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节(1 / 1)

徐莉继续吃东西,“算你运气好。”回家的路上,两人并肩而行,又笑又闹,指点着橱窗里的衣裳,聊着最新电视剧,初夏月光撒下来,仿佛回到大学时光。路过一家律师事务所,徐莉瞥了一眼,“我集团有人离婚,双方抢小孩抚养权,女的把小孩带回老家,藏了半年,男的带着亲戚杀过去,把小孩抢回来,也送回老家去了。离婚官司打完了打抚养权官司,1审2审加起来,小孩两年没上学了。”她叹息,“这么惨。”“另一个人闹离婚,刚好反过来,外面都有小三,都不想要小孩。”徐莉面无表情,“小孩姥姥姥爷带着,爷爷奶奶给钱,爸妈都生了新的小孩,上学都没人管。”杜莹莹沉默:某种角度,马浩宸还是有底线的。回到家中,她把备好的崭新被褥铺在主卧,又拿出新的毛巾,徐莉在阳台煲电话粥,声音随着晚风吹进来,不离“老夏”两个字老夏?杜莹莹心里咯噔一声:上一世,徐莉与家里人的关系不好,性格孤僻、独立,一直没有男朋友。父亲去世之后,母亲被病痛折磨,她也精疲力尽,不得不外出散心,去郑州找徐莉度假,才知道,后者暗恋集团一个叫“老夏”的有妇之夫很多年,始终求而不得。那时候,她和徐莉都35、6岁了。“老夏?”等徐莉回来,她故意咬文嚼字,“这个姓不多见啊,夏什么?”很罕见的,徐莉脸庞浮现发自内心的崇拜和敬慕,滔滔不绝地,“夏冬青,美国回来的大牛,生物经济学博士,我们老总可器重了,车接车送,称兄道弟--郑州小地方,和北上广深和你们这里没法比,遇到一个有能力有才干有信仰的人不容易。”她听了一会儿,冷不丁问:“和你有什么关系?”徐莉白她一眼,“年初开始,夏博士带我们这个项目,正大刀阔斧改革,梳理脉络、完善流程,喏,你就等着姐姐我买车买房吧。”她想一想,“这个姓夏的多大年纪?”徐莉想也不想就答:“75年的,戴个眼镜,文绉绉的,说话很斯文,有点像张学友。你说,我是不是年纪大了,以前在学校看到这种人,总觉得装逼,现在看着挺顺眼的。”当晚杜莹莹没有睡好,总觉得“夏冬青”三个字耳熟,在大脑搜索半天,才发现,《甄嬛传》里面被华妃娘娘赏一丈青的短命妃子叫夏冬春。倒霉!周日傍晚送走徐莉,杜莹莹兴冲冲地回到店里。小马哥累瘫了,大齐蹲在门口抽烟,店里还有5桌,一水儿狼人杀,台词都差不多:“你个平民披什么警察皮!”“大哥你怎么还没死!”“兄弟相信我,这把就赢了。”账本摆在面前,她啪啪啪按计算器,三双眼睛盯着一排排数字。“从周三到今天,卖了~一共卖了~一共卖了4116块!”于耀阳使劲一拍吧台,大喊“牛逼”,发出的声响惊动附近两桌客人,他不得不挥手“没事没事,继续,啊,继续。”挣到钱了!杜莹莹咬着嘴唇,右手狠狠和于耀阳手掌相击,火辣辣的疼;后者已经和未婚妻紧紧拥抱在一起了。两人做好了亏损三个月的打算,账上也备了半年房租,想不到,刚刚营业就能持平。兴奋与激动之后,理智慢慢回来了,三人头碰头蹲在吧台里面,开始算账:“这两天不能算啊,特殊情况。”于耀阳扳着手指头,“晏子、大白都是自己人。”事实上,两人在初、高中群登高一呼,同学来了不少,大多带着家人、朋友;不少人不打牌,就是喝杯咖啡,捧捧场。于耀阳前任同事也到了,周六晚上,不得不提前请人家离场,把位置留给新来的客人。杜莹莹也赞同,杂志社的同事白天也到了,“昨天今天打5折,很多人带朋友来的,没优惠的时候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了。”于耀阳还沉浸在“挣到钱了”的喜悦,“把优惠期延长,周末打折,做满一个月。”“以后每年店庆,一整个月做活动。”她记录着,开始催促,“上线会员机,手写的不如机打气派,显得我们高大上。