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120记> 第二十八节 12月22日,冬至,同行之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节 12月22日,冬至,同行之殇(1 / 2)

今天冬至,一年里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乌云很厚,阳光根本穿不透,整个天空都显得低沉沉的。都说天气会影响心情,但是我一直觉得心情会影响周围的所有人和事,虽然今天多云,气温下降,但是在急救站工作的我们,热情却没见减少,大家只是多加了件衣服而已。并且在闲暇之余还在积极的讨论今天下班是去吃饺子还是吃羊肉,有的人甚至说要吃汤圆才对。因为南北方的生活文化差异,冬至时的特殊饮食也不尽相同,所以讨论的最终结果就是下班后一起聚餐,到时候吃什么反而不再重要。

也许今天变天,大家都躲在了家里,也不太想出门,更不想去医院,所以呼叫120的电话也少了很多。我们一上午只出车两趟,病人都是老年人,因为气温的下降,老年人的肺功能和心功能都会受影响,所以冬天或冬天的夜间出诊,多数接诊的都是心脑血管疾病或者喘息的高龄患者。不过幸运的是,今早转运的老年患者病情都不重,只给了简单的药物处理后病情就稳定了下来,每一位都能平安送到医院。中午饭后,大家竟然还幸运的得到了午休的宝贵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小时,但是毕竟是半年来为数不多的休息机会,我们都很满足。虽然在睡梦中接到了任务短信,大家都还处在睡眼朦胧中,但是精神却恢复了很多。

我边向救护车走去,边掏出手机查看任务,只见内容如下发单时间20xx年12月22日13:21:35任务号xx1222xx3526,现场地址xx市千鸿路xx小区14栋1单元302,联系人女士,联系电话182xxxxxx,主叫182xxxxxx,主诉昏迷。上车以后,老杨启动了车子后,我也顺便看了一眼车载系统的具体任务信息,结果发现患者是位女性,张xx,30岁。这么年轻就昏迷,要么是病情比较严重,要么就是单纯的头晕或者一过性的黑矇。因为接诊的大多数头晕甚至昏迷的年轻人,多数原因是他们的生活作息时间不规律,因为熬夜、饮酒、不吃早餐引起的低血糖,或者久蹲、久坐后突然站立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等等。虽然猜测多多,但是我依然让老杨开启警报,希望能尽快赶到事发地点。小丽在车子启动后常规回拨了对方的电话,但是一直都在占线,根本打不通,此时,我们也开始意识到事情的不寻常,我示意小丽继续拨打,同时让老杨再次加快速度赶往事发地。

果然,在我们驶过第一个红绿灯时,车载系统追加了一条补发单,而小丽的电话也依然没有打通(收到补发单不是说调度室提醒我们出车,而是意味着患者的病情非常紧急,是一种催促的信号,同时小丽的回拨电话显示占线,也提醒我们最大的可能性是调度室在占用通话给予患者及家属远程指导抢救),果然,随后的路程,每过几分钟就会收到一个补发单,我让小丽停止回拨电话,转头打开驾驶舱与急救舱的隔音窗,让三哥和老头准备氧气枕、复苏包、吸痰器等抢救设备。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起来,心里也在默默地祈祷,希望不会遇见最坏的情况。

都说救护车司机的应聘要比常规驾驶员的应聘门栏高,要能开快车,要反应快,年龄还不能太大,还要随时保持冷静还好,这么多苛刻及优秀的条件,老杨和涛哥都具备,所以这一路上虽然风驰电掣,但是老杨还是在20分钟左右就把我们安全的送到了事发地的楼下,除了老杨外,剩下的四个人背上装备下车,按响单元门铃,很快,“咔”的一声,门打开了,我们一口气冲上3楼,302的门是虚掩的,我们没来得及喘口气,直接推门走进去。情形和我们猜测的一样,只见一位年轻的女性已经平躺在客厅地板上,旁边两位中年女性正在电话免提声音的指导下急救。看见我们走进来,一位中年女性赶紧站起身,而另一位没有抬头,正在给倒地的年轻女性做人工呼吸。

我对着电话说了一句“我们到了”,电话那头调度室的老师也松了一口气,果断的说“已经抢救了20多分钟,交给你们了。”然后挂断电话,这时,正在给患者做人工呼吸的中年女性抬起头,只见她满脸泪痕,想对我们说什么,可是嘴唇颤抖着根本说不出一个字,手脚也变得瘫软,根本站不起来,只能伸着手指指着地上的患者,我快走两步赶紧扶住她,说了一句“交给我们吧”,然后让老头把她扶到一边坐下,我则赶紧查看患者。只见倒地的女性患者很年轻,微胖,此时已经没有意识,快速评估后发现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嘴 唇发绀,瞳孔光反射消失,只能继续抢救了,我快速跪到患者右侧,找准位置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让小丽开通静脉通道,准备给药,让三哥准备呼吸气囊和吸痰器,一切都开始进入标准化流程。我在胸外按压完成30次时,三哥立刻麻利的用呼吸气囊辅助呼吸2次,此时患者依然没有任何反应,我们继续重复这个过程,一共循环了3次以后,小丽也顺利的开通了静脉通道,开始按我的医嘱给药,肾上腺素1支、尼可刹米1支、洛贝林1支静推如此,平均每4分钟一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