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国家制造> 第1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节(1 / 1)

季椽直接提出五年级的目标。魏校长瞪大眼:“季椽,我知道你聪明,但你得能先考过三年级再说。”“请给我三年级考卷,现在。”季椽道。“你确定?不要先回家复习一段时间?”“是的,不用。”“好吧,让我看看你有多聪明。”魏校长不喜欢自大的小孩,立即让老师拿上学期的三年级期末考卷。季椽当场考试,很快做完,老师现场批改,语文数学都是双百满分的成绩。季椽又道:“请给我五年级的考卷,校长爷爷,如果我的单科成绩低于90分,我就乖乖上三……嗯四年级如何?”魏校长便又让老师拿来上学期五年级期末考卷,季椽仍旧当场考试,当场批改,数学满分100分,语文94分,这成绩在红星小学绝对属于优秀成绩,连老师都迫切的点头:“我们班最高总成绩还比季椽低几分,校长,让他上五年级没问题。”魏校长老成持重,谨慎小心,又跑去市中心问了朋友。“一下跳四级?你确定?”他朋友震惊的问:“你说的小孩有那么聪明?”魏校长点头:“其实我觉得六年级他都没问题,但是下学期就参加小考我怕他以后基础不稳,所以还是压一下比较好。”“为什么压?让他参加才好!不对不对,不应该给他跳级,你应该让他以一年级的身份参加小考。”魏校长的朋友走来走去,激动的说:“如果他能考上,就代表你们学校的教育水平很高,这是政绩,政绩你懂吗?”第30章 决定这时代还没有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的说法,和未来相反,各个学校都很乐衷于培养天才少年。少年班,天才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人们争相把孩子送进去。不像后世,打出少年班天才班的名头,反而会被骂误人子弟。这时候学校胆子都很大,恨不得培养出几个十岁读大学,十二岁读博士的天才,至于这天才能不能跟得上大学的生活和教育,人格是否健全等等,至少培养他们的人从没考虑过,家长们也懵懵懂懂,什么都相信学校。直到多年后,这些天才班教育出了一群高分低能,考试以外什么都不会的人,才因为受到谴责而消失。但是目前教育界的普遍思想是:能培养出“天才少年”,说明国家虽然贫穷落后,但教育事业水平很高,甚至比得上国际的教育水准——这在某方面迎合了上面某些人的思想,于是得到大力扶持。是各个学校的重要政绩之一。魏校长身处通讯落后的滨江镇,对当前的教育界情况并不了解。被朋友怂恿着说了一堆政绩之后,只觉得胸口扑通扑通响。政绩!他一把年纪了,没有再上升的可能,现在这校长的职位也是补偿他曾经受过的苦,所以他是不贪什么政绩的。但是,有了政绩就能得到资金扶持,学校的操场,图书馆,就可以想办法建起来了。重返学校的魏校长又把季椽叫到办公室,拿了两份试卷给他:“这是我从市一小拿来的考卷,你考考看。”他涂掉了六年级几个字,没让季椽知道这是六年级试卷。季椽也没发现,他压根分不出五年级和六年级的语文数学题有什么差别,一口气答完试卷,趁着校长批改时问他:“校长爷爷,我可以跳级了吗?”进门时就发现魏校长的神情不对劲,似乎遇到了什么难事,季椽只希望不要和他的跳级有关。重温童年时光虽然挺有意思,但他可不愿真在小学浪费六年时间。魏校长改完了考卷,吸口气。数学100分,语文92分,季椽比较偏理科但是不严重,总体来说成绩仍旧很优秀,这要是小考成绩,都能直接进重点中学了。魏校长心中大定,对季椽说:“季椽同学,可以的话,能不能叫你妈妈明天来趟学校。关于你跳级的事,我需要跟她商谈。”季椽大喜:“校长爷爷,那么说我可以跳级了?五年级?”“这个……得和你妈妈谈过再决定……”季椽回家就跟家里人通气,再三强调自己要跳读五年级的事。李书兰不太赞同,她不担心季椽的成绩,只怕季椽读五年级容易被大孩子欺负。“我跟小宋哥学过格斗,不会被欺负的。”季椽劝道:“而且我可以读小武哥的班啊,有小武哥在,不怕别人欺负我。”这话终于说动了李书兰,于是她答应前往学校商谈。第二天早上,李书兰请假来到红星小学,和魏校长在校长办公室里进行会谈,季椽全程旁听。关于他的成绩,双方倒是达成共识,认为让他跳级没问题。但是李书兰和魏校长聊了一会,听说他想让季椽参加小考,她就不干了。