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章第 35 章(2 / 2)

当然,那也有早期造梦娱乐确实不太能同时承担好几个项目的原因,可今时不同往日。

她要再接再厉,吸取教训,改变原来的方针政策,多管齐下。

要知道,项目一多,这亏损的概率和进度,不也就快了起来吗?

“你们应该也知道,张成虎导演负责的那个民国剧剧本,最近有些拖稿,估计还得要几个月才能完工,而最近开始的青年导演、编剧造梦计划,导演工作则会由加入计划的朴穹灿导演负责。”

“所以现在您两位身上,是没有工作的。”

朱旭芳接过话茬:“我手头还有几个剧本,但都还是半成品。”

他本来是想好的,要多拍几个商业片补偿林总。

可在睁开眼看世界、也接触了这么多年轻人后,他发现他压箱底的那些剧本,是有些过时了。

就连里头用的一些笑话——比如说他们那时候,人人知道的报菜名、相声梗,现在的年轻人还有几个知道呢?你讲的故事老套、放在剧本里的梗没法让人共鸣,那怎么能是个好剧本呢?

而送到他手上的本子,其实比送到何方明手上的还少,毕竟人家知道他身价高,对本子有要求,不敢乱送。

可问题是那些个剧本,朱旭芳反正是怎么看怎么错漏百出。

何方明也说:“林总,最近送到我手上的几个本子,实在不太行。”

“这我知道。”林濛也明白,“所以呢,我有一个计划。”

有一个大大的、赔钱的计划。

“我想了很久,您两位都是没处找的好人才,在公司里头就这么放着不用,实在有些亏。”林濛看向两位导演的眼神格外真挚,写满了期待。

“我的意思是,你们看看,你们有什么想要进行的项目,尽管提,公司帮你们组建团队,帮你们安排。”她没忘交代朱旭芳一句,“不过朱导你年纪大了,如果有想做的大项目,我们进度就放慢点。”

当然……也不能太信任这两位导演,这两位可都是有赚大钱前科的。

“我唯一的一点要求,就是希望公司这前头高速发展的几年,每次拿出来的项目,都能让人耳目一新!”林濛心里早就想好了,“我希望外人对我们造梦娱乐的印象,一定要和别的公司不一样。”

“你看,现在有这么多电影、电视剧,一旦红了,就出个二、三;或者同系列一部接一部,这不是不好,可我想,我们造梦可以把眼光放得大一点,不为盈利,只为创造属于我们造梦的历史。”

林濛以前是做什么的?

要知道,她可是看着国内现在游戏行业里身为龙头老大的林深处,万丈高楼平地起的见证人之一。

游戏行业有不少东西,都可以套在娱乐圈上。

而在游戏行业,最流行的一点,就是跟风,甚至是同公司跟自己的风。

卡牌游戏红了,那就出卡牌;放置类手游红了,那我也放置;换装游戏大红大紫了,没事,不就是换衣服吗?我也换。

顶天了,就是加上所谓的自己的原创元素。

比如你的卡牌,是卡牌对战,我的卡牌是卡牌塔防;你的放置是增强战力,我的放置就走温馨路线,来个互动场景;你的换装,是做任务算分,我的换装就纯做添头。

你说创新?可以这么说,真正意义的创新,十次有八次是赔钱的。

那么多创业者里,没人是傻子,大多数所谓的没人发现的机密,都是有人试了折戟沉沙、没了声音的部分。

所以创新是把双刃剑,尤其是真·创新,脱离于套路的创新……

用林濛的话就是,这么干,能赔!

听完林濛的话,两位导演若有所思起来。

“其实林总……”何方明忽然开口,他面有难色。

这不就来了吗?

林濛鼓励地看了过去:“何导,你可以说说你的想法,我一向相信你们的能力。”赔钱的那种。

“其实我也想过,我在影视剧、导演行业的能力,其实未必那么突出。”何方明见过了朱旭芳和陈爱明这种级别的导演,也觉得有些高山仰止,人的天赋确实有区别。

“这倒也不是这样……”林濛想安慰两句,她从来不认为只有天才才能在一个行业生存。

“没事,林总你不用安慰我。”他越是充电,越觉得自己浅薄,甚至忍不住回忆起自己当年拍摄的电视剧,到底真的是大环境不好,还是他没能力拍好呢?

