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节(1 / 1)

“没错,阿娘,若是将来张二郎高中状元,届时,我就是状元夫人,这不比嫁谁都好了?”陈念莞当着柳氏的面,当然不敢说张二郎凭借最大的优势——貌美,当仁不让成为了她夫君的唯一候选,这么心有点点发虚地辩解。哎,食色*性也,谁让她是一枚颜狗呢?柳氏剜了女儿一眼,隔日就去找晨出晚归进学的张二郎去了。张二郎没曾想自己才心动,喜事就来了,听明白柳氏字里行间要给陈四姑娘找夫家,暗暗问自己有没有这意向,一双好看的凤眼生生被他瞪成了更好看的桃花眼。自,自然是有,有的。张二郎握着拳头放在嘴边干咳了几声,差点没把自己呛着了。“要,要是陈,陈夫人不嫌弃张某家境贫困,张某自然是,是愿意的。”“那好,这门亲事我做长辈的允了,你看着找人给你出主意,找媒人提亲吧!”柳氏也不废话,人是女儿挑的,有什么好拐弯抹角的?张二郎瞪着一双桃花眼点头,点点头,再点点头,郑重应允了。他是没有族亲,也没有双亲,但他有师傅啊!青云书院的范山长。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儿怕是得让范山长先尽一尽父亲之责了。于是张二郎压抑不住心中暗喜地去寻范山长。范山长本就欣赏张二郎才学,听闻张二郎属意陈家四姑娘,又听闻柳氏暗允了这门亲事,也点头:“便是子淮在生,怕也会允你做他女婿。”子淮,是陈念莞父亲陈鸣的表字。随后范山长出面请了媒人到燕来巷提亲。正等着媒人上门的柳氏当即就应下了,交换过庚帖后,陈念莞跟张二郎这门亲事就算正式订了下来,日后再慢慢走婚仪程序。拿着订婚书的陈念莞,忍不住抚住自己的脸傻笑了好一会儿。哎呦,现代的时候大龄未嫁青年的她,穿到这个时代竟然也定亲了!好事接踵而来,陈念莞叫牙行帮忙看的铺子也有了消息。初八寻了开业做生意的牙行打听商铺,陈念莞跟柳氏就去看过几间铺子了,或出租的或出卖的,都没寻到满意的,所以委托了牙行的伙计,一有商铺出沽的消息,就即时通知她们。今日,那牙行的伙计就急匆匆跑来了燕来巷,说有一家商铺要售卖,来找柳氏母女问有没有兴趣过去瞧瞧。陈念莞自然是有兴趣的,母女仨穿上厚厚的袄子一起出门,到了牙行伙计说的那家商铺。商铺开在东区的主街市,从地段上看是属于高门大户以及权贵们聚集的富人区,商铺旁边就是一棟两层高、装修高雅的茶居。对于这商铺的地段,陈念莞自然是满意的。出摊的河粉卖了那么久,基本上都是斋炒为主,因为面对的都是中下层的食客,但若是做荤河粉的话,就能打入富人消费者市场了。对于商铺本身,陈念莞也很满意。是带后院厢房的一层商铺,原本是做布匹买卖的,前头商用,后头可以住人,甚至于比自家住的四合院都要大。左边两间厢房作仓房,右边两间厢房作绣房用,只是住人的厢房只有三间大房,除了一个稍小的房间看得出是主家住的,其他两个大厢房布置成大通铺便于容纳多位绣娘,还有一个以供进货的角门,恰恰容得下一辆驴车的样子。唯一不满意的是价格。主家不租,只卖,要价三百两银子。对陈念莞来说,属于天价。她自家住的房子也没这么贵。前儿卖方子赚来的区区几十两钱银基本上花没了,卖腊味的银子买房后剩一百两左右,加上卖酱肉干积攒的钱银,具体也就四百四十多两吧,用去五十两买地,又赠与了一笔银子给堂哥表弟,就只剩下三百七十多两。