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六零河山沟一家人> 第67章 向阳回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章 向阳回来了(1 / 2)

售货员看她实在胡搅蛮缠,这都是公家的柜台,怎么可能短斤少两。

“我说你也经常在这里买东西,能不能不要每次都找事,家里穷买不起不要买。”她可不怕这种人,听说她跟婆家见天的折腾,就算是男人是钢铁厂的主任也改不了这么抠抠搜搜的。

向月一点没听她在说什么,东西也都不要了,当然钱也没付,手里拿着自己的布袋子就追了出去,只看到一辆车扬长而去。

她神情有些恍惚,向阳已经嫁到河山沟,还有了孩子,以后都不可能再回来,也不会抢走她的一切,她在心里安抚自己好大一会才慢吞吞的回家。

平现在已经在厂里升到了车间主任的位置,他们两个有一个儿子跟一个女儿,外人看起来也是十分美满,她这么多年的幸福绝对不能让向阳搅合了。

她一路回家里,看到平坐在客厅里看报纸,立刻就冲到他的面前,双手抓着他的手腕。

“你说,要是向阳回来,你会不会变心?”语气十分的紧张。

平看着自己手里的报纸都被扯烂了,皱着眉头十分烦,看她像是个有神经病一样。

“你好不好的提她干啥?”

向月一看他表情就知道心里还有向阳,也是,老话不是常说,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我说要是她日子过得艰难求你,你难道不会心动。”男人都惯会偷腥。

平觉得她在胡搅蛮缠,把报纸扔在地上,“你随便。”然后就拿上外套出去,门被带上,砰的一声。

向月大儿子跟周实差不多大,叫赵耀,女儿叫赵玉。

赵耀听到外面吵架的声音,有些不耐烦的推开自己的房间的门,“吵什么啊,天天都吵架,烦都要烦死了。”发了一通火,又把门关上。

向月没心情去哄儿子,她总觉得自己一辈子活在向月的阴影下面,即使她没重蹈覆辙,没去当知青插队,没死,还抢了向阳上辈子的生活,依旧觉得过的很不心安,那个人肯定不是周场,他这辈子就是在一个小山沟里种地的命,心里这么想完就好受很多,肯定是这样的,她又站起来到儿子房间门口敲门。

“你别一天到晚的看哪些闲书,多学习,这都恢复高考了,你也给妈考个大学。”她站在门口又开始絮絮叨叨。

余秀敏跟向阳带着周实跟周温到首都,周源自己去陕西,他也不需要人送,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在火车站跟他们分开。

周场这边带着警卫员把家里的收拾的妥妥当当的,就连隔壁的卢参谋长看了都觉得瞠目。

卢参谋长的媳妇是组织介绍的,是个很热心肠的嫂子,叫郑蕙,还是这边街道办的主任,街坊邻居的都很喜欢她,哪家有个啥事都叫她去忙,这次周家收拾,她也没少帮忙。

两口子在周家屋里坐在喝茶,周场也没吭声。

卢参谋长一直给媳妇使眼色。

周场看着他们夫妻俩打哑谜。

“说吧,这跟我还有什么隐瞒的?”

郑蕙这才抿嘴笑了起来,“周实不是考的北大吗?你那个不成器的侄子落榜了,我想周实来能不能给我们补补课,放心不让孩子白忙活,老卢不好意思开口。”说着还看了一眼卢参谋长。

周场还以为是啥大事呢,但儿子跟他也不熟悉,“这我也不好一口替孩子答应下来,等他明天到,我问问他。”

郑蕙当然知道是这个理,也知道周场的情况,确实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思。

“行,有你这句话就行。”

卢参谋长出身也是劳苦大众,会打仗有主意,但不代表他有文化,过去那些年国家不让也就不提了,现在这不是要文化人吗?他是做梦都想让儿子也变成文化人的。

“兄弟,谢了,等你侄子要是明年能考上,我肯定给你备上一大份的厚礼。”

周场笑着无奈的摇摇头。

郑蕙也没多待,她这边街道里还一大堆的事情呢,“那我先去忙,等明个弟妹到,一定来告诉我。”

周场站起来送人,“嫂子慢走啊。”

郑蕙是风风火火的,“好嘞,甭送,忙着吧。”

卢参谋长看妻子走了才跟周场又坐下来。

“你嫂子知道你家孩子考上北大,这几天在家里羡慕的哦,别说是我们家,整个部队大院就没一个不羡慕的。”那可是真的金凤凰,关键是人家还这么小,只能说一句,前途无量。

“还有个事,那个卫家,还想给你家结亲家。”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压低了声音,不过也是有些打趣。

