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节(1 / 1)

许是因为派慕卿守着,平日敏锐的帝王也放下警惕,大胆地同已有婚约的姑娘谈起风花雪月。只是,那股荒谬感挥之不去。“这合礼吗?”她转过头,看着慕卿,眼里的不可置信堆出来,“皇兄是帝王呀。”慕卿的眼光从亭苑里那对相依偎的人擦过去,唇角几不可见地弯了弯,语气却是无奈的:“因为是帝王,才可为所欲为。”扶欢听出了他的意思,这种事,皇帝若要一意孤行,从没有人可以劝住他。她慢慢攥紧了衣袖,垂眼沉思时却忽然被慕卿拉倒身后。她的腿脚不稳,踉跄着扑倒在慕卿后背。她从未离慕卿如此近过。扶欢闻到了一丝沉水香。第22章 殿下喜欢臣这个模样,那……慕卿的手攥紧了她的手腕,他以往就连扶她也是虚扶,并不会真真切切地触碰到她。太监与宫女到底不同,与宫中嫔妃贵主接触时规矩更是繁多。被慕卿骤然一拉,扶欢没有多大的惊慌,她安安静静地缩在慕卿身后,没有出声。那片芍药花灼灼烈烈,扶欢这次换了水红的襦裙,正好掩映在其中。如此安静地站了一会儿,慕卿终于慢慢放开了手。“臣送殿下出去。”沉水香的味道离扶欢远了,心底里浮上一层怅然若失的感觉。扶欢点点头,将披帛往里掖了掖。这片很安静,同晴晚来的时候尚未知晓,这次出去才发觉,无关人等早被打发了个干净,之前跟在她身后的宫女太监也不知被谁拦住了。离皇帝远了,扶欢放慢了脚步,对慕卿道:“方才,皇兄是发现我了吗”慕卿摇头:“皇上并未察觉。”“其实他发现也没关系。”扶欢用手指绕着臂弯上的披帛,一圈一圈缠绵,“做坏事的人不是我,面对面碰见也只是皇兄尴尬。”“他做这种事,就应当有被人发现的觉悟。”扶欢的语气听着气愤,可仔细品味,难过的感情占大多数。抛却其他种种,他还是扶欢的兄长,正因如此,她便更难过了。即便再明媚的日光下,她的脸也笼着轻愁,她应该是最无忧愁的帝姬,享受春光与鲜花就好,此时却真切地担忧着她的兄长,把全副心神都放在了远去的亭苑里。可是那人,配吗?慕卿眼瞳的颜色,仿佛更深沉了一点,他温声道:“或许过了今日,陛下便再也不怕了。而今日殿下同陛下撞上,只怕不好。”扶欢愣了愣,半晌之后才牵出一个笑来:“我的兄长,真是肆意。”快到华苑堂了,晴晚就在那边等着,如慕卿所说,应当只是被锦衣卫告诫几句,过后就放了出来。扶欢停下脚步,对慕卿颔首:“厂臣送到这吧,皇兄那边离了厂臣不行。”慕卿也站住了,扶欢在他面前,水红的襦裙,衬得皮肤更白净,眉目婉转,瑰姿昳丽,发髻上的一支金鱼步摇,在尾翼为她取了日光来描绘。慕卿不着痕迹地将视线抽回,道:“那臣便回去了。”可他在回身走之前,唇边却忽然绽出一朵笑来,温软的似湖心水。“殿下今日戴的这支步摇,臣觉得有些眼熟。”扶欢下意识地抚上发髻上的金鱼,冰凉的金箔,在日光下照久了,竟也带上了点温暖的温度。“皇兄给我的,是内务府新造的首饰。厂臣眼熟,莫非皇兄送的首饰是厂臣亲自挑选的。”扶欢越想越有这种可能,皇帝在同他人幽会时会让慕卿看守周围,那么这次特意送首饰的彩头过来,这首饰或许也是慕卿挑选的。但是换另一个方向想,堂堂掌印,还做这种为女眷挑选首饰的活计,未免也太埋汰慕卿了。“是陛下跟前的路总管去挑选的。”其余的是路总管挑选,只那一支,是他特意选出来送到扶欢手里。现在她戴上了,那无法言说的欲、望好似也得到了一点餍足。慕卿的话落,扶欢也想果然如此,真叫慕卿去挑选,皇兄也太不能够了。扶欢应道:“他的眼光挺好,这支金鱼步摇我很欢喜,厂臣瞧着好看吗?”