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节(1 / 1)

许恒洲身体绷紧,揽着向辰蓄势待发。就在这时,围得拥挤的人群突然从后面裂开条口子,宋文彬从那条口子里走出来。许恒洲松了口气,有大人在就好,宋文彬在,他和向辰就吃不了什么亏。果然,宋文彬走到自家孩子身边,拍拍有些被吓到的向辰的背,然后朗声道:“安静,都安静,有什么问题一个一个问,别吓着我家孩子了。谁再吵,就不许问问题。”他毕竟是当干部的,一身气势,很快就镇住了场子。围着个人群散开,自觉排成队。虽然中间小有争执,但在宋文彬的冷脸之下很快协调好了。等第一个人发问,许恒洲和向辰就明白这些人是要干嘛了。排在第一个的,不是别人,就是向辰小伙伴小虎子的妈妈。张婶子看着向辰眼神热切,对向辰道:“辰辰啊,你怎么学的,学这么好,教教我家虎子呗,你们可是好朋友啊!”不等向辰回答,宋文彬插话道:“刚不是跟你们说了吗,就自己看书,我跟你们说,我们家孩子可聪明了,看一遍就学会了,算数都不用掰自己手指头,脑子里一想就出来答案了baba……”向辰:“……”许恒洲:“……噗。”向辰木着脸听他大伯一顿狂吹,觉得自己可能要被吹上天了。那些简单的学认字他看了一遍能学不会吗?他前世的老师会哭的。十以内的加减法,他要是还掰自己手指头,那就不是不聪明,是弱智了!还有,心算什么的,也只是两位数的加减法啊,连乘法都没用到,他就是在宋文彬算账的时候插了一句嘴,就那一回!问题是听着的大人们还都是一脸信任!这时候,真正的主角已经被人忘在脑后了,宋文彬正回答着天才应该吃什么的问题。然后向辰就听见宋文彬吹爆自家伙食:“吃好的呀,最好是肉,不吃好的脑子能聪明吗?我们家小孩baba……什么?没肉,那炖骨头汤,骨头总买得起吧……”向辰木着脸看宋文彬指点江山,脑海中沉稳可靠的军人形象一点点崩塌……第35章 兄弟装家属区突然兴起了熬骨头汤的风潮。家家户户的煤炉子上,都煮上了白白的骨头汤,骨头汤的香气弥漫在家属区的上空。谁家都盼着孩子聪明有出息,有了向辰这个小天才现身说法,如果本来的天资比不上,好歹后天得给孩子补补吧。吃些好的,说不定孩子就聪明一些了呢?都是机械厂的职工,肉可能供不上,但大骨头,不要票的东西,价格也不贵,总能有路子弄些来。以前嫌费事费柴火,现在知道有好处了,谁家还会计较这个。于是家属区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喝上了大骨汤,虽然没大肥肉吃起来爽快,但滋味也是很不错的。而且骨头里还有热乎乎的骨髓,趁着没从断口化进汤里,把骨头夹出来,吸一口,烫嘴的骨髓就流出来了,油滋滋的,香得不行。家长们看着自家孩子吃得香甜,就会提两句向辰,说向辰就是吃了这个才脑子那么聪明,学得那么好。现在家里也给做了,就得好好学,否则骨头就别吃了。喝着骨头汤,吸着骨髓的小孩们一听,什么?学习不好就不能吃了?那可不行,都是为了口吃的能上天入地的年纪,不就是学习嘛,看书!于是,家属区小孩们的在骨头汤的诱惑下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小学的学习内容实在算不上太难,智力正常的孩子好好学学,总能学个差不离。这么一认真,学习上自然能看出进步。有了成绩,家长们个个都高兴的不行。都觉得宋厂长不愧是个文化人、当干部的,教育孩子真有一套,从此对他更信服了。因为这件事,宋文彬在整个机械厂的威望都有所提升,家属区住的可都是工人们的亲属啊。这些只能算意外之喜,宋文彬也并没有放在心上,他正吃着大侄子专门给他做的凉拌猪耳朵,美滋滋的喝两口小酒。前几天,宋文彬四处寻摸了一些卤料回来,加上许恒洲从空间拿出来假装从供销社买的,总算把材料凑齐了,然后就开始烧制卤汤。卤汤味重,香气浓郁,但赶上家家都在熬骨头汤,就不怎么显眼了。许恒洲趁此机会,把收拾好的猪脚等东西都给卤了。