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据说我以理服人[快穿]> 第39章 导演1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导演10(1 / 2)

盛世与星娱之间的纠葛人尽皆知,此次双方同台竞技,圈内不少人都在关注这件事,还有记者早早准备了采访稿守在各大影院外等待采访。

只不过,大多数人都没有对《独白》这部小成本电影抱有多大幻想,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幽都迷潮》。

这部大制作的奇幻爱情片,主要讲的是男主角在意外被诡异迷雾卷入一个名叫“幽都”的诡异之地,并邂逅半鬼半人、身份特殊的女主,因为女主的缘故惹上了幽都的鬼王,在经过一系列惊险刺激的剧情之后,女主献祭生命帮助男主强化了一波神器,最后自然是男主角战胜鬼王复活女主的传统套路。

因为大手笔的投资,这部电影的特效极佳,加上导演功力不俗,剧情节奏紧凑,战胜鬼王的过程一波三折,十分惊险,总之,在同类型里面,谈不上惊艳非常,但也称得上一声优秀了。

记者采访了第一批观影的观众,他们的评价都还算满意。

只不过,随着电影开始播放第二场,第三场,观众的评价渐渐有了变化,居然有不少人都直接摇头给出了一般的评价,有人说剧情不够刺激,有人说特效太假没感觉……总之,与最开始的好评形成了鲜明对比。听起来简直像是故意黑这电影的水军。

就连采访的记者都迷惑了。

直到一个小伙子在镜头前说了大实话:“啊?要说为什么不好看啊?其实也没有特别毒的剧情,就是感觉不刺激。可能是因为我先看了《独白》的原因吧,再看这个就感觉差了几分意思。总觉得特效有点假,鬼王一点都不吓人,反正我整个过程内心毫无波动。e大概就是这样?”

说到最后,他还迷惑地挠了挠头。

——等这段采访视频播出去,这段动图还被某些恶搞的网友各种转发,因为他的表情实在是太无辜太迷惑了,看起来很有意思。就连这个小伙子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莫名其妙就红了。

而现场采访的记者却是敏锐地嗅到了大新闻的气息,似乎、大概、可能,《独白》这部电影要爆啊!

因为星娱的原因,两部电影的院线方只有极少数重合,几家与星娱纠葛极深的影院,压根就没有《独白》这部片子。

等这些记者找到放映《独白》的影院,果不其然,立刻发现上座率惊人。还有不少爱好这一口的观众,选择了重刷。

莫晴就是其中之一。

等她从影院中心满意足地走出来,立刻被一位记者拦住了。她倒也不慌,在镜头前侃侃而谈起来:“为什么会看这片子啊?当然是因为我是晏导的粉丝!”

说了一波大实话,她又道:“不过这片子真的好看,抛开粉丝滤镜来说,也是一部相当有意思的邪典电影了。晏导对气氛的渲染简直出神入化!怎么说呢,我有点难以形容。真的是只有亲身去看了才能感觉得到,当时在现场那种鸡皮疙瘩都起来的感觉!”

除了她之外,当然还有其他人也被采访到了,完全一边倒的好评是不存在的,总有人不好这一口。就算是电影历史上的神作,都还有人不喜欢呢。

然而,在记者们看来颇为不可思议的是,无论喜不喜欢,每个人采访中都提到了一点,那就是这部电影的恐慌气氛特别真实,感染力极强,观众轻而易举便代入进去,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如此逼真的恐怖渲染,着实吓到了不少本来只想看小清新电影的小情侣——这也是部分差评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天晚上,网上关于这两部片子的评价就出来了。

《幽都迷潮》那边算是中规中矩,喜欢的顶多夸一句好看,不喜欢的也就来一句剧情套路没意思,双方连架都吵不起来,简直称得上是波澜不惊了。

这部片子本身创意谈不上惊艳,但正如大神作家能将一个普通的梗也写得极为吸引人,其节奏、镜头、特效、配乐等等,水平都不低,只是剧情内容本身激不起太多讨论的浪花而已。

倘若最近只有这么一部出彩的片子,哪怕剧情套路,都会有很多人讨论。然而,同期还有另一部剧情更加能引人争议的《独白》,实力抢走了c位。

恐怖片之类的电影,在这个世界的接受度虽然比不上其他片子那样广,但也谈不上彻彻底底的小众,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群体喜欢的。