来看这家商铺之前,她以为自己有房有车好歹算是富人阶层,来看这家商铺之后,她才知道自己钱银还是少得可怜。要买下这家商铺,再算上过户的税银跟中人费,怕自己到时候手头就只余六十两左右的银子了。买下这商铺后,还得重新修缮,得打本进货,还?????要预算出开店第一个月的亏损要填上的银子,处处得花钱,她能用六十多两开起一家河粉店吗?陈念莞陷入了深深的怀疑,看着商铺却依然恋恋不舍。“陈四姑娘,不是我说,这个位置的商铺可是很走俏的,根本不议价,都是买家求着卖的,往往主家一说卖,没两日就能卖出去了。我是看陈四姑娘你跟我们牙行合作那么长时间了,也诚心是在找商铺,所以才第一时间通知你的。”陈念莞找的牙行,就是一开始租房子,买房子找的同一家,连伙计也是同一个。陈念莞当然知道这商铺的地段好,不好价格能这么高吗?陈念莞嫌贵,又喜欢,想放弃,又不舍,纠结了许久,还是柳氏看出陈念莞的心思,道:“要喜欢,便买吧!”毕竟是繁华区的商铺,一铺难求,即便贵,买下来不做营生,出租或转卖,也很容易出手。陈念莞心里默念了十遍:以后我会赚回来的以后我会赚回来的,而后一咬牙跟牙行伙计说:“买了!”牙行伙计大喜,张罗着跟主家见面过户办手续。到填写商铺所有人时,陈念莞看着柳氏:“阿娘,这名字就写您的吧?”“哎,干嘛写我的?”柳氏知道自家的钱银都是陈念莞赚来的,马上摇头:“不行不行。”“那写萱萱的,算是我给她置办的嫁妆。”今儿年节,柳氏手里也有了余钱,到金饰行给她跟萱萱各买了一些首饰,说是从现在起给两姊妹置办嫁妆。“什么嫁妆?萱萱还小,用不着。”柳氏笑着道,欣慰,“她的嫁妆咱们以后慢慢置办,倒是你,都定亲的人了,该着紧你自个儿的嫁妆才是。这商铺就写你的名儿得了。”陈念莞想了想,也是。于是又将自己的名字填了上去。交代过牙行的伙计后,就让他拿着房契跟地契去县衙办过户红契去了。陈家河粉店铺子,get!第61章买了商铺后,陈念莞这些日子好不容易赚到第一大笔的银子,瞬间减少成约莫六十两左右。看着那存钱箱里两大一小的三个银锭子,陈念莞伤感了一会儿,就变成了雀跃,在自己屋里头手舞足蹈转圈圈。从今儿起,她不仅有房有车,还有自己的恒定资产,今儿是真呀真高兴。一高兴,陈念莞就想着做点啥好吃的犒劳家里人。刚好明儿就是年十五了,便打算明日大展身手一展厨艺。十五元宵么,自然是吃元宵的,所以陈念莞就打算做元宵。现代的时候,陈念莞熟悉的叫法是汤圆,吃多了芋泥馅的,红豆馅的,奶黄馅的,紫薯馅的,等等各种口味的汤圆,到头来她最喜欢的还是黑芝麻馅的。外白内黑,一口咬下去,浓浓的芝麻糊糊缓缓流出,黑白混淆,软甜不腻,香醇的芝麻味儿从舌尖弥漫开来,那感觉,嗯~,简直nice!but,这个时代的人却是没有尝过这么多口味的汤圆的。所以陈念莞准备了不同馅料:传统的猪油馅、芝麻馅跟花生馅,还有用泡了一晚上磨成的红豆馅。有柳氏帮忙磨糯米粉,又萱萱帮着搓圆子,满满一窝箩的元宵就做好了。柳氏本拿着这四种汤圆去煮的时候,陈念莞开始拿剩下的糯米粉做自己想做的小吃:“阿娘,您等着,我给你做个新式元宵。”陈念莞先从糖罐子里掏了适量的糖化成糖水,而后加入一早调好配料的糯米粉里头,搓匀后将其分成一个个小剂子,里面放红豆馅,做好后便成为了元宵胚团,然后放到芝麻堆里头打滚再打滚,直到外面全部沾满了芝麻。