读五年级她都不太乐意,更别提中学。中学生正是判逆胡闹的年纪,她儿子又瘦又小,被人推一把就得摔倒,李书兰哪里敢让他提前读中学。她又没打算让儿子当天才少年。季椽倒是惊讶,他没想到魏校长打的主意是让他留在一年级,然后下学期以一年级学生的身份报考中学。这要是放在后世,也绝对是爆炸性的新闻,不过会以骂声居多。但考虑到这时期正是“天才班”“少年班”崛起的时代,说不定学校会得到赞扬,还能得到媒体的大书特书。这种出格的行为,感觉不是谨慎小心的魏校长会做的事。“校长爷爷,我可以问原因吗?为什么要让我以一年级身份报考中学?”季椽问。魏校长大概不擅长解释,哧哧吭吭的重复了一遍朋友的话:“我朋友说,这是政绩……有了政绩,就能申请经费扶持……就……就能建操场和图书馆……”季椽了然。红星小学的操场不能算操场,只是一块凹凸不平的黄泥地,平常还好,下雨天的话师生们只能踩着泥水进出教学楼。像这种普普通通不起眼的小学,想额外申请经费是很困难的,政绩确实很重要。而且跳级考中学本来也是他明年的计划。小宋哥明年就初三了,可以说正处于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阶段,季椽是打算跳级到中学去盯着的。没有了水库事件,小宋哥并未缀学,也不知道初中毕业后会不会去当兵。如果不去的话,按这时代普通人的路线,基本都是考技校和中专,毕业后分配进工厂。只有成绩特别好的孩子,才会冒险读高中考大学——考不上的话,高中是没有工作分配的。季椽也知道自己不应该过多干涉别人的人生,小宋哥现在很幸福就足够了——但是他无法接受小宋哥跑去读技校(中专分数线高),然后进工厂当工人的未来。李书兰本来听魏校长说政绩时已经生气的瞪起睛,待听到后头,她的气便消了,也理解了。只是仍旧不愿意牺牲季椽,虽然儿子很聪明,但小学基础没打好,万一在中学跟不上,不是揠苗助长吗?“妈,我要参加小考。”“缘缘?!”季椽笑着安抚他妈妈:“没问题的,我本来就想先跳读五年级后,再跳读考中学,现在可以一步到位更方便。妈,如果你担心的话,可以拿中学试卷考我,我如果能通过,就让我考中学,可以吗?”“缘缘,你确定真的要读中学?”李书兰问:“中学没有朋友哦?”比起成绩她还是更担心儿子的其他方面。季椽肯定的点头:“中学里有勇哥和小宋哥他们,所以没问题的。”季建国和季老根也知道季椽要跳级的事,他们是普通家长思想,认为跳级很好,说明儿子在学校成绩很优秀,所以非常支持。中午季椽和李书兰回家的时候,这对父子俩很开心的凑上来问:“缘缘,怎么样,你要跳读哪个年级啊?”“一个年级也不跳!”李书兰把季椽抱下自行车,又蹬着自行车匆匆离开。季建国父子俩不明所以,忙问季椽:“缘缘,你妈怎么不高兴?难道学校不让跳级?”季椽点头:“嗯,还是读一年级。”“为什么,缘缘你成绩明明那么好,双百呢!”季老根急道。“爸。”季建国推开他爸,拍拍季椽的肩,安慰儿子:“没关系缘缘,不让跳就不跳呗,很多学校都不准人跳级的,别放在心上啊,缘缘成绩好我们都知道!”季椽笑着点头:“嗯,爸爸爷爷放心,我不难受。”见儿子孙子这么说,季建国和季老根反而觉得心酸。明明昨天儿子还很期待的说要跳读五年级呢,怎么可能不难受。校长太坏了,不让就不让,怎么还骗孩子啊!缘缘得多伤心啊?李书兰很快又蹬着自行车回来,见祖孙三人还站在门口说话,停好自行车问:“你们在这干嘛呢?怎么不进屋里说话。”她牵着季椽进屋:“缘缘到我房间来,爸,建国你们先吃饭,我和缘缘有事,晚点再吃。”不管门外那对胡思乱想的父子,李书兰示意季椽在书桌前坐好,摊开了她刚才借来的语文试卷,又从抽屉里翻出一份数学试卷:“这两份是去年初一的期末考卷,你试试看。如果每科不能达到80分以上,就不准参加小考。”她是反对季椽跳读中学的,所以完全没给他学习的机会直接就考,想让他知难而退。这时代的中学试题其实比起后世更简单,季椽不久前还看过初一初二的备课本,记忆犹新,很快解答完成。仍旧是数学100分,语文88分,有那么点偏科了,但问题不大。李书兰愣了,期中考试刚结束不久,她的学生中没有这样的好成绩。“缘缘,这是中学的试题,你什么时候学的?”她确定她没教过。“妈,你忘了我前段跟你借语文数学的备课本吗?”“不是帮季勇和宋冀宁他们借的吗?”“嗯,我也顺便看完啦!”“……”李书兰无言以对。她在季椽身边坐下,认真问:“缘缘,你真的要跳级读中学?要知道中学和小学不一样,你到了中学就不能像现在这么轻松了。”