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耽美女频>酸橙> 酸橙 第4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酸橙 第41节(1 / 1)

“……好,常联系。”她几乎分辨不出自己是用哪个部位发出来的声音,只是怔怔看着他。陈岁朝她点了下头,随后转过身,一路小跑回车上。夏耳在院内目送陈岁上车,啪一声,车门关闭,黑色轿车发动,压着砂石路扬长而去,很快消失人们的视线中。可是,她却连他最后一眼都没能好好看过。第29章陈家人走得太快, 以至于让人不敢相信他们家就这么离开了织女镇。被火烧黑的砖瓦并没有人擦,仍旧黑漆漆的,若有不知情的人看过, 一定以为他们家是受了灾才离开。有好信儿的翻墙进去看过, 陈家里面的东西根本没动,走时啥样就是啥样, 没带走一样东西,连桌上的杯子都摆在那, 像还有人住一样。夏耳听到这些的时候, 就会情不自禁去想象, 想象陈岁一个人在家的时候, 突然看到陈广回来,他当时在干什么?看书?还是在打游戏。当他听陈广告诉他, 要接他离开织女镇,一起去海城生活,现在就走的时候, 陈岁一定也,非常没有准备吧。他接到消息时会想什么?会不会, 也在心里有过不舍。是一口答应, 还是, 也有过拒绝。夏耳无从得知, 甚至, 她还没能从陈岁离开这件事中走出来。每天早上上学, 晚上放学, 她都会下意识想要等一等陈岁。可看到陈家被熏黑的砖瓦,再也不会亮起的屋子,她才想起, 陈岁已经走了。并且,再也不会回来了。她不用再去喊他来家里吃饭,不能跟他一起看书学习,也不会,再听他带着笑意,温柔地叫她:“我们小耳朵。”纵火的张大哈很快被抓住。由于他是蓄意纵火,虽说被害人没有生命危险,也没有财产损失,但还是构成罪名,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但是这把火,究竟是他随便放的,还是故意挑选陈广跟人偷情那天才放的,都没有结果了。事已至此,深究都没了意义。人都说,习惯需要过程。起初,他们吃饭的时候,还会念叨两句,没有陈岁在他家吃饭都不习惯云云。等过了两个月,父母都不再提了,顶多什么时候看到了前院的房子,会说一句,也不知道老陈在海城怎么样了。就没了然后。小镇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又变成了一年多以前,陈家还没有回来的样子。渐渐的,就已经没有人还记得他们了。所有人都忘记了陈岁,夏耳也只好把这份注定没有结果的思念,深埋进心底。她还记得,陈岁走之前对她说过,有空常联系。那么,他会联系她的。她一直在等,从夏末到深秋,从初冬到初春,别说是电话,她连一封属于陈岁的信件都没有收到过。她也不知道陈岁的号码,更别说主动打给他。所有的联系就这么断掉了。就好像,他们的故事,他们的青春,注定就停在这儿了。一切的一切,都在宣告着,她与他之间的情分,因为陈岁的离开无疾而终。不会再有以后。但是夏耳并不甘心这样。她想再见到他,想跟他保持联系,想在一个合适的时机,把那些未能来得及托出口的喜欢,全都告诉他。尽管她并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也没有他的任何消息。夏耳开始给自己立了一个新目标。她要考复旦大学。她要跟陈岁一起考上复旦,然后在新生报道的那一天,拿着录取通知书,跟他一起踏进校门。倘若他们有缘分,在大学偶遇,她要故作惊讶地看着他,问:“这么巧,你也考上了复旦啊?”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所有的机缘巧合,都是她一个人的处心积虑。她开始把复旦大学的照片贴在墙上。每天五点起来背题,六点出门去上早自习,在路上解决早餐。在学校里教室食堂厕所三点一线,排队打饭也要从兜里掏出小纸条来,熟记知识点。每天晚上,她都会整理那些错题,把掌握得不牢靠的知识点全部背下来。没有人天生爱学习。夏耳也讨厌它的枯燥,乏味。好多个夜晚,她对着厚厚的笔记,长长的文科大题,那么多繁杂的知识点,也会涌起绝望的情绪。