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麒麟儿> 第392章 第 392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2章 第 392 章(1 / 2)

绍安三年,暮春之时,正是江东一年之中最舒适惬意的时候,建邺、京口一带,多有士人郊外踏春游玩,修禊于山水间。

此时距离绍安元年幼帝羊靖登基已经过去快一年多了(因为羊靖是冬日登基,所以眼下跨过三个年头,但实际时间只过去了一年多),一年多的时间似乎什么都不能改变,又似乎什么都改变了。

至少建邺、京口一带已经以令人称奇的速度安定了人心,恢复了发展。

这一方面是此时北边连年战火,顾不上南边,南国得以安心自顾自。而同时南方虽有一些大小势力,可真正能威胁中央的却没有成长起来。另一方面,也是由许盈组建的大将军幕府足够能为,协调上下、积极有为,让此时的南方朝廷呈现出了与过去不一样的气质。

许盈所做的事情说起来不外乎内修德政,外用北伐名义。

在内,当初他给官员发俸禄之后,看似只是给钱而已,实则是一招大棋!有了俸禄,一些愿意清廉而不能的官员会站在他这边不说,就是那些死贪官,得了俸禄照贪不误的,许盈也有了理由处置人!

过去朝廷不给发俸禄,以至于官员在地方发财也没立场阻止,这就是腰杆子不硬!而无法阻止官僚集团集体贪腐的话,那么针对官僚集团其他的问题也就没法强硬面对了。发俸禄这件事与其说是阻止贪腐,还不如说是在重塑官场规则。

另外,大批官员因为贪腐等问题落马,这也给了许盈掺沙子的机会。此时很多权臣很重视中枢自己的人占优,却忽视了地方,所以一代权臣落马后,地方才能过去怎样,现在依旧怎样,堪称不动如山!

他们自有自己的运行规则,这是官僚系统的力量!

许盈现如今需要利用这股力量,借助这股力量治理地方,让地方朝着他设计的运转。同时,还要用地方倒逼中枢——以此时的政治规则,这是很难的,但因为南渡朝廷中枢有他这个辅政将军的幕府挖墙脚,事情倒是有了可行性。

发俸禄是许盈找到的一个突破口,以此为突破口,收拢地方、开发地方、影响中枢等等事情都可以一一做来。

这只是一年多的时间,许盈主要做的就是休养生息,让经历了一次动乱,且饱受压榨的百姓能恢复过来。为此,他免了多地的口赋,增加开荒的优惠政策,同时搞了很多惠民的建设工程,在农闲时来做,正好给百姓挣点儿钱,增加市面上的消费。

此时这种劳役大多是没有补偿的,能让参与劳役的百姓吃饱饭就算是仁慈了!许盈没有那样做,而是通过招标,让商人承包工程,而商人招工做事肯定是要花钱的,不存在白用人力的事至于官府这边,只要做好质检和监督工作就好了。

如此做事,一方面是不忍百姓被压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钱财流动起来,繁荣市面。再者,用商人来做事,避开了此时还未完全掌控的官僚系统,也就避免了大家对这些工程上下其手,钱花的多,东西却不成。

至于商人如何做事这年头是权本位的,权加上兵可以说是无往而不利!许盈说明了质检和监督的规则,他们哪里敢生事!

而为了繁荣市面,许盈做的远不止如此!比如他原本在自家做的那些营生,此时都开始往外推广,招商加盟!如此自家产业失去了独家优势没错,但许盈哪里是在意这个的人!他本来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有那些独家优势,如今用之于民才是功德圆满、恰到好处呢!

其中一些产业,比如说制糖业,养蚕业,都具有做大做强,成为此时支柱产业的潜力,许盈开发起来不遗余力。只不过这些事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了,许盈此时做来也就是起了一个头。

但即便如此,体现在市面上也是一年多时间,市面比之前繁荣了十倍不止!这种变化是身在南国的人都察觉的到的!

