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节(1 / 1)

“我们珍宝轩是京城最出名的首饰铺子,许多达官显贵都会来此,樊夫人出身将军府,成亲时戴着的珠冠就是我们店里的老师傅打造的,他前两日又做出了新步摇,是镂空牡丹的纹样,一共只得了三支,两支都让卓家人买了去。”听出了伙计话语中的讨好,卓琏面色不变,食指将银锭子推上前,道:“下回樊夫人再过来,你只需说一句话,这十两银子就是你的了。”“什么话?”“你就说卓老爷细心极了,知道樊夫人喜欢这支步摇,便又买了一模一样的带回府。”十两银子对于伙计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他能猜到其中有猫腻,却不忍心将送到嘴边的肥肉吐出来,最终咬牙点了点头。“请您放心,小的一定照办。”卓琏扶着帽檐,脑海中浮现出桓慎那张脸,学着青年的神情,不轻不重地出言敲打,“你可别想糊弄我,若收钱不办事的话,有什么后果你自己清楚。”女人的声音不大,语调也堪称轻柔和缓,但其中隐含的威胁之意却让伙计打了个激灵,拍着胸脯再三保证,随后态度恭敬地将卓琏送出门子,这才松了口气。离开珍宝轩后,卓琏抬头看着龙飞凤舞的牌匾,绯红唇瓣不由勾了勾。风水轮流转,往日都是卓家人给她使绊子,如今也该讨些利息了。——卓家酒坊搬到京城的时日虽不算长,但名声却不小,毕竟清风啸成了御酒,写在酒录的第一页,爱酒之人趋之若鹜,还有不少文人墨客做文章,对此酒赞不绝口。要不是有无赖上门闹事,酒坊的生意还会更好。想起为此对女儿百般嫌弃的夫君,樊兰便觉得一阵头疼,她低低叹了口气,如往日那般去到珍宝轩中。只有出来透透气,她的心情才能缓和几分。妇人甫一迈过院门,就有一个干瘦的伙计迎上前,看到她戴在发间的步摇,脸上的笑容更加浓郁。“樊夫人,前几天卓老爷也来了,他知道您喜欢这支步摇,还特地买了同样的东西带回去,偌大的京城中只有三支牡丹点翠,没想到全被您府上的人买下了!”樊兰心口一缩,藏在袖中的手紧握成拳,掌心渗出一层细汗,既湿滑又粘腻。“我家老爷何时过来的?”伙计记性不差,仔细回忆一番道:“估摸着是在七八日以前,牡丹点翠价格不菲,普通人根本买不起,小的这才能记住。”樊兰跟卓孝同成亲十几年,那人从来没有关心过她的穿戴打扮,为何会突然买下首饰?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得到土壤的滋养,直至破土而出,直至生根发芽。早在樊兰出嫁之前,李嬷嬷就伺候在她身边,足足二十年的相处,她对主子的性情也有几分了解,见她面色发青,急忙道:“听说茶楼老板从云南弄回来了一批大红袍,您最爱那滋味儿,不如去对面尝一尝,还能歇歇脚。”“也好。”主仆二人进了茶楼,李嬷嬷刚将包厢的木门阖上,樊兰优雅温和的表象就再也维持不住了,她狠狠拍了下桌子,发出哐当一声响。“卓孝同去了珍宝轩,买下了牡丹点翠的步摇,那东西究竟给了谁?他是不是在外面有人了?”因为气急的缘故,女人的声音又尖又利,把李嬷嬷吓了一跳,她几步冲上前,将茶盏递到樊兰手中,让主子压一压胸中的邪火儿。“您先别急,事情还没有查清楚,平白气坏了身子实在不值当。”卓孝同年近四旬都能被称作儒商,模样自是俊雅非凡,当年樊兰看中了他的皮相,也知道他是个有野心的,才会想方设法拆散他跟瞿氏。将军府的千金嫁到商户,无论是不是庶出,她都是低嫁了的。“李嬷嬷,这都过了七八日了,他还没把步摇给我,待会回府你让人仔细盯着点,看看首饰到底被谁拿走了,若卓孝同真敢胡作非为,就让他滚回汴州!”樊兰气急败坏,端着茶盏的双手都在微微颤抖,她将茶汤灌进肚子里,也没在茶楼中多留,坐上马车便回了府。从晌午等到天黑,卓孝同都不见人影。樊兰坐在窗边的软榻上,半张脸隐藏在阴影中,五官扭曲狰狞,看上去尤为瘆人。