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陪太子读书> 第31章 攻受互穿第三十一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章 攻受互穿第三十一遭:(1 / 2)

甲科剩余四人分别是阁老外甥白雁、太子伴读温篆和谢涟, 以及江南才子陆南鼎。

由四等上升到三等, 后来居上&30340;谢涟, 在殿试名次上反而超过了陆南鼎。科举和制科总是这么刺激, 不到最后一刻,永远无法确定真正&30340;赢家是谁。

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把目光聚焦到了陆南鼎, 阁试陆南鼎就排在甲科&30340;最后, 殿试亦然。

堪称甲科&30340;长期地板。

有些心思奇怪&30340;人还会忍不住想,陆南鼎是不是和甲科&30340;最后锁死了?

这位江南才子反而表现出了极好&30340;风度,不仅不见分毫气恼, 还大大方方与谢涟点头示意, 用口型道了一句恭喜。

并没有留下任何笑话给心怀叵测&30340;人看。

因为……

再如何,他陆南鼎都是甲科,最后一名也已经是旁人可望而不可及&30340;高度了。

而且陆南鼎对于自己&30340;水平心里还是有数&30340;, 他所见长&30340;是在文学方面&30340;语言运用, 制科考试更侧重&30340;还是政绩实操上&30340;应对,后者算是他&30340;短板。能两试均入甲等,已经很不可思议了。朝中重臣举荐他参加制科,本意也只是让他来历练一下,重心本来是放在秋闱科举之上&30340;,只不过如今意外地就不用考了, 即将直接走上仕途。

事实上, 陆南鼎能得甲等, 就是因为他&30340;文笔实在是太好了。辞藻华丽, 但又不是那种华而不实&30340;空洞, 而是言之有物&30340;真才实学。好到让试官和武帝都起了惜才之心。

政务不行,还有很多研究学问方向&30340;职位,可以指给陆南鼎去担任。

顾乔已经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用思考问题来转移对己身痛苦&30340;注意力,好比,陆南鼎真&30340;是他表姐夫吗?

不管是话本里还是表姐&30340;来信中,虽都对这位未来表姐夫&30340;学问极为推崇,但更多&30340;还是在可惜或者是展望,若将来他能入朝为官,定会成为陛下&30340;肱股之臣,是百姓之福。这描述与眼瞅着就要在才学之路上开始狂奔&30340;陆南鼎,好像不太一样。

就类似于科学家和政治家&30340;区别,他们都是各自领域里十分厉害&30340;人物,可明显有些货不对板,很不对路。

太监继续念着名单,训练有素,又快又稳,堪称历史之最,又没太让人看出他&30340;急迫。等全部宣读完之后,众人就重新拿回了自己&30340;卷子,进行了最后一次分辨。这是他们&30340;名次能够变动&30340;最后机会了,所有人都很专注。

不过,一般是不会有问题&30340;。

在确认众人没有了异议之后,一切终于尘埃落定。

制科及第,即刻授官。

周叔辩也跟着来凑了热闹,小声问身边&30340;公主子闻添:“什么意思啊?这些参加殿试&30340;都能当官儿了?”

周叔辩还是个白身,对朝中官员系统&30340;了解,并没有战功爵位那么清晰。

周叔辩他爷和他爹都得封了国公之爵,只不过他祖父是真正&30340;国公衔,因为他是皇后&30340;亲爹,武帝&30340;国丈。周叔辩他爹周大是因战功而得&30340;开国公爵位,和顾乔他爹一样。周家一门两公,可以说是相当荣耀了,老周家&30340;祖坟都要被青烟所环绕了。

两个爵位还都是可以传下去&30340;。

早在孩子们没有长大&30340;时候,周家&30340;长辈们就已经坐下来开了个小会,把两个爵位&30340;归属安排了个明明白白——由长子长孙&30340;周大郎,也就是周叔辩他一母同胞&30340;亲大哥,继承等级更高&30340;国公位;由老二家&30340;二郎继承开国公&30340;爵位。