起锅,倒油煮热后,将这些胚团逐个放进去,随着油温渐渐高起来时,如炸鱼腐那样在热油里翻滚,这些汤圆会慢慢膨胀到两倍,直到炸得金黄后起锅。这就是汤圆的第二种吃法了,古代叫炸元宵,麻团,陈念莞生活的现代叫煎堆。一个个滚满芝麻的小球,圆碌碌、皮脆味甜,寓意“煎堆碌碌、金银满屋”。皮薄酥脆,甘香无比。吃过煮元宵,再来吃炸元宵,简直诛心。世界上好吃的,果然都是煎炸类的小吃。这不,顾着吃炸元宵,那煮元宵放在一边都受到了冷遇。“莞莞,我们这元宵,也可以拿去卖吧?”柳氏提议。生意人的本性啊,做营生多了,无论吃到什么好东西,都习惯性地想拿来赚钱银。陈念莞也想,可眼见着如今时辰已晚,原本做的时候也没考虑到要拿出去售卖,所以也就做了一家四口两顿的数量,拿出去卖应该不够看。“阿娘放心,等我们的铺子开了,有的是机会卖这个!”说归说,只是名字都叫是炸元宵了,自然是应季小吃,还是等来年的元夜再考虑吧!既然卖不成元宵,那便去看灯啦!抚宁县好歹是个中县,元宵夜灯会还是有的,还很热闹。陈念莞母女仨逛夜巷看花灯,身边自然是带着张二郎的,平时都猫在家里的百姓似乎在今晚倾巢而出一般,街道上熙熙攘攘地,人潮汹涌。怕走丢,柳氏紧紧抱着萱萱,而陈念莞却是跟张二郎靠得更近。也不知道是柳氏故意的还是无心的,总比他们两人落后一步,似是给他们营造私人空间,到最后,干脆便说是累了,她们母女俩先回家去,让陈念莞跟张二郎好好耍儿。“不是不是,姐姐我还想看花灯,我一点也不……”累那个字没说出口,萱萱的嘴巴就被柳氏捂上了,一点不尴尬地冲陈念莞笑笑:“我们先走了啊,莞莞你玩儿开心一些。”陈念莞也不尴尬,点点头,看柳氏带着萱萱到隔壁街去了,才回头瞟了一旁的张二郎一眼。张二郎握拳放在唇边干咳一声,尴尬的其实是他啊!自从订婚后,再跟陈四姑娘住同一屋檐下,进进出出抬头不见低头见,他就颇为不自在。虽说也就高门大户才讲究订婚男女不宜同居,穷家小户订婚男女同居一户的现象也不是太少见。只是,毕竟他好歹也是位堂堂郎君,却无属于自己的容身之处,也无多少钱银傍身,虽说是嫁,但给他的感觉,就像是入赘。他如今除了抄书,也没别的能赚钱的营生,能多赚点银子的路数还是靠陈四姑娘给的。他还要科考,念书科举费钱银得很,他都挣不到几个铜钱,还得负担如此大一笔开销,想要置办家产,安居后把陈四姑娘迎进门是妄想,也势必决定了婚前婚后应该都会住在陈家,不像上门女婿像什么?虽然陈夫人跟陈姑娘不嫌弃自己穷困潦倒,也对自己住在陈家并无意见,但他心里却堵得很,恨自己家徒四壁,恨自己无能为力。张二郎因此纠结了几日,见柳氏待自己依然如故,态度平和,那陈四姑娘更是坦然,面对他亦是落落大方,心结慢慢解开了。既然自己如此这般的困境,陈夫人跟陈四姑娘也同意这门婚事,自然是不介意的,那他又何必杞人忧天呢?所以到元宵这日,张二郎便释然了,只是心里头还是会纳闷,自己身无长物,便是念书,也有个柳青这位竞争对手,陈四姑娘既愿意他做夫君,总不会是,看中他的脸吧?张二郎从人群里挤出来,拿着猜对灯谜赢来的花灯递给陈念莞时,很想斗胆问一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