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节(1 / 1)

太后问:“刚才叹什么气呢?”元衿道:“过年皇祖母一定有许多事要忙,孙女以为自己来晚了,又与皇祖母错过了。”太后一哂,却也想起自己的确许久没正眼瞧过元衿了。被这么一说,心中倒觉有些对不住她。乌嬷嬷与太后相伴多年,亦仆亦友,她抱着元衿与太后打趣:“格格,五公主真的和咱墙上贴的那年画一样呢。”元衿回头瞧了眼,也笑了起来。还真是巧,那画上孩童和她今日的穿着打扮几乎一样,只是——“不像不像,元衿的外袄和她不一样,那是绯红,元衿身上的是绛红!”太后定睛瞧了瞧,道:“还真是。”元衿身上这件的红要老气些。好好的孩子穿得这么老气横秋,太后不满问:“大过年的,怎么不给公主穿得鲜艳些?小小年纪,穿着咱们这些老太婆的颜色做什么?”这话问的便是权嬷嬷了。权嬷嬷心下煌煌,可这委屈又说不出口。公主用的料子都是内务府按例分的,样式都是宁寿宫按需做的,五公主常年在屋里养病,谁也不多管她,更无人关心她的衣服料子和样式是不是合适她的年纪。正当她煎熬时,元衿开口:“皇祖母,我这也是红的,就是红的不一样。现在是过年,只要穿红都吉祥!”她又指指太后的膳桌:“连御膳房都给皇祖母备的红色糕团,红红火火,吉祥如意,一年顺利!”“对对对,吉祥如意,一年顺利。”上了年纪就爱听吉利话,太后更是如此,被元衿这么三言两语一说,便也不在意什么红色暗不暗了。连带权嬷嬷也松了口气,再看看太后今日对公主比往日少说热络了十倍,不由在心底惊诧又兴奋。太后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让乌嬷嬷去搬张凳子来,再添了副碗筷。“来,坐这儿。”元衿坐下,往膳桌上定睛一瞧,更为这阶级差异唏嘘。自她穿越来后,每日午膳晚膳都差不多,荤素结合的五六道菜配两盘点心,菜色口味都十分像大学里食堂的大锅饭。无功无过,饿不死,但绝不能算好吃。再看看太后面前这一桌,眼花缭乱、五味俱全。素菜就有七八样,冬日蔬菜少,于是白菜就换着花活弄出了醋溜、高汤、爆炒三种做法;荤菜就更不必说了,光那盆肥瘦相间、随时准备进锅烫一烫的羊上脑,就让元衿挪不开眼。以她的经验,那羊上脑应该是蒙古送来的小羔羊,取得是最嫩最细的部位,仔仔细细片成最合适的大小。要吃时,只需烫个一分钟,便能鲜美无比。若再能蘸上配了韭菜花的麻酱,那真真是冬日属于口舌的人间仙境。就这么想着,她便在太后左手边看见了一碟子麻酱。当时,元衿脑海里只有一句:本公主如何奋斗,能成为太后?伴着太后递来的一筷子菜,元衿就打消了这念头。算了算了,做不了太后,就做太后身边的女人,哦不,女孩吧。她拿起筷子,先说了句:“谢谢皇祖母。”正要下筷时,被太后拉住。“元衿,刚才你身边的太监说你背下了一节佛经,在吃前,先让皇祖母考考你。”元衿无奈,这清宫老太后就和小时候过年大人给红包似的,吃顿好的先表演个节目。她端正了身子道:“皇祖母,元衿背下来了,可他们都不识字,不知道孙女背的对不对。”佛经对不对这种事,太后最最清楚。守寡的人无事可做,每日全靠念佛消遣辰光。她随口念了一句,元衿很快接了下来,再又问了几句,元衿都能接上。最后,她又让元衿从头到尾把佛经的第一节 背了一遍。这回,元衿背的一字不差。太后十分惊喜,连连叫好。“念佛能修身养性,静心平气,皇上崇尚满汉一家,多让阿哥公主学那些汉人文章,可其实大道理都在佛经里,你要能多学学,以后嫁出宫外、养育子孙都是极为有益的。”元衿默默听着,偶尔乖巧地点几下头。真正的心思是万万不能说的。这种时候,哄了老太太高兴,能品尝宁寿宫大餐最重要。太后说了几句,就喊元衿一起用膳。做到太后这个份上,什么吃三口、七分饱的规矩便都不作数,她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在数九寒天,她每顿都要吃上至少两盆羊上脑。