突然,一阵开门声响起,只见身量丰腴的李嬷嬷走进来,圆脸上满是不安,手里死死攥着几张信纸。妇人尖声问:“可查到了?”“您自己看吧。”李嬷嬷嘴里发干,声音沙哑极了。樊兰一把抓起纸张,飞快地扫了一眼,随即不住冷笑:“好!好的很!我为了卓家付出了这么多,无论是嫁妆还是酒方,但凡姓卓的开了口我都不会拒绝,现在竟换来了这种结果?只因为我没给卓家传宗接代,就在外面养了个暗娼,他还有没有良心?”樊兰也不想想,若卓孝同是那等重信重诺的忠义之辈,当初也不会被她的身份地位所吸引,设计陷害发妻,诬蔑瞿氏与人私通。能做出这种恶事的男子,本身就是披着人皮的畜生。李嬷嬷轻轻拍着夫人的脊背,“老爷心肠冷硬,也不会对那暗娼生出多少情意,就是看中她肚子里那块肉而已,不如去母留子。”樊兰双眼猩红一片,恨声道:“一个小杂种而已,比起卓琏都不如,哪配让我亲自教养?还不如干脆杀了那贱人,一尸两命,正好解决得干干净净。”卓家世代经商,几辈人也积攒了不少家业,若没有子嗣继承,对于卓孝同而言,怕是比杀了他还要难受。“您再好好考虑、”话没说完,就被樊兰摆手打断,“嬷嬷莫要劝我,成亲前他跟我保证过,这辈子都不会纳妾蓄婢,我相信他,对卓家尽心尽力,还把卓琏那蹄子养大了,全无半点亏待,就换来了这个?”泪水混着脂粉往下滑落,樊兰用帕子胡乱擦拭一把,定了定心神,道:“明日你去一趟药房,买下砒.霜,那些暗娼贱命贱身,就算死了也不会有人追究。”李嬷嬷面色煞白,没想到主子竟偏执到了这种程度,杀人可是要偿命的!主仆俩在卧房中枯坐了一夜,期间她不断规劝,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樊兰才改变了主意。“罢了,暂且留下穆氏的性命,熬一碗红花即可。”闻言,李嬷嬷长舒一口气,忙不迭地去准备汤药了。过了小半个时辰,一行人坐在马车上,直接赶到了穆氏所住的宅院前。李嬷嬷一手提着食盒,另一手扶着主子的胳膊。卓家的小厮走上石阶,抬手不住叩门。“来了来了,敲得那么急,还真是催命鬼!”婆子打开门,看到站在外面乌泱乌泱的奴才,马上就意识到这帮人来者不善,想要将门关上,却已经晚了。小厮出发前就得了夫人的吩咐,这会儿快步冲进卧房,待看到只穿了亵衣的老爷时,一个两个全都愣住了。“你们好大的胆子,还不快滚出去!”方才听到外面的动静,卓孝同骇了一跳,发现是自家奴才在院中闹事,他心中的慌乱立时化为怒火,披上外衫就往外走。“樊兰,你别胡闹了,还嫌不够丢人吗?”小院的门板大敞四开,住在周围的街坊邻居听到动静,纷纷来凑热闹,抻长了脖子往里看。即便已经做好了准备,瞧见卓孝同这副衣衫不整的模样,樊兰仿佛被人狠狠扎了一刀,心痛如绞。“我丢人?我有什么丢人的!你跟这等上不得台面的暗娼睡在一起,难道就有脸面了?”普通男人若养了个外室,传出去别人最多说一句风流,但跟暗娼纠缠不清,委实有失身份,卓孝同最在乎的东西就是名声,要不是穆氏怀了身孕,他根本不会踏足此地。卓孝同面皮火辣辣的,好似被人狠狠扇了一耳光,他恨得发狂,又不能将怒气发泄在樊兰身上,索性一脚踹在了李嬷嬷心口,骂道:“你这老刁奴提着食盒过来,是想谋财害命吗?”食盒打翻在地,伴着瓷碗清脆的碎裂声,乌黑药汤渗进了泥土中。穆氏两手捂住小腹,哭喊道:“老爷,我腹中怀着你的骨肉,此时还不足一月,夫人便急不可耐地找上门,剩下的九个月还不知该怎么过。”外面的人听到这话,不由瞪大了眼,这穆氏以前是老鸨的干女儿,由于皮相生得好,没有去勾栏接客,只在小巷中置办了一座宅子,每天都有不同的男人出入其中,未曾想竟怀了身孕,也不知这孩子究竟是谁的。卓孝同狠狠瞪着樊兰,冷声呵斥:“还不快回去!”“姓卓的,你真要护着这个贱人?”“她能给我传宗接代,而你不能。”