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节(1 / 1)

周郡和路阳夫妻俩是趁着天黑偷偷地扛着两袋木炭回来了。他们都灰头土脸的,因为回来说话大部分人都睡了。周娇和路云还在等着他,他们知道哥哥是去做什么的,白天还给他们打掩护了,说他和路嫂子他们去上山摘野果挖野菜去了。说这回要走的远一点,去了蔡湖村前面的村庄。现在见哥哥回来,一颗心都放回了胸膛里,路云扒拉着哥哥带回来的木炭,还特地的点起了蜡烛凑近看,眼睛亮晶晶的,“哥,以后我们有碳用了。”“要不再去当铺里买个炉子回来,这样做饭就不用再等很久了。”路云提到用大厨房做饭,心里就不是很舒服。一开始是哥哥做饭,他做饭很简单的,就是用坛子煮。他们用的坛子就是他们之前逃难的时候在那个无人村庄捡到的。这个坛子大,夏天的时候随便在屋子前面垒几块石头,然后生火烧就是。因为夏天嘛天热也容易熟,所以他们使用大厨房次数不多。但天气转凉后,周郡哥忙起来了,他也要下地干活,菜园子里忙活,周娇就担负起做饭的任务来。因为要用蒸锅蒸米饭吃,晚饭是要去厨房做的。周娇一般在做饭的时候都会帮着前面做饭的人烧锅。但是前面的人烧好饭后就直接走了,也不帮着周娇一点,还有就是她们总会抢在前面,说周娇和他人小,动作慢,要是让他们提前烧饭,恐怕会耽搁后面的人做饭。周娇不介意,路云却不爽。他觉得她们是因为他人小欺负他们。不过周娇说最后做饭也有好处,起码别人不知道他们家吃什么,还用上了麻油和粗盐,更是省心。“这又不费事,不就是晚一点吃饭嘛。”可是这样用大厨房,偶尔他们家吃好一点,每天都能吃米饭,偶尔哥哥买大骨头和鸡架子,有油腥,还是被人打趣说家里伙食不错啊。那语气他听着觉得酸溜溜的。新来的那个王奔有时候吃饭的时候端着碗往他们屋里凑。挺惹人闲的。但路云也知道,王奔人小,是嘴馋的,而且小路拾受宠,每日谁家有好吃的,见了路拾都会给他一点。路拾吃人家的,那么他也不能这么小气。但路云还是觉得最好不要再用大厨房了。他们自家也建个厨房最好。有什么就能敞开吃了!周郡不知道路云心底的小九九。但是对于他买个炉子回来的提议却动了心,有炉子冬天用热水就方便很多。现在烧炭成功,他们不缺碳了,想喝热水就不用等着了,而且炉子放在屋里冬天也能保温一点。“赶明我们去梨源当铺看看,要是有合适搬一个回来。”炉子是硬通货,最后要是用不起了再去卖了也可以。既然能改善生活,就应该用。不过,他语气沉下来:“这木炭用着可要小心,使用的时候必须开着窗户,记住了。”烧炭不小心会死人的。还有小路拾,不过他睡了,明天他准备给三个孩子讲一讲烧炭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各种事例,普及一下用碳小常识。路阳夫妻俩准备烧炭卖,一开始大家是不知道的,但是后来他们夫妻俩频繁地早出晚归,好几天不见人影,没一个月就被人知道了。毕竟住的这么近,屋里面有什么动静,也瞒不住别人。路嫂子会做人,挨家挨户地送了木炭去,说自己和路阳找到了个方子实验了几次烧成功的木炭。还没去卖呢,想等着最冷的时候去卖些钱来。王家沟的人知道了也只能羡慕,这是人家会的手艺,就像王嵩冬会做木匠活一样,祖传手艺。你能怎么办,只能羡慕羡慕嫉妒嫉妒了。不过路嫂子承诺要是真能挣到钱,也会带着他们一起做。他们也不好说什么,还拿着人家的碳呢,这可是留着过冬的好宝贝。不过周家村的几户人家心里就有想法了。周林一家是会打猎,有门路,得了木炭也没多在意。周家村的周大福媳妇和小周氏说她不老实,有事瞒着她们。路嫂子就认罚,最后看到小周氏两妯娌那模样,她悄悄滴说:“不是瞒着你们,而是瞒着她们”她指了指外面,河对面,下营村的人。“他们可看不惯俺们一直在山上砍树砍柴的,我这不是害怕他们会阻拦吗?对了,下回俺们两口子去烧炭,你们要一起去吗?”小周氏和周大福媳妇当然要去,这可是能挣钱的。她们妯娌俩对视一眼,知道路阳媳妇没说实话,那方子恐怕就是周郡给的,去年就听到周郡会烧炭了。