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洗脚(1 / 2)

贾赦贾政两人带着一身寒气进了荣庆堂。

石梅一看就知道, 这两人回到金陵, 直接来见石梅了。

石梅还是很佩服古代人对尊老这件事情做的很到位,哪怕是面子情。

贾赦贾政两个兴致勃勃,行礼之间神采飞扬,似乎有许多的喜事要跟石梅分享。

大老远的回来, 肯定身上寒冷,正巧熬着姜红茶。

石梅吩咐丫头给两个儿子上茶, 又说:“吃一杯茶就回去见见媳妇儿女, 梳洗一下再过来,我有事情跟你们商议。困倦的话,明儿再来也一样。”

贾赦贾政都道:“儿子们不困倦, 母亲有话请吩咐。”

石梅道:“不困倦也要回去泡个热水澡,驱驱寒,大冷的天, 走了这远的路,可别病了!”

贾赦贾政两个只得应了。

贾珠这会子小尾巴似的,跟在贾政身边, 毕恭毕敬。

贾琏这辈子运气比较好, 父母俱在, 他爹也没被赶出正房,又有她母亲居中调和, 与他父亲贾赦之间属于很正常的父慈子孝模式。。

贾赦也不是贾政那么方正的性子,她祖母原本不是严厉的人。教导贾赦的办法就是不教导,让他随心随遇。

贾代善看在母亲的面子, 对贾赦也不是那么严厉。

故而,贾赦兴趣来了也逗逗贾琏,因此贾琏还没领略严父的厉害。

贾琏对他父亲,虽然不敢跟祖母似的,见面就敢往怀里趴,却也不是贾珠那种猫儿避鼠的惧怕。

贾赦跟石梅说话的时候,他就眼珠子不错的盯着他爹瞧。结果他爹偶然回眸,与他对个正着。

贾琏躲闪不及,一愣之后马上嘻嘻一笑。

贾赦这时候奉命回家梳洗,遂伸手一牵贾琏

这个时代讲究抱孙不抱子,严父慈母。

贾赦这个牵手的动作,已经是慈父的形象了。

“你笑什么啊?”

贾琏仰着个小脑袋,满眼的期盼:“祖母说,爹爹卖了许多小马驹子啊?”

贾赦颔首:“是啊,你想怎的?你祖母不是给了你一匹小母马呢?”

贾琏蹙眉:“祖母给的是桃花马,金山说,桃花马是女郎的坐骑,身形矮小,男子汉大丈夫,要乘坐菊花青那样的高头大马才威风呢!”

贾赦一笑:“豆丁大点人,还大丈夫?你是大丈夫了,老子往哪儿排啊?”

贾琏被他爹哽住了:是啊,他是大丈夫了,他爹叫什么啊?

大大丈夫啊?

没听说过啊?

贾琏摸着后脑勺,心里懊恼:哎呀,可惜先生放假回家了。赶明儿先生回来,这个问题定要好好请教一下!

贾琏多机灵啊,才不会让人知道他学识浅薄!

他嘻嘻一笑:“爹啊,琮儿会认人了也,从前只会叫奶奶娘,儿子天天教他,如今会叫母亲,哥哥了。”

贾赦原本很高兴,一听这话顿时一哼:“你没教导弟弟叫爹爹?”

贾琏拧眉说道:“儿子教了,可是,琮儿就是学不会,我明明教导的爹爹,他却说嘚嘚,我教他说父亲,他干脆光流口水不说话了,弟弟不知道为何这么笨呢,儿子真是没办法……”

其实,贾琮也不会叫母亲,他舌头似乎不灵活,母亲叫的是母母,哥哥叫的嘎嘎,姑姑叫的嘟嘟。

石梅只好认了奶奶这个词儿。说奶奶就是祖母,这个称呼没有错。

其实贾琏知道,弟弟贾琮叫奶奶叫得顺溜,只是因为他一天到晚想吃奶。

不过,贾琏不会戳穿他,免得弟弟太丢脸!

却说贾珠这里跟着父亲回去二房的西跨院。

原本他以为今日父亲远归,父亲肯定要与母亲说些话,他就可以顺便溜回祖母的正院去。

结果,他父亲泡澡不要母亲陪伴,却让他在边上背书。

而且,贾珠被错一个字儿,就会收到父亲严厉的斥责。

贾珠本来背得滚瓜烂熟,并会默写的三字经,竟然背错了。

因此惹得父亲一顿雷霆震怒。

然后,他父亲不顾母亲劝解,怒气冲冲去了荣庆堂。

贾珠看着父亲后辈,欲哭无泪。

这下子他不仅不能去荣庆堂躲灾,还要留下承受母亲的愤怒。

他母亲最得意的家就是他得到父亲夸赞,今日算是倒霉到家了。

贾珠甚至有些模糊的意识到,似乎只要父亲一回家,他的日子就会很难过。

贾珠发愣的时候,就听他母亲在斥责:“珠儿,你是怎么回事,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你不是都背诵的滚瓜烂熟了,怎么一见你父亲就成这样了?我给你父亲写信把你夸得花儿似的,如今你却背错了,你父亲肯定以为是我在撒谎,你这是成心让我下不了台呢?”

贾珠被他母亲饿狼似的眼神盯得心里直发慌,却是毕恭毕敬的弯腰作揖:“母亲息怒,都是儿子的错……”

贾赦还在家里跟妻儿腻味,贾政颠颠的就回到了荣庆堂。

石梅问起拜师的事情,贾政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

张老爷子如何指点他作文,如何把他一篇平淡无奇的文章,增加一个词语,修改几句话之后,就变得惊艳云云。

石梅其实兴趣缺缺,她只要知道贾政有进步就成了。

如何修饰文章的话,她真是听不大懂,也不想听。

天已黄昏,贾赦父子贾珠都没露面,贾政也没有离开的意思。问明白贾政没有用餐,石梅吩咐摆饭。

因为守孝,也因为养生,石梅的晚餐很清淡。

一般都是各种米粥,再有麻将大小的小馒头花卷,今日多了几颗鸡蛋大小的红薯。

是石梅特的吩咐煮了给贾政尝鲜。

贾政认得番薯,说道:“张大人十分惋惜,说是这种食物比山药滋味好许多,可惜产量不高,而今土地金贵,不能推广。还说咱们家也不差钱,可以分拨出一二亩土地栽种,说这种东西是稀罕东西,只怕在京都用来送礼也很体面!”

石梅一愣,想起刘墉的一桶江山,心中蓦然一动,还别说,大月朝年年旱灾洪灾蝗灾雪灾轮流来,只分大小,或者受灾地方不同而已。

饥饿一直存在,只是没到饿殍遍野,揭竿而起的地步。

只要摸索出红薯高产的法子,那就是活人的良方,盛世的开端!

还真是可以当成万寿节的寿礼!

嘉和帝的万寿节,正是六月二十八。

若是嘉和帝有心,即刻就能实地考察。

若是帝王英明,就会看出红薯的价值。

或许不用两年,大月朝就能大面积推广种植。

石梅顿时炯炯有神了!

但是,贾政只喜欢做文章,心里眼里只盯着科举这一块,石梅再问别的,贾政就一傻二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