尤其是这部片子,既没有鬼怪出没,也没有过于血腥的镜头,连限制级都不算,对不少爱好这一类型的观众而言,简直是淘到宝藏了。一时间,他们化身自来水,到处向同好者安利。

而关于《独白》的讨论更是在相关论坛上盖起了高楼。

[二刷,说一下想法。从日记本和最后日历上的日期重合来看,我是这样想的,最后一幕应该是类似“梦醒”的情况。小镇子里的主角(e从头到尾主角连个名字都没有,导演还能更敷衍一点吗?)被怪物吞噬掉的同时,现实中的他在精神病院里醒过来。

之前发生的故事,其实是在主角内心世界进行的,那个从头到尾都没有在镜头里出现全貌的“小镇”其实就是主角的内心世界。最后,他的理智被吞噬,在精神病院中醒过来的就是“怪物”。

这电影从头到尾,讲的应该就是一个正常人内心如何崩溃到发疯的故事吧?或者说人格替换的过程?随口分析,大家随便看看。别杠我。杠就是你对。]

[赞同。电影开篇就是下雨天,后面差不多一直都是雨天,而且总是在黑夜里出没的怪物,跌落在院子里的人形(联想到那个狂热追求者,很可能在现实里做出了可怕的事)……我觉得这应该都是主角内心对现实的映射。

另外我有注意到,电影镜头下的两种画面,虚幻和真实的感觉对比特别明显。

拍摄主角所在的房子时,镜头特别写实,整间房子里发生的诡异的事情都给人一种特别真实的感觉;而一旦涉及那间房子外面的小镇,一般就只有半截墙角之类的,基本不入镜的。

尤其是最后高潮那里主角逃回来的时候,不管是小镇居民,还是周围的小镇背景,镜头里呈现出来的都是一片非常扭曲模糊的画面,就好像一个大活人在诡异世界里穿梭一样。还有,随着主角一路跑,他脚下的路都给我一种积木在散架的感觉,我语文不好形容不出来,总之就是画面特别特别的荒诞诡异,好像只有那间房子在这个世界是真实的,也好像是整个小世界都在扭曲崩溃,只剩下这个房子还没有溃散。这是因为现实中的主角正在一点点发疯吗?]

[这阅读理解水平666了。你有没有想过还有一种可能?说不定晏导根本没想那么多,考虑到精神病院里没有符合的实景,也没有演技高超的演员,于是干脆就把一切都虚化呢(狗头)?]

[盲生,你发现了华点。晏导已经惊呆!]

[说到镜头画面,我突然想起来,前面大半部分的镜头色调都很昏暗,画风特别写实和压抑;等到最后主角在精神病院醒来,色调一下子又变得格外明快。当时给我一种虚幻现实颠倒了的错觉,就是很奇怪,很诡异。不知道是不是我解读过度?]

[个人不懂什么深度不深度,我就觉得最后一段完全是败笔!本来看前面还真以为是恐怖片呢,到最后又是“主角精神病,一切都是幻觉”的套路。现在的恐怖片还能不能行了?就不能来一点真真切切的鬼怪妖魔吗?]

[真·鬼片?你在想桃子。404警告(滑稽.jpg)。]

[后面那段暂不评价,前面的剧情我有另外的看法。大家难道忘记这部电影拍摄对应的现实背景了吗?导演本人刚好遭受了网络上的舆论抨击,和污蔑构陷,又被关进精神病院……电影中主角的遭遇怎么看都是一种隐喻。

怪物就是推动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小镇居民们口述的那些诡异事件其实和主角没有关系,毕竟我们都知道主角从不出门。但偏偏他们就将这些事情都推到了主角这个外来者身上,最后还在幕后黑手的影响下企图对主角出手……按这个思路去理解,电影里面的细节映射太多了,懂的都懂:)。]

[楼上就是分析带师?阅读理解满分。

晏导:这是哪里来的会说话的小机灵鬼?来人,给我招进盛世!]

[歪头。所以说,这是拍电影的同时还顺便报了一箭之仇,黑了敌人一把?以后的人要是分析这部电影,岂不是要把周曜这些人拖出来一遍又一遍鞭尸?23333好深的心机!我喜欢!]