不得不说,所谓天才,就是许恒洲这样的,做什么都能轻轻松松做得比很多人都好。哪怕是学个厨艺,做出的东西就没有不好吃的。卤味刚出锅的时候,宋文彬和向辰一大一小都守在卤锅前蹲着,许恒洲只好把刚出锅的猪蹄切了一个,一人一碗让他们端着吃。猪蹄卤得入味极了,稍稍一抿几乎就化在嘴里,但又留着些胶质感,没那么糊嘴。中间夹着的一点瘦肉,嫩乎乎的,又是一种绝妙的滋味。那天,向辰就站在锅边,吃完了就举着碗问他哥要,不给就可怜巴巴地看着他,软乎乎的叫哥哥,说没吃饱。许恒洲给他添了几回,后来看小孩的肚皮都鼓起来了,只能硬下心肠把卤味收起来。向辰眼睁睁看着他哥收拾东西,眼泪都要下来了,他明明还能再吃一小截卤猪尾巴的!但是这么久的相处,向辰也算摸透了一些他哥的脾气,一些不过分的要求,他撒撒娇他哥就同意了。但是他哥决定好的,他怎么撒娇都没用,只能听他哥的。好在宋文彬也被美味的卤味征服了,专门带着许恒洲跑了一趟肉联厂的朱师傅家,然后搬回来许多东西。除了那些猪脚猪尾,还有好几块五花肉和排骨,趁着大骨汤风潮还没过去,该卤的卤该煮的煮,红烧当然也少不了。这么不断顿的吃下去,许恒洲还私下偷偷补贴,两孩子又都是长得快的年纪,没多久许恒洲和向辰的个头就窜了一窜。宋文彬看看两个孩子脚脖子都露出来了,着急上火地去找帮着做衣服的李奶奶。这么长下去,别新衣服做好就穿不了了。好在李奶奶做衣服讲究,知道孩子长得快,特意在袖口裤腿都收了一截在里面。现在比比孩子的个头,把里面的放出来正好。鞋子也做好了,特意放大了做得,现在穿着刚好。手工纳得千层底,黑布鞋面,软和,踩着舒服,向辰上脚了就不愿意换。他外婆以前也给他做过几双,后来身体越来越差,就再没做过了。许恒洲和向辰的衣服看起来差不多,都是蓝布褂子,长裤,区别只在大小号。向辰看他哥跟他穿得一模一样,背过身偷偷笑了一会儿,这叫什么来着,兄弟装!许恒洲哪会看不出他想什么,小孩什么心思都摆在脸上,简直不要太好猜。他见这么点小事都能让向辰乐一回,一方面觉得他容易满足,一方面又忍不住心软,总想让他更高兴一些。新衣服做得很舒适,但是其实并不怎么好看,对于见惯了后世各种设计的许恒洲来说,勉强只能算普普通通。但是向辰长得好看,穿什么都显得精神漂亮。许恒洲想想向辰那么喜欢的那套小军装,觉得可能要翻翻商场里的童装区了,还有,衣服渠道也该重新找找……安逸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时间呼呼啦啦过去一个多月。隔壁的陈家夫妻又吵了几回架,最狠的一次陈国良连离婚都说出口了。蔡珍先是不敢相信,尔后大哭一场,反而安分了许多。也许是上次陈芬的出卖让蔡珍伤了心,她对大女儿的偏爱少了许多,转而关注起别的孩子。但她看不上陈芳的畏畏缩缩上不了台面,又嫌陈小花木讷不爱说话,一腔母爱全给了还不会说话的陈小草,毕竟小孩年纪小可塑性强,体弱又不爱哭闹,蔡珍带着还比较容易。陈小花一直以来的小妈妈身份突然被剥夺,开始还有些不适应,总想看着陈小草,被蔡珍撵了几回之后,她看陈小草被照顾的不错,就不怎么往上凑了。这样一来,她反而空出了更多的时间学习。向辰教会她拼音,又教着学会了一些基础汉字,陈小花渐渐能连蒙带猜的看懂一些课文了。每天向辰和许恒洲去上学,就把书藏在自家走廊的柴垛里。等陈家其他人出了门,陈小花就去把书拿出来,一遍一遍翻看,能背得全背下来,然后做向辰给她出的算数题。这样一个月下来,陈小花的进步简直是肉眼可见的,三年级以下的课程几乎已经难不倒她了。向辰偷偷跟许恒洲说,他觉得陈小花才是真正的小天才,他这个完全是冒充的。许恒洲对此不置可否,陈小花是挺聪明的,但也就是普通的聪明,说实话按照许恒洲的标准算不上天才。让他侧目的是品性,一个不到六岁的小女孩,能坚持全心投入的学习。不出意外,这孩子应该会是陈家里面最出息的一个。这些话许恒洲并没有跟向辰说,他家小团子是个没追求的,吃好喝好就不想别的事了,天天傻乐。