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节(1 / 1)

毕竟无奸不商,看到了商机和利润,就忍不住想要再多赚一点是一点。因为在苏谨山看来,王家若不是这几天被苏家压着,只会涨的更狠,现在只是比以往翻一倍的价格在卖,已经是在忌惮苏家了。其实王家在扬州城里的消息也不闭塞,而且他们家不像苏家产业那么广,他们只专精于粮食这一块。只是一开始苏钰臣走的路子不是他们常规在北方几个大的供货商那边采购,而是从扬州城本地的富户手中高价筹粮,原本是苏家必输的局面,却因为一场大雨、一场水灾,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家在搞清楚苏家的手段后,不是没想过和苏家对着干,搞低价策略,稳住民心,只是奈何他们的库存根本支撑不了他们打价格战啊!若是他们也有个十几万旦粮食在库房中,那苏家的鬼魅伎俩又有何惧?奈何这是在新旧粮食交替之际,之前本身就在大力清除去年的陈米库存,一直要等到九月份之后才会问供货商订购新的大米,库房之中拢共就只剩下了两万旦不到的粮食,如何与苏家打擂台?就算打了,这点库存又能坚持多久?要打擂台,就要比苏家更低廉的价格,那么不消一两日,估计这点粮食就要被疯抢一空!而苏家那边还能继续稳稳得出货,细水长流,那最后不还是给苏家做嫁衣?既然此路不通,那还不如这次就让苏家胜上一局,他们还是提高粮价,趁机赚取利润——毕竟还是有不差钱的老顾客愿意让“王记米铺”送货上门,或者图方便就近过来买的。而且谁都不知道苏家到底还有多少粮食,所以有些看的长远的,是尽力两家都买点,多囤点粮食才能安心。只是苏谨山的心思还是被苏钰臣给按下来了:“咱们这次开了个好头,已经让全扬州城的老百姓都知道我们苏家做生意公道、有情有义,只待水灾退去,到时候我们联系以前北方供粮的供货商,多进点粮食继续和王家对着打擂台,不怕不能把王家挤走!”苏谨山虽然做了这么多年生意,但是却非但没有把苏家的家业扩大,反而光是守成就已经感觉艰难也是有原因的,他自己本身性格中就有缺陷:一是魄力不足、二是有些太过急功近利。所以往往小便宜是可以赚到,但是从长远看却往往顾此失彼、难成大事。毕竟往往一桩生意的决策,最终都是要家主拍板,家主的思维意志稍有偏颇,得出来的结果也会是南辕北辙。而苏钰臣是站在前后百年的时光洪流上,去看待苏家的家业,自然比之苏谨山要看的更高更长远。苏谨山想着虽然自家已经和京城五品官员结为姻亲,但是到底远水救不了近火,苏家既然已经舍掉了粮行这桩生意,还是和气生财为好,不值得为此和王家、和蔡通判决裂。倒不如趁着这个时候和王家联合起来,一起大赚一笔——毕竟昨日王家已经派人来说和,并且保证哪怕等水灾退去后,以后的粮食生意在扬州城内二分天下,互相联合,共同盈利。这对苏谨山来讲是最好的结局,既不得罪人,又有利可图。可是苏钰臣却是当场一口回绝了王家管事,气的苏谨山在人走后又连连灌了两杯凉茶,才耐下性子先询问一番苏钰臣的想法。所以说,人自身的行为形象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身边的人。若是以往,苏谨山早就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地臭骂苏钰臣一顿了,但是现在倒是也会强忍怒气询问小儿子的想法了。苏钰臣从来没觉得自己是多聪明之人,毕竟自己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只是现在他占着重生后庞大的记忆量,可以知道未来即将发生的许多事情,所以在苏钰臣看来,王家不足为惧,蔡通判更不足为惧。