怎么都学不完,怎么也背不会。她怎么那么笨。怎么就没有聪明的脑袋,没有看一遍就能记住的本领。也会支撑不下去,找不到坚持的意义,毕竟那是复旦大学,国内的顶尖学府之一,他们这个小镇上不是没有人考上清北,但那是少数中的少数,本身就是努力刻苦的人。而她不是,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孩,顶多要比别人学习好那么一点,她不爱学习,也不没有那么优秀。她只是因为,放在心上喜欢的人想要考复旦,她才为他努力,而已。但是,好多个崩溃的时刻,好多个听见闹钟响起,想要按灭闹钟,倒头继续睡的时刻,她都会看一眼墙上的,复旦大学门口的照片。她想着,考上复旦之后,陈岁就会在学校的门口等着她。她一定会考上的。也一定要考上。就算是寒假,夏耳也没有出去玩,仍旧在闷头苦学。如果她这样努力,仍旧考不上复旦,那说明她跟他没有这个缘分,她这辈子,也没有那个命,她认了。高三下学期,一模成绩下来,夏耳考上了年级第七。各班的老师都在夸奖夏耳成绩进步,拿她作为榜样。夏耳毫无进步的喜悦,她知道,这个成绩对复旦来说,还不够。她每天刷题,复习,背书,做完一套卷子,自己复盘没做对的地方。眼看着成绩进步,夏耳难得露出了笑容。就好像,成绩提高一分,她与陈岁的距离,就能够缩短一点。二模三模下来,夏耳冲到了年级第一。班主任老刘给夏耳的家长打电话,夸奖她的进步。这仍旧没有让夏耳松懈。这一年,高考还是先填志愿后高考的模式,在填饱志愿时,夏耳义无反顾在第一志愿那栏,填写了复旦大学。徐凤琴觉得夏耳太鲁莽:“耳朵,会不会报得太高了?万一考不上,这可咋办?我看你报a大就挺好,离家近,也稳点儿,回来当个老师,挺不错的。”“对,女孩儿学师范好,以后找对象也容易。”夏爸爸附和。夏耳坚定地看着他们:“我一定要考复旦。”二零一二年七月,夏耳以文科状元,六百八十九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学专业。也应了班主任老刘所言,她的作文也成为了这一年的满分作文。夏耳考了这么好的成绩,所有人都没想到,整个织女镇都为夏家庆祝,镇长也特地到夏家来,恭喜夏耳的好成绩。夏家摆了三天的席,镇上所有认识的不认识的父老乡亲,夏爸爸也应了当初春节说过的话,光是为夏耳放礼花,就放了两万块钱的。夏耳当然也很高兴。却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为了这一天,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夏耳的爸妈带她到城里,给她买了新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还买了很多衣服,行李箱,就等着九月开学,全家一起送她到复旦去。徐凤琴见人就说:“我也借我女儿的光,到大城市转一圈,还没坐过飞机呢!”开学之后,夏家一家三口坐飞机到海城,学校有安排车到机场来接新生,在学长学姐的带领下,把夏耳一家带到了宿舍。这是她第一次到海城,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繁华的都市,相比起来,高二去临时的那一次看到的,比海城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她仍旧是怯懦,害怕,陌生的。但很奇怪,她头一次,对这些不能掌控的未知充满期待。-但是夏耳万万没想到,陈岁并没有考到复旦。起初,她找遍了各个新生群,还暗搓搓打听有没有陈岁这个人,答案全都是否定。她并未气馁,因为复旦很大,专业也多,那么多人,她找不到也是正常的。直到有一次她跟父母通了电话。徐凤琴说:“你陈叔还打电话问你了呢,问你考哪儿了,我说你上了复旦,你陈叔还挺惊讶,然后说,当初想让陈岁考复旦,没想到陈岁最后没上,反而去了一个西北的什么大学,离家可挺远。”那一瞬间,夏耳握着手机,说不清自己是什么感觉。怎么会没考复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