路阳媳妇任凭她们说,最后一摆手道:“是的是的,可是这方子现在归我了,我花二两银子买来的,你们可别和我争。我连二两银子都还没给郡哥儿呢。”小周氏一听,“咋嫩贵?郡哥真要了你二两银子?你就给?”她撇撇嘴,“这郡哥倒惯会挣钱。妹子你也怪讨巧的。”这话说的怎么有股酸气?路阳媳妇皱起了眉头,瞥了她一眼,没说话。周大福媳妇听她这话不好听,扯了扯自家妯娌,“瞧你说的,郡哥聪明。路妹子啊,你们打听过这木炭啥价钱没?”路阳媳妇听周大福媳妇找补,小周氏也发现自家说错话了,讪讪地:“瞧我这嘴没把门的,妹子啊,嫂子我不是那意思。”路阳媳妇就笑了,“嫂子这话说的不对,论起来还是我占了便宜呢。郡哥儿原本是不想做的,我们夫妻俩硬拉着他,在山上熬了几天才琢磨出来的方子。他可出了不少力,这二两银子还是我硬要给他的。木炭价钱吗,现在天还不冷,10文钱一斤。两位嫂子要是想出一份力,赶明就和我们夫妻俩一起山里试试。”小周氏就看着妯娌,周大福媳妇就点头答应了,等路阳媳妇一走,小周氏就道:“没想到被他夫妻俩抢在前头了。”周大福媳妇其实心底也有些郁闷的,她和小周氏去年的时候就想着要周郡带他们一起做木炭的。但那个时候周郡拒绝了,而且条件也不太合适。然后她们就把这件事忘记了,抛之脑后了。现在看着路阳夫妻俩干的热火朝天那劲头,那点心思又被勾起来了。特别是小周氏知道路阳媳妇花二两银子买了方子,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来。不知道是该说路阳夫妻俩大方,还是说周郡要价太高。她不禁小心思地在心里怀疑,当初周郡拒绝她们,是不是因为她们拿不出二两银子来。明知道这样揣测很不对,但是小周氏还是会想,“我们去问郡哥儿要方子,他真的会不给?”周郡受她公公和大伯子一家照顾,这点面子应该会给的吧。周大福媳妇比小周氏想的宽,闻言对着妯娌说:“你想什么呢。路阳媳妇既然愿意给了郡哥儿二两银子卖方子,就说明那方子值钱。你去要,我可不去,我没那么大的脸。”小周氏闻言挂不住脸,“俺们家那么照顾他,不就是一个方子吗?”她就不信大嫂嘴上说的这么好,心里不动心。那可是木炭,能挣钱的木炭。她斜了大嫂一眼,“让小妮她大伯去要,咱们也跟着做。”周大福媳妇心底翻了个白眼,她这妯娌哪里都不错,就是小心思太多,私心重,又拧巴。她以为周家对周郡多照顾呢,那是人家自家挣来的,人家该得的,人家有那实力。她看了一眼小周氏,想到家里的事情都是公爹做主,老二家的又老实,有些事肯定没及时和她沟通过。她也是的,公爹是一家之主,做事自家就决定了,也是三弟没了,才把大孙子和周大福带着教导,有事和他们商量了。而她有些事要不是周大福愿意和她说,她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她想了想对小周氏说:“郡哥儿很有本事,远的不说你知道他兰草卖了多少钱吗?”小周氏还真不知道,除了一开始卖到当铺的她知道外,其余的当家的也没和她说过,不过当家的说过卖的钱他都给公爹分一半的。后来周郡去城里买了种子回来,也给自家一份,她就寻思着这是讨好公爹,也没怎么在意。反正家里有公爹和大伯,自家当家的又是个老实木讷的,他们怎么说自己怎么做就行。“多少?”“这个数。”周大福媳妇说:“周郡前期后后给了公爹五六两的银子。公爹花在了粮食,我们的吃喝穿,二弟的药钱,还有去找周氏一族和周建的用途上。”“那兰草这么值钱?”小周氏的关注点却是这个,“那郡哥儿身上也一定有不少钱吧?”“人家有钱那是人家的。”周大福媳妇加重语气,“你可别去做傻事,得罪郡哥。公爹很看重他。他又认字,家里虽然孩子都小,但你看路云是个能干的,没几年就长大了,周娇和路拾也都是灵巧孩子,人家能混好那是人家自己的本事。”周大福媳妇刚安顿下来也觉得公爹一直照顾周郡是多余的,但是等周郡卖了兰草给自家分钱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是想多了,公爹就是能耐人,比他会看人。