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女配一心学习[快穿]> 海王目标是宇宙星辰(1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海王目标是宇宙星辰(18)(1 / 2)

1961年,前苏联的尤里·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1963年,同样出生于前苏联的阿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捷列什科娃,为女性踏入太空拉开了序幕。

2003年,伴随着神舟五号的顺利升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发射载人航天实力的国家。

虽然后起,却发展迅猛,后来居上。

国内乘运载火箭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必须是空军出身,有非常丰富的航空经验,在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之后,才能被获准。

预定两年内发射的明日号却有些不同。

这次,航天局在挑选宇航员时,除了经验丰富的空军飞行员,还特意为工程师预留了一个位置。

z国空间站历时五年,即将组装完成,在最后的关键时刻,需要一个熟悉空间站的工程师进入太空进行检查和维护。

当然,航天局手中也有很多备选名单,比如周康文,陈强……这些对航空航天有着丰富经验的老教授。

所以当看到姜喜月的名字出现在推荐名单上的时候,连同庄严局长在内的几人都没有放在心上。

年轻人有理想是好事,但也没打算选她。

姜喜月太年轻了,现在也才仅仅26岁,和历史上进入太空中,最年轻的宇航员同龄。

就算不看年龄,姜喜月进入航空科技,开始接触航天技术也只有短短一年,就算按照明日号发射的时间来看,撑死两年。

而且还只是教授的助手。

研究生尚未毕业。

选她进太空进行机体维护,太冒险了。

可是很快,在他们对载人火箭和空间站性能调查的时候却发现,里面超过一半的项目,竟然都有姜喜月的参与。

她不仅包揽了火箭推进器的改装,还涉及了宇航员生活区的设计,甚至连国家空间站温度平衡问题,都是她解决了。

从年纪看,她是最小的。

但是论经验,就连周康文都比不上她。

还有谁能比她更熟悉空间站和火箭的一切?

发现这件事之后,所有人都沉默了。

最后是庄严局长一拍板,通过了姜喜月的申请,让她成为12个备选宇航员之一。

在此之后,还需要经过漫长的训练和审核。

不仅要提前适应太空中的失重环境,还需要对身体素质进行筛选。

江望野一直知道姜喜月有多想进入太空,所以这一些都是悄悄进行的,如果不成功,会让她刚失落。

为了这件事,他忙前忙后,往航天局和各大相关单位跑了好几趟,不断询问消息担心。

直到生日前一天,他收到了航天局的通知,才把这个消息告诉她。

这是他们之间的约定。

等到了太空,姜喜月要为她拍摄一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球俯瞰照。

这份入选名单,可能是姜喜月这辈子,收到过最好的礼物。

没过几天,在体检通过之后,她进入宇航员训练中心,成为三位随行工程师之一,开始为进入太空做准备。

宋思雨和杨万辉知道她要成为宇航员后,一直紧张不安,担心出事。

他们好不容易才和女儿团聚,一分一秒都不想分开。

在地面上还好说,他们可以护着。

等上了太空,生死只能听天命。

姜喜月特意向11区领导申请了参观名额,带着两人在可开放区域参观了一遍,把各种航天仪器一样样解释给他们听。

听了一圈,这些仪器的设计里有一大半,姜喜月都参与其中。

姜喜月十分自豪道:“这些仪器都有我参与研发,到了太空中,只要它们正常运行就不会出事,你们还不相信自己的女儿吗?”

他们当然相信。

女儿有多么优秀,杨万辉和宋思云心里就有骄傲。

就算不相信其他人,他们也绝对相信姜喜月。

经过这次的参观之后,两人总算是稍稍放了心。

宇航员对饮食有诸多要求,从那天开始,宋思云就被开始天天钻研营养和厨艺,给姜喜月投喂。

第二年年初,姜喜月发表论文《关于空间站舱外泄漏羽流场数值模拟的研究》,针对空间站运行过程中,舱外氨气泄漏的发生,运用直接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进行模拟。

