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节(1 / 1)

哪怕乔柔给了他一千,他没花完都没想着给自己买辆自行车,而是想着这笔钱还能用在下一次研究更好提纯内酯,提高内酯利用度,减少成本消耗。为了能把消息快点告诉乔柔,他简直是全程跑着出学校,跑着去乔柔家豆腐坊的。他把内酯蒸成了晶状粉,包在层层纸袋里再塞在自己饭盒里。饭盒用布带捆在身上,他不怕弄翻,冲刺到自己实在冲不动了才喘着粗气走一段,稍缓一下又开始拔腿狂奔。到乔柔豆腐坊门口时,赵喜来浑身是全红且喘着气,满脸满身都是汗水。他眼前阵阵发黑,根本看不清豆腐坊里的人,只知道颤着手开自己的饭盒。本来正在帮忙算账的乔柔注意到赵喜来这状态,眼睛瞪大,忙赶过来递给赵喜来一杯温水:“你这可别中暑了,快休息休息。”赵喜来说不出话来,把手里取出来的纸袋塞到乔柔手里,这才拿着搪瓷杯瘫了似软下,坐在门口再也动弹不得。纸袋一打开,满当当微泛黄的晶状粉,如同精致的味精充满美感。乔柔看见这个满满一纸袋的晶状粉哪能不知道是实验成品。她算了算时间,低头看赵喜来吞水的模样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在门口全然无法去叙述自己所直面的震撼。乔柔很清楚知道自己的努力是为了自己和家里人,拉人入伙也是为了自己和家里人。她也很清楚程怀朝的努力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讨她高兴。夏燕宁做磨豆机速度极快,一半为了锻炼技术,一半是对她心有内疚。村里人帮乔家忙,热情参与进卖豆腐有邻里关系在,多是为了赚钱。说来说去周围几乎所有人做事基本有大半是为了自己。只有赵喜来不太一样。他确实是差钱才被管长盛介绍过来,可他没必要这么赶着研究出成果。他大半并不是为了自己。就像他这么大热天跑过来,完全没必要。可这种情绪又不像后来所说的“卷”。赵喜来没有人任何可以“卷”的同伴,只单纯想要快些出结果。弹幕基本上的反应都是:【刚才简直红得像熟了,可别中暑了啊。】【万万没想到这么多天反而赵喜来给我的撼动最大。这么一盒内酯粉能做多少豆腐啊?】【这有几斤吧?他买了多少猪肝啊?他整个人都要献给猪肝了吧!!!磨成粉都要好多斤猪肝,别说提纯出内酯了。】【红日大学接下去的日子全是吃碎猪肝吧?】【已知道内酯和黄豆比,需要1比50……一斤内酯可以大概做五六百斤豆腐?这里绝对不止一斤。这里可以做上千斤的豆腐啊!】乔柔绞尽脑汁也就只能说:“身体重要,不用跑这么急。”赵喜来憨厚笑笑,本来就小的眼睛顿时笑没了。乔柔看人喝完水,又拿回杯子给人进门再去倒了一杯,这才叫人进门,找了个空地方细问产量和效率问题。赵喜来说话声照样结巴。他见乔柔这边豆腐坊完全是土作坊的模样,总算是脸不再涨红激动。他说起自己熟悉的领域时,认真努力把话捋顺:“一斤猪,猪肝磨成粉,大概出三,三两……”再从粉里面怎么操作怎么操作,经过了离心提取以及诸多乔柔根本听不懂的盐析什么方法,最终形成了一定数量内酯。只要控制好制作工艺,每天光实验室产几斤内酯不成问题。刚开始制作是产量少一点,但每天不断开始新一次的制作,每天就会有新一批的产出。只要度过一个流程时间就能稳定产出。唯一的问题就是,不能一直使用学校实验室,毕竟开学后学校实验室的利用度会更高。乔柔半听不懂,只明白一点:需要建立内酯实验室,专门找人在里面制作内酯。总不能天天让人在学校里处理猪肝吧!天一热味道简直能让人窒息。乔柔深吸一口气,感受到原本充足的资金开始紧张。最初的投入要比想象中多。她脑子里已经开始计算租一个空房子搭建实验室要多少资金了。实验室要的设备可不全是几块钱的东西。再加上内酯豆腐要入口,环境卫生绝对要保障。不然豆腐本就容易坏,最初的材料一个卫生没把控好,一场涉及范围广的疾病能让一个品牌一夕之间毁于一旦。看似几分钱的黄豆即将进入到疯狂敛财阶段,可乔柔一细想各种设备完善,只看到了无数金钱的流逝。她只能先笑着表扬:“能够一下子有那么多内脂粉简直是意外之喜。