[感觉大家都是逻辑大师,就我是个憨憨。从头到尾没看懂,唯一的收获就是吓得我爆米花饮料全都掉了,还给前排的哥们赔了一件衬衫,最后顺便和刚处上一天的女朋友分了手。我真的以为这就是个小清新电影啊,现在吓得我躲在被窝里瑟瑟发抖!起一个这么文艺的名字,还放出那么美好的宣传片,结果内容却这么恐怖,导演这是人干事?!]

[哈哈哈哈哈楼上信息量有点大啊。有一说一,这电影真的吓人。光听转述都感觉不出来,必须去现场看才能感觉得到。又没有鬼怪又不血腥,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看得我那么慌?本恐怖片爱好者都有点顶不住。]

[对对对,这恐怖气氛渲染真的绝了!我敢说目前国内其他恐怖片导演在这方面的功力都还远远不够,看着看着就起了鸡皮疙瘩。]

[话说我没记错的话,网上订票时好像有限制心脏病史还有特殊年龄段的观众啊。电影院门口的售票员也有提醒。这种细节就我一个人注意到吗?恐怖是真的恐怖,不能看千万别勉强啊。]

……

关于这部电影剧情本身究竟是象征着什么,各有各的说法。有人纯粹将这当做一部刺激的恐怖片来看,有人偏偏喜欢不断发掘深度内涵,还有人觉得过于炫技,内容本身并不有趣。唯一让所有人一致认同的就是,这片子真的吓人!

有争议就有热度。不知不觉,《独白》上映一周,票房一路走高,首日九百三十万,次日一千七百万,第三日二千九百万……一周下来,恰好跨过三亿大关。而这部电影的成本微乎其微,几乎都是用在特效配乐等后期制作上。

与之相比,《幽冥迷潮》的票房涨幅就很迷,借着名导光环和星娱的大手笔排片,首日票房就突破了千万,定格在两千一百万,后面几天的票房却和第一天差不多,甚至略有跌落,尤其是最后三天,票房直接跌落到了一千万左右……一周下来,最终票房居然只有15亿!

只看这第一周的票房和后续趋势,这部电影别说是大爆,顶多收回成本而已。

如此鲜明的对比,让事先根本不看好《独白》的圈内人都吓了一跳。

按理来说,《幽冥迷潮》各方面都在水准之上,虽然不至于大火,但赚个盆满钵满还是没有问题的,谁能想到最后成绩居然如此惨淡?许多人事后一分析,总算是发现了问题。

还是与《独白》有关。

这个档期主要只有这两部值得一看的片子。大部分影迷都是一起看了。

先看《幽冥迷潮》还好说,要是先看了《独白》,体验过那种无比真实的恐慌氛围,再看《幽冥迷潮》时总觉得哪里哪里都很假,哪怕是到了剧情中最精彩最刺激的地方,观众也是一脸木然。

仿佛所有紧张恐惧的情绪都被《独白》吸走了,颇有几分“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意思;或者说,观众已经被《独白》一波掏空了,一个个宛如陷入了虚弱期的老司机,只想咸鱼瘫。

这直接影响到了《幽冥迷潮》在网上的口碑,顺带影响了还没看的新观众。

一边口碑爆炸,不断吸引新观众,还有老观众二刷;一边口碑一般,不能吸引新观众,老观众也感觉索然无味……于是,两部电影的票房走向呈现出如此奇怪的差距,《幽冥迷潮》这样一部还算不错的片子,生生砸在了锅里。

这就是“全靠同行衬托”的经典案例啊。

弄明白这其中缘由后,一时间,整个影视圈的人,心疼幽都导演的同时,莫名对原不为这号猛人产生了几分敬畏。

至于圈外的观众,尽管他们不懂这样的电影票房是赚是赔,但双方两倍的差距摆在这里,究竟谁胜谁负他们还是清楚的。就像是一个不懂足球的人,看不出哪方发挥更好,但至少能从比分看出优劣来。

顿时,星娱引来一阵群嘲。

——主动提档和人家撞上,本以为是大势碾压,结果却被人家杀得血流成河,丢盔弃甲,这还不够丢脸吗?

星娱总部笼罩在一阵低气压之中。傅寒再一次挂断一名股东打来质问的电话,猛的把手机摔在了地上。

这已经不是他今天接到的第一个电话了,之前还有人到办公室和他当面摊牌,无一不是指责他意气用事,强行提档企图碾压盛世,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害得公司精心筹划的一部电影砸在手里,尽管没有赔钱,但也没有多少赚头,之前的投资都打了水漂!

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