但是他没办法直接告诉他老爹,这个蔡通判马上就要变成吴英全的替罪羊,直接被江南巡抚陆渊铭押解回京,一家老小最后都发配到了极北之地吧?若是这样说,他肯定会被人当作异端,搞不好都要把他关起来抓鬼招魂都说不准!苏钰臣是土生土长的大魏人,周围人对鬼神的想法他了解的很,哪怕对方是自己的父亲母亲,他也没办法透露。所以苏钰臣想了想,还是换了个说法:“如今我们不是给吴知府送去了一万旦大米么?到时候咱们也别做甩手掌柜的了,一起和官府衙役帮忙放粮送粥,我们家中做成衣布匹的库房中不是有很多往年库存卖不出去的,挑一些粗布成衣一起送到城门口,以尽我们商户的绵薄之力。”苏谨山闻言一愣,有点没明白苏钰臣为何跳转如此之快,刚刚还在说王家的事情,怎么一下子就跳到了做善事放粮送粥送衣服上去了?只听苏钰臣继续缓缓道来:“如今扬州城中的富户中存粮都不多,堪堪够他们自己吃到过年而已,而“王家米铺”因为受我们家的压制,原本这次可以囤积居奇,利润翻个好几倍的,如今却处处受制,利润大减,还要想着应对接下来水灾退去后和我们打擂台的事情,你说这个时候如果吴知府问他们要粮食,他们会给吗?”苏谨山终于有了一种拨开云雾之感,喃喃道:“难道这次答应捐粮的只有我们一家?”难怪了,当时那名衙役听到苏家愿意捐粮的时候,如此兴高采烈,苏谨山原本以为其他家至少多多少少都会捐赠一点,没想到最后只有自己家捐了!“那是自然,你忘了那些富户的粮食都是我收的,我那些兄弟们也都打听到了他们家总共又多少粮食,可以卖给我们家多少粮食,那,这是册子。”苏钰臣修长的手指夹着一本薄薄的册子,随意地递给苏谨山。苏谨山没想到苏钰臣做事如此缜密,竟然将这些也都整理成册了,展开一目十行的看完,也很快清楚了苏钰臣为何如此笃定了——毕竟大户的存粮也不多了啊!苏钰臣缓缓往太师椅上一靠,坐姿还是有点漫不经心,若是被家教严苛的长辈看到了,必定会说无礼,可是苏钰臣如今做出来却有种说不出的魅力,仿佛闲庭漫步般洒脱、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我曾经在欢喜楼喝酒的时候,碰到过杨典史,他许是喝多了,无意之中说出了一桩秘闻。”苏谨山听到“欢喜楼”的时候,眉头一紧,只是到底没有发作,反而听到秘闻的时候,整个人都坐直了身体。“杨典史说,扬州府的粮仓里的粮食没有一粒是可以吃的,而吴知府一上任,就分到了近十万两的孝敬。”这倒不是苏钰臣瞎说栽赃,上辈子确有其事,只是那时候的苏钰臣又如何关心这许多,哪里知道什么厉害干系,只当杨典史吹个牛,自己跟着笑过就罢了。苏谨山忍不住呼吸一滞——这,这吴知府竟是如此胆大妄为之辈!倒卖官粮,那可是杀头之罪啊!“所以,老爹,你想,在这种时候,只有我们苏家愿意挺身而出,以解吴知府的燃眉之急,你说以后我们苏家和王家再有些什么事情,吴知府更愿意相信谁?”当然,吴知府很快也不会是扬州城的知府了,只是老爹不放心,只能用他暂且可以理解的方式讲一下。苏谨山听闻此等秘事,心中是惊骇不已,同时对吴知府的做法更是有些厌恶,只是到底民不与官斗,他们又有何能力与一位知府大人抗衡?倒不如顺水推舟,以成自己之事。只不过苏谨山此时看向苏钰臣的目光却变了,带了几分探究:“玉儿,这些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苏钰臣小名叫做玉儿,特意取了个女孩名,就是因为小时候苏钰臣三五不时的生病,庙里和尚看了苏钰臣的八字让王娴给他取个女孩名以避其灾。只是这小名自从苏钰臣六七岁之后,苏谨山就不再叫了,如今再次叫起,显然是对儿子有了亲近之意。