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红楼]当爹那些年> 林如海(1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林如海(14)(1 / 2)

宽敞的空间内,摆了十几张条案桌,每桌上头都是厚厚一叠账本子,十几名积年账房正埋头苦算,噼里啪啦的拨盘声不绝于耳。乔喻坐在上首,身边也摞着厚厚几叠,捏着毛笔奋笔疾书。

如今这一屋子的人正在做的就是清查户部账目,顺带清算欠款。

乔喻上任至今才半月,可以说刚刚摸清了点套路,手下有了几个能用的人。而此时正值年尾,各省的奏销册陆续送至户部,尚书、右侍郎以及十四司郎中都忙于地方账目核销、奏报一事,无暇顾及乔喻。

乔喻便向当今提议趁此机会查旧账。而这些账房都是当今手底下抽调来的,属于“自己人”,信得过。

如今乔喻是两头跑,户部分派给他的事务要做,这边查账的事也要盯着,要不是有堪比算盘的心算能力支持,这会儿估计已经累趴下了。

虽然累,进度却是喜人的。

也是乔喻上任的时机好,户部尚书徐蔚虽然忠于上皇但年事已高,右侍郎赵蕴又是个灵活的“皇党”,两个皇帝的话他都听,无比识时务。而下面的小官吏自然是上面说什么听什么。

作为当今亲自指派的人,乔喻这个空降的左侍郎在户部也没遇上什么直接的为难。毕竟比起太上皇日渐衰老,当今的胜利几乎是必然的。

本朝的记账方式是在前朝“龙门账”的基础上改进的“四脚账法”,详细记录比对“来账”与“去账”,原理同西方的复式记账法相同。而户部的账目经手者众多,至少在财政收支上,由于有奏销制度在,账目由基层州县起逐级往上汇总,中间经过层层关卡,核算数次,最终分省递交户部,奏报皇帝。因此这些户部认可的账目里,明面上是不会有问题的。

此番查账主要目的是计算出户部银库里所存现银与账目是否相符,以及抽取出百官欠款账目。

直到封笔前一日,才大致理清。

上皇时期的几场战役给国库造成了庞大的压力,为了填充国库只能削减了地方赋税的存留。而存留过少导致了地方滥收耗羡,有的地区耗羡数额甚至比正额还大。还有一个大问题便是人口增加,赋税却逐年减少。这些情况都直观地表现在了数据里。

乔喻带着账目去见当今时,同时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忠顺亲王。

忠顺亲王是上皇第五子,比当今小几岁,看着年轻些,样貌和当今有些相似,一双狭长的凤目眯着眼睛看人时总是显得似笑非笑。只是这位以“风流”闻名的忠顺王爷五官更精致,曾被几个皇子嘲讽过“貌若好女”。不过这位王爷十分记仇,之后不但狠狠地报复了回去,还是用阴损的手段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从此一战成名,无人敢惹这位混不吝的皇子。因为这位王爷不仅要人命,他最爱撕人脸。

当今恰好是没得罪过忠顺王的,并且由于两人年纪相近,都是小透明,因而关系还不错。不得不说,有时候人品非常重要。就好像作过死的六皇子,至今没爵位不说,还时不时地要被忠顺亲王拎出来涮一顿,太上皇提一回封爵,六皇子必要丢一回脸。

不过,不得不说,忠顺亲王这种只看结果过程随意的清奇思路有时真的会起到某种奇效。比方说太上皇已经很久没提过六皇子也没再想着召见了。而这事要是换成当今来,无论何种结果都会导致当今和上皇之间的矛盾加深。

乔喻将账目整理交给当今之后,得了个座儿,恰好在忠顺亲王对面。乔喻只行礼时看了一眼便没再直视对方的脸,有六皇子这个血淋淋的范例在先,他不想作死。

对面忠顺亲王倒是饶有兴致地打量起乔喻来。

他起先对皇兄重用林如海并不赞同。因为林家祖上也是老牌勋贵,又联姻贾家,还和嫡妻贾氏感情深厚——所有孩子全是嫡妻生的。虽说他们这样的人家一个女人影响不了家族的走向,但是林如海同政敌家的闺女感情那么好总让他觉得不对味儿。

后来林如海的作为倒是让他改观了点,但也无法真正确认。总觉得此人要么是一心为国为民惩恶扬善的纯臣,要么是想两面光的小人。不过若是不提人品,光看办事能力,是真的不赖。

先是江南的事,这人不动声色帮皇兄往南边塞了多少人进去?在盐政上也是尽职尽责,离任时还捎上了一沓甄家一派的罪证。还有扬州知府方敏文一案,更是痛快。就是他也得承认江南有现在的局面绝对少不了林如海一份功劳。

再看这次户部清账,此人趁着刚上任还没被户部的人摸清想法,就先下手,迅速地将账清了出来。可见其脑筋清楚行为果决并且擅于理账。这样一个人要是帮着老爷子那边才是个大麻烦。

想着,就琢磨起了如何将林如海彻底捆在他们这边。不过……忠顺亲王想挠头,林家仅有的两个孩子如今都还是奶娃娃,同姓亲族更是一个没有,想联姻都没人,总不能送小妾吧。看着对面那张正直的脸,直觉告诉他不可行……要不然订个娃娃亲?他儿女多啊,嫡出的就好几个,年纪还相近,林家的孩子应该长得不错罢……

忠顺亲王陷入莫名的纠结情绪里,思路跑了偏。而当今此时看完了手里的折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