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章(1 / 2)

“爷怎么就这么过来了, 也不差人来与我说一声。”许贵妃是甜润的嗓音, 虽年纪不小却依旧听着可人。

“方散了朝, 便来你这儿坐坐, 有什么好通报的,左右不过是你没敷粉罢了, 又不是没见过。”皇帝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大红袍?怎么不上瓜片?前些日子不是赏你这儿半斤了么?被小十五喝完了?”

“哪里敢让他牛嚼牡丹。分了一些叫人给老七送去了, 他的口味啊……也是说不听, 不知道是像哪个的。”许贵妃捂了捂嘴偷笑,又吩咐身边的丫鬟:“给我煮一壶奶茶来。”

“也就是你爱吃稀罕的, 倒也香甜。”

“爷说笑了,哪里就稀罕了,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不就是喝奶茶的么?”

“你还说,那时候进上来的奶茶你喝了一口便吐了,直说咸津津的,怪里怪气。”

“爷若是您再取笑我,那么连大红袍也没有了,您便与我一同吃奶茶吧。”许贵妃一颦一笑自成风韵, 平安跟在皇帝身后鼻观眼、眼观心:这也难怪这位主子圣宠不衰了, 居然可以直呼万岁为“爷”。

“玲珑, 给咱们平公公也斟一杯奶茶,暖胃。”

“谢贵妃娘娘恩典。”平安看了看皇帝脸色,连忙谢恩。

许贵妃摆摆手, 自然垂落的月笼纱便沿着手腕往下滑,露出一截雪白的皓腕,肤若凝脂、莹润细腻:“我还不知道陛下?忙起来连喝水、用膳都不记得,你跟着伺候陛下么……也定是渴坏了。”

说笑间,许贵妃的大宫女玲珑便给平安奉上了奶茶。平安双手捧着小碗,侧身弓着身子把奶茶喝完了,拿帕子抹抹嘴巴:“自贵妃娘娘喝这甜味儿的奶茶起,学样的人倒是多,不过我看还是得数娘娘的延禧宫小厨房里头做的最正宗了!”

奶茶也喝了,撒娇也做了,眼见皇帝的脸色比刚来的时候好多了,许贵妃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口:“爷这是又同哪个生气呢?”

“朕并没有同别个生气。”

“我可不相信,爷过来的时候,嘴巴翘得都可以挂油瓶了。”

“又说淘气话。环环,你这样的性子,在这宫里是怎么长大的哟?”皇上点了点许贵妃的鼻子。

“被爷宠着长大的呗。”

“爷老啦。也不知道还能宠溺几年……到时候,叫老七或者小十五,接你出去,每个儿子的府上住半年。”

“爷胡说什么!”许贵妃的脸色顿时就白了,“您可是万岁。”

“哪里真的有人能够千岁万岁的,那不成了老妖精了。我只希望,老七做个贤王、小十五做个闲王,好好奉养你,也给端孝和端仪撑腰。”

许贵妃被皇帝说的泪眼汪汪:“我不依,我才不要和两个臭小子一起住,他们早就娶了媳妇儿忘了娘啦。我是要陪着爷的。”

“傻话。你啊……还是这么傻。”

一番情意绵绵之后。

“爷留下吃饭么?”许贵妃终于被老皇帝哄得破涕为笑了。

“不吃了,还有折子没批,回头朕还得去看看皇后。你想吃什么只管吩咐御膳房去做就是了……螃蟹可少吃点,回头又说肚子疼。”

“谨遵陛下旨意。”许贵妃俏皮地眨眨眼,这样少女的动作,由一个中年妇人做起来,完全不违和。

延禧宫众人恭送走了万岁爷,玲珑小声询问:“娘娘中午要吃些什么?奴婢好叫人做了送来。”

“来两只螃蟹罢,再来一杯石榴汁。”

“是。”玲珑服侍贵妃也好些年了,尽管宫里隐约有这样的传闻,说许贵妃出身卑下,吃的也简陋,数十年都是四菜一汤就可以打发的,可是传言归传言,最后娘娘的吃穿用度无一不被宫中女眷们模仿,甚至还几次引得官眷们效仿……那些人,不过是逞嘴上厉害罢了。