论文一经发表,立即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被翻译成不同文字流传。

两个月后,以这篇论文作为期间,姜喜月顺利完成毕业答辩,完成了研究生课程。

同时,航天局最后一批筛选名单也新鲜出炉。

姜喜月成为三名宇航员中的一人,获准打成明日号进入太空,负责完成空间站的最后维护工作。

此时,使用了她和周康文教授所研发的推进器的运载火箭,已经生产组装完毕。

距离发射时间不到半年。

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姜喜月一边完成宇航员训练任务,同时也没有停止对物理工程的研究,陆续发表了几篇论文,反响热烈。

设计了好几个针对航天航空的平稳性设施。

八月,明日号发射升空,举国瞩目。

作为航天员之一的姜喜月一露面,立即引起轰动。

航天员身份在此之前一直没有公开,现在人们才发现,竟然是姜喜月!

此时的姜喜月还不满27岁,刷新了女性踏入太空的最低年龄。

而且,她还是作为技术工程师参与航行,震惊世人。

她有什么资格参加?

不少人看到穿着宇航服,依旧明艳动人的姜喜月,心里冒出一个疑问。

可是在看过官方公布的数据之后,全部心服口服。

要是她都没有资格,那谁还有资格?

大多数火箭发射都会选择在清晨和晚上,明日号也不例外。

早上九点,晨曦布满天空的时候,姜喜月穿着厚厚的宇航服,身体被固定在座椅上,神色冷静,但血管中的血液却在沸腾呼啸。

耳朵里一直传来嗡嗡声。

隐约中,火箭发射中心指挥员的声音传来,震耳发聩。

“……5、4、3、2、1,点火!”

隆隆声音传来。

很快,一个巨大的推力迅速向上攀升,姜喜月被这股巨大的力量狠狠往下拽。

控制室不断传来播报。

“雷达工作正常。”

“明日号飞行正常。”

“太阳帆板展开正常,各舱环境正常。”

“船箭分离完毕。”

“通信、雷达、电遥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

……

在逐渐适应了升空冲击后,姜喜月的心情慢慢平复下来。

二十分钟,搭载了三名宇航员的明日号进入地球周期性轨道。

飞行稳定后,沉重的压力迅速消失。

在向地面指挥中心汇报之后,姜喜月解开了束缚带,开始缓慢地周围游走,把所有仪器都检查了一遍。

路过窗户时,无意间朝外面看了一眼。

瑰丽的蓝色地球仿佛一颗漂亮的宝石,在漆黑的宇宙中闪着让人着迷的光芒。

几万年前,她就这样飘浮在宇宙中。

现在如此。

数万年之后,也会如此。

滚动着岁月的年轮,不卑不亢,孜孜不倦。

看着眼前这一幕,一个全新的世界似乎在眼前慢慢打开,一切的问题都化作乌有。

同行的另一位宇航员是第二次升空,看到姜喜月看着地球发呆,道:“等到了空间站之后,会更漂亮。”

姜喜月忍不住心中的激动,还是将眼前这一幕拍摄了下来。

经过整整两天的飞行,明日号追上空间站,完成首次自动交会对接。

空间站内部的空间比明日号更大,在这里,他们将会停留足足十一天,对空间站内所有设备进行检修,完成空间站的最后组建。

姜喜月作为工程师主力,在两个宇航员的帮助下,迅速开始排查。

用了五天时间,才终于完成所有检查工作。

接下来又陆陆续续完成了一些试验任务,只剩下了一个最为特殊的任务。

这次是航天任务顺利完成,预示着空间站的顺利构建,航天局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会在最后一天,空间站内的三位宇航员将会进行两个小时的全球直播。

这个消息才刚发出,人群就已经挤爆直播间。

等待了足足半个多小时,姜喜月和另外两名宇航员的身影出现在镜头中。

身后是能看到宇宙星辰的窗户,远远的,依稀能辨认出一颗蓝色星球,黑暗中的星云偶尔变换,神秘却带着巨大的吸引力。

杨家所有人此时也坐在电视前,紧张地看着空间站里的姜喜月。

看到她还算正常,面色红润,才终于放下心来。

直播中,宇航员回答了一些记者和网友的问题,接下来就是一些简单的展示。

轻而易举地漂浮在空中,水珠在空中凝聚漂浮,借助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人体曲折前行……

