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芳菲剪切> 第三十八章 授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章 授意(1 / 1)

秦有德觉得自己像是出了丑一样,面色有些尴尬的起身绕过弟弟,来到脸盆跟前,捧了一捧水就上到了脸上。友福把身后的毛巾赶紧递给二哥。趁着吃饭的功夫,友福的老婆悄悄的从屋里找到了一个米袋子,心里万分的不服气。明明你友福让我找一个面袋子,怎么会转眼间就变成了米袋子呢?不过,说归说,斗嘴归斗嘴,咱正事该怎么做,咱还得必须怎么做,这一点是毫不含糊的!秦有德一连喝了两碗米汤,吃了两个馒头,感觉自己的肚子才稍微好一些。当他放下碗筷的时候,突然发现弟媳不见了,而弟弟也就仅仅喝了几口汤而已。他觉得有些奇怪。“弟妹怎么不吃饭呢?快快叫她来吃饭!”说话间一种关心的情怀油然而出,友福听得出哥哥话里面的分量来,他最懂得弟弟的心思。他知道弟弟得了这样的病症,日后全凭着弟媳来伺候,如果弟媳身体垮了,那弟弟的疾病也就完了。半年多来,他知道弟弟的病情已经越来越严重,看得出,弟弟吃饭已经大不如前了。他叫来弟媳吃饭时一种象征意义,而更多的是希望弟妹身体棒棒的,为弟弟保驾护航。“她去为你准备点东西。”弟弟友福回答道。“还拿啥东西?你们的日子还不如我好过,我看就算了吧!”“你在省城里吃不到咱家乡的小米,这次给你带上的是咱家里去年的纯净的小红谷米,非常清香,非常好吃。”友福正说着,弟媳妇已经装好了米袋子,放在了挨墙的院子边上。其实,弟媳妇早已经按照有福的交代,把原来凑成的两千块钱,偷偷的放到了米袋子里面,用绳子缯住了米袋子口。“我这次来,不能久留了。家里的事太多了,书摊还缺了人手,还要想办法找人呢?”秦有德把事情处理完了就像离开家。“二哥,在多住几天吧。”友福夫妇不愿意二哥早点回家,就一个劲儿的劝阻。“不行,我还得早点赶回去。”秦有德知道自己事情不少,就回答的非常坚决。“咱这里也没有公交车,我就早点到马路上去等车吧。”他说话间心里没有半点谱儿,这个老山区,哪里能够方便坐车呢?“你这样往马路上面走,那可是要见乡亲的。”“其实,也没啥,见了就见了呗。见了不过打个招呼而已,那就凭运气吧!”说完话,秦有德就想起身向外走去。不过,他走了没有几步,对三嘎子的事,还是有些不放心,就嘱咐道:“三嘎子回来了,你们务必要好好教训一番,记住,千万在这个时候别心疼他。”他精神专注的盯着弟弟,又看了看弟媳:“三嘎子这次犯错,可不是一般性错误,你们可不要错过这次教训的机会呀。教育孩子们,心不狠不行啊!”话音刚落地,突然听到不远处有汽车鸣笛的声音,他们刚走出街门,向北边看去,只见一辆小型汽车从土坡底下,正在向着他们的方向爬来。他们就立定了仔细看,等汽车走近自己的家门口时,突然停下来。车上下来的不是别人,而是四儿子贵良和他专门请来的县城里面的兽医。原来是四儿子贵良去请兽医给刚买来的猪苗扎预防针来了。贵良看见了大伯回来了,就高兴的赶紧去和大伯握手寒暄。话刚说了没有几句,大伯就来了正经话:“贵良啊,我那个书摊还缺少助手,你看是不是能够帮帮我的忙呀?”“大伯呀,我不是不帮你的帮忙,我是实在顾不上给大伯帮啊!你看看,这不还没有几头猪,就把我帮成这样了,要是再扩大了规模养殖,我就更离不开手了!”侄子贵良说的头头是道,天衣无缝,弄得他秦有德没办法再说下去了。于是才喘了一口大气:“哎呀呀,找个帮忙的都不好找呀。”“唉,大伯,有了,有了”侄子贵良拍着大腿连连说好:“有了,村西边郎家的二闺女,不是在你那里吗?她家里呀,还有三闺女和四闺女哩,这两个闺女也不上学了,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本来侄子提供的信息,确实非常真实,也非常合理,可是,贵良是不知道二闺女菲春和他三哥三嘎子之间发生的事。因此,老人都在场,及赶紧转移了话题,说起大伯怎么往回赶路的问题。“大伯,你现在就要走吗?要是能晚一点,你可以坐着我带来的这个兽医的小车返回县城,他正是我从县城请来的。”“那敢情好,那我就少等一等。”秦有德心里想,这个山高路远的地方,要找到一辆顺路车简直比登天都难,可是,这个好事今天还真的让我给遇上了。他自己心里乐着想,看来自己就是那个吉人啊!吉人自有天相嘛!他暗自庆幸自己是走运的。正如那一天送二闺女菲春回来一样,正赶上了一趟从梁家川村路过的西边邻村的一辆马车一样。距离兽医离开还有一段时间,秦有德抓紧时间又回到自己家里,把院子胡乱整理了一下,打算等侄子叫自己的时候,就马上去上车赶路。友福夫妇见二哥去了他自己家,也就跟着走了过去。他原来进二哥家里的时候,就打算把二哥院子里的杂草清理一下,只是只顾着说三嘎子的事,而推迟到了现在。他们去之前就从家里带上了劳动工具,平时二哥不回家,就是杂草再多,进不了大门也是帮不上忙的。这次正赶上二哥回来,那就顺理成章的及时帮一帮。秦有德之所以不能接侄子贵良的腔儿,主要是考虑人家郎家的感受。现在郎家就委派了一个闺女去,不到三年竟然怀着孩子,挺着大肚子回来了,人家还有心再派去一个吗?人家还敢去这样做吗?人家难道不怕出现第二个菲春,第三个菲春吗?大人们考虑问题向来都是非常谨慎的,所以刚才只好把话题扯开了。这才是大人们的高明之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