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120记> 第十六节 9月11日,一生一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节 9月11日,一生一死(1 / 2)

随着工作及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开始出现大大的改变,原来的实体店经营方式已经演变为网络与实体店相结合的融合体,促使人们更快的实现需求,同时也不断的加快生活的脚步。曾几何时,外卖小哥铺天盖地充满大街小巷,填满每一条城市的道路,他们由社会各种各样的人才组成,包括高学历的知识分子,艺术家,企业家,普通农民,甚至无业游民。不管他们的内在有多么的不同,但穿上那身黄色或者蓝色的马甲,他们就都具有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快!因为只有快才能抢到单,只有快才能挣到钱,只有快才能在同样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回报。所以,他们依托平台给予的微薄的意外保险,可以漠视风险,对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与人行道视而不见,由此,每天我们接诊的交通事故,80都是有外卖、速递员参与其中的。我一直对他们积极的工作态度表示尊重,但同时也为他们的工作方式而表示惋惜。

今天气温稍降,云层略厚,有风,阳光被遮挡的严严实实,出门需要加一件薄外衣。不管天气怎样变化,我们的工作一如既往,现在已经快接近十一点,已经出诊四趟,其中两趟转院,一趟市场纠纷,最后一趟是人见人怕的酒精中毒。当车停在站上,所有人都再忍受不了车厢内残留的馊臭味而纷纷捂着口鼻跑下来,小丽忙的清洗车厢内残留的呕吐物,老头开始喷洒含氯消毒液,涛哥则把所有的车门车窗打开透气,剩下的人则在旁边打着下手,顺便一起吐槽着最后这一位酒醉呕吐的患者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通过大家的努力,车倒是消好毒了,但是气味反而比刚才更加刺鼻。还没等大家从呕吐物的气味夹杂着消毒水的气味中回过神来,“咚咚咚”短信响起,有任务,内容如下发单时间20xx年09月11日11:16:35任务号xx0911xx4522,现场地址xx市环城路与南京路交叉路口,太平村公交车站旁,联系人先生,联系电话136xxxxxx,主叫136xxxxxx,主诉车祸。

不用查找导航,距离我们只有300米,大家快速上车,顾不得车内还没有散尽的怪味,向出事地点驶去,很快,我们就接近了事发地点,远远的就看见公交车站围满了人,我们只能缓慢的停在站台外。我和小丽拿药箱,三哥和老头负责分开人群,我们费力地走进人群一看,伤者是一男一女两位老人,应该是一对老夫妻,老奶奶躺在地上,没有声音和动静,老爷爷跪坐在她旁边,不停的在呼喊她,拍打她的肩膀,掐她的人中旁边还有一辆倒地的电动自行车,后面载着外卖的配送箱,此时,箱子里的饮料、快餐散落了一地,不远处站着外卖骑手,看样子被吓懵了,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倒地的老人看样子情况不妙,旁边的老人却清醒,我只能先快速检查及询问老爷爷是否受伤,当判断后发现只是手腕擦伤及肩膀疼痛时,我赶紧示意三哥搀扶起那位老爷爷先上车坐好,并给他手腕上的擦伤消毒。可是老爷爷却一直拉着老伴的手,不愿自己单独离开。

没有办法,只能让老爷爷往旁边挪挪身子,给我们腾出位置。这时我们才仔细检查倒地老人的情况。倒地的是位老奶奶,年龄和老爷爷差不多,大概七八十岁,有呼吸,意识丧失,头部有出血,但是量不多,查看瞳孔发现左边扩大,光反射消失,右边正常大小,光反射迟钝,其他暴露在外的手臂及脚踝有一点擦伤,四肢没有明显的骨折畸形及出血。老奶奶情况很不好,初步判断颅脑损伤,有可能脑内出血并压迫大脑形成脑疝,至于她胸腹部是否存在内脏损伤暂时无法判断。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围观的人群显得那么拥挤,他们中少部分人目光中充满了同情,但是大部分人都在看热闹,伤者周围的环境复杂并且不安全,只能初步转移病人。

决定后我没有犹豫,赶紧喊老头和三哥准备铲式担架,同时向围观人群确认已经报警。担架很快拆卸完毕,我快速给老奶奶口腔里置入了口咽通气管保证呼吸通畅。然后一起努力给患者轴向翻身,最后组装担架,上车,在一番忙碌中,旁边的老爷爷自始至终都没有询问过我们什么,只是专注的看着老奶奶,口中不断的祈祷“求求你,快醒过来,阿弥陀佛,求求”,一直到两位老人上了救护车,这位老爷爷的手也一直紧紧的握着老伴的手。

上车后我没有让涛哥急着发车,而是让小丽赶紧给老奶奶开通静脉通道,虽然离医院不远,但是为了保证路上病情变化时,能顺利的给入抢救用药,这一步是出发前必须要完成的。在小丽忙碌的同时,我再次检查老奶奶的伤情,给她接好监护,并再次复测了血压,各项指标虽然提示生命体征暂时一切平稳。但我知道,她受伤最重的是头部,她的情况根本不容乐观,看着一直牵着她的手的老爷爷,我把到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不想在此时谈论她严重的病情,也不想再增加老人的担心与焦虑,等到了医院再说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