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节(1 / 1)

“哦?”淑妃这才来了兴趣,睇着望春的眼里含了笑。望春咽了口唾沫,或许是自己也觉得这事诡异极了,要不是笃定春喜对自己迷恋至极,难保他不会觉得春喜是被人收买了反手要来坑自己。“听说这位赵侍御日日都与圣上共同用饭,这还不算,圣上几乎日日都要赵侍御值夜。”啪。淑妃失手掉了端着的茶盏,四分五裂的瓷片像极了淑妃此刻惊骇无比的内心。想象又多了几分旖旎的空间,淑妃拍拍桌子,不知道是问望春还是问自己:“那何淑容当年也只是个宫女,但被皇上幸了就晋了侍妾,这个赵侍御是怎么回事?”“或许是碍着先皇后呢。之前也没过先皇后的孝期不是。”望春跟着描补一句。“你说的很是。”望春的话符合淑妃的逻辑,下意识同意了他的说法,又说:“既然没晋位,那这辈子都别让她晋位。”又想起前些日子何太妃的嘱托,竟觉得将两件事串在一起做是个更好的法子,于是又恢复了目中无人跋扈嚣张的态势,吩咐望春:“你去办一件事,办好了赏你个大前程。”如春望这样满心都只有出人头地的人,得了这样保障难免心生摇曳,立刻剖起唯淑妃娘娘马首是瞻的白来。——最近朝中的形式也不太好,先是南方洪涝,西北的瓦刺不落也跟着在边境趁火打劫,先帝时国朝不宁,连带边关也缺猛将,天子最近有意巡视军营,另选将领以抗瓦刺。赵钦连着几日都宿在清凉殿,有时候议事到夜深,唯见到赵如意时才觉安心。他不算没有治国之能,又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只是国朝大事小情细务繁多,若真要一一应对且不出纰漏,心累起来也是真的心累。赵如意知他疲惫,便不拿宫中事扰他,偶尔赵钦与她说起朝政,她不知避讳,竟也跟着品评两句。那一日,赵钦难得疏散,两人相伴在清凉殿,一个读史一个批折子,本来井水不犯河水,却听赵钦咦了声,赵如意回头去看他,赵钦便对她道:“你看看这个。”是个请军功的折子。赵如意此方觉得自己有些逾矩了,但既是赵钦让她看,她也便看了。反正从前两人一起读书,她还点拨过他来着。两人性格不同,行事风格也常常不同,赵如意惯喜欢谋定而后动,赵钦却常一力降十会。“这位方将军倒是会吹。”赵如意看着折子里的话,颇是不以为然。赵钦笑她:“谁让你看方将军了,让你看的是里头提的一个总旗。”赵如意白他一眼,驳他:“先看大再看小,还没看完呢。”那位方将军不但在折子里将自己吹的如神兵天降一般,还实实在在的为手底下好几个人邀了功,其中一个姓谢的总旗最为显眼,概因方将军吹自己夸别人都不余余力,为对这位谢小旗,只写了人头数,别的皆讳莫如深。赵如意将心比心,立刻想到赵惜柔与她之间,便对赵钦道:“恐怕这位小旗功高却不是自己人,不得不写,又写的心不甘情不愿。”赵钦敲敲她的头,板着脸逗她:“妄议朝臣可是大罪。”赵如意只是白他一眼,却见他神色肃下来,知道他应当是去想别的事了,便不扰他,又自顾自看自己的史书去。当真是神仙难扰的快活日子,只可惜好光景总难到头,前朝后宫各有各的蠢蠢欲动。自之前赵钦与赵如意一番剖白,两人平时相处更亲近些,但谁也不捅破那层窗户纸。各有各的畏惧。路还长。寿康宫爆出事的时候,赵如意正在太后跟前侍奉。七月流火,天一天见一天的凉下去,太后宫中的白牡丹开的正好,她见赵如意过来,随手攀折一支牡丹,簪在了赵如意的头上。“你姨娘最喜欢牡丹花。”太后幽幽然道。概因那话里竟含了一丝罕见的愁,令赵如意有片刻怔忪。她现在和赵钦之间已经有了许多不成文的默契,比如他们都已经接受了赵如意从前的确是太后留在赵钦身边的一枚暗棋。虽然赵如意之前并不知情,但棋子就是棋子。甚至可以说这一步棋走的十分高妙,高妙到即使赵钦和赵如意都知道了她天生就是太后的人,两人的命运却已是盘根错节的交缠在了一起,剪不断。赵如意也明白赵钦在等她的表态,只是赵如意一向认为言语无用,她只会用行动告诉赵钦她永远会与他并肩,在她弄清楚那些盘根错节的往事之后。但赵钦一样也要用行动告诉自己,他值得自己这样选择。像试探、像博弈、像拔河。却又是温柔的,不伤人的。太后重新捡起上次赵如意未讲完的话题,外头的蝉拼尽了七月里最后的绽放,蝉鸣阵阵,入耳聒噪却不乱人心。“上次没讲完,这次继续讲吧。”她吩咐她,眼神和声音都有威压。