周场皱着眉头,“你说什么呢,我家周实才多大啊,不可能,再说。卫家我高攀不起。”卫家开玩笑的吗?他从来没打算靠孩子亲家来怎么样。

卢参谋长知道他,对职位什么的都不看重,只要能保家卫国他咋的都行。

“除非你家儿子长的很丑,不然我觉得这对方很有可能。”

周场也不当家,他本身就没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所以关于儿子的所有事情他都不插嘴,不做主。

“算了,不说这个,说说钢铁厂的事情吧,说是要给他们的一些中层干部大家一起见了面,主要把钢铁厂的民兵组织更好的优化,过去那些年,特殊情况,导致全民皆兵的口号喊得很响,钢铁厂里的民兵大约有两三万,这是个问题。”

卢参谋长听到这个也是觉得既然要做好优化,那就尽快把外面的枪支弹药应收尽收,当然也是为了社会治安的方面上来说。

“行,你定个时间吧,我去办,让大家伙都见个面,得让他们内部主动上交。”

周场皱着眉头,“行,就等到下周一,就在钢铁厂的食堂,各自都带上家眷,总不能我这一上去就来硬的,先礼后兵,不行再说不行的办法。”

卢参谋长也是这么想的,本来被调过来的时候还觉得没啥事可干,没想到这么多事,都是一些需要极大的耐心,还要不停的周旋谈事情的,可比打仗麻烦多了,跟人打交道最愁人。

“歇着吧,明个还要接老婆孩子。”

周场提到孩子心里才觉得好受很多。

余秀敏向阳他们几个还在火车上。

向阳看着火车外面的风景心里也没什么感慨,她走了又回来,临走的时候婆婆还说让自己干脆就回来,跟周场过日子。

可是她不想过这样的日子,在首都顶多到时候组织给安排个工作,然后照顾好周场还有孩子,可她更喜欢在罐头厂里忙忙碌碌的,能研发一些农用工具,改善工具,会有成就感,她想女人这一辈子就只能围着男人跟孩子过吗?她是更渴望跟周场一家团圆,可也觉得自己现在才三十多岁,想再多干几年,而且公公婆婆年纪也大了起来,公公也不可能丢掉河山沟不管,她也想多帮忙,所以她很矛盾。

周温看二婶不说话,也隐约能猜到,但这种事情本来就是有舍有得的。

“婶婶,你给我们讲讲首都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吧。”

向阳看她还会主动问玩的吃的,“这话你哥问还差不多,其实玩的也就那些特色,好吃的倒是挺多的,正宗的驴打滚,还有涮羊肉,是纯粹老北京火锅,羊肉是鲜切的,沾上麻酱我能吃上好多。”

那会她父母还没去世,家里条件也还不错,经常被带着出去吃好吃的。

余秀敏听着就觉得香,“这周源要是在,肯定也想去吃。”

周源去陕西比他们时间短,他把宿舍里的行李简单收拾一下,已经跟新认识的室友出去吃羊肉泡馍了,还额外吃了俩肉夹馍,早就乐不思蜀了。

周实本来是在看书,他对于吃啥穿啥都没什么要求,只是这会看着大伯娘。

“大伯娘想吃,等我拿了补贴就带您去吃。”

余秀敏听着这话心里就舒坦,“还是我们周实孝顺。”

周温抿嘴笑笑,有个坏问题,“周实,姐问你,你跟婶婶比较亲,还是我娘亲啊。”

周实压根就没思考,“肯定是大伯娘。”

向阳看这儿子诚实的脸,一点都不意外,其实家里所有的孩子都跟大嫂更亲近一些,家里的很多活都是她在干,孩子们穿的鞋子,衣服,都是她做的,自己又忙着给村里干活,小时候也是大嫂天天抱着周实,带他长大的。

余秀敏啧了一声,“不行,要跟你娘亲,你娘生你十月怀胎,辛苦着呢。”

向阳不在意,“没事,大嫂,就是应该的,你从小带着他长大,喂他吃喝,我都知道,这谁跟谁啊。”说明周实是个好孩子,知道感恩,她很高兴。

周温搂着她娘的胳膊靠在她肩膀上,她也觉得她娘是最好的人。

“还不知道我哥在干啥?”

周实把自己的书合上,喝了一口茶,一本正经的开口,“他比我们的时间短,以我的了解,应该是在吃饭。”

几个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他们到北京东站,是下午三点十几分,这会虽然是二月份,但北京丝毫没有变暖和起来,依旧很冷。

警卫员站在车旁边,周场就探着头看来看去,没一会就看到提着大包小包的几个人。

周场跑着过去就伸手赶紧把向阳手里的东西接过来,看着她好像这么多年都没变过,然后低声问了一句。

“冷不冷?”