我真的想都没有想到。”但口风下一刻对赵喜说,“豆腐有一句非常好的俗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一步步来,现在你用学校实验室能做多少内酯就做多少。产出量和材料费记账给我写清楚就行。不用急,慢慢来。”赵喜来点了点头。乔柔其实缺钱的一下子就想到了融资。但她又想到,真那么做以后,豆腐坊的决定权得另外写合同确保全然是她做主。合适的钱能弄到最好,弄不到的话对乔家美人豆腐而言,两年内一步步来最合适。她和赵喜来说了一下规划:“我们一个月后看具体内酯制作情况以及美人豆腐卖的情况。如果说一个月后情况可以,我马上筹备实验室。如果赵喜来你有想要在我这边继续做的,你就继续来。要是有自己想要做的大学研究或者毕业论文上的问题,我这里如果可以帮上忙也会尽量帮。”赵喜来顿了顿没说什么,再次点头。一年后的事情太过遥远,乔柔却也给赵喜来说清:“你毕业或者说什么时候不想要做内酯了,能帮我找到接手的人最好,找不到的话提早一个月告诉我,我好找一个合适的人选。当然制作方法和用量短时间内保密,除非你要写在论文里或者向上申请资金,那完全可以,我这边也能配合。”赵喜来再次点头。话题探讨完,乔柔重新拿起内酯粉,握拳:“那让我们就来试试真正的美人豆腐!内酯豆腐!”乔柔把内酯粉拿去找她爸,把用法给他爸说了个清楚:“这个是内酯,和石膏粉用起来差不多,但是做出来的豆腐更加嫩,可以做更多豆腐脑!”旁边赵喜来跟上,忙结巴中努力沟通,说具体要加多少水才能做成功。乔大志做了那么多年的豆腐,一下就听了个明白。他都没算具体数字,已经大致算清了要加的水量,并且明白内酯豆腐能多产极为多的豆腐。他看赵喜来的眼神顿时不同:“大学生啊!”他再看向乔柔:“要不你也去读个大学?”大学生真的好厉害!好了不起!乔柔:“……”不是,好好做豆腐就做豆腐,怎么又变成想让她读书了!作者有话说:第43章乔大志只是在点卤步骤把石膏粉替换成内脂粉。豆腐变成豆腐脑凝固揭开后,乔柔等所有人都围着大缸看里面凝结的豆腐。让乔大志意想不到的是,这豆腐似乎是比原先的石膏豆腐更加细腻。乔柔倒是想到了。乔家美人豆腐比别家的豆腐要嫩一些,口感更加细腻。在经历机器和乔大志两层过滤之后,如今的豆腐口感愈加细腻,但送到菜场渐渐变硬,比起她三十年后吃的真正嫩豆腐依旧有差别。如今的内酯豆腐可能是最接近她三十年后吃的真正嫩豆腐。手请抚有弹性,稍一用力就能让豆腐细碎,口感能做到入口即化,只留下满嘴豆腐香。乔大志将豆腐舀入木盒,用机器压过后叠起来。再过了二十分钟,轻掀开纱布,乔柔眼神弯弯,对内酯豆腐成品拥有了十万分的满意。一块豆腐光肉眼看就能看出更嫩了。她切下一块来给在场的所有人分了分,每个人尝个味道。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用猪肝提取的缘故,此刻的豆腐多增加了一点鲜香味,舌头碰触豆腐,柔软触感恍若没有什么能比这更软。内酯豆腐最适合当冷菜。哪怕只是撒一点稀到不行的芝麻花生酱都能让人将一整板解决。当然现在并没有完全机器化制作,豆腐里总免不了有一点气泡。可这点气泡正是手工豆腐的魅力。加入不管何种汤汁酱料,这些气泡就会成为汤汁聚集场,到嘴里留下更丰韵更有层次的口感。乔大志尝完惊叹两声,看向乔柔的眼神几乎完全写满“不如你还是去再读书吧”这种意思。看看红日大学的学生,一个个都老厉害了。乔柔能说什么?她要是考大学得从头捡起来。现在的她连数学书都看不懂,早还给以前任课老师。至于副科一类也差不多。她人生综合知识能力最强巅峰时期就在高三,其后就在不断退化。如果说人类迈向高三的步子是在不断进步,她离开的高三的步子就是退回那些步,当初学了几年,她放下的几年就退了几年。四舍五入现在综合知识能力大概是个小学生。至于商业上的专业知识,在现在市场化经济都没怎么开始折腾的阶段,她可依旧还是那个废物的豆腐坊闺女。乔柔一脸无辜:“我有空读书研究这些,还不如多找几个厉害人帮忙。你看赵喜来就是我找来的。”赵喜来在边上也一脸无辜。就是美人无辜是让人能产生好笑情绪,赵喜来无辜只能让人一口豆腐呛在嗓子口。