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国家制造> 第4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节(1 / 1)

但他按住胸口,感觉心脏有一瞬间失序。第63章 开始镇上给两人办了庆祝会还不够,学校同样给两人举办一场庆祝会,还非得让两人上台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不只红星中学,连红星小学的魏校长也来邀请两人,毕竟他们都是红星小学毕业的,小学也算有一份教导荣誉。只是魏校长颇有些后悔的对季椽说:“早知道就让你晚点再毕业了,好歹有一个还能算我们学校学生。”季椽无语:“只是一次普通的科技展而已,以后这种展会将越来越多,校长爷爷可以现在开始培养学生对科研的爱好,将来说不定红星小学能参加科技比赛呢!”魏校长叹气:“我倒想,可惜我教书那么多年,你这样的学生我也只见过一个。”他摆摆手:“算了算了,不提这些。说起来,图书馆和操场的经费已经拔下来了,我打算把一间空教室改成图书馆,等弄好了你也来看看吧,毕竟是靠你才建成的图书馆。”季椽笑着点头:“我一定会来的。”自从上过电视,又被迫在学校进行演讲后,季椽和宋冀宁在整个镇上彻底成了名人,不管干什么都倍受瞩目。学校那间小研究室突然变得人声鼎沸,窗外趴满了好奇观看的学生。校长再度向季椽提出让学生们一同参加学习小组的事。以前是为了好学生们,现在跑来说情的人太多,校长也不敢主动提让谁加入,只叫季椽自己选。季椽全部摇头拒绝:“不是我不想帮同学们,只是他们想要的,我给不了。”如果真想学技术也就罢了,但想学着他们一样要名声,要上电视的话,季椽可不敢给人这种想望,否则以后这些人非得恨他不可。还是宋冀宁和季勇等小伙伴有用。一群五大三粗的人往窗口一站,眼睛一瞪,学生们立即吓得四散逃跑,如此几次,再没人嚷着要加入季椽的科学学习小组。终于清静了,季椽再度投入到研究中。上次和魏校长交谈之后,他突然想起中小学生科技比赛。在他重生前,中小学科技比赛已经举办了很多年,不敢说技术有多优秀,但确实引导了中小学生们对科研的喜爱,培养出一批潜在接班人,总的来说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既然现在还没开始,季椽就想着让它提前举办好了。回忆着前世中小学比赛的模式,季椽花了好几天把它写出来。科技比赛不只比机器人,还有其他包括天文学,机械,物理,化学等方面的项目,比赛内容极为宽松和灵活,完全照顾中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宋冀宁一直好奇季椽在写什么,等他终于写完立即拿到手里翻看,越看越感觉有趣,听季椽问:“小宋哥觉得这活动怎么样?”宋冀宁猛点头:“太有趣了,如果真有这种活动,我一定会参加。”季椽笑吟吟:“会有的。”他将写好的比较章程寄给在教育部工作的外公,很快收到外公回信,表示这比赛很有新意,他会申请举办。季椽想了想,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自己脑中关于机器人的技术都写出来。零零碎碎十几份,不像论文那么完整,但好在技术很高,应该也算有质量的文章。季椽写完后寄给陆瑞,让他帮找一份内部专业杂志发表。希望研究员们看到这些技术后,研究中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做完自己想做的事,季椽放下一切杂念,专心制造一轴数控机床的改造器。有越来越熟练的宋冀宁帮忙,还有其他小伙伴们打下手,改造器很快成功。其实本身也不是很难,只是季椽身边没有得力助手罢了。这点除非再找到几个研究生助手,否则季椽也只能全靠自己。制造完,确定没问题后,开始写论文。季椽有意教导宋冀宁,但知道他不爱这些,想了想,揉着眼睛装可怜:“小宋哥,我好困……”他有些心虚,不敢抬头看宋冀宁,长长的睫毛一颤一颤,看模样倒真挺可怜的。宋冀宁想到他忙了那么多天,要上课又要做研究还要写论文,铁打的人都受不了,一把将季椽按到怀里:“困就赶紧睡一觉。”“可是要写论文……”“不写了,又不急。”季椽摇头:“很急,我想快点完成。”宋冀宁按着他脑袋不放:“行了行了,我给你写好吧!你来说,我来写,这样可以吗?”季椽满意的闭上眼,靠在宋冀宁胸口,嘴角勾起一抹笑。以季椽口述,宋冀宁执笔的方式,两人合力完成了第二篇论文。《关于增强高精度一轴数控机床的可行性报告》。这并非完整的论文,虽然制造了高精度数控机床改造器,但一切来源于季椽的记忆,没有真正在一轴数控机床上检验过,毕竟数控机床不是他这种学生能接触的,只能不停其强调可能性。之后季椽将这篇论文寄到《青年科学报》,曙名季椽,宋冀宁两人。因为机器人以及他后来公开的那些技术,使他近段在学术界有了不小的名气,《青年科学报》编辑们审稿时,看到一封地址上写着红星中学的来信,立即拿出来打开。