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市里邀请(2 / 2)

第二日姜芸先去试验田看看,然后回牧场,陈福基已经带人来送第一批小鸡仔。

杨晴领着小海小河正在接收,一只只点数清楚,还要拿洋红洋绿给小鸡仔抹抹红绿屁股,一是为了计数,二是为了标记,免得不小心跑出去被人拿走不归还。

杨晴:“姜芸,第一批送了三十只小鸡仔,十只三个月的童子鸡,六只小鸭子,还有两对兔子。”她把记录的账目给姜芸看。

姜芸看了一眼就去和陈福基打招呼,给他签字让他拿着单子去大队找福爷爷支钱。

那边张爱英和孙桐在薅野菜剁野菜,丢在喂食区,让母鸡和鸭子们自由进食。

虽然有牧草,但是姜芸用灵泉浇灌的野菜却是鸡鸭们的最爱,又嫩又肥,吃起来比牧草更美味儿。

姜芸和她们聊了聊,发现她们适应得不错,个个做得很开心,她就放心了。

她们当然开心啊,在这里工作可比下地舒服,不仅工分一样,姜芸还给他们蔬菜以及鸡蛋的补贴呢。

小海在看账本,清对数据,小河则带着姜光熠和姜光j在那里捡鸡蛋,一个个数清楚。

小孩子们捡鸡蛋又熟练又小心,一个都不待破的,还用炭笔画上记号。

姜芸看他们认真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认真的样子最美丽,小孩子也不例外。

小海看到她,“娘,以后咱们的鸡蛋就只给几个食堂送,其他的就不零售了。”

他们给革委会以及国营饭店这种能消耗高价菜的地方送,像工人食堂这些他们是不送的,给其他卖鸡蛋的社员们留市场。

另外集市也就不必再去,如果有人想要,可以来牧场买。

普通的母鸡不加干涉的话一般要五个多月才能下蛋,姜芸这里的差不多四个月就可以,现在下蛋的母鸡有三十多只,供应目前的销量是足够的。等新一批的鸡长起来,还需要一到三个月,那时候他们的口碑已经传播出去,只要传到省里,销量一点都不必犯愁。

鸭子们也开始下蛋。不过它们不和母鸡抢地盘,而是喜欢去河湾里游来游去,然后结伴回家下蛋睡觉。

这些鸭子下蛋勤快,而且鸭蛋也好吃,腌出来的咸鸭蛋通红流油,吃起来莎莎的,口感特别好,到时候可以直接卖咸鸭蛋。

姜芸在牧场巡视一圈,原来的母鸡、鸭子,这会儿都已经长大,正成群结队的满牧场溜达。因为吃了灵泉,它们比普通的鸡鸭都通人性、凶悍,也会拉帮结伙。

甚至划分地盘!

姜芸看得有些汗哒哒的。

姜芸顺着花径往鸡栏和牲口棚去,袁野穿着黑色的水靴,正在那里修整棚顶。棚顶如果不结实,大风大雨的时候就全毁了。

他站在高处,看到姜芸过来,便抱着一根木棍滑下来。

“牲口槽、饮水盆。”他指着地上的几样给姜芸看。

这又长又宽的牲口槽是大青石的材质,可以同时供四五头牲口吃草。原本是地主家的,因为太大用起来不方便,而且牲口挤在一起也容易打架,所以大队不想用就丢在场院里当坐具供社员们歇脚。

昨天下午袁野看到以后,就找了宋占军几个兄弟,一起用绳子给拖了回来。

这么大的石头槽子,他们几个自然拖不动,大半力气还是袁野出的。

他们都可佩服袁野呢,羡慕他力气大,甚至私下里叫他牛人,因为力气像牛那么大。

据几个知青说,前些日子姜芸家挑土垫自留地的时候,有人看到袁野晚上在那里健步如飞地挑土!!!

来来回回,来来回回,他就不知道累!

真是一头牛!

想起宋占军从不服气到佩服得不行的,姜芸忍不住笑了笑,问袁野:“累不,休息一下吧。”

她拿了水瓶给他喝水,这里面的都是灵泉水。她发现他能喝出水的差别来,除了灵泉水他不喝其他的水,就特意给他准备一个水瓶。

袁野两只手上都是泥,他也不洗,就很自然地凑到姜芸身边,张开嘴巴,表示自己要喝水。

姜芸:“你那么高,我够不着。”

他老高的个子,她踮着脚也喂不到他嘴里去啊。

袁野就乖乖地蹲下,等投喂。

姜芸已经习惯他时而酷得不行,时而跟孩子一样幼稚,就扒开瓶塞喂他喝水。

喝完了,她还忍不住拍拍他的头,“乖。”

袁野的耳朵尖就被红晕慢慢地染上来,还忍不住动了动,可爱得很。

姜芸想一个大男人总是让她感觉到可爱,没问题吗?