办会员的人多了,资金就富裕了,可以扩大店面,多招两个人,要不然会累死的。”以前不觉得,经过一个周末,她发现看店+奶茶小妹可比坐办公室累多了。于耀阳比她还认真,摸出一把花花绿绿的名片,“桌游联盟,里面好几个牛逼的店,有客人互相推。这一行,内行的就那么一小撮,会玩的也就那么几个,把新人带入门,得给老人回扣,不能让人家白来。”这些店,她跟着于耀阳考察过不少,是行业内的先行者,经验人脉声望和资历都比刚刚成立的“斗鱼”强得多。“我把网络这边抓起来。”她非常认真,“大众豆瓣和19楼,微博是我的重点。现在就等饿……就等饿肚子的人多了,我们就可以上外卖了。”2009年3月,微博已经上线了,只能电脑登录,她第一时间注册了账号,店铺和个人号都有,饿了么和美团也不远了。提到餐饮,翻着账本的蒋萌忽然问,“奶茶成本这么高啊?”冰块珍珠红豆牛奶加鲜奶油,确实比世面流行的植脂末和糖浆贵多了,店里一杯才卖6块。杜莹莹翻两页,指指采购清单,“家乐福买的牛奶和奶油,红豆是家里熬的,珍珠网上买的,都是新鲜的。我是想把餐饮做成特色,房租这么高,多挣一点是一点,奶茶和咖啡很挣钱的,必胜客一杯十几块呢!”于耀阳伸直胳膊,从吧台底下摸出几听啤酒(执照没办下来,暂时不能卖酒水),“大齐,小马来来,都过来。为了我们的理想,为了我们的人民币,为了我们的斗鱼!”耳畔嘈杂纷闹,鼻端是奶茶甜香,杜莹莹仰着头,咕嘟嘟喝着啤酒。傍晚遇回到家,马浩宸从她身上嗅到的不止酒香,还有辣椒、牛油锅的味道。“抱歉,晚了一点。”杜莹莹从车里把熟睡的女儿抱起来,沉甸甸的像头小猪,令她的心踏实极了。“刚才开了个会,庆祝了一下。”马浩宸笑,“挣到钱了?”她大笑,“加上房租工资和仓库成本,刚刚能打平,总之,有盼头了。”马浩宸冷不丁问,“那你还上班吗?”她拍着女儿,“得看优惠结束后顾客多不多,能不能招到合适的人。胖头鱼五一结婚,大齐和小马哥周一到周五,周六日我顶着,他和蒋萌最多走一周,暑假不会太忙,人就够了。我计划观望一下,如果生意好,年底我就辞职了,我还要复习呀。”毕竟,工资也得算在成本里。足足几分钟,马浩宸沉默着:“莹莹,我伤害过你,我尽力补偿你,我放开过你,我曾经以为,我们之间结束了,可~可我发现,放不下你,放不下茵茵。”杜莹莹坦诚地望着他,“我觉得,我和你之间,现在就很好。”“五年。”马浩宸突然说,在月色下伸出三根手指,“我给我自己五年,给你我、茵茵五年,给我们的过往五年。这五年里,我会站在原地,我就站在这里,莹莹,如果你肯--”苏慧雅一定在逼婚,马家也在劝他向前看,杜莹莹明白了。“不必了。”她转身离开。“不过,谢谢你。”谢谢你从不撒谎。第17章阳光明媚的清晨,在跑步机跑出满身大汗,洗澡换衣裳,之后大口大口享受三明治无疑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杜莹莹吃光自己的沙拉,才抬起头,发现对面男人没有动筷。“有事?”孟卓然一如既往的衬衫长裤,坐的端端正正,神色一本正经,“有点事。她喝一口橙汁,等着对方开口。“你离婚了吧?”孟卓然冷不丁问。杜莹莹愣住了,略有点不自在:认识半年,年轻女生隐隐约约的直觉告诉她,对方对自己有好感,却规矩守礼,从未吐露。于是她装作不知道,也从不暧昧,把对方当成朋友。她点点头。他继续发问,“周六那个,是你的,前夫?”杜莹莹嗯一声,“怎么了?”孟卓然盯着自己面前的咖啡,换换说,“其实,我早就发觉了。我经常听你提起小孩,却从没听你提起过你丈夫,就连你开店,也没听说过他帮什么忙。”“我想问,又觉得太冒昧了。我问过我堂妹,可惜,她也不知道。”孟卓然慢条斯理地解释,“我考虑很久,还是没开口,毕竟,这是私人的事情,我不想以后连朋友都当不成。”杜莹莹不知说什么好。