“我想,我的优点,就是我特别能捕捉细节,在拍爱情互动上,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能拍得很甜。”何方明很认真地剖析自己,“所以我在想,我能不能去做一个恋爱类的综艺?”

这想法,时不时地在他的心中出现,只是他从来没说出来过。

何方明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可这和我们公司的定位,不太相符。”

这一说,林濛立刻不答应了。

“何导,你不能这样,人都有第一次,你不去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你是知道的,您拍的电视剧,可是我们公司拍的第一部电视剧,朱导拍的电影,也是公司投拍的第一部电影。而你,做我们公司的第一个综艺项目,又为什么不可以呢?”

何方明有些被说服,但是又开始纠结:“但……综艺的团队,和拍电影的团队完全不同,公司接下来不是有要拍摄的电影吗?也没那么多人手。”

和拍摄电影不同的是,拍摄综艺确实需要超乎想象多的工作人员。

就单单是节目现场的收音、跟着嘉宾的摄影、随组的综艺编剧……随便数都能数出不少,而且还是和之前公司现有的人员完全不重叠的那种。

林濛沉默。

林濛心中惊叹。

何导这简直是……突然放了个大招。

她最喜欢的那种大招。

林濛看向何导,格外惊喜:“何导,您忽然点醒了我,为什么我们要把自己局限在影视的行业呢?当然,现在都流行专业的公司做专业的事情,可既然我们有资金,也赔得起,为什么不尝试看看呢?”

“不管盈利不盈利,尝试本身就是件好事,如果未来有观众会说,我们造梦娱乐不止有好音乐、好电影、好电视剧,还能做出好综艺,我想我也会与有荣焉。”

林濛都不给何方明犹豫的机会,当着他的面就给人事和财务发了信息,让他们关注下现在市场上有没有可以收购的综艺制作公司,如果没有的话,就高薪挖角一个团队来。

挖角这方面,他们很专业。

无论是收购,还是高薪挖角团队,反正又能花出去不少钱,完美。

“对了,何导,你想要做个什么样的综艺呢?还是那句话,我希望这个综艺不要太俗套,不能和现在市面上的恋爱综艺重叠。”林濛对综艺关注得不多,可还是有所耳闻,现在市场上红火的恋爱综艺还挺多。

何方明一见林濛这么重视,感动的同时也有些紧张,人在紧张时,好像灵感也跟着涌出。

“我想……我们可以做个不一样的恋爱综艺。”他看着林濛鼓励的眼神,试着描摹出自己刚刚从脑海里飘过的想法。

“首先,素人和明星嘉宾,是现在的标配,那我们改变一下,被观察的恋爱配对活动参与者,依旧是素人,但是观察嘉宾的阵容,则由嘉宾的父母、少数几个明星组成。”

林濛点了点头,这么一听……反正她觉得没什么创新,也不算很吸引人。

“我们进行的是开放式恋爱综艺……要走残酷路线的那种。”何方明沉思,“恋爱的过程,就进行淘汰,无人问津的嘉宾,就会离开节目,而他们的父母,虽然是观察嘉宾,可同样是流动制的。”

他深入解释:“简单来说,就是参加恋爱配对的嘉宾,本身走的是正常的恋爱路线,而他们的父母,观念不同,看人的眼光,也是以类似相亲的眼光在看的。这个节目会体现两代人的择偶观碰撞,同时也让观众们看一看,到底父母和孩子们对对象着重观察的点到底有什么不同。”

何方明越说越兴奋,他觉得自己能拍好,这种细微的细节,他每次都能敏锐的捕捉到:“观众们也能通过这个节目,看出父母们会不会被孩子们的爱情感动。”

他意味深长:“毕竟我经常在网上看到言论,不是有挺多孩子和父母老互相抱怨,因为择偶的事情,发生无数冲突吗?”

林濛听到这,有些懂了。

何方明想要的,是个真正的真实综艺。

直接把父母和孩子同时摆到台上,让观众们清楚地看到这之间的冲突。

而这冲突,是非常典型的,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观众身边的冲突。

……这综艺真的会有人看吗?林濛有些迟疑,正常看恋爱综艺,难道不是追c吗?她可是看过几个恋爱综艺评论的。

再说了,这会不会太残酷?看综艺不应该是为了轻松吗?