两条浅浅的法令纹流露出岁月的痕迹,赵如意忽然想,太后娘娘年轻时定也是个美人。她垂下眼,开口依旧石破天惊。“可是太后,奴婢当时不过八岁,太后为什么笃定奴婢会与陛下相处融洽呢?”太后笑吟吟地,像是笑她聪明,又像是笑某些她不知道的往事。“赵侍御啊,你知道自幼长在那样宫闺里的人,最喜欢的是什么样的环境吗?”“安全的环境。”赵如意几乎不假思索地答道。太后又笑。“你果真和你姨娘一样聪明。”这是太后今天第二次提到姨娘了。赵如意心想。“喜欢安全的环境,也一样会更青睐让他觉得安全的人。哀家没有见过你,哀家只是想到了你的姨娘,令人去信问了你姨娘,你姨娘实在是聪明,她什么都不问,只是回信告诉哀家,如意似我。”“就为这四个字?”“有这四个字就够了。”赵如意深觉不可思议。她心中隐有一些让她不安的念头,只是这念头太僭越了,于是皆按下去,只是不语。慈姑姑是这时候进来的,这些日子的往来令赵如意发现慈姑姑在寿康宫的确是独一份的体面,且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慈姑姑对她十分客气。同为女官,慈姑姑官阶资历都胜于她,赵如意向来谨慎,并不因慈姑姑的客气而飘飘然。一向仪态从容的慈姑姑此时的步伐略有凌乱,从来从容的面容有一丝难以捕捉的裂缝,太后在这宫中生活了许多年,已经久到本能的能嗅出后宫的阴谋与危险,她问慈姑姑什么事,却没有要赵如意退下的意思。她不说,赵如意自然也就不敢离开。慈姑姑喘了口气,慢慢恢复从前的优雅,说:“娘娘,如今宫中流言纷纷,说您,说您曾参与逼杀陛下的生母,先恭敏皇后。”谦逊有礼曰恭,勤勉多智曰敏,其实先帝心里什么都明白,所以才能给陛下生母这样体面的谥号。只可惜明白不是偏爱,所以陛下生母到底死于宫闺间的倾轧与斗争。太后神色一沉,嘴角噙出冷笑,看着赵如意道:“看来有些人等不及了,赵侍御,你猜她们是冲着哀家来的,还是冲着你来的?”不愧是能从先帝朝平安活到我朝,还以非皇上生母、也非皇上养母的身份安享尊荣的太后娘娘啊。赵如意不如太后老辣,却也还掌得住,她慢慢看向太后,轻声回应:“从娘娘不见宫妃只见奴婢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会有这样的局面。”不论世事如何变迁,争斗从来不会休止。但她也的确在等待一场飓风,她需肃清后宫这一池浑水,她需要看看赵钦值不值得她托付,她也让赵钦明白她的选择。其实她等这一天,等好久了。太后眸光一凝,望着赵如意那张淡然的脸,一时失神。--------------------作者有话要说:这篇文其实是19年年中还是年底开的,当时写到第52章 之后就一直断更有私人心情的原因(就不讲了,也有本身遭遇写作瓶颈的原因今年开始基本是全新的心态,阅历和经验也有了不同程度的丰富也更明白怎么写故事,所以就来填坑啦~还是之前说的,可能会更的有些慢,但不会坑,放心入感谢在2020-01-28 11:35:21~2021-07-04 22:39: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768651 10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54章 福宁宫(12)太后见赵如意淡然依旧,也便从容。召慈姑姑近前细说,却原来宫里最近有许多流言,其中传的最狠的便是太后曾参与逼杀陛下生母一事。但奇怪的是,此事福宁宫竟不曾收到一点风声。近来宫中流言渐多,但传到福宁宫去的几个都不与寿康宫相关。不过赵如意也只是于心内有一瞬的惊诧,她甚至连脸上的眉毛都未动一下,想了想回答太后:“都有。”见太后看她,又描补:“当然了,能一石二鸟是再好不过的。”太后忽然朗声大笑。她又问赵如意:“既如此,你当如何?让皇帝护着你吗?”赵如意凝眸看向太后,字字清晰也字字珠玑:“不,是我护着他。”他有他的疆土,我有我的领地。我们彼此相护,才是互不辜负。这是个她不能掌控的女子,太后忽然想。虽说宫中流言已经凶到了连慈姑姑都心惊胆战的地步,太后却显然不准备在这时候做出任何回应。赵如意见太后似乎没什么谈性的样子,找了个由头便告退了。太后自然不曾拦她,只是在回福宁宫的路上,赵如意的心陡然跟漏跳了几拍似的,慌得厉害。