不出所料,这是季椽的来信,内容仍旧相当有水平,居然描述了如果对高精度一轴数控机床进行改造的研究。虽然季椽一直强调,因为没有数控机床,所以只是写出可能性,但仍旧很有技术含量。众编辑商量过后,便让这篇论文通过刊载。比起每周都能接到的气功大师自荐文章,季椽这种认认真真探讨研究的学生当然让人喜欢多了。论文很快在报纸刊载,并未引起什么关注,毕竟研究数控机床的人不多。季椽不急,在这时候,他收到了魏校长的邀请,请他来参加红星小学新图书馆的落成典礼。魏校长以前就说过要把一间空教室改成图书馆,如今总算完成了。他通过关系低价购买了很多书,加上一些捐赠,终于完成了一间小小的图书馆。比起城市学校的图书馆差了很多,但对来自乡村的红星小学而言,已经足够了。参观完小小的图书馆后,季椽,宋冀宁和一些被邀请的家长们就坐在台下参观落成典礼——小学生们的唱歌跳舞。小朋友们表演的节目不怎么样,季椽和大人们仍旧看得津津有味。蹦蹦跳跳的小朋友总是讨人喜欢的。小朋友们跳完舞后,典礼就结束了,校长顺便说了修建操场的事。上边给的经费只够买水泥,没有多的钱请工人,所以校长想请家长们农闲时来学校帮帮忙。为了小朋友们能有个平平整整的操场。一听为了孩子,家长们几乎都答应要来,并表示会传达给其他家长。季椽和宋冀宁离开学校时,宋冀宁说:“我以前一直叫魏校长老古板,原来他挺好的。”季椽笑着点头:“魏校长是个好校长。”两人离开学校不久,就见一辆皮卡经过身边,突然在两人跟前停下,司机探出头唤他们:“季椽,宋冀宁?”两人抬头,打量来人一会才认出来,本能的立正站好:“徐排长好。”这位是以前来镇上处理过哑炮,后来还给他们发过奖状的徐排长。两个镇上的普通小孩,本来徐排长早就忘记他们了。后来季椽跳级考上中学时,报纸上对他进行报道,还拍下了部队颁发的那张奖状,徐排长就想起了那个会制造金属探测器,还会画设计图的聪明小孩。前一段季椽和宋冀宁制造机器人打败扶桑的事,电视和报纸都有报道,这下真是让徐排长想忘都忘不了。那群逃学在水库游戏的皮孩子,想不到居然那么出色。他见两人立正站定的乖巧模样,笑着问:“你们要去哪,我载你们一程。”“谢谢,我们要去供销社,自己走着就行。”季椽道。徐排长不容拒绝:“上车。”把两人送到供销社门口,徐排长探出头唤他们:“季椽,宋冀宁,我从报纸上看到你们的新闻,了不起,继续加油。”季椽和宋冀宁愣了愣,笑着敬了个军礼:“是!”送完两个小孩,徐排长哼着歌把车开回军营。他今天出来是帮研究所运一批设备的,因此直接将皮卡开到了军营后的研究所中。部队后的这间研究所不算大,制造的也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东西,但好在离他们近,经常可以帮忙保养枪枝炮弹,又受着军队保护,是以双方关系一直相处融洽。徐排长向门口的卫兵打了声招呼,停好车走近研究所,靠近就听到里边传来争吵声。“所以说我们根本没有这方面经费。”“只是试试看,说不定有用呢?看这论文描述不需要很多经费。”“那也不行,上边都写了没经过实践,我们就一台数控机床,弄坏了怎么办?”“你连试都不敢试,还算科研人员吗?”“你……你这笨蛋!”“你才是笨蛋,猪头,老顽固!”又来了。徐排长笑着摇头,轻轻敲了敲门,果然里边的人还在忙着吵架,没人应答,他于是推门而入。“打扰了,两位,你们要的设备已经运到。”正在吵架的是两个三十多岁,穿着宽松白大褂的中年男人。戴黑框眼镜,理着小平头的是蓝裕田,头发略长,凌乱绑在后脑的是郑先家,据说两人是大学同学,自同学时代就经常吵架,到现在几乎成家常便饭,每天都要吵一吵。见徐排长进来,两人自然而然停止吵架,蓝裕田说:“喂,去倒水。”郑先家说:“你没手啊!”眼见又要吵起来,徐排长自己给自己倒了杯水:“不麻烦了,我自己来。”他倒了杯水在一旁坐下,好奇的问:“两位这次又是为什么吵起来?”他们吵架的理由大部份时候都很幼稚,徐排长最喜欢当乐呵。“说了你也不懂。”“外行人不会明白的。”在鄙视外行人方面,这俩专业人才倒挺有默契。徐排长也不恼,只问:“你们不说怎么知道我不懂?看你们吵得不可开交,不正需要一个外行人当裁判吗?”两人一想也是,蓝裕田道:“我们在研究一种cc4炮管,但研究所这台数控机床精度不够,压制不了。”“早就向上边打申请换一台二轴数控机床,但是上边也没有。”郑先家接口。这个徐排长了解:“数控机床太少,一向是抢手货。”主因是外国对华禁售,数控机床等重要机械无法购入,导致国内数控机床严重紧缺。“虽然可以向其他研究所借用数控机床,但实在离得太远,也不好把炮管运过去。”徐排长不明所以:“然后呢?你们为什么吵架?”郑先家抢答:“我今天看到一份杂志论文,说可以对一轴数控机床进行改造,提高精密度,达到1.5轴的功效。如果真能达到这功效,cc4炮管就有希望了,我想试试看,蓝裕田就是不准。”蓝裕田板着脸:“都说我们只有一台数控机床,要是弄坏了你上哪补一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