这时候小海几个孩子跑过来,缠着袁野帮忙给做秋千。

“袁野,袁野,快来,帮我们把秋千绑起来,那边打秋千正好。”姜光j抓着他的衣角央求。

袁野坏笑了一下,抬手在他稚嫩的小脸上抹了一道泥印子,然后转身就跑。

姜芸:调皮袁三岁是你吗?

孩子们就追他,“啊,袁野学坏了!快打他!”

袁野跑了两步,长腿跃起,在下面的石堆上点了一脚,手在檐柱上一搭整个人就翻上去了。

“哇哦~~”孩子们看惊呆了。

“他怎么上去的?”

“飞上去的!”

他们就开始嘻嘻哈哈地挑衅袁野,“袁野人,有本事你下来啊!”

袁野继续修缮棚顶,朝他们歪了歪头,学着他们的腔调,“上来啊!”

孩子们就对着他跳脚,“看你不下来的!”

袁野站得高,看到宋书记和一个人站在牧场门路,就对姜芸道:“书记。”

姜芸忙过去,就见宋书记和一个衣着干净、梳着中分头穿着大皮鞋的青年干部站在路边等她。她就知道这干部好干净,不想进牧场里面弄脏了衣服,便赶紧走过去打招呼。

宋书记笑道:“姜芸,市里有个很重要的农业方面的座谈会,咱们县一共只有十个名额。革委会做主分给我们大队一个,咱们大队决定让你去参加。”

这本来就是大葱和番茄的功劳,革委会冲着菜园给的,那自然要让姜芸去。

姜芸一听忙道:“书记,我哪里懂啊,还是你和大队长去吧。”

她可不爱开会,坐在那里呜呜啦啦,脑子都炸了。再说农业也不是开座谈会开出来的,有兴趣就田间地头转悠呗,开啥会啊。

宋书记:“这不是正忙着收高粱嘛,收完了忙活一下又得割谷子、豆子,我和大队长都没时间,你去正好。”去了镀镀金,以后有诸多好处呢。

赵金义道:“宋书记,这可不是县里的小会,是市里的大会,领导们非常重视。别人都是有经验的老人去,你确定让……这样一个年轻女人?”

不是他瞧不起人,实在是姜芸看着太年轻,约莫有十八岁?白白嫩嫩的,一看就不晒太阳不干活,她懂啥?

宋书记哈哈笑道:“赵科长,你可别小瞧我们姜芸同志,你爱吃的大葱番茄,还有你喜欢吃的我们的鸡蛋,那可都是她负责的。”

赵金义将信将疑,“真的假的?”

宋书记:“你不是和郑宣传认识嘛,他没说过?”

赵金义:“倒是说过。”

当然说过啊,他和郑毕臣在县里一见如故,他尤其欣赏郑毕臣写的文章。在郑毕臣的文章里,那些泥泞肮脏的乡间小路,那些沤肥的臭气熏天,都变得浪漫起来。还有郑毕臣诗歌里清新如露珠,芬芳如花蜜的孩子们,让他觉得自己出身乡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反而具有现实主义浪漫色彩。

而在郑毕臣歌颂的那些人物里面,有一个如诗如画,清丽纯真的女人形象,那是他的缪斯女神。

赵金义就特别好奇人物原型。不过郑毕臣从来不说那个女神是谁,难道就是眼前这个年轻漂亮的女人?

不能吧?

他感觉得出郑毕臣心里喜欢一个人,只是守口如瓶,不管自己怎么问郑毕臣都不说一字。他总是赞美她勤劳勇敢正直善良,眼前这白白嫩嫩的女人能勤劳能干?

不像!

姜芸被他打量审视的有点发毛,自己不认识他啊,应该没得罪过他,没问题吧?

宋书记笑道:“赵科长,进去一参观就明了啦。”

赵金义看看自己好不容易攒了两年布票新做的衣服和新买的皮鞋有些迈不开腿,要是进去那就把衣服给弄脏了,染上绿色草汁儿的话洗不掉。

但是他真的好奇,这个女人是不是种出那么好吃的蔬菜的女人,她是不是郑毕臣悄悄喜欢的那个人。

他是个讲究实际的人,绝对不会听人家说说就信,必须自己亲眼看过才行,否则他也不会非要看看宋书记推荐的代表。

姜芸看他纠结的样子,想去找双水靴给他穿,只可惜牧场就一双水靴,她已经做主交给袁野穿。

她是不会让袁野脱下来借给赵金义穿的,她可扛不住袁野那幽怨的小眼神,虽然她的要求他从来不拒绝,但是他如果不乐意就会露出很委屈很幽怨的眼神来,想想她就受不了。

她刚想说还是去大队部说话,她可以给讲讲具体细节,就见赵金义已经咬着腮帮子开始解皮带脱裤子了!

姜芸:“!!!”

你干嘛,你快穿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