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柳暗花明又一家> 第二章 空腹跟踪母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空腹跟踪母亲(1 / 2)

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对父亲由失望变得无望乃至绝望。却也变得愈来愈坚强,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娘,艰难地挑起了养活全家人的重担。

父亲消失后,我家就很少听到笑声了,让众人羡慕奉承的热闹场景顷刻灰飞烟灭,换来的是无休止的冷嘲热讽,亲朋如同躲避瘟疫般疏远我家。一夜间,我和家人一下从温暖的福墩跌进冷漠的冰窟。

记得,那年的秋叶落的特别早,特别多,秋风跟隆冬一般冷冽,母亲早早为我们添加了衣物。

“妈妈,姐姐,快看哪!水里好多大鱼耶!呵呵。”我向母亲指着河里忽然增多的大鱼说着笑起来,好久没笑过了,笑神经都变得有些迟钝了。

父亲消失的第一个初冬,一天上午晴日无风,大姐和二姐帮着母亲将冒尖的一大木盆脏衣服搬到河边的洗衣石台上,随后母女三人一起洗起衣服来,连洗带晒得一天,这其中洗的多半是别人的衣物,靠洗衣挣点儿维持家用;要知道,俩姐才多大呀,就早早干起了大人的活儿。我和哥哥随后赶来,我俩的任务就是帮着在河滩上晾晒洗好的衣物,可刚走近河边,就被河水里接踵而至一条条一扎多长肥大的鱼儿给吸引住了,这在以前罕见,我怀疑是不是上游哪个养鱼池决堤了,让咱捡了个便宜。我和哥哥异常惊喜,二话不说便脱掉鞋子挽起裤腿子跳到没膝深的河水中抓鱼。自打父亲消失后,几个月了,家里就没再吃过鱼,别说鱼了,连肉也没吃过几回,哪有钱买呀,全部存款都给了上门讨债的主,这还远远不够呢,依旧欠着一屁股债哪,真要父债妻子还,替父亲擦屁股,到何时是个头哟。回想以前父亲在家时,整天大鱼大肉供着,还挑肥拣瘦呢。

“哎,大彪(我哥小名,大名叫江彪)小威注意安全,别往深水里去。”母亲站起起来朝我喊道。其实我和哥哥五六岁时就跟着父亲学会游泳了。

“嗯,知道了!”我俩齐声回应道。继续抓鱼,其实用不着去深水区抓鱼,河边的浅水区的水草中就藏着不少鱼,以鲤鱼鲢鱼居多,特别肥实,馋的我俩直流口水,今晚终于又能吃上鱼了,可鱼并不容易给抓到,主要是我俩的手不够大,鱼身溜滑,好几次抓着很快给挣脱掉了。

要是父亲在就好了,他可是抓鱼的高手,那双厚墩墩有力的大手就如同一张渔网,一抓一个准。以前父亲常去河里抓鱼拿去卖钱,光靠这我家的小日子就过的比人家滋润不少;我家吃鱼基本不用买,隔三差五的父亲就会给家里抓几条或从贩卖的鱼中留出几条鱼吃。

不出半个小时,哥哥抓到了一条两斤多沉的鲤鱼和两条一斤多沉的鲫鱼,我抓了两条半斤多重的鲫鱼。母亲和俩姐见到后,都停下手里的活,跑上前,围着我俩手里高高举起的鱼欢呼跳跃。母亲当即表示晚上回家就炖鱼吃。

太阳落山的时候,母亲和俩姐各自背着一大包袱晒干的衣物,我和哥哥提溜鱼一起往家里走去,晚霞染红了每张笑脸,大家好久没这样开心愉悦了。

回到家,一放下包袱,母亲就开始为我们炖鱼吃。那晚大家都吃的特别开心,就跟吃年夜饭一样,难得吃顿饱饭;母亲特意多煮了点儿米饭,给每人多盛了半碗米饭,平常每人只能吃一平碗,根本吃不饱。最后,母亲将碗里吃剩的鱼汤倒上白开水,每人分了一小碗稀释的鱼汤喝了,两条鱼吃的仅剩下光滑的鱼骨刺,连鱼头都吃了,要知道,从前家人从不吃鱼头的。

吃饱了,大家凑在一起说笑逗乐,感觉又回到了从前,比平常晚睡了近一个钟头,母亲怕费电,硬要我们早点儿熄灯上床。父亲离家后,为省电,我家所有的灯泡都换上十五瓦的,而以前都是一百瓦的。通常晚上只开厨房里的一盏灯泡,大家就靠这一个灯泡用来做饭,吃饭,哥姐三个写作业照明用,哥姐都很懂事,赶紧把作业写完,早早熄灯睡觉。

自打父亲离家后,我家除了要债的,很少有人来,从前一天往我家跑八趟的所谓亲朋都躲得远远的,就算撞上面了,也都装作不认识,跟路人般理都不理。就算最近的直系亲戚,像大爷和小叔一家人,也白搭,甚至连爷爷都懒得搭理我家,没人愿意帮助我家,唯有奶奶一个人没忘记我们,经常偷偷给我家点吃的用的。而母亲对这一切并未表现的多么沮丧难受,似乎早有心理准备一样,不断地对我们说,一个个不来,不理,倒落个清静,可以给咱省出工夫多做些事情哪。

父亲消失后,全家主要靠几亩地过活,地里的活主要靠母亲做,两个姐姐和哥哥抽空多少也帮着干点儿,而村里的亲戚没一个伸手帮忙的。想当年,父亲在家时,地里的活根本不用家人上手,乡亲们挣着就给干了,感觉父亲的威望比村支书厉害多了,当然乡亲们从父亲这里也捞到了钱物等很多好处。姐姐经常跟父亲开玩笑说,他比地主还厉害,父亲总是一笑了之。

然而光凭地里的庄稼换不了几个钱,根本供不起两个姐姐和哥哥上学,母亲不得不外出打零工挣钱。我们村到镇上仅一里来路,镇处在交通要道上,路边有好多饭店,母亲找到了一家做洗碗工,每天做五个钟,从下午六点干到晚上十一点,好在饭店管一顿晚饭,不过一顿饭而已,却把母亲乐得不行,可省她在家里吃的一顿饭不是。这样,母亲白天忙地里的活,晚上忙饭店里的活,而且活更累,每天先把我们的饭做好再去饭店,大姐很快看不下去了,硬要母亲教会她做饭,大姐很争气,一学就会,而且做的不比母亲差,我们都为姐姐感到欣慰,终于可以减轻一点儿母亲的负担。此时姐姐还不到十四岁呢,尚需要别人照顾的年纪,看来,穷人的孩子真的能早当家。

母亲身材瘦小,仅一米五五高,父亲离家后,不到半年,体重就由百斤骤减到七十来斤,母亲开玩笑说比吃任何减肥药都见效,母亲脸上的皱纹又深又密,肤色阴暗晦涩,看着跟个小老太似的,跟以前比简直判若两人,父亲见了恐怕都不敢认了。如此弱小的身躯咋撑得住那么繁重的劳动,小小的我就开始为母亲担忧起来。为见识一下母亲在饭店的劳动状况,我特意盯了母亲一次梢。

1990年“五一”节那天,天清气朗,我不等吃晚饭,就悄悄跟着母亲去了镇上她干活的那家饭店,母亲已在那儿干了好几天了。好在通往镇上的小路弯多树多容易躲避,一路未给母亲发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