求片瓦栖身,求口饭吃,求小公子收留。”生活已经压垮了这个男人的脊梁,这么多天少有人问他,今天难得遇上个有意向的,男人做不出破口大骂的事情。“烦请您找两个伙计把人抬去医馆吧。”柳娘取除几个铜板放在牙人手中,施施然上马。那男人还愣在原地,牙人一跺脚,“还愣着干什么,赶紧跟上,小公子要买你们啦!快快,来两个人帮忙!”“不,不用了,小人自己能行。”男人俯身去抱他婆娘。“行了,小公子铜子都给了,某不是收钱不办事的人。快着些!”后一句话是对两个伙计说的,他们正抬着担架出来。牙人叮嘱道:“好好听小公子的话,回头到我这儿来我给你们办身契,绝不会坑你。”把人抬到医馆,老大夫细细把脉,让人端了碗白米粥来喂下。说是富贵病,柳娘还以为要人参掉命、鹿茸做药呢,结果只虚饱饭吃,那女人不过吃不好、穿不暖,又受了惊吓罢了。“小公子仁心,这妇人一身病,做不得重活,只能白米白面的精细粮食养着。农家妇倒得了一身富贵病,难啊!”老大夫叹息,对农人而言,□□细粮,不能挑担背柴,就是富贵病,只能等死,生活何其残忍。男人闻言又无措的看着柳娘,生怕她只是一时好心,如今听了大夫的话,又不要他们了。柳娘付钱谢过大夫,看着愣住的男人问道:“叫什么名字?”“小人李虎……”突然又想起好心牙人教他的规矩,道:“请小公子赐名。”“我可没给人乱改祖宗姓氏的毛病,还愣着干什么,走吧。”柳娘翻白眼,和名字也太大众化了,街上叫一声儿,肯定三五个人回头。“那……这……我婆娘……”老大夫捋着胡子道:“你只管去,你婆娘就留在医馆吧,咱们这儿有专门的病榻予人休息。”柳娘带着李虎出门,却不想一出门就是一个踉跄。“怎么回事儿,别是让门槛给绊了吧。”“小公子……小人这是饿极了。”柳娘翻白眼,道:“叫少爷,走吧,先去吃饭!”“是!少爷!”李虎响亮应道。柳娘在心里跺脚他,她就知道!若是没点儿心眼儿,李虎也不能活到现在。在街边小店狼吞虎咽两碗面之后,柳娘按住不让他吃了,“你说已经饿了几天了,一时不能多吃,免得撑坏了肚子。”“是,听少爷的。”李虎那模样好似十分理解柳娘嫌弃他吃得多,暗下决心日后可以少吃点儿,不过吃了两碗白面也不亏。柳娘不理会他的小心思,刚刚柳娘已经和牙行边上的人打听了,这对夫妻的确在此自卖多天,若不是牙人心好施舍些吃食,这两人早就饿死了。柳娘先带着李虎去成衣铺淘换了几套粗布衣裳,李虎却着那对来源不明的旧衣服道:“太浪费了,少爷,我和婆娘穿这些旧衣服就行,我婆娘虽做不得重活,针线却好呢,缝缝补补又不累人!”“谁知道那衣服是哪儿来的,死人身上扒下来的你也穿!”柳娘让这个不识好人心的家伙给气笑了。“哎呦,我的小少爷啊,小人可不做这亏心生意,这些都是好料子,结实着呢,是大户人家下人换下来的。”旁边老板连忙叫起了撞天屈。“老板见谅,我儿这不开窍的仆人说笑呢!”“知道,知道,小少爷是良善人!”小老板奉承道。买了衣裳回到租赁的小院,让李虎去洗干净,此时生病很大的原因就是不注意卫生。如今交通不便,等合适的船有时候要等几个月,柳娘早就退了码头旁边的客房,在市井租了间小院安顿下来。带着焕然一新的李虎去牙行办了卖身契,柳娘叹道:“你们好好干,等日后放你们后人做良民,也能读书做官做个体面人。”“小人不敢奢望,只盼一辈子服侍少爷呢!”李虎连连摇头。“别怕,你们吃穿我都包了,还月月给你月钱,等几十年过后,难道还攒不起一份家业来?”李虎这才明白柳娘的意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狠狠磕了三个响头。