苏钰臣“刷”地一下展开折扇,得意得笑了笑:“你以前也没给我铺子给我生意让我管啊!怎么样,现在知道你儿子绝非草包吧!我以前只是不耐烦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情,想当个富贵闲人,但是娘她天天在我面前一哭二闹的,以后我还是收收心帮着老头子你点吧!”苏谨山磨了磨后槽牙,忍不住踹了苏钰臣一脚:“滚,赶紧滚,让我眼前清净点!”苏钰臣飞快起身,没让鞋底沾上自己今天一身臭屁的月白色绸缎长衫,大摇大摆地走出了苏谨山的小书房。等苏钰臣走了半晌之后,小书房内传来了苏谨山畅快的笑声:“我们苏家看来是后继有人了!”第十七章 :名震一时这场大雨在扬州城中足足下了十余日,等到再次天气放晴,人们才像是重获新生一般出门透气整理被无情雨水冲刷过的街道。大部分街道的水经过了大半日的排泄之后,只剩下了浅浅一层的水坑,但是有些低洼处就倒霉了,水深到半人高,只能依靠人力一点点得往外舀水,一担担水往外倒。扬州城内受灾最厉害的还是城西,城西本身位置偏低,是贫苦人家的聚集地,房屋修建的时候就不太讲究材料,如今被大风大雨连日的冲击,好几户人家的屋顶已然被掀翻,家中家具物什都冲到了外面街道上去,今日刚刚雨停,有人路过此地的时候,就听到里面不断传来争吵声、小儿妇女的哭声,总之是一团慌乱。正在这时候,不知道是谁在巷子外面喊了一句:“大家别忙活了,苏家正在城门口开粥铺送粮食,一人还可以领一身衣服,一会儿衙役过来登记的时候确认了受灾情况,拿到衙门的凭证,就可以到城门口去领了!”这话一传十十传百,顿时将那些家中存粮已经耗尽,银钱见底,不知道该如何继续生存的人指明了一条路,虽然只是救急,但是也好过继续忍饥挨饿不是?等到城西的几户受灾严重的人冲到城门口的时候,只见城门口已经遮起了凉棚,凉棚上插着写着“苏记”二字的旗帜,在风中招展。凉棚下架起两口大锅,不停的在熬煮着米汤,上面还架着蒸笼,蒸着粗面窝窝头,凉棚前已经排起了长龙,尽管来领粮食的人俱都衣衫褴褛,脸有菜色,但是大家的脸上没有太多的绝望,甚至有些人还在队伍中讲着闲话,脸上露出了些许的笑容。官兵腰间挎着大刀,来回在此巡逻,谨防闹事和重复冒领之人。每个人出示了衙门给的凭证之后,都可以拿到一碗薄粥和两个粗面窝窝头,然后分男女分开往两边走去登记,苏家四个账房都在奋笔疾书,写下对方的名字年纪所擅长之事,问清楚之后,就会再给一套粗布成衣,每个人领到东西之后脸上都喜气洋洋的。因为有官兵镇压,没有泼皮无赖敢在此闹事,一切都井然有序地在进行。苏谨山今日雨停之后,就专门到了城门口看了看,发现儿子将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甚至还和维护治安的陈千户打好了交道,两人吃过几次饭之后,就直接称兄道弟起来!这交际的本事,竟然是比苏谨山还厉害,看的他啧啧称奇,只怪自己以前没有把太多心思花在儿子身上,没发现儿子的天赋异禀——既然能和那些二世祖玩的开,自然打交道的能力是不弱的!以前儿子没收心,如今马上要成家了,这人一下子就长大了!此时的苏谨山真正是老怀甚慰,更是对自己答应下这门婚事得意不已!而婚事的另一方柳云清这几日却因为苏钰臣而不得安生。自从苏钰臣决定□□扬州城的粮价,并且愿意捐出一万旦粮食给受灾的百姓后,苏家的声誉就一下子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甚至就连苏钰臣这个以前大家眼中的草包纨绔子,如今也被有些人称赞了一番,就算世人不可能一下子推翻以前对苏钰臣的固有印象,但是很多老百姓却都在慢慢地改变以前的看法,认为苏钰臣此人虽然不着调,但是心还是纯善的,是个大好人!