围观到的一个帮工看到赵喜来无辜,吃豆腐当场呛住,猛烈咳嗽起来,丢脸丢到恨不得当场钻地消失。其余人更是哈哈大笑。弹幕也全部笑喷:【救命哈哈哈,赵喜来怎么会有这种又丑又搞笑的表情啊!】【笑死我了,太好笑了。】【赵喜来:可这又关我什么事情呢?我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化学人而已。】既然豆腐能吃且口感变更好、成本降更低,乔柔当然是果断直接采用。现下的食品管控全然没有几十年后那么严苛,只要食品没有什么化学或者生物性污染,不会导致食物中毒就可以贩卖。乔柔暂且能确保的就是保障豆腐坊的安全卫生为题,每天都和家里人或者让帮工一起大扫除一遍。至少机器是肯定要深层清理的。清洗完后他们还得擦干防止金属氧化铁锈。乔柔一家人现下可关心这台机器。这一天接下去卖的豆腐,全部都是新的美人豆腐。到当豆腐制作好送出去卖,乔柔会告诉每一个人:“这豆腐是我们专门找了大学生再研究,精心研发出的新内酯豆腐,吃起来比以前的豆腐更软。保留了更多豆蛋白。”很多人听不懂什么叫内酯豆腐,乔柔也没法更多解释,毕竟内酯就是个凝固剂,再怎么解释也就只能笑着说:“就是更嫩的豆腐嘛!我们家最嫩的豆腐!”于是村里人拿出去卖,自然也就理直气壮说:“现在卖的是新的豆腐品种了啊!大学生研究出来的最嫩的豆腐!”由于豆腐的大量生产,乔柔豆腐厂也产出了大量豆渣。这些豆渣处理起来更是简单,除了村里种地的人会过来买点,其余全以低廉的价格全部卖给本地最大的养鸡场养猪场。这条线还是程怀朝帮忙牵线的。程怀朝现在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今天帮这头牵个线,让这家的废品送去另一家,另一家的废品送去新一家。这段时间各种厂的老板其实圈子小,互相间也认识。一个开口说:“哎,我这边烦死了,每天让人处理点东西要花个把月。还有生产废料也不知道搞哪里去,最后就找个山头挖了埋下去。”另一个立马:“你知道程家伐啦?他们家里老二那个小伙子最近就在搞这个。”一个介绍,程怀朝的生意再次扩大版图。其中饲养场的知道乔柔这边每天能稳定供应大量豆渣,高兴得都不用他们自己送,亲自派人每天定时来收。其中江高明最早几天的时候还特意过来照看了下。过来收豆渣的人每回来的时候,还非要和乔柔多说两句:“你们家这个豆渣真的是量足,处理起来又快。猪都能多吃两口。”乔柔:“……”她是不知道豆渣和豆渣之间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卖。能形成一条龙的处理线更好。说实话到这种地步,方圆百里之内,卖豆腐的其它作坊还真一时无法和乔柔这家比拼。比嫩比不了,比精致的画比不了,比产量也一样比不了。如今唯有竞争力的只剩下了公家的豆腐厂。乔柔的事业如火如荼,被关起来的李梨花痛不欲生。李梨花自从被抓进来,话不敢多说了。说多了怕暴露更多的事。她心一直悬在半空中,不知道自己以前做的事会不会被一件件挖出来。可不敢多说,总有人有方法让她多说。她的事被不止一个人问了,自然被从派出所提交到了公安,并被当做一桩大事仔细调查起来。李梨花都认识谁,处理赃款的时候找的谁,又以前干过点什么事情,一一调查起来。本来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上面要求花大心思在这么一个李梨花身上,暗地里惹了几个基层人员不满。可不查不知道,一查问题越来越大。卢旺的小舅姓周,叫周武。周武第一回 碰到程怀朝过来问,于是介于情面去问了一下帮催一下处理进度。第二回碰到受害者家里来问,结果发现受害者家里也地位不小。第三次又碰到了龚家来问,简直让周武当时都想问李梨花是何德何能,能同时得罪几个大户。派出所的老警察经过和李家弄堂的人沟通,再加上找了原本负责那边的警察询问情况,带着年轻小警察再去抓了几个人,真正挖出了一点蛛丝马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