这对李虎而言,就是再造之恩!李娘子的病也好养,带回了小院一天三顿按时吃,生活也有着落了,丈夫还在身边,她自己也知道争气,不过十来天脸色有好转了。李娘子是个勤快的,能下地了就把小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给柳娘改的衣裳也合身,没让柳娘后悔。可能真是与那船罢鸟案的奴隶有缘分,柳娘再次逛街的时候,又遇上了,这次却是在最低等的人市上。柳娘略微透出好奇,旁边就有人解惑。“小公子想买那对姐弟?可不行,桀骜着呢!他们原有三姐弟,那姐姐护着两个弟妹,卖身也要一个买家,不然就和狼崽子似的,逮谁咬谁,被班头打得半死也不松口。谁家奴婢敢要这种烈性的,这不那姐姐熬不住死了,就剩他俩了,一样的毛病。听说原来也是官宦人家的公子小姐,不是做奴婢的料!”这人显然瞧不上看不清形式的两姐弟。柳娘问了问,姐姐五岁、弟弟三岁,和自己当初讨生活的时候一样大,叹息着买下了他们。“走吧,你们两姐弟我都买了。”旁边班头看好不容易有人买,简直半卖半送的赶紧送出去,不顾旁人嘲讽他“这么小两个孩子,买回去能做什么,养不养得活还两说,也好意思收这么贵!”“小公子,这价钱可不贵,我这算买一送一了,这可是原来官宦人家的小姐公子,骨子里流的血都不一样呢!”班头赶紧劝道。“成了,说买了就买了,去办卖身契吧。这俩孩子的姐姐呢?”听得柳娘问话,年纪大些的孩子赶紧抬头盯着柳娘。“嗨,小公子提她做什么,一卷草席裹了,埋在乱葬岗呢。”是丢在乱葬岗吧!柳娘道:“那姐姐是个有情义的,我心生感佩,好好找出来,葬了她吧。”在这贱卖奴隶的市场上,只有血泪苦难,士人的“情义”“感佩”离他们太远,班头半天才反应过来,学着戏文上唱的恭维了柳娘两句,反反复复的说着那句台词,他从未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行为,一向口齿伶俐的他都不知该说什么话好。这样低等的人市可不是买李虎夫妇的官牙可比,卖身契办理也简单,柳娘把溧水县赵二郎次女的身份安在了那个死去的姑娘身上,带着买下的两个孩子亲眼看着他们姐姐入土为安。这时,大些的孩子大拉着弟弟跪在地上磕头,“武苹、武果叩谢少爷恩典!”第19章 不种田如此这般依样画葫芦,柳娘又买了些人,都是坐船沿河而下在陆地修整时,不同地方买的,倒也不怕他们勾连。柳娘买到一对老夫妻,被病魔夺去了儿孙,孑然一身,恰巧又姓武,便让武苹、武果认作了爷奶,而这对武家“老”夫妇,不过三十多岁,只是早被生活折磨得花白了头发。沿途还买了两个十多岁的少年,分别唤做邓阳、杜星,两人的姓氏都没改,只名字实在不雅,柳娘才改了。她买邓阳的时候是烈日高照,从河边把杜星救起来的时候刚好满天星斗,取名废一如以往。邓阳、杜星年纪比柳娘还大几岁,可身量看着还不如柳娘,饿的皮包骨头不说,夜盲之类的毛病也不少。柳娘叹息一声,若是自己迟来几年,是不是也只能落得这般下场。若无她的经营,赵家的日子不会那么好,若是落到粮食不够吃的境地,最先被换粮食的,会是谁呢?这一行九人,有老有小,不像柳娘独身一人时方便,柳娘也不托大,沿途都请镖师护卫,顺便返货,真正做了商人。一行人坐船到了杭州采买了一批精致丝绸,又请了素有名声的镖行做保,坐船溯流而上,经湖北入贵。长江下游平缓,船只能行,等到了重庆府,镖师一行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公子艺高人胆大,小人们却只敢讨口饭吃,只能送公子到此处了。”