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3、栽倒(1 / 2)

柳玉莲去开门,发现是村长,连忙招呼人进来,“先进屋,外面冷。”

“听说你们这边有治疗伤寒的药物?”张村长有点不好意思,可是小孙子生病了,昨晚到现在咳了许久。

古人又更加重视男孩子,张村长就担心这个孙子出问题,正巧张寡妇瞧见了。张寡妇就说柳家大房这边卖止咳糖浆之类的东西,那些东西便宜也好用。

张村长家当然请得起大夫,昨天傍晚就跑去找了大夫,可惜小孩子吃了药,还是没有什么效果。张村长听了张寡妇的话后,便来找柳家大房。

“有,还有一点。”柳玉莲没有把药都拿去卖了,家里有人,就得留着一些,“我去拿。”

农村里,有时候就是一点点药,倒也没有去收钱。

柳玉莲不可能为了这几文钱就开口,张村长那么着急,还是让人早早拿了药回去。

张村长不是那种爱占便宜的人,还没等柳玉莲开口说多少钱,他就先拿了十文钱要给柳玉莲。

“多了,不用这么多。”柳玉莲心想那些药真的没有那么贵,“五文钱就够了,您赶紧把药拿回去。不过该看大夫的还是得看大夫,没有看过大夫,也不知道是热性还是凉性的。”

柳玉莲又没有开医院,哪怕她会点医术,别人也不敢找她这么小的女孩子去看病。柳玉莲也就没有说去给人看病,就是给了药,提醒人家要去看病。

“这药不是一起用的,看看是哪种,上面有写。”柳玉莲早就写了使用说明。

张村长家有人认得字,柳玉莲也不怕他们看不懂使用说明。柳玉莲卖给其他一些人药丸子的时候,还有说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

在后世,简单的感冒药、退烧药……那都是民众自己去药店买,也不用医生开方子。药店的人问一下情况,就说用哪一种药比较好,这都是基础的药。

“行。”张村长拿了药就急匆匆地离开,他得回去给孙子喂药。

张村长走后,柳母探出头,“这么快就走了?”

“来买药的。”柳玉莲解释,“村长家的小孙子病了。”

“这不是病急乱投医么。”柳母道,“我们家又没有大夫,那些药是好用,可也得找大夫。”

柳母担心这些人瞎用药,到时候出了问题就找自家的麻烦。他们家又不是开药店的,卖的也是非常基本的,柳母认为那些人生病还是得去医馆。

“村长家也不是没钱。”柳母还道。

“兴许看过大夫了吧。”柳玉莲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丑话说在前头了,他们应当知道的。”

“有的人看上去还挺讲理的,但到底如何,还不确定。”柳母道,“还是注意一点。”

柳母提醒柳玉莲,知人知面不知心,女儿可别被人傻乎乎地忽悠了。你当你在做好事,别人当你在做坏事,还想要讹诈你。

“知道。”柳玉莲点头,医闹,确实不好折腾。

当天,张村长的孙子就好了许多,没有那么咳了。

“这药真是柳家那边拿来的?”村长夫人问,“还是有点用的。”

村长夫人见孙子好了不少,松了一口气。

“是那边拿来的,他们平时就有卖一些伤药、药丸子之类的。”张村长道,“他们家还是有点东西,唉,可惜那些棉花,没有买。”

张寡妇当时确实带了一波人去买棉花,但村长夫人当时没有去。村长夫人当时就想着哪里有那么多保暖的东西,若是真有的话,那么冬天的时候就没有那么人冻死。

结果呢,那些棉花是真真好用。

村长夫人都后悔了,要是他们家买了棉花,那么小孙孙也就没有那么容易着凉生病。说到底,主要还是因为以前那些流放的人也喜欢折腾东西,不是每一个流放之家折腾出来的东西都好用,有的就是骗人钱的。

被骗过几次后,就没有人再随意上当。

“买些棉花籽就是。”村长没有多想棉花的事情,而是想到那些培养液。

张村长去地里看过,柳家大房的那些小麦跟其他人家的小麦就像是两个物种的,用过培养液的小麦长得都快比人高了,上面还真长了不少穗,就等着看收获的时候是不是真的麦子。

听柳家大房的人说,开春后,二月份左右,那些小麦就能收获。那些小麦生长得比其他小麦快,快了一两个月的时间是有的。

“剩下的药就留着,后面还能用。”张村长道。

“花了多少钱?”村长夫人忍不住问了一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