“现在就简单了。”周六上午,孟卓然看的清清楚楚,正常夫妻不可能隔着柜台客客气气地微笑,也不可能不合影剪彩,更不可能不在店里帮忙。“没别的意思,我只是....”下面的话,似乎有些难以启齿,孟卓然犹豫几秒,到底是见过世面的成年人,呵呵笑起来。他咳一声,“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孟,孟卓然,本地人,33岁,02年结婚,05年离婚,有一个6岁的儿子,目前单身。”杜莹莹脸颊发热,有点不自在,做一个“stop”的手势,“喂,我得说清楚,我~我很享受目前的生活状态,也没有意愿改变,我不会再跨入婚姻,我~我现在过得很好。”“抱歉。”她强调。看上去,孟卓然一点都不意外。“我知道,我看得出来。我只想说,我只是觉得,我也得把话说清楚,我得让你指导一下。。”他开始吃自己的英式早餐,煎香肠和煎蛋,涂了黄油的烤吐司,小小的焗番茄。“杜莹莹,我们是朋友吧?”吞下最后一棵番茄,孟卓然问。朋友吗?杜莹莹想了又想,打量着他:成熟的、坦率的、用心帮忙且不乏幽默感的男人,无论如何是不会令女人讨厌的。于是她点点头。“套一句台词,你有你的生活方式,我有我为人处世的原则。”孟卓然笑了起来,端起冒着热气的咖啡朝她执意,“我只希望,在你改变主意的时候,在你想换个生活方式的时候,在你想~开启下一个阶段的时候,能首先考虑到我。”离开咖啡厅的时候,他像往常一样开门,走在杜莹莹身边,在电梯分别的时候说“明天见”,令略有些尴尬的杜莹莹安心了。踏入办公室,杜莹莹拿起办公桌上的镜子,镜中出现的女子目光明亮,肌肤白皙,下巴尖尖的,柔软亮泽的黑发覆盖住额头。是28岁的自己。当晚回家,等女儿睡了,杜莹莹一边把相机里的开业照片导入电脑,一边吐槽“什么时候才能无线传输”。很快,她再次郁闷,美图秀秀和五花八门的滤镜也没有了。感谢photoshop!大众点评网界面比十年后笨拙多了,她适应了一会,认真地更新店家信息,发布优惠劵,联系网站申请推广,之后切换账号,以顾客“茵茵”的身份把第一次探店的感受发上去,重点强调:现在好优惠哦!奶茶好好喝哦!行叭,自己推自己,很正常的。之后是新浪博客。“杭州斗鱼桌游”账号的头像是两位创始人的笑脸,照片有写满开业优惠的水牌,有坐满七七八八的店面,有倒扣过来的狼人杀卡牌,最后一张照片是五只啤酒罐撞在一起:敬埋藏心底的梦想!敬无处安放的青春!敬未来的小钱钱!敬我们的“斗鱼”~至于自己的账号“绿草与小鱼”,杜莹莹挑了一些边边角角的照片,比如开业花篮中的红玫瑰,点缀鲜奶油的奶茶和黑咖啡,刚刚出炉的爆米花,以及落入店面的夕阳。随意点两下,明星、体育明星占据了博客热搜,社会新闻也满屏都是。韩寒是最火的,徐静蕾、明朝那些事儿、罗永浩....微博也快来了,微博app就不知道还要多少年了。关上电脑,杜莹莹在本子写写画画:客源和经营嘛,有于耀阳在,她是不担心的,喏,上一世,人家做成连锁店,发了大财。如何把店铺打造得独一无二和出类拔萃,才是她关注的重点。记得上一世,她和马浩宸沉迷桌游那几年,国外旅游也寻找有名的店,一玩一个晚上。那时她只顾打牌,没太关注店家如何经营,现在回忆起来,大多数店铺是老板买下来的,并不一定很大,却一定很舒适:书架叠满游戏盒子,吧台摆满高高矮矮、印满英文的酒瓶,灯光明亮温暖,空气中满是烤蛋糕的香气,窗台摆着自己种的花,洗手间干干净净,随手照张相,就是一幅画。很多店做了10几年甚至几十年,比如父亲营业一家店,老了以后交给儿女打理;店铺有专门设计的logo,印在玻璃窗、马克杯、t恤和会员卡上,给人一种无处不在的感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