新奇的状态立即引来整整热议。

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宇宙的探索,从古到今都没有停止过。

两天前,他们觉得太空距离自己或许太过遥远,可望不可即。

但是现在,看着年纪和自己相仿的姜喜月在太空行走,或许……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梦想,就是要敢想。

江望野和基地其他员工一起聚集在大屏幕前,抬头凝视对着镜头微笑的姜喜月,看到她身后的舱体上贴着一张地球的俯瞰地照片时,目光变得更加温柔。

早在开始之前,罗隐提前和导演请假,身上的衣服都来不及换下来。

穿着厚厚的将军戏服,站在休息室里,拿着手机观看姜喜月的航空直播。

直播进行过半,完成了一些展示和实验之后,主持人从观众留言中抽出一个问题:

在空间站里生活,都有什么娱乐活动?

两名宇航员分别展示了自己运动器材和书,镜头落到姜喜月身上。

她想了想,拿出一把便携式古典吉他。

“一年前,一位朋友教了我一首曲子,每次我想对宇宙说什么的时候,眼前的浩瀚世界却震撼得我说不出话来了,只有这首曲子,或许能被宇宙和千万星辰听见。”

指尖轻轻拨动琴弦。

清脆的声音立即在直播室中传来。

刚听到第一个音节,罗隐的瞳孔骤然紧缩。

很快,观看的人也慢慢辨认出来。

【这不是罗隐电影的插曲吗?】

【归月,我最喜欢的曲子。】

罗隐身上还穿着厚重的铠甲,身体僵硬甚至不能坐下,眼里却像是有火焰在燃烧。

一旁的经纪人小声文:“是你教她的吗?”

罗隐没有回答。

他转头看去,才发现这位冰山影帝,脸上带着温柔迷人的笑容。

两分钟的曲子并不算长,姜喜月已经练习了整整一年,到了空间站之后,看着窗外变换的星云和无边无际的黑暗宇宙也常常会演奏。

悠扬的乐曲在直播间余音绕梁,所有人久久不能回神。

背靠着浩瀚宇宙的人,怀里抱着吉他,微卷的长发在无重力的环境下,于空中漂浮,虽然没有化妆,姜喜月也美得让人屏息。

不知道音乐声能不能透过厚实隔热隔音的舱壁,在没有介质的外太空中,会不会被某种外星生物以某种方式获取,并倾听。

或许在千年之后,宇宙融为一体,这首曲子会再次回到地球。

这次的空间站直播,在国内外均引起空前讨论。

杨烁特意请了一天假,坐在电视机前,和家人看了整场直播。

结束后,心情还久久难以平复。

骄傲地发了一条微博:

这是我姐。

下面是一张姜喜月抱着吉他,坐在宇宙中,垂眸轻笑的截图。

第二天,为期是一天的航行正式结束,三位宇航员返航,顺利降落在预设点。

走出返回舱时,国歌刚好响起,五星红旗缓缓升高,为空间站的建造划下一个句点,也同时打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在所有人的关注下,三人接受了航天局长的亲自表彰,随即被带回航天局,进行身体数据检测和内容汇报。

足足一周之后,姜喜月才终于回到家。

第二天,带着自己拍摄的地球照片去找江望野,完成了两人的约定。

江望野看着手中的照片,久久没有说话。

好一会儿,才终于转过头来。

“是独一无二的吗?”