这样跟许恒洲完全迥异的性格,却不但不让他讨厌,反而就想纵着他,只盼他永远这么开心就好了。所以如果说了多余的话,让向辰想多了,那就得不偿失了。四月底的时候,有天晚上吃完饭,向辰笑呵呵的跟他大伯和哥哥说:“亮亮今天剪头发了,他爸给剪得,这里……”他的手在头顶偏后的位置比划了一下,“给剪秃了一块,前面的头发据说本来想留一点的,他爸怎么都剪不齐,然后就全给剪啦……”向辰边说边笑,显然小伙伴的新发型十足搞笑,让他忍不住了。宋文彬和许恒洲想象了一下向辰形容的发型,都觉得好像是有点丑,就跟着笑了。笑着笑着,宋文彬的眼神落在向辰头上。这么久没剪,小孩的头发也长长了,前面的刘海都快扎眼睛了。宋文彬伸手拨弄了一下,随口道:“辰辰你头发也长了,要不大伯也给你剪了吧。”向辰的笑声戛然而止,他僵硬的扭头看了看他大伯,确定他不是在开玩笑,只能呐呐道:“不、不用吧……”“剪!”宋文彬一拍大腿:“你和你哥哥都剪。”本来在一边看热闹的许恒洲见火烧到自己身上,也不着急,笑吟吟的道:“大伯,你头发也长了,要不咱们一起剪了吧。”宋文彬闻言,伸手摸摸自己的头发,好像是有点长了。他自己头发长得慢,没怎么注意。“也行。”宋文彬点点头,很有经验的说:“多烧点热水,剪完洗个澡,免得头发茬子扎人。”向辰心里发虚,眼巴巴看着他哥哥,希望他能有个良策。许恒洲继续慢悠悠地说:“大伯你自己能给自己剪吗?”“那哪行!”宋文彬笑道:“后面都看不见,我没事,我去找别人剪,家属楼里好多会剪的。”许恒洲面露难色:“亮亮他爸也说会剪……”宋文彬瞬间懂了,人家是会剪,剪个什么样就不一定了,真剪毁了,给弄个狗啃的,你又不能去找他。许恒洲见他面色游移,立刻补充:“要不……咱们去理发店看看吧,能开店的,总剪得不错。咱们都去,我倒是没什么,但是您头发不好看,就不够威严,辰辰要是跟亮亮一样,人家同学该笑话他了。”宋文彬一听,是这个理儿啊!他无所谓,自家娃可不能让人笑话,理发店就理发店,就那几毛钱,他又不是出不起。第36章 新发型周末,宋文彬带着许恒洲和向辰去市里的理发店剪头发。他们去的那家店,是宋文彬听同事推荐的,据说老师傅剪了几十年的头发,经验丰富。宋文彬要的就是经验丰富,给小孩剪头发,怕的不是别的。孩子爱乱动,那些刀啊剪子的,在头脸上活动,万一伤到哪,他到哪哭去?虽说他家小侄子乖巧听话,可事情总有个万一,自然要找个手艺精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早吃过早饭后就出门,坐着公交车去理发店,向辰还不用买票,但是周末公交车挺挤。向辰就坐在他哥腿上,眼也不眨的看着外面的建筑和行人。理发店离得不远,他们只坐了二十来分钟就到了。店面很好认,挂着个大大的招牌,显得门脸都有点小了。宋文彬带着两个孩子进去,向辰有些好奇的打量着这间六十年代的理发店。理发店面积不大,左右两边各放两张椅子,椅子正对着的是镜子,但不是全身镜,只照了上半截。镜子下沿有一长条窄桌子,姜黄的桌面,看着有些年头了,上面零散的放着一些剃头的工具。店里有个五十来岁的师傅,正在给人剃头,见宋文彬三人进来,师傅手上动作不停,问了一句:“剃头?几个人?”宋文彬点头应是,说都剃,师傅就让他们先坐着,等他忙完手上这个。宋文彬三人就找了凳子坐下,然后看着师傅剃头,毕竟接下来就轮到他们了,总要先观察一下。剃头师傅果然名不虚传,手上动作极稳。他正给人修刘海,二八分。顾客是个三十来岁的男人,说实话看相貌不太适合留这种前头有点长的头发,但是从两人的对话中可以听出来是他自己强烈要求的,认为这样更有书卷气。师傅劝了几句,那人不听,师傅只好按照他的要求剪了。剪完之后,气质果然出来了,但是不是书卷气,是二流子气质。男人竟然挺满意,站在镜子前面照了一会儿,然后给了三毛钱,走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