毕竟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拿了苏家这么多的好处,不说声谢还倒骂人家,就算是没读过多少书的老百姓也不好意思干出这种事儿!而扬州柳家本身作为扬州城中的豪绅,消息当然是比普通人更加灵通一点。当柳诚明几次在钱氏面前夸赞了苏钰臣最近的所作所为时,柳知汐心中不痛快了。柳知汐虽然上次被钱氏安抚住了,认为柳云清嫁给了苏钰臣这种草包,就算有钱那又怎么样,同时最近自己也议亲了,说的就是柳诚杰在京城帮她看中的举子,这名举子老家是姑苏人士,已经派人登门说过亲,也送来了男方的画像,端从画像上来看,虽然不及苏钰臣眉眼精致、容貌俊秀,但是说一句五官端正、相貌堂堂那还是有的。只是让柳知汐不满的是,那个媒婆拐弯抹角地表示,张举子家中只是小富之家,送来的礼品和苏家相比那是一个天一个地!就算心里无数次的暗示自己以后张举子的前程定然远胜苏钰臣,可是心里头的落差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原本柳知汐对柳云清就不太客气,被钱氏压着才没有过分,现今又听整个扬州城的人都在说苏家、苏钰臣的好话,柳知汐那是更加妒火中烧,对着柳云清说话更加阴阳怪气了。只不过柳云清每次听到柳知汐的冷言冷语,都先是微笑倾听,之后落寞地低头揪手绢,半句硬话也不敢和柳知汐顶,让柳知汐无趣的同时,也更加的变本加厉。这日晚饭,柳诚明不在,钱氏喊了家中三个女儿并柳云清一起用餐。柳云清着一身碧青色的半旧襦群,只衣角和裙边绣了几支荷花,只是家常衣服,算不得名贵,但是在这下过大雨潮湿闷热的傍晚还是有一种清闲雅致之态,让人看了就眼前一亮,柳云清原本七分的颜色在这份仪态气质下也有了十分。“姐姐不是拿了苏家那么多的绸缎布匹,怎么不拿几匹出来给自己做几身衣裳?天天这几件,在我们家里穿穿倒是没什么,到了夫家估计就让人不想看了吧?”柳知汐接过小丫鬟递过来的帕子,轻轻擦了擦手,话说的漫不经心,但是一听就是老阴阳师了。八仙桌上已经摆满了一桌子的好菜,江南人吃□□致,每碟子菜分量不多,但是极为讲究摆盘,和略有些粗犷的京城相比,那是真正做到了色香味俱全——嗯,总之就是挺符合柳云清的口味的。柳云清吃东西一向讲究“食不言”,闻言夹菜的筷子微微一顿,也就是那一瞬,稍后还是夹了一筷子凉拌嫩笋,小口吃着,略有些满足地眯了眯双眼:厨子将嫩笋切的极细,用鸡汤焯过之后淋上酱油、香醋,吃起来满口清香,回味无穷!等吃完了这口,柳云清才低垂着头,小小声地应了一句:“嗯,这两天光顾着绣嫁衣了,还没来得及裁新衣,到时候三位妹妹一起裁几件吧。”柳微珠和柳雪燕闻言都是一喜,就连钱氏也眉眼含笑:“好孩子,你有心了!”苏家的锦缎是出了名的好和难买,而这次苏家送来的锦缎更是珍品中的珍品,一匹估计都要数十两至百两!柳知汐被梗了一下,眼见着家人都纷纷对柳云清露出笑容,心中更是别扭至极:“哼,不过就算是穿了新衣服也用处不大,我听说姐夫的后院里好多绝色,不知道哪天才会想起来看看云清姐姐呢!”柳知汐这话一说出口,也觉得自己有些孟浪了,毕竟她一个云英未嫁的闺阁女子,怎么好议论堂姐堂姐夫的闺中事,但是说完了倒也不觉得后悔,反正这个柳云清就是个软包子,说了就说了,她还能怎么着!钱氏有些生气地在桌子底下踢了踢柳知汐的脚,有些尴尬地“干咳”了一声,只是嘴巴张了张,还是没有说什么维护柳云清的话。柳云清柔弱的眉眼微微低垂,头偏向了钱氏这一边,柔声问道:“大伯娘,苏家送来的聘礼单子能给我吗?”钱氏一愣,不知道这话怎么就到嫁妆单子上来了。