向阳抿嘴摇摇头,这么多年中间她也去看过周场,但也就那么一次,实在太远了,就在路上都走了七八天,周场觉得实在辛苦让她以后别再来看他。

余秀敏看他们两口子感情是真的好,旁边的警卫员一下子就分清楚哪个是嫂子了,哪里见过首长跟人这么好好说过话,也跟着忙接过来行李。

周场这才看到儿子侄女嫂子,脸上笑的十分开心,“快,走,到车里去,家里都收拾好了。”

车子大,稍微挤一挤也坐得下。

余秀敏看到车子也是哎呦一声,“周场,我们坐车没事吧。”

警卫员坐在驾驶座,“嫂子放心吧,这车就是配给我们旅长让他用的。”

余秀敏哎了一声。

几个人坐上车,周场先问了家里是不是都好。

余秀敏哎了一声,“是呢,都好的,爹娘年纪慢慢大了起来,但身体都还健康。”

说笑着就到了大院,警卫员出示证明,然后直接开了进去。

卢参谋长家就住在隔壁,听到车响赶紧就要出来。

郑蕙伸手拦着他,“人家一家团聚,咱们等人家都说过话,休息一下,再过去打招呼也不晚,你现在跑那么快干啥。”

卢参谋长嘿嘿笑了下,“我就是想看看周实长啥样,那卫家还盯着呢。”

郑蕙觉得他一个大老爷们怎么那么八卦,“你是不是傻啊,周场长的多好,他儿子能差。”

卢参谋长倒是不认同,摆手带摇头的,“老话说,子像母,万一呢。”

郑蕙好不吝啬的翻他一个大白眼,伸手就揪住他的耳朵,“你给我回家吧,少丢人现眼。”

卢参谋长哎呦一声,没办法就被抓着回了屋里。

周场把屋里都给安排好了,“来,周温,这是你的那屋,小叔特意给收拾的,朝南,还有大窗户,你以后上学来这里住。”

周温笑着点头,“谢谢小叔。”

周场伸手摸摸她的头顶,“跟小叔客气啥。”

周实一路上也就叫了一声爹,没再开口,他不是对周场陌生也不是客气,他是对谁都这么话少。

向阳看着这院子是真不错,就是没怎么好打理,最好这路两边都给种上菜。

“你这屋里东西都是新添置的吧。”

周场点头,“我这在外面都习惯了,基本上都是宿舍,突然组织给我一个家,还真不好弄,这不是等你回来吗?”

两个人站在院子里说话。

向阳也没打算瞒着周场,她也想了一路,他们结婚近二十年了。

“我跟你说,我在路上仔细想过,爹娘年纪大了,河山沟的厂子他们也不能就直接撒手不管,光凭大嫂一个人太忙,几个孩子也都不在,我还是想多照顾照顾,但也不是不过来,我就在家里农忙的时候就回去帮忙,厂子里忙着出罐头的时候也得回去,反正你在首都也不是在边境,我路上也方便,不用走那么久,而且最重要的一点,罐头厂跟果园都是我看着弄起来的,像是自己的事业一样,突然舍弃来这边,我肯定做不到。”

周场其实有想到向阳压根就不愿意过来,她在河山沟过的很好,把自己跟家都照顾的很有,又很孝顺,不舍得家里。

“我知道,你跟我不用解释,我都懂,我们是夫妻,可共患难当然也要有福同享,我尊重你所有的选择,怎么开心怎么来。”

向阳看着他笑笑,然后伸手抱着他,满心的踏实,“这些年我都提心吊胆的,你现在能到北京来,我真的很开心,非常开心。”

周场轻轻拍着她的背,“我也要感谢你,向阳同志,你把孩子跟爹娘都照顾的很好,我郑重的感谢你。”

向阳从他怀里出来,“不用感谢。”

余秀敏站在客厅门口也不敢叫他们,只是问问警卫员这厨房有啥菜,大家肯定都饿了。

警卫员不太好意思的挠挠头,“嫂子,家里没菜。”什么锅碗瓢盆的都没有。

周场跟向阳听到声音过来,“嫂子,家里没来得及,不过我定了一桌饭菜,咱们出去吃。”

余秀敏觉得这很破费,“一家人在家里吃就行。”

向阳看他一眼,“嫂子甭管他,咱们就吃就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