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玄幻奇幻>金算盘> 第34章 第 34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 第 34 章(1 / 2)

虽然两人把话说开了, 但五娘还是躺在床上清静了两天, 此时她正摸着自己的肚子,感叹着:“小算盘, 你爹太好运了,竟然遇见你娘这么个通情达理的媳妇,简直就是积了八辈子的福。”

昭亲王倚在门边上, 听着自家媳妇的自言自语, 不禁轻笑出声。五娘掀开床帘把头伸出来, 见她夫君倚在门边, 就朝他吐了吐舌头:“偷听我说话。”

昭亲王来到床边, 把床帘给卷了起来, 就侧躺下, 抱住五娘:“还生气吗?”

五娘瘪着嘴在他胸前画圈圈:“我没有生气, 只是你要给我点时间缓缓, 消化消化。明天我就不再躺着了, 得起来看看怎么多赚点银子给你养兵建城, 不然我总觉得我脖子上的脑袋晃来晃去的, 不定什么时候就搬家了。”

昭亲王抚着她的乌发,眨了几下眼睛,后才跟她说:“其实我养兵的银子已经有了, 你不用那么费心思赚银子。”

五娘仰起脑袋说:“哪来的?我可告诉你作为一方之主, 你可不能看不见百姓疾苦, 只晓得盘剥民脂民膏, 这种事情咱们可不能做。”

“你想哪去了?”昭亲王见小媳妇面上不好看, 就也不再隐瞒了:“是岳母。”

五娘不淡定了,她也不再躺着了,瞪圆了一双柳叶眼:“你可真本事,连我娘都敢骗。”

“我可没骗岳母,在我去你家下聘的次日,我的底就都被岳母给翻了,”昭亲王仰躺着,双手垫在脑后,笑说:“然后岳母就给我找了个金主,你猜猜那个金主是谁?”

五娘眼松了口气,眼珠子一转,很是肯定地说:“汇通钱庄。”

昭亲王有些惊讶了:“你怎么知道?”

五娘又躺回到他怀里:“我娘是汇通钱庄的老板之一,几年都不去钱庄一次,恰恰在你来府里下聘礼的次日去了钱庄。你每年过年的时候都要回京城,除了给母后祝寿,大概就是为了军饷。你们在汇通钱庄汇兑的金银应该不少吧?钱庄估计是把账目透给我娘了,依我娘的本事,只要拿到你的账,她能把你的老底都给算出来。”

昭亲王摸了摸鼻子,没有否认:“汇通钱庄每年给我十万两黄金,再加上我手里的产业跟封地的税收,西北军的军饷绝对是丰足了,所以你不要劳累到自己,该怎么过你还怎么过,我不想你辛苦。”

“钱庄这么大手笔,看来是遇到麻烦了,”五娘对利益往来看得很透彻,钱庄才不会无缘无故给她夫君当金主:“你也要多注意些,不要让人给算计了。”

“好,我会注意,”昭亲王对五娘说的点还是很认同的:“明天要是你心里好受了,我带你去咱们的封地转转。”

五娘点点头:“也好,这都九月了,很快就要入冬了,我去转转也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来到西北之后,五娘就一直有一个想法,只是这个想法暂时还未成熟。

次日一早夫妻二人用完早膳之后,五娘就带着芍嬷嬷跟她的两个丫鬟随着昭亲王出府了。

他们没有在城里逗留,而是直接去了城外。昭亲王带着五娘来到连指山,他一手揽着五娘的腰,一手指向西边一望无垠的草原,说:“满满,你看那边,越过这个大草原,再过一条无望河就是边莫。每到冬天,无望河的河面都会结着厚厚的冰,边莫人就会借着冰层,越过无望河,到大景烧杀抢掠。”

五娘看着山下的那片大草原,现在是秋天,那些草都泛黄结了草籽,风一吹,草籽便随风飘落:“边莫是以游牧为主,那边盛产牛羊跟马匹,但边莫人好似不怎么会种地养桑,每到冬天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就会觊觎大景的丰足,而冰封的无望河就给他们提供了便捷。”

“总有一天,我会把他们赶到天山以西,让他们再也不能来大景强取豪夺,”昭亲王神情严肃地看着西边,双目透着坚定,他在西北十年,见过太多大景无辜的百姓死在边莫人的刀下,他心中有恨,可是他不能妄动,毕竟还有北辽在一边虎视眈眈。

五娘不再把眼神放在西边,而是扭头看向北方:“那边是北辽?”