慕卿的笑未歇,很温和:“很好看。”他有一双流丽的丹凤眼,若不是冷厉的模样,眼波流转间很有钟妩媚缠绵的味道。缱绻多情。他就用这般模样,对扶欢说很好看。扶欢怔了怔,而后莞尔:“厂臣这样也很好看。”说完后,她提起裙摆,走进华苑堂。慕卿站在原地,看扶欢背影走进华苑堂,水红艳艳的襦裙消失在阴影中。他抬手,缓慢抚上脸。这只手刚刚还碰到了她。慕卿仔细缓慢地嗅了嗅,仿佛那上面还留有香韵,他眼里有种病态执拗的痴迷,将那只手覆在脸上很久很久。他喃喃道:“殿下喜欢臣这个模样,那么臣就一直会是这个模样。”扶欢进来,太后面上倒是有点讶异。“腿伤了怎么还过来,不好好歇着。”扶欢不喜欢太后,甚至非常不想和她见面,但是见了面还是濡慕的模样,宫中人都戴着一层面具,人人都是这样,很累。她道:“只是被热水烫到了,涂了药就好了,怎能一直劳烦母后帮我招待。”太后招她过来,看着她的腿,关切地问道:“真没事,莫不是唬我。”扶欢笑着:“真不是。”“没大碍就好。”太后道,“宋家的女儿也着实不端庄,手上毛躁了些,我让她抄书静静。”照太后的说法,宋清韵此时应在抄书,而不是和皇帝在一起。当初扶欢还不懂太后为何故意作弄宋清韵,想来她或许也听到了一点风声。场面上的话一来一回,说久了也疲惫,太后也不耐多说,仅仅一个烫伤,她仔细过问过一回就好了。扶欢坐下后,太后又招来两个女孩,一个是梁丹朱,另一个是徐太傅之女,样貌温柔。两位贵女袅袅婷婷地站在太后面前,像两朵娇妍的花。太后看着很欢喜的模样:“我看你们两个孩子很好,出身名门又端庄大气,难得词赋也精通。我在这这宫里也寂寞,除了皇帝,就只有柔德这一个孩子在我膝下。”她笑着看向两位贵女:“你们两个孩子可愿留在宫里住一阵,陪陪我这老太太。”太后的眼神在扶欢身上打了一圈,笑意更深,“柔德常年在宫中,也没个同龄的玩伴,你们进来她也高兴。”太后出声留人,自是没有人违抗。梁丹朱和徐太傅之女一同下跪,口中道愿意。扶欢想,她的皇嫂就是在这两人中了。太后本就出身高门望族,她为皇帝挑选的皇后也必定从世族中出。只是第二日,情况就有了变化。徐太傅之女听说夜里发了病,是喘症,晚上发作起来,几乎去了半条命,待今日稍好了一些,便被送出宫去了。扶欢听说时,正在用早膳,小厨房做的枣泥粥,不会过分甜腻,是恰到好处的清甜。晴晚边为她布菜边说:“听说是一早就送出去了,甚至没上慈宁宫给太后拜别。”宫中再大也是那一圈的地方,那一圈的人,宫中发生的事,若不是刻意隐瞒,大多都会被传出来。扶欢讶异地挑起眉:“这还病着,就这么出去了?”晴晚说:“奴婢也觉得奇怪,接人进宫来住,第二日就送了出去,虽说是犯了病,可到底——”晴晚说到这里就住口了,天家的事,没有他们这群宫人置喙的余地。若是嘴上时时没了把门,说不准下一刻就人头落地。扶欢替她将未说完的话续了下去。“到底也太不厚道了。”如果没有意外,梁丹朱和她,定是一个封后,一个封妃,怎么就忽然让一个出去了。后来去同太后请安,也瞧不出什么一二来,太后也只是说了一句徐太傅之女身子太柔弱,住在宫里不合适,将这件事轻飘飘地带过。不过后两日,扶欢就知晓了答案。那日她在慈宁宫请安出来,碰见了梁丹朱。梁丹朱眼下就住在太后那,平日里无事陪着太后说话念佛,太后选中的两位贵女,一位出了宫,剩下的这一位,大约就是日后的皇后了。宫中人心下有了计较,待她就越发恭谨起来。梁丹朱见到扶欢,行了一礼称殿下。天气越来越热,冬日的时候见到太阳很喜欢,但现在却要躲着它走。