反正就没周叔辩什么事了。

哪怕周叔辩同样是大房嫡子,他&30340;未来也得靠自己去拼搏。

周叔辩对此没什么异议,虽然他才是他爹&30340;儿子,但他二叔是为了救他爹死在战场上&30340;,由二叔&30340;遗腹子来继承这个爵位,他觉得再公平不过。

也正是因为周叔辩打小就有&30340;这股子憨厚劲儿,周皇后才动了心思,想办法让周叔辩当了太子伴读。

太子伴读是没有品级和头衔&30340;,不能算是正式&30340;朝廷命官,但有了这么一层经历,周叔辩未来&30340;官路肯定会好走不少。事实上,闻道成已经给自己&30340;这个表弟安排好了未来&30340;出路——通过武举走武官系统,然后他再请旨求个恩典,直接给周叔辩一个飞骑尉或者云骑尉&30340;敕命。

武帝重武轻文,武官在如今&30340;大启还是很吃香&30340;。

不过,从这一套操作里就可以看出来,周叔辩人生&30340;每一步都是别人已经给他安排好&30340;,他自己其实还是个半大小子,还处在对外部世界一知半解&30340;意识形态里。

能问出“太子出阁是不是嫁人”&30340;傻话,也能不明白制科考试&30340;规矩。

闻添翻了个白眼给周叔辩,虽然外人总觉得他们是一样&30340;,都是不学无术&30340;纨绔,但他知道他们是不一样&30340;。他甚至是有点羡慕着周叔辩&30340;,因为哪怕周叔辩什么都不懂,也可以什么都不用操心,依旧能有光明&30340;未来。

“只有甲科可以被授官。”其他人无论考得如何,都只是谢谢参与。

制科考试这个制度从诞生至今,真正被授予官职&30340;人也就两位数。这回武帝一下子搞出来六个,肯定是要载入史册&30340;,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其、其他人就白考了?”周叔辩满脸&30340;不可思议,如果是这样,他们都疯了吗?费劲巴拉地来参加概率这么低&30340;一个玩意。

“对啊,不然你以为呢?”这也是闻添并没有特别努力&30340;原因,他很清楚以他&30340;本事是不足以进入三等&30340;,那么四等五等对于他来说就没什么意义了。与其努力考上四等还要再考一遍,不如假装努力过了也只考了个五等,能早些解脱。

武帝不是没看到下面周叔辩和闻添交头接耳&30340;小动作,但他能怎么办呢?一个是他老婆哥哥&30340;儿子,一个是他妹妹&30340;儿子,都是亲戚。小孩子不懂事,他总不能真&30340;当众不给他们脸。

武帝只能重重地咳了两声,提醒周叔辩和闻添适可而止。

两个胆大包天&30340;家伙也很上道,立刻闭了嘴,假装刚刚什么都没有发生。

太监开始宣读圣旨,上面写着每个人&30340;归属。

六个甲科中,太子肯定是不需要授官&30340;。

白雁求仁得仁,他本就已是官身,如今加阶连升了两品,阁老脸上十分有光。

陆南鼎考之前是白身,考完就只能是九品&30340;太子校书。

顾乔更加怀疑起了陆南鼎到底是不是他未来&30340;表姐夫,不是嫌弃九品低,而是他记得话本里他表姐夫一直到意外去世,都没有正式入朝为官。

陆南鼎虽然只是九品,但也是实实在在&30340;朝廷命官了。

虽然也存在因为顾乔和太子&30340;介入让事情发生了变化&30340;可能,但顾乔还是觉得不太对劲儿。

剩下&30340;就是顾乔、温篆以及谢涟三人&30340;归属了。

毫无疑问,顾乔会补了太子伴读&30340;缺,但太子伴读并不算是正式&30340;官员,没有品级。这也是曾经大臣们上奏武帝,是否要继续让太子伴读们继续参加殿试&30340;原因之一,真考下去就要授官了,也就失去了一开始只是考验一下太子伴读们&30340;目&30340;。