不过这就是她想要的,哪怕制作得再精良,也没人看就对了。

“好,何总,你到时候方案书做好,团队建好后,我们立刻投拍。”林濛干净利落地做出决定,“我只要求两点,一真实、二保护素人,我们的节目绝对不能出现素人因为在节目上的言论被网络暴力的情况,当然,我也理解这不能彻底避免,但我们要尽量做到。”

何方明点头,已经开始在心里勾勒起了节目的模样。

他脑海里的想法越来越多,天马行空。

旁边一直坐着的朱旭芳,听了半天,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林总,你觉得这段时间,作为过渡,我去拍个纪录片怎么样?纪录片如果团队组建得好,我慢慢拍,应该不会太累。”他老人家是真心虚了。

纪录片能赚钱的……实在是太少了。

当然,也有能赚钱的方法,就是小投入、小成本,选到合适的角度。

比如这几年风头很盛的美食纪录片,成本不算太高,可最后收益很是不错。

“纪录片?”林濛沉思片刻,“什么题材?”

如果朱导说想要去拍美食纪录片,她怕是只能说句抱歉了。

“我想拍一些……小众职业,或者说是,小众专业。”朱旭芳导演这想法才生出来,愈演愈烈。

这几年来的编剧,越来越想创新,他看过的职场剧也挺多,可有时候只要认真地看,都能看出这些剧本里或多或少的疏漏。

偶尔他上网取材,想另辟蹊径的时候,也时常发现,大部分小众专业的问答下头,连个回答的都没有,这甚至影响了当年他给儿子报专业的选择。

“当年我给我孩子报专业的时候,我发觉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我发现出现在志愿上的有很多专业,就连我上网搜索了,我都看不懂这些专业是在讲什么,可后来深入了解了,却又发现这些专业其实未必那么糟糕。”

朱导说到这,情绪也投注进去了,他当年犹豫到了最后,给孩子报名的,是万金油的工商管理专业——当然,这也有分数影响的原因在内。

后来孩子上了大学后,他陆陆续续从侧面了解到当年由于他的一知半解被放弃的专业,其实在国内还挺有市场。

“比如林总,你知道有个专业叫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吗?还有爆破专业……有些省份,还有专门针对他们省内的特有专业,比如省份内有茶园的,就有茶学专业;还有像是佛学院,这样的学院,普通人甚至都搞不懂他们在学什么。”

林濛听着觉得这选材确实有趣,可对纪录片市场不够了解的她有些犹豫,这会不会是个赚钱的项目。

毕竟如果是她,好像也不会介意去看看这个纪录片。

不过没事,总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林濛想了想,开始打补丁:“那我希望你拍摄得更深入一点,你挑选出可以用来对比的专业,冷门但好就业、国家需要学生投身的为一种;冷门但这几年来渐渐要被淘汰,其实已经未必需要坚持的专业是一种。”

“一定要注意,大热专业,我们全都不关注,我们只关注真正的冷门专业。”林濛补充,“毕竟那些热门专业,未来的发展、教学的内容大家也都了解了。”

大众专业,绝对不能考虑,毕竟就读的人多,人没准就有兴趣看一眼。

朱旭芳点了点头,他听懂了林濛的意思。

就是只要小众,这点可以,国内这么大,小众专业实在太多了——当然,有的专业未必小众,甚至在调剂后还有不少学生,可在外人看来,可以说是这辈子都没听说过这个专业。

“还有一点,就是拍摄要全面,你们从教学环境,到学生采访,教授采访……包括毕业后的从业公司、做什么工作、转行率。”林濛开始给补充内容。

“这些全都要拍上,不要在意钱,比如学生接受采访,我们该给采访费就要给,不能把人家当义工,在学校取景,如果需要费用,我们也要支出,不能占学校的便宜。”

她零零散散地又补充了好些能花钱的地方,还拜托朱旭芳去问问。业内有没有做纪录片好的团队一起合作。

最好呢,是直接签约,把对方纳入旗下,如果不行,也可以看看能不能签个长期合作合同。

总之就一句话,我,造梦娱乐,打钱。

安排完两个人,林濛便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新的赔钱项目冉冉升起,等到朱导和何导的项目开始起航,她这头造梦计划开始实施。

多线赔钱,越赔越多。

完美。

林濛看了眼日历,距离过年还有段时间,在那时候之前,她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比如和朴穹灿导演一起做做实地调研、确认取景地……

然后等到了过年的时候,她就得回家了。

和某个只会逃避的人一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