“是。”姜喜月回答。

接下来整整一个月时间,有关于姜喜月的报道铺天盖地。

最美宇航员顺利回到地球

最年轻的物理工程师,这些设计都是有她领导

刷新历史记录的宇航员,你值得了解

……

“姜喜月”这个名字,几乎传遍全国。

接连不断的报道,让就连不怎么出门的骆母也了解得清清楚楚。

当看到姜喜月出现在载人火箭中的时候,她除了不解,更多的是震惊。

在她印象中,姜喜月还是骆氏的一个小员工,总是被她欺负,现在摇身一变,竟然成了踏入太空的宇航员。

看到所有人对姜喜月的赞美,和她的成就之后,心里更加后悔。

频频对骆明台道:“当初你就应该早点答应她,和她确定关系,要是能顺利结婚,现在一切就都是你的了。”

“她现在不仅是杨家的宝贝闺女,还成了全国闻名宇航员,上哪儿找这么好的儿媳妇?”

骆明台定定地看着她,看得骆母心虚,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安静下来。

才凉凉道:“当初不是你把她敢走的吗?”

骆母表情更加复杂,后悔不已。

“我当初不是不知道吗……”

她道:“现在网上都在传,姜喜月和同公司的经理关系不错,经常一起去吃饭,就连影帝罗隐也是她的追求者。上次在空间站直播的时候,她唱的那首歌,就是罗隐教的。”

“人家都抢在你前面了,你怎么一点表示都没有?”

骆明台没说话。

看着姜喜月和两人有说有笑的模样,心里酸得冒泡。

他怀疑,姜喜月现在是不是还记得他这个人……

——

姜喜月当然记得。

这个世界的生活□□逸了。

在从空间站返航之后,又给她带来了不少灵感,恨不得一辈子都泡在知识的海洋了,研究更多更多的物理问题,探讨世界尽头,宇宙深度。

这些都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堆砌。

而且现在她还找到了爱她的家人,关心的朋友,谁想怎么快离开?

所以在做研究的空档中,姜喜月帮助杨万辉,针对英华集团的产业提出了几个有效建议,大力延长了杨万辉首富的时间。

因为这一举动,骆明台完成首富任务的期限被大幅度推后。

在姜喜月太空之旅第二年,她的事迹影响到了其他人对于宇宙航空的态度。

根据统计,当年报考空军专业和物理专业的学生比以前足足翻了一倍。

等四年之后,这群热血的学生将会进入各大研究室和空军基地,成为航空航天的中坚力量。

从此,国内的航天事业再次买上新的台阶。

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姜喜月一直致力于火箭制造和空间站开发。

35岁的时候,第二次踏入太空,顺利完成无重力强子对撞实验,举世瞩目。

发表一些列论文,被众多国家相继引用,奉为经典。

60岁,随着杨万辉和宋思云的相继去世,霸占了首富三十多年的英华集团开始走下坡路。

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不知道什么原因,停止了更新。

虽然没有更新内容,但还是有不少人在猜测,新的首富很可能就是在几十年中一直稳步上升的骆氏集团总裁——骆明台。

但这一切都只是猜测。

姜喜月没有离开,还在出入基地的研究所,继续贡献自己的一切。

85岁,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依旧没有更新。

一个晴朗的早晨,姜喜月没有再醒来。

她的灵魂似乎已经穿过大气层,到了太空,飞向更深更远的地方。

姜喜月过世后一个月,停更了25年的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终于开始更新,骆明台名列第一。

一年后,以纪念姜喜月和她杰出贡献的“喜月号”升空,抵达月球。

经过“喜月号”宇航员后来的描述,在飞船升入太空的时候,瑰丽的星云变换中,他们隐约看到了姜喜月的身影,一闪而过。

一颗新恒星形成。

那光芒经过亿万光年,从宇宙深处传来,似乎还能感觉炙热的温度。

后来,这颗恒星被命名为——喜月星。

纵然在百年,千年之后,这颗星星依然被所有航天工作者亲切地成为引航星。

因为只要看到它,就代表你已经顺利进入太空,安全了。

————

上一秒,姜喜月感觉自己还虚无地飘在空中。

下一秒,她的身体就像是被一只大手拽住,迅速往下扯。

不过一眨眼的时间,身体的沉重枷锁就困住了她的意识,属于初夏的青桃香气飘进鼻尖里,欢乐地逗留。

让她的思绪瞬间归位,精神地睁开眼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