季椽前世经历的中学时期更艰苦,为了继续读书,他需要每科成绩都拿第一,才能让学校给他免除学杂费并拿到奖学金。所以像现在这样,有家人疼爱,有兄长照护,除了读书什么都不用发愁的生活,他怎么可能会觉得难受?“妈,我没问题。”季椽认真的目视她:“我想考中学。”“……好吧!”李书兰妥协了:“但这件事你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你爷爷和爸爸。”她指向门外:“他们俩藏不住话,万一不小心说漏嘴,别人都盯着你,你要是考上了还好说,万一考不上,有些人不知会说出什么话来。至于我,还是那句话,我希望你能轻轻松松的渡过童年,考不考得上都无所谓,所以你不要给自己压力。”“知道了,妈。”季椽笑着点头,心中是满溢的幸福。尤其打开门看到关切又小心翼翼怕他伤心的爷爷和爸爸时,更是觉得幸福得要哭。用后世的话说,他上辈子一定拯救过银河系,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第31章 经管书自从跳级的事没消息后,季建国和季老根就变得小心翼翼起来,唯恐刺激季椽。那天晚上回来后,缘缘看着都快哭了,把他们心疼得不行。为了让季椽开心,两人给他买了好多零食和玩具,弄得季椽哭笑不得,再三保证没事,于是季建国玩具不买了,变成给他零花钱。几天下来季椽就攒了十块,瞬间不用发愁没钱买收音机的配件了,他估摸着自己哭几次,说不定还能买一台新的收音机。虽然自信自己完全跟得上初中的学习,但为了不让妈妈担心,课余的时间,季椽开始翻看初中课本。小学的六年级课本他也有了,是魏校长给的。魏校长挺尽责,还特意找了六年级老师给他开小灶。结果几个老师教过他后,纷纷要求让他跳级,并想将他安排到自己班上来。魏校长当然不能答应,他还指望着季椽一鸣惊人呢!于是季椽亲眼看着魏校长被几位年青老师指责是老古董,不懂因材施教,误人子弟。魏校长那个委屈,为了政绩,为了学生们的操场和图书馆……硬生生忍了。季椽只能同情的拍拍他。季建国最近特别关注儿子,发现儿子晚上回家居然在看中学课本,还以为他受刺激大了。但是没关系,儿子开心就好。但季椽看的是李书兰的课本,因为每个老师每门课只有一本课本,李书兰也不是经常能借给他,季椽也不是经常能看。他无所谓,但是暗戮戮观察儿子的季建国担忧了。他其实很怀疑儿子看不看得懂中学课本,但还是那句话,儿子开心最重要。于是季建国翻箱倒柜,找出了自己早年的中学课本。季建国当年读到了初中,在农民子弟中算是高文凭了,家里虽然穷,也愿意供他上学。奈何半大小子吃得多,季建国每天都感觉吃不饱,肚子饿得咕咕叫,哪有心思上课。李书兰那时和季建国是邻座,就每天用手帕包了个馒头,悄悄塞给他。季建国又每天洗干净手帕,偷偷还给她……中学时代成绩不好,见天挨老师骂,又整天饿着肚子,还半途缀学,但在季建国的回忆里,中学时光满满都是美好的粉红色。所以即使过了很多年,季建国还好好保留着他的中学课本。季建国抚摩着泛黄的封皮,脸上露出温柔的笑意。这本承载他少年青涩记忆的课本,现在要传到他和她孩子的手上。“缘缘,过来。”“爸,什么事?”“你最近不是在看中学课本吗?”季建国把手上的书递给他:“这是我读中学时的课本,就给你吧!好好珍惜,不要弄坏了。”“……(⊙o⊙)”季椽表示震惊。他爸好像误会了什么,但是十几年前的课本啊,季椽还是挺好奇的,不知道十几年前的知识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季建国给他的这本书也是一本《数学》,虽然封面泛黄,但整本书平平整整,连个小折边都没有,显然一直被很好的珍藏着。季椽不由想到,莫非他爸也像黄阿姨一样,其实很想读书?季椽好奇的翻开十几年前的数学课本,看到的数学题让他目瞪口呆: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人们对于自然界中“量”这一概念的认识,就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例1:解放前,大地主黄霸道长期雇佣10个长工,每年剥削长工们生产的粮食50000斤,设x年后地主剥削长工们的生产粮食总量为y斤,则有:y=50000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