边吃还告诉元衿:“这是苏尼特进贡的羊肉,就是在蒙古诸部,苏尼特的羊也是最好的。”元衿在心中给太后点赞。可不是!就是在二十一世纪,苏尼特的羊也是顶尖的。她真想摇着太后告诉她,其实苏尼特的小羊羔肉还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是两三岁的散养羯羊,肉质紧实细嫩,冰块加山泉水煮上一个多小时,先撇了沫子喝一口羊汤,再撕了羊腿肉细嚼,最后下一碗面片,那才是大北方的冬日至美。这些原都是元家老宅厨师的绝活,元衿吃了二十余年,连山泉水加多少都了如指掌。现在,就先将就将就羊羔肉吧。乌嬷嬷先替她烫了一片,她小口小口吃完后,用力猛地点头。“好吃。”太后是蒙古人,对羊肉的热爱刻在了骨子里,一惯就喜欢能豪爽吃肉的人。宫里有些挑挑拣拣的人,茄子不好好吃茄子,非要吃什么茄鲞,豆芽不好好吃豆芽,非要吃什么豆芽塞肉。磨磨唧唧的,看着就让她心烦。元衿痛快吃肉的样子,让她又添了两分欢喜。“乌仁哈沁啊,给元衿再烫几片。”元衿眼巴巴地看着乌嬷嬷替她烫羊上脑,心里替她数着秒数。三、二、一,出锅。乌嬷嬷正要往元衿碗里送时,门外传来嘈杂声响。有个长相憨厚的男孩子高声问:“皇祖母,今儿有没有羊肉锅子?”随即,乌嬷嬷手上的筷子转了个弯,太后和变戏法似的捧出个干净珐琅碗。元衿的羊肉“扑”掉在碗里,变成了那位的羊肉。太后递上筷子和碗,男孩大口地吃起来,一边乌嬷嬷还替他不停地夹菜、烫羊肉。太后也顾不上自个儿用膳了,一心都在这干饭的男孩身上。“胤祺啊,今儿怎么回来的这么早?你皇阿玛没去书房考校你们功课?午后的骑射课呢?你现在过来用膳,再去箭亭上课会不会迟呀?”这位就是太后亲自抚养的五阿哥胤祺。他一出现,元衿就成了膳桌前的透明小纸片,太后也好、乌嬷嬷也好,满心满眼都只有一个五阿哥。元衿并不失望,更不难受。重男轻女嘛,中华大地祖传的老毛病。元家当初也这样,老爷子把集团董事长的位置当皇位,在元衿二十岁之前,老爷子的眼睛里只有那几个孙子。就连元家专门替她送狗狗洗澡的司机家,也为了要个儿子继承家乡的宅基地愁秃了头。而紫禁城住的这家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不重男轻女都对不起那把金灿灿的龙椅。这场面,元衿太习惯了。她端起甜甜的笑容,冲着抢了她羊肉的五阿哥喊:“五哥哥好!”本来沉浸在消灭羊肉的五阿哥抬起头。“诶,你是五妹妹?”虽然同住宁寿宫内,但五阿哥基本没怎么见过元衿。“你不是在生病吗?”元衿答:“不是生病,是摔啦,我除夕看到堆秀山上灯笼好看就去抓,结果没抓到。”她站起来比划了下,“那个灯笼好高的,我没能抓到。”元衿体弱,原就比同龄的孩子都要瘦小,五阿哥比她大四岁,还比同龄人要高,两人相差足有一个头的距离。她说够不着的高度,对五阿哥来说易如反掌。五阿哥脱口而出:“你怎么那么笨呢,这都够不着。”委屈的泪水立即充盈了元衿的双眼,“我……我就是矮嘛……”五阿哥憨厚没心眼,见元衿哭了,立时就慌了:“不不不,你矮是应该的,你别哭啊……”他手忙脚乱地在乌嬷嬷身上找了条帕子,塞在元衿手里。“你你你,快擦擦鼻涕。”元衿用帕子捂着红通通的鼻子,只露出眼睛瞪他。“别哭了啊,再过几年就高了,那个二姐姐就比我高,女孩子也是会长高的,那时候别说堆秀山的灯笼了,就是堆秀山亭子上的柱子你都能摸!”他胡乱说着,全然忘记二公主比他大五岁。元衿朝五阿哥软萌一笑,“好,我听哥哥的。”可眼珠子一转,又收起了笑容,“可我元宵节还想摸那灯笼,听说元宵时灯笼会有题诗,还有,还有些会变成兔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