武帝当时表示他已经有了解决办法,就再没有提过。一直到今时今日,众人才纷纷明白了武帝&30340;办法。

——生造一个官位出来。

他是皇帝嘛,他说有就有咯。从今往后,太子伴读就算是一个官位了,有俸银和禄米&30340;那种。

至于其他没有考好&30340;太子伴读,他们也还是伴读,只不过是没有品级&30340;,若也想有品级待遇,那继续努力考试吧。

不过,武帝并没有直接下给三人授官&30340;圣旨,而是先问询了一番,有关于他们是想当有品级&30340;伴读,还是就此顺势出仕。

除了顾乔实在是太小以外,温篆和谢涟都已经快要到了可以考虑成家立业&30340;年纪了,这会儿就步入官场也没什么不可以&30340;。

顾乔和温篆都毫不犹豫地对武帝表示自己学识有限,水平一般,还想多读几年书,再为陛下效力分忧。

之所以说是为陛下办事而不是殿下,就是不希望引起武帝对太子&30340;忌惮,让武帝过早地意识到,随着太子&30340;长大,他身边&30340;臣子也已经要选择站队了。在代表着现在&30340;他和代表着未来&30340;儿子之间,他们总要有一个更加效忠之人。

但武帝自幕后之人那一连串狗屁倒灶&30340;操作之后,反而更加心疼太子了,根本就不会再往旁&30340;方面去想,只一心满意于顾乔和温篆对当太子伴读不假思索&30340;态度。

可塑之才,留在儿子身边真是再合适不过。

谢涟犹豫了一下,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他是所有伴读里年纪最大&30340;,比温篆还要大,他同族同岁&30340;堂兄弟已经在备考科举了,他却还过家家似&30340;在文华堂里和太子读书,压力不可谓不大。他喝醉酒之后爱跳舞&30340;毛病,就有一些原因是在宣泄这份压力。

如今谢涟辛辛苦苦地考完了,也入了甲等,有一个直接入朝&30340;机会就摆在眼前,他不可能不去权衡一下利弊。

不过最终,出身耕读世家,全家都在热烈期盼着他能够早点为官&30340;谢涟,还是做出了和温篆、顾乔一样&30340;选择,他想继续在文华堂。

因为……

也就只有太子愿意容忍他那些一喝醉了就要扯衣服跳舞&30340;怪癖了。虽然太子打死也不会承认他对这些从小与他一同读书&30340;伴读有什么感情,但谢涟就是知道,他们&30340;太子殿下比那些根本不把人当人&30340;皇子公主要好得多。

这样&30340;太子,值得他去等待,值得他去追随,值得他去誓死效忠!

武帝不住地点头,满意得不得了,他&30340;梓童当初挑人&30340;眼光就是这么棒,一个离开&30340;都没有。当然,也是因为他&30340;安-邦足够优秀,才能留住人才,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听从。

武帝这才让太监宣旨,给出了令全场一片哗然&30340;最大惊喜。

太子伴读&30340;品级定在了从六品,尤在太子侍讲和太子侍读之上,需要做&30340;事情并没有变,依旧是陪太子读书。等于就是什么都不需要付出,就白得了一个从六品&30340;官位。

同样是白身起步,陆南鼎只能通过一场考试成为九品,太子伴读却一上来便是从六品了。

一下场便是从六品是个什么概念?科举状元会被授予&30340;翰林院修撰正是从六品,但这个修撰是需要在翰林院苦熬至少三年才能有所发挥&30340;。顾乔等伴读却完全不同,他们直接就是东宫官,还不是像其他大人那样&30340;挂名兼职,可以想到他们在东宫之内&30340;权力会有多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