周郡是个有本事的,她大字不认识一个,但是她知道有本事的人会过得很好。比如她公爹,别看公爹下地干活不行,可是这周家村和王家沟的三十一口人要是没了他公爹,指不定心里多慌乱呢。再说她儿子周立和周明也认为周郡可靠活泛。她儿子读过书,肯定以后和公爹一样有本事,她听儿子的。所以再次对面色复杂的小周氏说:“可别去找周郡要方子。等二弟回来,你和他说道说道。”小周氏没有再和妯娌争辩,而是点着头,周大福媳妇见状以为说服她了,就继续说着:“咱们看看能不能先跟着路阳夫妻俩上山试试。其他的事之后再看。”第74章 烧炭到了晚上,小周氏等周二贵钻进被窝后问起了关于兰草和银子的事情。周二贵嗯了一声,说了句爹自有打算。小周氏就问为什么不告诉她,周二贵很纳闷地说:“你也没问我啊。”这回答让小周氏气不打一处来,自家男人真是一点都不操心,她没问就不说。她都不知道在呢么问,问什么。真是要气死了。小周氏拧了周二贵一把,周二贵眉头紧皱,“你到底想干什么?”小妮在最里面已经睡着了,周二贵声音小了点,闷闷道:“有什么话明天说,我累了。”他不知道今日小周氏想闹什么。但他很累,这冬天到了,今年不种冬小麦,把土地养肥一点。他整日扛着锄头在田间忙活,回来后还要去沤肥砍柴,忙的几乎没闲下来过。家里和小妮都由小周氏操持着。她和大嫂每日轮流着煮饭提水洗衣喂鸡。小妮大了也能帮忙,按理说应该没累着她的。小周氏道:“我什么也不想做。明天我就去山里烧炭,你在家顾着小妮一点。”周二贵听到这里坐起来,“你要去烧炭?”他摆摆手,“还是别去了。这天估计要下一阵子雨,别折腾了。你把家里的鸡鸭养好就行。”他觉得小周氏去山里烧炭纯粹是瞎折腾。路阳夫妻俩烧炭的事情他也知道。但是他爹说他们不做这个,把土地伺候好,家里牲畜搞好。他爹说要扩大鸡窝,以后养上一两百只鸡鸭,光是鸡蛋和鸭蛋就能挣不少钱。不用费这功夫,他手里还有些钱,土地是最能给他们带来实惠的东西。小周氏听到他这样说,显然不服气,“这十只鸡我养得很好。我寻思着我们也得有些私房钱,不能买什么都要找咱爹要钱吧?”她又不能直接去问公爹要钱,每次都是周二贵去,别的不说她来例假,身上流不干净,她都好意思和男人说,就忍着,就算她说了,周二贵能好意思用这个借口要钱吗?“你要私房钱干什么,家里不缺你吃喝不缺你穿的?”周二贵还是不明白,要什么和他爹说一声,只要不过分都会买的。他娘在的时候也是这样啊,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小周氏被丈夫打击的不想说话了,她也想攒点私房钱啊。而且她年纪还不大,她比王寡妇还小一岁呢,还能生。现在她和周二贵就小妮一个女儿,她当然还想生了。生孩子不得有个好身体,生下来不得养着,不得要钱。怎么周二贵就是不懂,小周氏气的眼眶都红了。她一翻过身,背对着周二贵躺下,“谁手里有钱都不如自己有。睡吧,明儿再说。”她本以为周二贵听出她的哭腔,应该会安慰两句,可是没一会儿就听到了周二贵的呼噜声。这回小周氏真的被气哭了。她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儿子周建路上没了,小女儿小丫不到三岁没了,现在就剩下个小妮,小妮还算懂事,可是和大嫂家的两个儿子一比算什么呢。她嫁的男人又这样木讷,说不通,也不如小妮大伯有本事。这样一辈子有什么意思呢?她娘家也不知道流落到哪了,现在她连个儿子都没有,以后还有什么指望呢?小周氏越想越悲观,哭出声来,小妮醒了,听见母亲哭声一下子惊醒了,“娘,你怎么了?”她摸着了小周氏的脸,一脸泪水。小周氏还没想好怎么回答,就听到周二贵呼声停了。她以为周二贵醒了,于是就道:“是你……”想着当着孩子的面说些话给周二贵听,他应该能重视一点。谁知道她话刚出口,就看到周二贵翻个身,眼皮都没睁开,呼声又响起,压根没醒!