昭亲王闻声,点了点头:“是的。”

“北辽出产的宝石跟皮毛可是很得富贵人家的喜爱,当然他们也盛产良驹,”五娘环视着四周,双目发亮,兴奋地说:“西北真是个好地方。”

昭亲王看他媳妇这样子,感觉她现在就好像是掉进米缸里的小老鼠一样,眼睛贼亮贼亮的。

五娘可不管她夫君在想什么,反正她现在满心满眼的都是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她拽着昭亲王的衣袖说:“西北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草原?你给我划几块出来。”

昭亲王笑着摇摇头:“这样的草原就这一片,其它的都是旱地跟荒地。”

五娘一愣,后看了看眼前的草原,又扭过头来:“那就给我划几块荒地,要大。”

“你先说清楚你要那些荒地干什么?”昭亲王以前也打过这片草原的主意,不过后来发现不行,这片草原紧挨着无望河,里面的凶兽可不少。

“种草,”五娘很是自信地说:“我要建马场,我还要养牛羊。”

“建马场,”昭亲王盯着五娘看:“你会养马吗?”

“不会,”五娘倒是很干脆:“不过肯定有人会,只要我有想法就行,接下来的事,我出银子,难道还怕没人干吗?”

昭亲王双目微缩,养马他也有想过,但他从未想过自己种草原建马场,因为自古以来田地都是用来种粮食的,谁会舍得拿它们来种草:“你确定要建马场?”

“是,”五娘很坚定地说:“边莫跟北辽都出产马匹,是因为他们有草原有绿洲,西北紧邻着它们,没理由他们能咱们就不能。没有草原,我就种出草原,反正西北这边有大片的荒地无人开垦,既然如此,那咱们为什么不拿来试试?”

昭亲王看着她侃侃而谈神采飞扬的样子,心噗通噗通地跳着,他喜欢她这么生动,这么灵俏:“你先种草原,我给你找擅养马驹的人,马种我也给你提供。”

“好,”五娘又扭头看了看那片草原,语带希翼地说:“如果有一天这片土地安宁了,也许这里会成为一个不弱于京城的存在。”

昭亲王也随着她的目光看向了那片草原:“会有那么一天的。”

离开了连指山,他们夫妻又去了几个村落,去了洛河,去了西街。直到下午申时才回了王府。

回到王府之后,昭亲王就去了军中,而五娘则是拿出了纸张跟算盘开始算了起来,算了近半个时辰,她才不再拨弄算盘。

芍嬷嬷见她终于歇下来了,赶忙端来一碗乌鸡汤:“娘娘,您中午进的少,现在想必也饿了,奴婢炖了乌鸡汤,您进一些吧。”

五娘看着冒着热气的乌鸡汤上漂着绿油油的葱花,顿时就感觉很有胃口,她接了过来笑说:“谢谢嬷嬷。”

芍嬷嬷见她没犯恶心,就放心了,不过有些话她还是要说:“娘娘,您现在怀着身孕,可不能劳累。瞧您在外都奔波一天,回府之后也不休息,又费神想事,这一天两天的还好,长久了可不能这样。”

五娘知道芍嬷嬷担心她,不过她心里有数:“嬷嬷提醒的是,不过我就算算,接下来的事儿,就放手让小应子吩咐人去做了。”

“那就好,小应子皮实,您有什么事儿就交代他,”芍嬷嬷这才宽了心,她一个做奴才的,话只能点到为止,不能总是多嘴,不过好在王妃是个拎得清的。

次日,五娘送走了昭亲王,就让兮香把小应子叫来。小应子来的时候,是惶惶不安,毕竟他也不知道他家王爷有没有把事都给交代了:“奴才给娘娘请安,娘娘吉祥。”

五娘拿着张单子,递给小应子说:“你让人按着这单子誊抄几份,张贴在城门上,之后你便派人带上麻布袋跟秤去府衙门口收购草籽。”

小应子接过单子,双目一扫,嘴都合不拢了,他家王妃这是有银子没处花吗:“娘娘,您真的要收购草籽?”

五娘知道他会惊讶,但她要建马场,当然得要先有草原才行:“是的,你按着我写的做就行了。”

“两文钱一两草籽是不是有些价太高了?”小应子觉得现在正处秋季,草籽到处都是,他们娘娘不食人间烟火,他可不是,绝对不能让他们娘娘当了冤大头:“奴才觉得两文钱一斤都价高。”

五娘看小应子那斤斤计较的样子,虽觉得他说的是对的,但又想想马上就要入冬了:“那就五文钱一斤吧。”

西北是他们的封地,西北的百姓都是他们的子民。百姓只有在西北能活下去,才不会离开西北。以人为本,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小应子也不是个木头脑袋,一细想其实他就懂了:“嗳,那奴才这就去给您办。”

“去吧。”

说来也巧,今天刚好宁州城逢大集,现在又是秋收刚结束,许多住在很远的百姓都过来赶集,卖些地里收的,好换些油盐回去,哪想这次进城竟碰着好事了?

辰时刚过,几个衙差就在宁州城各个城门张贴告示,百姓纷纷围了过去,以为是又出了什么大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