镖头叹息,虽知道柳娘不会听,但还是尽职尽责的劝道:“咱们杭州的绸缎天下闻名,便是在这重庆府也不愁销量,公子何不在此地销货,再回咱杭州去?道上也遇到那些苗人、土人,您也瞧见了,不是好相与的。公子与咱回去,某保证不收公子银钱!”“多谢镖头好意,只是我等行商做买卖的,哪儿敢奢望有一落脚之地,不过四处漂泊枉做浮萍,在重庆府销了货,还要天南地北而去呢!”柳娘只做推辞。镖头也知道柳娘的心意,如今只是临别前最后一次询问,得到一如往常的答案,并不如何失望。柳娘与他结清了走镖的银子,还附赠一顿好酒食,喜得走镖的汉子们谢了又谢,只说若有长江沿岸的镖要走,还找他们,保证妥当。柳娘从溧水县到这重庆府,走了两年。柳娘总说自己日子苦,实际已经是开了金手指。占上辈子信息便利的便宜,对各省情况均有大致了解,又比常人多出了许多见识和记忆,结合实际情况一分析,便大致知晓了商行情况。她也素有急智,即便买卖货物错了一两次,那么转危为安,要么损失很少。一路而来,身上的银子不少反多。到了重庆府,柳娘照例租了院子住下,又早出晚归为自己这批精美的杭绸找买主,顺便打听贵州的情况。柳娘本想着在贵州落户,做药材生意,这里的苗药举世闻名。可惜往了此时可不是上辈子,苗人、土人对汉人十分不友好,汉化严重的熟苗又不知道柳娘想要的信息。好东西在任何时候都是好东西,若是柳娘想要药材配方比如云南白药什么的,那早晚是被人下□□死的结局。一时之间没有头绪,柳娘也不着急,慢慢筹划着。这天柳娘照例出门回来,却发现家里已经张灯结彩,布置的热热闹闹。“你么这是做什么?”柳娘笑问。“大哥连日忙得昏天黑地的,连自个儿生辰都忘了啊!”武伯笑道。“是啊,后日是正日子,想来大哥要宴请来往的老爷少爷们,今儿咱们家里人先给大哥暖寿,且等后日咧!”武苹笑道。“我小小年纪,你们可别寿啊福啊的臊我。”柳娘连连摆手,道,“我这几日昏了头,既要办个小宴,菜单可拟好了,帖子可派出去了?”“都好了,帖子是邓阳那小子写的,各种单子都在这儿呢。大哥瞧过改好了,老奴就给各处送去,让大家都沾沾我家小公子的福气呢!”武伯送上各种单子。“是啊,大哥也看看我长进了没有。”邓阳揉着手腕,做辛苦状怪相。跟着自己一段时间,武伯等人也摸清了自己的喜好,略改动一两处,便得用了。办好了事情,柳娘便招呼着众人入席。李虎做了外管事,最是胆大,且跟着柳娘最久,知道他并不在意尊卑,大方坐下又招呼众人。“都坐吧,今日高兴,且不是说了与我祝寿吗?苹儿刚还大哥、大哥的叫的欢,怎么又小气起来,都坐下吧。”柳娘笑道。此时把仆人叫做“家人”不是没道理的,不说他这种孑然一身的,就是有家有口的,恐怕和仆人相处的时间比真正的家人都多。武伯早给几个签短契的粗使短工一些喜钱打发走了,如今院子只剩他们这些“老仆”,想了想也不丢柳娘的脸,就放心坐了。一家人欢欢喜喜用了晚饭,最是贪吃的杜星更是一阵儿一阵儿的饱嗝,惹得众人发笑。“吃好喝好,也出去散散,免得积食。恰巧逢九有夜市,都出去转转吧。”李家娘子素来胆小,又因心疾连宅子里的重活都不让她干,笑道:“我便不去了,这满桌的碗筷总得收拾,要不寿宴的时候可忙不过来……”“且住吧,外面开宴,难道还要用自家的碗碟,可不许找借口。李虎,你也不管管,李娘子也太护着你了,难不成是怕出去花钱?放心,放心,一块儿走,爷出钱。”柳娘做豪气干云状。武伯笑出声来,“大哥,好公子,您可别学那绿林好汉,这细皮白肉的,瞧着不像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