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澹月微迟> 第2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节(1 / 1)

原来他都知道!他竟都知道……觅蓝一下子瘫软在地,难以形容此刻心底的感受。她苦心维持的一切在他眼里,原来只是假象而已吗?他早就看破了一切,却为何什么也没有说?半个月前,太后原本有意将白芷赐给皇帝为妃,却因其又与广陵王纠缠不休,而心生厌恶将其贬谪。但此事……唯有觅蓝知晓真相。那日,乃是她与广陵王私会,被人看见告发到太后跟前,但那人并未看清女方的脸孔。但素日里能接触到亲王的……也就只有太后身边最亲近的两个女官。不是她,便是白芷。正当她害怕得不知所措之际,是白芷出面,顶下了这个罪名。原本这样的重罪落到自己头上,会要了性命的……然而白芷向来行事稳妥,深得太后喜爱,出了这样的事,太后也只是将她贬谪而已,随时都有再起复的可能。可是觅蓝没有想到这些事情,皇帝竟然全都看在眼里!难堪、羞.耻、悔恨种种滋味夹杂,五味杂陈,觅蓝忍不住红着眼开口。“可官家不也一样,对白姐姐只有利用?”她咬紧牙关,一字一句道,“白姐姐对官家有情,奴婢不信官家丝毫未觉,可官家依旧任意差遣,使之作为您的内应,背叛了太后娘娘。”白芷行事缜密,但一向与她无话不谈,想知道这些并不难。知晓这些事的时候,觅蓝不无吃惊,她没有想到太后与官家表面上母慈子孝,原来私底下竟然互相防范到了这种地步。只是,前有白芷,如今,又有那名宫女,为何不能是她?觅蓝几乎咬碎一口银牙。忽有簌簌之声响起,雪白衣袖轻拂,那清新的松香刹那间充斥四周,使人如同走入了密林深处,找不到正确的方向。绣着金色龙纹的白靴停在眼前,她听见少年冷漠的声音。“是,她是对朕有情。”“可那又如何呢?”“情之一字,对朕对她,从来都不是首选,这一点她比你拎得清。”“朕是天子。天下之人,都是朕的子民,你是,白芷亦是,从来不存在什么区别。朕用她,不过是因她通晓大局,用得格外顺手。朕亦许给了与之价值相配的东西。”“你呢?”他温柔地问道,“你想要皇后之位,又拿什么来换?”“奴婢……奴婢……”觅蓝强忍着不让眼泪坠下,“奴婢自幼倾慕官家,愿意为官家付出一切,乃至性命。”她抬起头来。少年那双灰绿色的瞳眸温柔依旧,却又是那么地淡漠无情。“你太天真。”施探微轻轻摇头,“皇后是朕的妻,亦是国母,并不是单靠谁的私情就能决定。”“皇后之位,朕自有定夺。”“退下。”觅蓝不禁泪盈于睫。即便是为他尽心竭力的白芷蒙冤落难,都不能打动这个少年一分一毫,更何况她呢?觅蓝极不甘心,她喃喃唤了一声官家,模糊地问道:“您当真……无情吗?”“您当真不会有所爱吗?”“您就永远不会有……求而不得的那一天吗?”“不会。”他回答得漫不经心,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不会出现一毫一厘的差错。第21章 并非无情慈安宫。“你今日去见了皇帝。”太后崔氏蛾眉轻蹙,寒声道,“觅蓝,你与白芷都是哀家一力调.教。白芷犯了错,就要付出代价,至于你,哀家也要劝你安守本分,莫步了你白姐姐的后尘。”“是。”觅蓝恭顺回道,“奴婢不敢有非分之想,余生只愿侍候在太后身侧。”崔太后面色未变,不知是否相信了她这番说辞。倒是身旁嬷嬷笑道:“太后娘娘多虑了,官家为国事殚精竭虑,怎会耽于儿女私情?”太后摇头道,“不见得。”“你瞧瞧他跟白芷,”太后的语气里满是不悦,“哀家不想皇帝还是个情种,上回从哀家这里出去便昏迷不醒,堂堂天子为一女子守身如玉?这像什么话!”“也许……并非是对白女官用情的缘故,”嬷嬷察言观色道,“官家曾在庙宇修行,在这些事上许是受了影响。届时请几个温柔小意的开导开导,大约也就成了。”太后叹道:“哀家是怕发生与从前一样的事!”“从前?”就连觅蓝也集中了注意力,揉捏太后肩膀的力道微松。太后沉吟片刻,似乎陷入了回忆,她缓声道:“哀家记得,那是皇帝七岁的时候。那时他还是太子,回宫不满一年就离开了哀家与先帝身边,去到菩提寺中修行。”“哀家与先帝思念太子,便微服出巡,到他所在的庙宇看望于他。”“那孩子……”春光明媚的时节,小小少年一袭青灰色的柔软僧袍,坐在树下看书。若非那顶灰不溜秋的僧帽,还以为是哪家的贵公子。他的脖子上挂着一串佛珠。佛珠是玉白之色,颗颗圆润分明,坠在胸前。独坐静默,偶尔有沙沙的翻页声响起。偶尔,他抬眼一望。又慢吞吞落回书页之上。忽然,有人扣响门环。不紧不慢,如同雨打芭蕉,声声分明。小小少年恍若未闻,依旧专心看书,一双灰绿色眼眸沉静如冰。“吱呀”一声。门扉被人缓缓打开一线。原来,那门从未阖上,像是特意为谁留着。一袭嫩黄色衫裙的小姑娘,悄悄从门缝溜了进来。她细瘦的臂弯上挎着一个大大的篮子,乃是篾竹条编制,沉沉压在身上,与娇小玲珑的身子相比起来极不相称。方才他时不时看向门口,原来就是在等这个小姑娘。等人到了,他却又垂下眸子,一言不发地默默读书。那小姑娘从篮子中拿出了一碟又一碟吃食。红烧蹄髈、荷叶烧鸡、清蒸鲈鱼、小笼包,崔氏看着看着还以为,她是给儿子送吃食的奴仆。谁知那小姑娘自己盘着腿,坐在一边吃了起来。而那少年则继续念书。她吃着还不安分,时不时吧唧一下嘴。看得崔氏烦躁不已,心想自家儿子最重规矩,也该把她赶走了吧?却始终没有动静。两个人意外和谐地相处着。“你这么瘦。可惜还不能吃肉,真怕你哪天就饿死了。”小姑娘奶声奶气,指了指篮子里的东西,“喏,我娘给你做了桂花酿和荞麦馒头,你记得吃啊。”她叽叽喳喳、比比划划,吃完东西一抹嘴,还不安分,随手从一旁的树上摘了一朵花儿,戴在了他的耳边。她捧着脸望着面前戴着花儿的小和尚,笑得甜甜的,小嘴一张一合,不知都在絮叨些什么。少年永远都只是一副表情,他抬起眼帘,不怒,也不笑,只是淡淡地望着她。崔氏也知道自家这个儿子自幼聪慧至极,只是脸上很少出现多余的神情,连开怀大笑都不曾有过。然后,她看见那小姑娘伸出手,捏住了他的嘴角。丝毫不顾力道,往两旁拉扯,做出一个似乎是笑的表情,看得崔氏恼火不已。“真是没规没矩。”她忍不住低声斥责。先在崔氏的想象中,与儿子交好的女子,应当都是世家女,礼仪规矩都是极好,哪里是这样一个粗俗的野丫头配接近的?她定会带坏自己这个完美的儿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