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红楼]当爹那些年> 林如海(2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林如海(20)(1 / 2)

三年后。

又是一年初春,万物复苏。

这日阳光正好,林家花园西南角,一座新起的玻璃花房里,黛玉拎着一只绘了缠枝莲纹的花浇,正聚精会神地给里面的花木洒水。

这批花木是从姑苏祖宅移栽过来的,都是南方的品种,比较畏冷,只能种在这个保暖的温室里。

玻璃花房并不大,四五十平左右,四边顶上三面挂了三叶梅,参差错落地垂下来。花房内部高高低低安了许多木架子,上面摆满了各种花卉,花期早的如马蹄莲、仙客来、四季海棠等已开了大半,春兰、君子兰、瓜叶菊挂了花苞,红的艳丽,白的素雅。阳光透下来,在地面上映出一片斑驳的光影。黛玉喜欢得不得了,每天都要过来看一看。

花房正中空了一小块地方,上面摆了一张小桌,边上放着一把躺椅。浇完水,黛玉便靠进了躺椅里,沐浴初春微暖的阳光,封闭的花房阻隔了今冬最后一丝寒风。

黛玉懒懒的躺着,从她的角度看去,花房外一片杏树上开满了花。白中带红,犹如雪地里胭脂万点,一时间,黛玉诗性大发。

徒旻聿穿过一片杏花林时看见的便是这样一番景象。黛玉的双腿曲在躺椅上,半边身子扭向桌子,捏着笔正在写些什么。是在作诗罢,徒旻聿猜测道。

走到门前了,黛玉依旧未发现他,徒旻聿眨眨眼,直接推门进去。即便关得很快,门合上的刹那依旧带进了一丝凉风。黛玉这才发现领地里进来一个人,看见是徒旻聿,眼睛一亮,急忙道:“二哥哥,快过来看一看,我新得了几句,却总觉得哪里还差了点儿。”

徒旻聿应了一声。黛玉让了半张躺椅出来,将诗句递给徒旻聿,跪坐在他的边上,两人凑在一起细细讨论起来。

这边花园的一角里倒是两小无猜,其乐融融。那边户部衙门里,乔喻的心情却不是很美妙。

去年末,原户部尚书徐老大人正式致仕,拿了个虚衔养老去了。乔喻这个左侍郎便升了一级。

接任户部尚书之后,公事应当会轻松一些。因为尚书主要起一个统筹领导作用,不必亲力亲为,需要做的事情直接交给左右侍郎便可。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当今是一个一年只肯休息三天的工作狂,在他上任的第一天便开始与他商议计划取消人头税,将征税对象改成土地,只按土地亩数收税。

此举可令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这项举措虽有利于贫民,但不利于官绅地主,一旦实行,会得罪天下读书人。乔喻帮着当今完善了这一制度,但并不是很认同此时便开始改革。

政策本身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改革过程中的执行环节。再好的政策执行过程中出了偏差,反倒容易引起严重的后果。而当今对地方的控制力明显还没到达能支持赋税全面改革的程度。

因此,这些天里,乔喻多次劝说当今暂缓,无奈当今铁了心想要尽快推行。

当今的想法乔喻倒也明白,自上皇下令永不加赋之后,人口急剧增长,只是田地却不够,导致土地兼并,滋生大量隐户。可以说,这个政策最终养肥的只是大地主,于百姓无益。

这也意味着改变收税方式影响的是这些大片土地拥有者们的利益,这利益一旦触动了,稍有不慎便是死无全尸。

地主们可简单分为两大类,其一是乡绅,他们拥有财富和一定的影响力控制力,大多都和地方官员“关系亲密”。而更多的大地主本身就是官员,这样情况下,简单一条政令是无法推行的。

当今虽急于改变这个现状,只是事实并不容许,最终妥协之下,决定先在广东试行,若是可行,则逐步普及全国。多番讨论之后,当今派去了方敏文任广东巡抚,主理改革。方敏文忠心耿直,又擅长庶务,有十余年地方主官经历,是当今比较放心的人选。

方敏文虽是派出去了,但是想要见到成果却不是短时间内的事,而当今又开始琢磨起了另一件重要之事,贪腐。

上皇在位多年,功绩昭著,政通人和,但弊病也不少,最明显的一个便是贪腐。“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潜规则人尽皆知。

当今治理贪腐的手段简单粗暴,但却十分有效。当今每回派一队钦差前往某地明察暗访,一旦查出某个官员贪污受贿的证据,可由钦差直接拿下,队伍里同等级的官员直接替上,即刻上任。

这样一来,钦差和官员成了竞争关系,再多的银子也不好使了。短短几年,查出贪官无数,严加惩治之下,贪官大量减少。倒不是说剩下的就完全不贪了,只是有了前车之鉴再不敢随意伸手。

之后当今又发下养廉银,七品往上都在养廉范围内。例如俸禄180两银、180斛米的一品官养廉银有16000两,俸禄40两银、40斛米的七品官养廉银有1200两,以此类推。

至此,若是再有查到有官员贪污的再不轻饶,严重的直接砍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