只听柳云清声音细细小小的,但是却又分外清晰地传到了在场每个人的耳里:“我觉得大妹妹说的有道理,光裁新衣还不够,还要学会打扮自己,我记得苏家送来的聘礼里有许多金银首饰之物,还有各种布匹缎子,我想趁着这段时间盘点一下,多做几套衣服配首饰,以后嫁入苏家后,也好不用慌乱。”柳云清说的有理有据,还是在柳知汐的点拨下显得“幡然悔悟”,钱氏讷讷地听了半晌,才“啊”了一声,却未应答。柳云清小手揪着手绢,怯怯地看了钱氏一眼:“大伯娘,聘礼单子不能给我吗?”说着双眼已然是有些红了,这满屋子的丫鬟婆子看了去,纵然主子是钱氏一家,也觉得做的有些过了。这话说的!这是柳云清的聘礼,她能说不给么!“能,当然能了,一会儿伯娘就差人送到你院子里,是该好好看看,好好看看。”钱氏只觉得自己的心都在滴血!原本她都想好了,到时候依照聘礼单子上的东西,把有些珍品替换下来,已经叫人去打造了,可是后来一场泼天大雨耽误了事情,如今东西根本没有制好,柳云清又要拿回聘礼单子去核对聘礼,她后面还怎么操作!她忙前忙后一场,照理说当时说好了,聘礼冲进嫁妆里,那也是柳诚杰的意思,柳家出不了太多嫁妆,就用送过来的聘礼来遮掩一二。钱氏在里面可谓是动足了脑筋,想着大捞一笔油水——毕竟对于一个养在深闺后院的小丫头,又有什么见识?她作为大伯娘,等到了柳云清要出嫁的时候再把嫁妆单子给她,那也让人挑不出错!到时候成婚本就忙乱,匆匆忙忙看过去,都是面上的一层,又哪里看的出什么分别?钱氏千般算计,如今却让大女儿几句话的功夫,坏了个干净!这里面可有少说几千两的油水啊!顿时,钱氏看向大女儿的眼中都要冒火了:这个蠢货!--------------------作者有话要说:求一下作者君下本书的预收,点击作者专栏可见:《系统不允许我宫斗咸鱼》卫书婉穿越了卫书婉拿到一个宫斗系统卫书婉胸前比叉,不想宫斗太累!只想躺平,只想咸鱼系统:亲,你不想回现代了吗?卫书婉:说的好像你可以帮我回去似的!系统:亲,做完宫斗任务,拿满积分,就可以回去,我看好你哦!卫书婉来劲了,仔细看了一下系统界面:“个,十,百,千,万......好家伙,一百万积分!请安一积分,见到皇帝两积分,和皇帝睡觉,才五积分!呵呵,我信你个鬼!”第十八章 :大婚时间飞快,转眼就进了八月,暑气不再那么蒸人,扬州城内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喧嚣和秩序,仿佛上个月的那场骇人的大雨如同梦一般,在世井的嘈杂和叫卖声中,变得越来越遥远。小老百姓只关心眼前的三餐一日,扬州城上层人物的调动来去,与他们不过是茶余饭后的一味谈资而已。而对于扬州府中有些权势的人家,这段时间可是吓破了胆,各个夹紧尾巴做人!要知道,就在不久前,扬州知府吴英全被连降三级,被贬谪到福建做知州,福建虽然不算苦寒之地,但是那边沿海,如今屡屡有倭寇侵扰,百姓颇有民不聊生之意,和在扬州府的春风得意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可若是说吴英全的遭遇太糟,那看要和谁比,此次十几日的大雨冲破了运河的河堤,冲击了运河两岸的几万亩良田,苏州府和松江府的知府协管不力,触怒了当今圣上,直接派了钦差大臣户部尚书万沛将人缉拿回了京城,而吴英全这边因为对应得当,没有闹出大乱子,又将蔡通判作为顶包之人推了上去,自己才得以保全官身!也是吴英全当年的座师就是万沛,才有幸通融了一番,否则换个人来办差,光查到官粮全是泥沙混着发霉陈粮之事,哪怕事情全推给蔡通判,吴英全也至少是一个偏听偏信、驭下无能之罪,逃不了干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