对外,许盈特别在意外交和养兵,‘外交’除了沟通北方各割据势力,提前布局外,也能刺探情报、开展贸易——不过相比之下,养兵还是更重要一些!许盈打着‘北伐’旗号练兵,一边打散旧军队,一边练新军。

这是洗去旧印记,重铸新军脊梁,提高军队战斗力的过程。

为了让这件事可以顺利做成,许盈‘北伐’的口号喊的很大!毕竟什么时候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如果没有‘北伐’,许盈对付军队像对付橡皮泥一样,搓扁揉圆之后又按照自己的设想塑造,这终究损害了太多人的利益,加之军队一直以来是非常敏感的所在,到时候外面传成什么样都是有可能的!

‘北伐’说到底还是大义所在,此时许多侨居在南国的势族难道不想回乡吗?不说他们在乡梓之时何等风光,只说族人亲故大多在故乡,祖上青青坟茔也在,就是割舍不下了!许盈若真心北伐,是真有许多人愿意不顾私人利益相助的!

人与人本来就不同,既然有为了私利不顾大局的,自然也会有为了大义甘愿毁家纾难的。而北伐的气势一旦起来了,这等局面下,前者也不好太名堂正道了,所谓大势之下,螳臂当局终归是少数。

当然,即使有北伐大义在,同时还有许盈和支持他的人尽心尽力,四面转圜、上下协调,为了这些事恨上许盈的还是有很多。许盈因此迎来了一波黑子,对名声造成了一定影响——不过这也没什么,世上就没有能让所有人喜欢的,许盈过去只是一个纯粹士人时,还有人觉得他虚伪狡诈、邀名争先呢!后来提军东来,讨袁成功,那么多人歌功颂德之余,见他成为辅政大将军,以堂堂军势威临京口,居高而临下,就更别说了!

历史上跋扈权臣可不少,在某些人口中,许盈也是那等人了。

名声什么的不被许盈等人在意,只要没有威胁到统治的地步,就随他去了,左右公道自在人心,功成之日再去看那等跳梁小丑就知其可笑了!但那些实实在在的困难,无论是来自于人的,还是来自于事情本身的,却是不能忽视的。

万事开头难呢,此时才起了一个头,已经叫许盈,以及许盈以下的许多人焦头烂额了。

而就在这种忙忙碌碌中,越发繁荣、百废待兴的京口迎来了一个‘外乡人’——说这个人不重要,那是不能的,很多此时京口、建邺的大人物都时常关注他。可要说重要,他本身又来的悄无声息。

“媚子这就是京口吗?”一个年纪再六七岁,身穿锦衣、唇红齿白的小郎君端坐在安车之中,透过帷幕缝隙看着外边。

刘媚子笑吟吟道:“是呢,郎君。”

这个孩子不是别人,正是许盈嫡长子许神爱。当初他被许盈带回豫章,后来许盈提兵东来,因为路途艰险,前路不定,他被安置在了豫章。后来虽然讨袁成功,但江东一带还不算安定,所以一直没有接他来。如今好不容易局面大定,这就让杨微来京时带上他了。

杨微当时帮许盈的事,看似无声无息,实际上也是冒了很大风险的!如今这年头,姻亲之间固然有这种天然的立场,可也无法否定他对许盈的看重!而许盈这边一成功,他在江州那边的局面就完全不同了,许盈这边安排他做了江州刺史,品级上比不上州牧,但刺史本来就是位卑权重的典范,那是中枢派去地方进行监察的!他在那个位置上,大大方便了许盈对江州的改造。

如今各地官僚系统都在改造中,江州却是率先完成了最关键的工作。这一方面是因为江州是许盈的大本营所在,根基深厚,另一方面也是杨微出力甚多!

如今最关键的工作完成了,许盈就派了其他人去接替杨微。至于杨微接下来的工作,许盈如今坐镇京口而鞭笞天下,不知有多少大事要做,且有他的用武之地。

许神爱如今七岁(虚岁),还是个孩子。虽然这年头的孩子都早熟,他这样的大家族郎君尤其如此,但终究懵懂——他大概知道自己父亲讨伐了叛逆,如今已经官拜大将军,成为辅政权臣。至于表面之下的暗流涌动,权力的斗争,未来的路他都是不太清楚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