她遥望着外头清凉殿的方向,清凉殿再往前是与内阁相连的宣政殿,那里就是真真正正的前朝了。此时早朝应该已经结束了吧,她想。昔年宋仁宗听闻李宸妃为章献明肃皇后所杀时是什么心情呢。早朝,一位小御史上书弹劾先皇后、太后母族张氏圈地贩盐、倾吞百姓田产等诸多不义之事,先皇后虽故去,但张氏一族仍是天子岳家,这一世国公的荣耀是跑不掉的,国朝如今内外交困,此刻爆出这种事自然大大不利朝中安稳。于是当即就有人弹压了那小御史,当今也并没有打算追究的表示。那小御史不服,便梗着脖子对那弹压的人道:“张家包藏祸心已非一日,陛下,如陛下还记得自己的生母恭敏皇后,就当彻查张氏一族,以慰恭敏皇后在天之灵。”“大胆。”“臣怀正气,不愿奸佞当道,不忍恭敏皇后枉死,自然大胆。”天子脸黑如锅底,未问罪于那小御史,却也未立刻问罪张家,天子令免朝。韦相心下一叹,也觉得当今当真是天子气度,任谁听说亲娘之死另有隐情都不会太理性,陛下愿为局势暂隐不发,实在是难得的清明之相。起码,起码要比先帝好得多,韦相在心中大不敬地想。下朝后,韦相先人一步追上皇上的辇,作为内阁首辅,韦相今年六十有八,也算是位历经过宦海的老人了。他平日注重养生,身体康健,一路健步如飞,口称陛下,赵钦实在没心情理他,但首辅的面子不能不给,还是令人停下了,又令章怀去迎他。与先帝朝宦官乱朝不同,当今给足了文官颜面。文人最讲风骨,也讲伯牙子期,知恩图报。韦相是那种最典型不过的文臣,失之城府深沉,却胜惊才绝艳。还好宦海日久,十分稳健。韦相性子忠耿,即使知道提及恭敏皇后之事就是踩雷,但为家国为百姓,这个雷他韦相得扛。但陛下根本不给韦相扛雷的机会,少年天子气度从容,单听他的语气根本听不出喜怒。“韦相想说的话朕清楚,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朕先为天下主才是人子,朝堂之事往往牵一发动全身,如今天灾并着外患,此类捕风捉影的事先放一放吧。晚些时候,韦相、户部、礼兵刑工、御史台、大理寺都过来议事。御史虽说是风闻奏事,但他们效忠的应该是朕,而非谁的私心。”这便是锤死了那小御史胡言妄语了,当天子当真一点不信吗?韦相觑着天子微冷的容色,心中一凛,知道天子如今非不过心,概为大局而已。陛下每一句话让韦相不能反驳,他什么都懂,甚至不需要你谏上一谏。韦相如梗着口气,上不来下不去的,最终还是沉了心道:“陛下不辜负江山,江山必不辜负陛下。”赵钦就这样淡漠地看着韦相,江山,这是他的母亲用鲜血铺就的江山。但他依旧温声对韦相道:“韦相放心吧,韦相不知朕,朕却是知韦相的。韦相下去吧,咱们晚些时候再议其他。”他的声音虽温柔,却有着一国之主不容置喙的威严。韦相终不再辩,低头称是。韦相走后,章公公觑着赵钦的脸色,小心翼翼问他:“陛下可是要回宫?”这说的是福宁宫了。赵钦称善,又吩咐章怀:“若是赵侍御在寿康宫,宣她回来。”今日早朝之事与寿康宫可以说是息息相关了,福宁宫中皆知赵侍御同寿康宫走的很近,天子此时提起寿康宫与赵侍御,只是不知道等待着她的究竟是急风骤雨还是其他了。章公公应是。应付完韦相,又安排好了一应事宜,赵钦已是有些累了,半倚在辇上阖目养神,闭上眼却仍觉不得安宁。太多东西压在他身上,仿佛要把他压垮,但他不会就这样垮掉。再睁开眼时,福宁宫已在眼前。赵如意竟在门口等着他。因为身份所限,她不能着华裳,也不能像宫中妃嫔那样随时随地都笑靥如花。她需持重端庄,与中宫一样。中宫……他的生母也曾贵为中宫,但却有名无实,最终枉死深宫,湮灭于这万尺红墙。赵如意看他愣愣的,于是主动上前了一步朝他请安,目露担忧。赵钦也在看赵如意,如果张氏一族之事为真,他们之间该如何自处呢?像是要给自己力量,又像是要给赵如意一个安心,他竟众目睽睽之下托起她的手,说:“朝外纷扰不休,宫中的事就交给你罢。”赵钦向来出人意表。赵如意撩起眼皮,十分惊讶地看了他一眼。赵钦今天笑不出来,只是拍拍她的手,安慰她也安慰自己。“替我查清楚,可以吗?”查清楚我的母后究竟为何人所害,如果中间有太后的手笔,你替我查清楚,我将你摘出来。那一刻赵如意明白了赵钦是真的相信她。不在乎你的来处,却为你想好了归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