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麒麟儿> 168、第 168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68、第 168 章(1 / 2)

许盈想的很好, 《字源》才是学术专著,相比起之前《战国论》那样的‘策论集’来,更能提高学术地位才是。至于《十二平均律》, 就当是买一送一了——如果这个东西真能引起了不得的反响,那知名度就不会那样低了!

在许盈的印象中, 如果不是他从小学习琵琶, 又对民乐相关知识很在意,他也不会知道这个。历史教科书上提到历朝历代的发明创造、学术成果,似乎也没有提到这个啊!

但当《字源》和《十二平均律》真的出版了, 却不是那样的!倒不是说《字源》反响不强, 而是《字源》的反响需要时间发酵, 这年头读书人本来就少,能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趣考究远古文字的人就更少了!

《十二平均律》则不同,黄钟还原的问题一直是一个和乐、礼牢牢绑定的大问题!这不是数学难题,而是和礼制相关!完成这个问题就类似于完成泰山封禅、拿到传国玉玺、九鼎失而复得没有这些东西,该建立的王朝还是要建立,有这些东西, 该完蛋的王朝也会完蛋,但是谁又能说这些东西不重要呢?

许盈说自己真正解决了黄钟还原的问题,还将方法发表在了《十二平均律》这册书中,立刻就惊动了学术界、政界。很多原本不关心黄钟还原问题的人也会知道这个,这个问题是佷容易破圈的!

相比起前人只是不断接近原黄钟,又或者凑活着取巧个大概, 许盈这次是真的解决了黄钟还原的问题!一时之间,他的名字甚至频繁出现在朝堂上——毕竟,完成黄钟还原这种事与其说是学术成果之类,还不如说是政治成果。

虽然, 按照后人的分类,更喜欢将其分类到‘古代数学成果’就是了

朝堂上对此多有褒奖,这看起来就像是个‘祥瑞’,还不是下面人弄的各种白化动物呢!特别是在南渡小朝廷偏安一隅的现在,越是需要一些东西证明其正统性!如今在南渡小朝廷治下,许盈解决了黄钟还原问题,使得乐律中原达到‘完美’,这岂不是说明‘天命所归’?

若不是上天嘉许,哪里能有这样的成果!

华夏自古以来就有天人感应之说,直到汉武帝时这一传统得以巩固,如今已经成为常识一样的存在。

许盈因此还得了嘉奖,去了太初宫觐见,得了一些‘财货’奖赏当然,嘉奖的东西完全是空头支票,是见不到实物的。

如今的周皇室虽然不再是两三年前初渡江时那样窘迫,但要说多宽裕也是没有的。平常赐给臣下的东西多是写在圣旨上,真的去找相应部门领东西,人家就会告诉你,库里空空,您再等等,总之就是‘下次一定’。

这其中也有一个说法,不是皇家骗人,而是现在手头没有东西,大家排队等着罢了!

这就和王朝强盛时期,宗室权贵都会挖皇家墙角一样,皇家一些部门不知道挂了多少账——那也不是大家占皇家的便宜,只是眼下不凑手,先欠着罢了!

皇室硬气不起来不是没原因的,钱都没有,靠什么笼络住人呢?如今也就是靠着一个名头聚拢了众多势族而已,而势族手中有资源,能够在这名头下得好处如果不是有胡人政权的威胁,其实他们宁愿一直是这样孱弱的皇室。

对于许盈来说,那些列在圣旨上的奖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因此获得的名望。从这个角度来说,一本《十二平均律》堪称是‘王炸’!

这和《战国论》还不太一样,《战国论》喜欢的人归喜欢,但很多人其实并不太放在心上,那它做一介书生纸上谈兵!《十二平均律》就不同了,虽然不能引起思潮、启发他人,但大家认它啊!

毕竟这本书确实解决了黄钟还原的问题,这是看得见的、实打实的,不能否认的东西!

将来许盈也是要定品的,光只是一本《十二平均律》在手,定品的官员就得极力抬高他!

“其实《字源》才是我最费心的,如今却不如《十二平均律》名气大。”这几日邀请许盈的宴会越发多了,还有不少人来求书。《字源》和《十二平均律》第一版并没有印太多,主要是许盈这边催的急,东塘庄园那边积了几百册就一股脑送到建邺了,这导致如今四处都‘缺货’。

此时读书人有限,七弯八绕地找到许盈认识的人求书并不难,而这些人就会再找到许盈。

现下来找许盈的是和延,许盈微微苦笑,命人拿了一册《十二平均律》给和延:“家中也不剩几册了,只是没有令日升空手而归的道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