小周氏觉得真没意思,抱着了小妮,“娘没事,只是想你姥姥了。快睡吧,娘真的没事。”没事的小周氏一大清早就起床了,正巧碰到周郡提水。她皮笑肉不笑地喊了声郡哥儿,然后没等周郡问好,就扭身走了。周郡还没觉察到什么,周娇对别人的情绪一向敏感,她道:“周小婶不太高兴。平常她见了我都是笑盈盈的,今天她没笑。而且她的眼睛是红的肿的。”“娇娇观察这么仔细。也许周小婶昨晚没睡好吧?”周郡笑着摸摸她的头。他早就发觉周娇对别人情绪很敏感,观察入围。一开始逃荒的时候他只是以为周娇安全感不足,但是安顿下来,她又发现周娇就是很能感受周围人的情绪。比如她觉得赵婶娘是好的,在周郡还没打听清楚的时候,她就很信任赵婶娘,事实也证明了她的看法是对的。他觉得周娇这样的性子好也不好,察言观色厉害是一种本领,可是这样会导致个人情绪被外界控制,本人要有非常强大的内心才行。他不希望周娇辛苦,但也知道孩子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性格这东西是天生的,只能希望周娇能开阔一点。为了周娇这个,他就想着要多让周娇读书,读书多了懂得多了,心胸开阔,就会知道有些事不是那么重要的,也能更好的处理自己的内心和个人情绪。入冬后,下营村普遍都轻松下来。他除了地里面的活也能控出不少时间,于是就又抓住几个孩子,要他们学认字,背诗,算算术。就连小路拾都要跟着读1234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小路拾聪明,背诗很快就能记住,现在数数都能数到二十了。认字吗也认识几个字,记住他们几个人的名字。不错,讲真,周郡对路拾很惊喜。路拾算起来两岁半了,能数到二十,而且知道一杯糖水再喝一杯糖水,他就喝了两杯糖水。他就觉得很厉害。因为他又不是专业育儿机构的老师,在孩子早教问题上一窍不通,就是给周娇和路云启蒙,顺带着教他,睡前给他讲一两个小故事,他都能学到这样,很棒。古人说三岁启蒙,周郡觉得一定要找个法子要挣到钱,说不定路拾能读书读书来。当然他自己也想去见识一下传说中的科举考试。虽然现在朝廷因为和赵王打仗,据说暂时取消了科举考试了。但万一朝廷恢复元气了,说不定会加开恩科的。穿越之前学了那么多年,高考成绩还不知道,不知道自家能不能上大学呢。来这里有机会当然要考一场啊,不然就觉得好亏。提了水回去后发现路嫂子在等他,“郡哥,我们今天下午去烧炭,你去不去?”“我就不去了。”自从他教会路阳夫妻俩烧炭后,他又去了三次,现在家里大概有有五十斤碳,他寻思着等炉子买来后试试效果再去烧一点。现在的碳他都用来过滤水源了,每天几块就够了。前些日子周里正家买了两个大水缸,一个放在大厨房,一个在自己的小厨房。王家沟那边不是又盖了一间厨房吗?没有水缸,王虎和王寡妇出钱合买了个水缸,两家用着。王满和路阳周林还有周郡他们用的还是大厨房的水缸。周郡寻思着自家也买个小水缸用,就不用每日用很长时间去过滤水源了。木炭过滤水源很简单,虽然不是活性炭,但用纱布包着木炭也能吸附一点东西出来。马上就要立冬了,萝卜和白菜早就种上了,而且野菜也快没了,晒干后要准备着入冬吃。周郡决定再次去一趟镇子上采购一些生活用品。剪刀、菜刀、水缸、炉子、雨靴、雨具、纱布、零嘴、盐巴、油、糖、捣杵、活鸡和活鸭等等这些零零碎碎的必需品日用品和消耗品。其实他还想自己找木匠做个板车,不然每次都要借用周家的板车,也挺烦的。路拾是每次上街赶集都要带着的,他特别喜欢外面,不但有好玩的还有好吃的。路云是大孩子了,能帮着抗东西,周娇当然也要跟着去了。立冬之前去打打牙祭,几个孩子也要吃好一点。今天既然不去烧炭,那么就直接去镇子上好了,看着天还没下雨,趁早一点。他就去借板车,周大福媳妇笑嘻嘻地让周立把板车推出来。她告诉周郡,说等下周立和和周明也和她们一起随着路阳夫妻俩去烧炭。周郡就提醒两句说不能太明目张胆的,不然被发现了可就不好了,虽然在下营村站住脚跟了,但是外来的就是外来的,可不能和整个村子明显干上,而且这木炭是好东西,难保有人不会眼馋。