…………………………

八月底,坤宁宫外。

太子领着皇太孙、六皇子(晋北郡王)、十五皇子、十六皇子一溜地跪在坤宁宫正门外左侧。

右侧跪着的就是对应的女眷们。

另有许贵妃打头领着四妃并其余妃嫔在宫门外站着。

如此大的阵仗却是因为坤宁宫的主人,不大好了。现在在正房内的是皇帝,老皇帝拉着结发妻子的手:“婉婉,别离开朕……”

“陛下,我知道我恐怕这次是熬不过去了。”

“别这么说,莫凡已经派人去找沈千针了,你再坚持一下。”

“我坚持不住啦……大郎,答应我一件事好吗?”大郎,是老皇帝与皇后刚刚成亲时候,他要求胡婉如此唤他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胡婉不在喊他大郎了,如今再一出口,两个华发满头的老人家都觉得那时候的甜蜜恍如隔世。

“太子,太子他或许近年做了一些错事,大郎你对他要宽容些,他毕竟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啊。若是有一日,他真的……大郎,你要维持他最后的体面,好么?”皇后紧紧握住老皇帝的手,用尽最后力气喘吁吁地说。

皇帝的眼睛都红了:“这逆子。要不是这逆子气到了你,你有何至于……”

“从自己肚子里出来的孩子,再怎么做,也是我的孩子。他只是着急了,哪里会想气我呢?陛下,大郎。答应我!”

“答应我!”皇后呲目欲裂,一下一下地握紧皇帝的手,脸色都青白了。

守在门边的平安见皇后情况不好,慌忙要去叫太医,方一打开门,就被外头十多双皇子皇孙皇家媳妇儿的眼睛给盯住了。好在他心绪稳,一点慌乱也没有,只顾着传太医来。

太子等人不敢打扰平安,硬是心里头着急。

而除了十六皇子是真心实意地难过之外,太子的心里头更多的是惶惑不安:母后,母后昨天问自己的事情是从哪里得知的?既母后已经晓得了,是不是父皇早就知道了?难怪……难怪……可是自己当初并没有要害小十六的意思!

话虽如此,再向谁解释都是说不清楚的,太子觉得这下子是黄泥落在裤裆里了。

当夜,丧钟响起,皇后,薨。

…………………………

贾元春到底是没有等到太孙妃许的升她分位的事儿,倒不是这胡氏言而无信,而是宫里头……皇后娘娘去了。

虽然这两三年,皇后娘娘身子不大好是众所周知的事儿,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个节骨眼上,她殁了。

明眼人都知道,这事儿太突然,里头也许有什么蹊跷,但是现在龙颜大怒,没人敢去打听,生怕被皇帝拿来祭了刀子。

贾宝玉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族学吃中饭。三更四更气喘吁吁地跑进来与主子汇报,并带来了府里送来的素色衣裳。

【皇后啊,那是水清的亲娘呢……也不知道他还好么?】宝玉想着。

自闻讣日为始,在京禁屠宰四十九日,在外三日。停音乐祭祀百日,停嫁娶官一百日、军民一月。

皇后的去世,与贾府的男子们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在京文武百官于闻丧之次日清晨,素服诣右顺门外,具丧服入临,临毕,素服行奉慰礼,三日而止,然后只要百日内着素服,出百日后始服浅淡颜色衣服便可),大家禁了饮酒嬉戏、穿红戴绿,街上的秦楼楚馆也停了接客,贾赦与琏二也是天天窝在家里。贾赦被贾母三令五申不许国孝期间搞出丑闻,不然……贾赦知道其中严重性,倒是夹起尾巴做人了。

倒是得了诰命的贾母等人,要去坤宁宫皇后灵前哭灵。因为文官、武官一品至五品命妇,于闻丧之次日清晨,素服至坤宁宫,具丧服入临行礼,不许用金、珠、银、翠首饰及施脂粉。丧服用麻布盖头、麻布衫、麻布长裙、麻布鞋。

除此之外,最大的影响大约也就是被遣送回来的迎春了吧?因后宫之首死了,现在是许贵妃与其余四妃协理宫务。不多时就发了旨意:这一届的秀女先放回家中,年龄略大(特指下一届就会超选的秀女)的可自行婚配,于是迎春又款款包袱回了荣国府——三年之后,迎春恰好十七,逾龄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