早些年樊兰也生过一个儿子,可惜临盆时有些艰难,不止她伤了身体,日后再难有孕,就连孩子也先天不足,养到四岁就没了。“你、你还真是个狼心狗肺的畜生!”樊兰眼前直发黑,昨晚她熬了一夜,这会儿因为怒气攻心的缘故,居然直接昏迷过去,亏得李嬷嬷及时扶住了主子,才没让她摔在地上。卓家人气势汹汹地来,垂头丧气地走,卓孝同一把将木门阖上,挡住了那帮人窥探的目光,心底涌起阵阵烦躁。穆氏也是个会看人眼色的,不愿主动凑上前挨骂,反而回到房中歇息。很早前她就听说过,卓家酒坊的老板都已经到了不惑之年,膝下却只有一女,那时候她就知道机会来了,数日内都在自荐枕席,主动与卓孝同共赴巫山,过了一月,果然怀上了。若肚子里是个男胎,将来卓家的一切都是她儿子的,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日子可比以前舒坦多了。不出卓琏所料,卓孝同养了暗娼一事,没过多久就成了城中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卓玉锦最开始并没有听到风声,还是从焉涛嘴里知道的。“你们家的清风啸好歹也上了酒录,卓孝同能不能收敛点,别再胡作非为了。”女子眼带不解,“师父这话是什么意思?我爹怎么了?”“你自己去打听打听就知道了,我都觉得腌臜!”焉涛呵斥一声,暗暗将卓孝同骂了个狗血喷头,只觉得此人实在上不得台面,否则也不会为了暗娼毁了名声。作者有话要说:只有五千,抱歉~第61章卓玉锦神情恍惚地赶回家里, 刚走到主卧门前, 便听到了一阵哭声。她掀开帘子迈过门槛, 瞧见面色惨白双眼红肿的樊兰, 整个人都愣住了。“娘, 到底出了什么事?您告诉女儿, 一家人齐心协力, 肯定能渡过难关。”拉着妇人冰凉的双手, 卓玉锦一颗心沉入谷底, 声音微微发颤。对于唯一的女儿,樊兰自然是在乎的, 此刻她拿起帕子擦干眼泪,嘶声解释道:“你爹在外面养了个妇人, 肚子里还怀着身孕, 若她生下男胎的话, 日后卓府所有的家业都会留给那个孽种继承, 咱们母女俩就成了外人。”卓玉锦只觉得自己听岔了,清风啸之所以会成为御酒,全都是看在樊家的面子上,父亲这么做,是打算跟将军府撕破脸吗?将女儿倍受打击的模样收入眼底,樊兰心疼得无以复加, “卓孝同不是糊涂人,等他回了府,娘将其中利害说清楚, 想必他也不会做的太过。”说这话时,她嘴里弥漫着一股苦涩的味道,当年为了嫁给卓孝同,她做了不知多少错事,本以为自己不会后悔,哪曾想那个温和知礼的男人根本就是个畜生,早就将曾经立下的誓言忘到脑后了。用力咬了下舌尖,尖锐的刺痛让樊兰清醒不少,眉目处的悲愤逐渐化为了冷漠。*身为大周顶尖的酿酒大师,焉涛的名声已经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连带着出自他手的酒录也有不少百姓翻阅。有的人看重虚名,不想跟下等酒沾边,干脆放出话来,言道从今往后都不再踏足桓家酒肆半步。若只有普通百姓说出这种话,倒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偏偏宁平侯府的二公子还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也透露出对清无底的鄙夷。柴朗身为太子侍读,颇有才学,许多读书人都以他为榜样,听说消息后纷纷效仿,仿佛桓家酒都是不堪入目的污物一般。京城虽是天子脚下,但能买得起清酒的人仍不算多,儒生也算是极大的客源,眼下柴朗一表态,酒肆的生意都冷清了不少。这天铺子提早关了门,桓母倚靠着柜台不住叹气,“咱们来京城不到半年,从未与宁平侯府打过交道,更谈不上得罪了,为何那柴二公子这般刻薄,故意出手刁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