小周氏正好听见了,不阴不阳地说了一句:“怕什么,难不成他们还能拦着我们不让上山,大不了再打一架。”周郡:……这话没法接。周大福媳妇笑着打岔:“小妮她娘,你上次不是说没针线了吗?刚好我也没了,郡哥儿,你等我一会儿,我去拿钱,你帮俺带两包黑针线回来。”小周氏话出口也觉得自己说错话了,听到大嫂这样说,扭脸嗯了一声,“我去拿麻袋了。”周郡从周家走出来了的时候,觉得怪怪的,这小周氏是对他有意见?自己好像没得罪过她吧?难道是因为烧炭,可是路嫂子不是答应带着她了?他想不到什么就抛到脑后了,他可不会像娇娇一样想多了,人家对自己态度不好,第一个念头就是反省自己。也许自己根本没错,只是别人心情不好他刚好撞上呢。周郡带着几个娃去了镇子上打牙祭,吃点好东西补补。吃了他们常吃的菜包和小馄饨,喝了大骨汤,之后还买了一个鸡架子和两个鸭架骨。没买着活鸡和活鸭。今天卖活鸡和小鸡仔的摊贩没出摊。然后又去梨源当铺找了一个炉子回来。这炉子不错,样式比新的都好看,就是生锈了。但是价钱却比新的便宜四分之一,周郡看到炉子上还有贴片呢。于是花了2两银子买了。当他拿出二两银碎银的时候,路云和周娇眼睛都睁大了,没想到这么贵,周娇当即心疼的扯了扯周郡的袖子,“哥,要不别买了。”路云也没想到要二两银子,他也期望地看着周郡,“哥,我们支个灶台好了。”这是二两银子啊,他们可以买多少盐巴吃的东西啊。其实不用炉子也能煮饭的,真的。周郡笑起来,这两个孩子当初没买的时候一直念叨,如今真的要买了又舍不得了。他道:“没关系的,我们还能挣回来。”买下来路云抱着炉子小心翼翼地出了当铺的门,又要去看水缸,挑了个中等大小的水缸,大概能装20升水那样大小,水缸花了60文,这个还能接受。但是得知一把菜刀和剪刀要150文,周娇就立刻说不买。“哥,这个不能买了,我们就用小匕首好了,要是真的剁肉剁骨头就去借周大婶家的菜刀!”哥哥要买剪刀也是因为她做针线要用,但是她想了做针线活用小匕首一样也能用。而且平日的切菜的话哥哥的那把小匕首完全够用了。周郡也觉得贵了,于是听从了这个建议,反正那把匕首锋利的很。他们这回就直接去盐铺,买了惯常用的粗盐和粗糖,又给路拾买了几块饴糖膏。路拾眼睛亮晶晶的,要周郡弯腰,然后他吧唧亲了周郡脸颊一口“哥哥,你真好。”出了盐铺他们的钱又少了九百文。然后又去了布料铺子买了纱布和周大福媳妇要的线团,又是一百二十文没了。接着路拾看到了对面水果摊卖梨和晚橘子的。他拉着周郡就往那边去,周郡把他抱起来,他眼巴巴地瞅着:“哥哥,那是什么?看着好好吃。”周郡听到他声音里的渴望,摸了摸他的头,“是秋梨和晚橘。”“甜吗?”“酸。”周郡狠心道。这些水果他没问价钱就知道很贵,三个孩子大概只吃过山里的野果,蛇果,酸果子,山上的树也没有果树,像什么梨啊,苹果啊,橘子啊都没见过。所以他们也没吃过梨子桃子苹果和橘子。唉,心酸。路拾可能看出来了,懂事的点点头,“酸的,我不吃。”他小手摸着周郡的下巴,“哥哥,我们走吧。”“快走,快走,我都闻到了,好酸好酸。”说着走吧但是眼神还一直钉在水果摊上,那小脸上满是渴望,但又极力忍着的模样真是纠结。周郡抱着他走了两步,他的头埋在周郡肩膀上,嘴巴还念叨着好酸我不吃,等我长大了我要吃甜的,给哥哥姐姐都买好多甜的。周郡:……听着这小孩子天真的话,他没忍住抱着他停住脚步,然后转身往水果摊去。周娇这回着急了,“哥哥,我们有糖了。”不要再花钱了。她小小心脏受不了,哥哥怎么这么大手大脚的。她也很心疼路拾,可是真的不能再花钱了。“是啊是啊,买糖了。”路云在一旁也说:“路拾啊,等今年冬天下雪的时候哥哥去给你挖地雷子,它可甜可甜了。”“好呀。”路拾很乖地答应了,然后从周郡怀里要下来,他自家走着,走在了前面扬起小脑袋问路云:“只能下雪才有吗?现在不能去挖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