郎朗日光下,梁丹朱穿着一身青蓝的对襟襦裙,很是清爽的模样,跟在她身后的宫女拿着一只竹篮,扶欢看过去,里头还有一把剪子。她好奇地问道:“这是去做什么?”梁丹朱随着扶欢的视线往后看,笑了笑:“天气愈发热了,太后在吃食上用得不勤,臣女想到毓芯湖那儿有荷叶,便想摘荷叶为太后做荷叶粥开胃。”毓芯湖在皇宫的西北角,既然叫做湖,不可谓不大。这种天气,在湖边会清凉很多。“我同你一道去摘荷叶可好,也为太后尽尽孝心。”梁丹朱自然是答应了。两人便一同往毓芯湖走去,宫女打竹纸伞,伞面上画着一株株秀竹,青翠通透,看着就凉爽。扶欢问着梁丹朱荷叶粥的做法,她近几日天气热了也没什么胃口,便想学了这让小厨房做去。只是没走到毓芯湖,便让皇帝身前的路总管拦住了路。第23章 一更路总管是皇帝跟前的大总管, 照料着皇帝的衣食住行,在皇帝面前很是得脸。因在皇帝面前得脸,平日谁见了他都要给三分薄面。可此时路总管弓下身子, 对扶欢陪着笑道:“陛下在游湖散心,吩咐奴才在这看守, 不许任何人打搅,殿下您看。”路总管收住了声, 小心地看着扶欢。扶欢往路总管身后看去,依稀能看见碧波漾漾的湖水,澄澈一片。她有些遗憾, 但皇帝下了命令, 扶欢也不愿对着他干。于是她点点头, 才要回答, 却从那悠悠湖波上传来一阵琴音。湖光山色伴着清冽悠扬的琴音, 可以称得上的是逸趣非凡。而这琴音,扶欢仔细听了听,不是宫中常奏的琴声, 却让她觉得耳熟。她忽而想起什么, 偏头去看梁丹朱。站在她身旁的梁丹朱眉眼如常,似乎听不到琴声一样。扶欢颔首,对路总管道:“既然皇兄在散心, 我们也不好打搅,只是眼下天热, 路总管也要劝着点皇兄,莫在外头呆久了。”路总管连连应是,提心吊胆地将扶欢和梁丹朱送走。他擦擦额头上的汗,往后头看了一眼, 琴声这时已经停了,他只能看到杨柳枝垂下轻触到湖水,再多的就看不到了。今日幸好来的是长公主和梁小姐,若是太后有兴致来这里转上一遭,只怕是没那么好说话。“今日是不能够摘荷叶了,明日后日天气好的话,我请人来毓秀宫找殿下。”回去后,梁丹朱对扶欢道。扶欢思绪烦扰,不过脸上也没有显出分毫,含笑对梁丹朱道:“那我等着你。”她沿着通回的廊道朝毓秀宫的方向往回走,高挂在檐角上的太阳将一根一根廊柱的影子投在青石地上。扶欢一步一脚,恰好能踩在影子上。她对着晴晚,说话时带了疑惑:“怎么样宫里才能无声无息多出一个人?”晴晚被扶欢的问题吓了一跳,她提着心问扶欢:“殿下为何如此问,是想让谁进宫来吗?”扶欢摇头,不再说了。不过大约就连皇帝也不能让宫中平白无故地出现一个人,没有多长时候,太后就下了懿旨,召户部员外郎的千金进宫。旨意上永远都是冠冕堂皇的话语,员外郎千金琴艺闻名上京,太后久闻才名,故而下旨召进宫一观。但扶欢知道并不是如此。往往在需向太后请安的时日,扶欢总是最早来的,她并不愿意在这一点上被太后抓到错处,即使是不轻不重地刺几句,也令人不好受。但是那一日,皇帝来得却比她早。慈宁宫外停着皇帝的御辇,路总管站在宫门口,眼观鼻鼻观心。即便离得远了,还是能听到里面的声音,隐隐约约像是瓷器碰撞。太后宫里的苏姑姑迎了出来,笑起来眼角有细细的纹路,很是慈和的模样。她在扶欢面前行礼后道:“太后今早起来身体不适,免了各宫的请安,殿下来得早,可巧没有被告知。”慈宁宫外围被守得严实,扶欢看到在太后宫里伺候茶水的宫女也在门外,她朝着宫门福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