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当作精领到BE剧本[快穿]> 第223章 笑拥江山美男梦(13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3章 笑拥江山美男梦(137)(1 / 2)

此时关东的反对声并不大,毕竟都是受了皇帝恩典升衔的。况且皇甫元均旧部云集,在第一集团军、第二集团军中都有影响力。想强出头同时得罪皇帝和他的人不多,就算是折、种、王等西军老将有些意见,还没有严重到举旗造反的地步。

书颖仍然督查划分地块军垦、预留羌族各部的地区、高级官员地块和预留流民移民屯田地区等土地工作。

书颖视察长春州后,将要回幽州,临行前在上京宴请文武高官、羌族各部领兵首领。她在宴上表示了她五年内北方不发动大战,但要防备女真残余卷土重来骚扰。

书颖与他们喝了酒,又摊开地图,往科尔沁草原一指,道:“这一大片草原,水草丰茂如河套,朕以后总要拿下来的。一半让我大夏朝廷驻军开设国营牧场,一半就分给羌族兄弟各协助国防军的部族。”

羌族各部首领大喜,均起身跪下磕头,便有一位部族首领道:“不如朕下命我们今年出征,把这草原拿下来,也不必等以后了。”

书颖笑道:“饭要一口一个的吃,不然肚子不舒服。这打仗也一样,一点点打,那才消化得了。不然打下来,于国无用,又何必浪费钱粮呢?”

那部族首领才明白,道:“皇上雄才伟略,小人浅薄见识倒闹笑话了。”

书颖道:“西北汉子直爽,那也没有什么好笑话的。往后几年,汉羌两族各自移民生产、积极备战,数年后方可一举拿下。各部兄弟回自家去后可得努力生孩子,不然打下地界,没有人种地放牧倒是可惜了。”

大家不禁哈哈大笑,仁多恭道:“皇上,臣想多生几个儿子,选出最能干的一个儿子去皇上跟前效力,以报皇上对臣部族的恩典。”

书颖朗朗一笑,道:“敬德今年二十二岁了吧?听说你因为出征,都耽误成亲了。此次回西北可得先成亲了,莫让未婚妻等得心急才好。”

仁多恭笑道:“皇上怎么知道这些?”

颇起忠吐嘈道:“你这点事也不是秘密,几次念到要回家成亲,都传到皇上耳朵里了。”

大家笑话一通,接着饮宴,宾主尽欢结束,不细表。

第三集团军驻守关东,一半以上番军人先回西北,还有一小半留守分到部族的土地,并且协助第三集团军防备女真。

第二集团军及后来出关的第五集团军则随后返回关内,由于时间问题,书颖这次不去汉四郡了,第七集团军暂时分驻辽东和汉四郡实行同样的军垦。

书颖和大军回到幽州时已经是10月,幽州划分的新都地界已经整平,如皇宫地界居然已经做好了排清水系统和化粪池排污系统,这与整个皇城的排污系统将连在一起。

当今洛京城的排水系统就已经很先进了,大雨季节,城内基本不会出现涝灾,这些匠人师傅也自能做好这个。书颖将来要用抽水马桶,所以要另建一套排污系统,他们理解之后,也能做到。

留守幽州的官员虽然对她纳妃的事很是惊奇,但是已度过了热议的时候了。旨意下了这么久了,早成事实,现在要她改,真是始乱终弃了。

幽州留守官员便没有说,连裴延庆都没有说,而种将军此时已经带第四集团军西了永安军路,毕竟西北长时空虚也会威胁洛京安全。

书颖陪了叶熙几天,叶熙虽然舍不得母亲,可是他仍然决定留在幽州干事业,说:“母亲封我为燕王,我留守封地是应该的。况且我现在管着建都的事,投资的公司也有很多事,我暂时走不开了。”

书颖抚了抚他的头:“熙儿长大了,好好历练学本事,明年寻个空回洛京来看娘。”

母子暂时分别,这让书颖想到自己也是十四岁左右离开家独自闯荡的,甚至在赵玮取了刘绾绾那些年,她有一年半都没有回过家。孩子长大了,总要放手让他们历练,否则妈宝男就难成大器。

书颖带着新妃子、儿女和大军正式班师回朝,不管朝臣怎么想,第一件要办的事是欢迎皇帝回朝,庆贺北伐大胜而归。甚至洛京百姓们也因此情绪高涨,载歌载舞,现在顾不得皇帝纳妃的事了。

百官出城迎接,若非她建的大夏现在还没有帝王宗庙,便要开始祭祀天子七庙了。

等到百官庆贺大胜的事之后,果然便有官员提出质疑,这时书颖怀孕了,这时就让百姓有点尴尬,内心未必没有把她当作是秦始皇母亲一样的人。

书颖记得日子,知道这是李玄的孩子,有人再不高兴,李玄都要四十二岁了。书颖以子嗣和各不干涉家事为由反驳言官,只让他们干实事,让她少生儿子会危及大夏江山。

此事在民间后来也引起很多争论,不过现在没有武装的百姓还不及武周时的人悍勇,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书颖一边生子,一边在娘家、外戚、良相的辅佐下忙着内政经济的事,以基础设施来刺激经济。

统一规划五年基础设施计划,一是要修建好幽州北的新都的宫城与皇城;二是修建从新都到北方大定府的第一条铁路;三是继续在新法的基础上规划一些利于农耕的水利建设;四就是实施无地流民的北迁耕种工作。

为了统一思想,改用财政投入而不是白征民夫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书颖在孕期第三个月到第四个月著有一书《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作了详细解说和演算。

书颖从历史例子角度揭露朝廷强征民夫做基础设施建设和宫殿、官衙建设不付钱是横征暴敛的行为,她在位时不能这么做。这一点,她就内涵了历史上所有的君主,拉拔高了叶氏王朝的形象。

当然,她敢这么做是有底气的,是因为现在的经济形势大为好转,她是个懂经济的人,而古人没有这高度。

然后她从经济学的角度用平白朴实的白话语言来解释,又用案例的方法来演示,再说数学方法来预算结果。

书颖要求各级官员们去买这套书进行学习,了解这种经济手段,消除误解,消除无知。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是有不少人为了升官和长知识积极学习的,有这部分人也暂时够了。

书颖主持做这五年建设规划,把除了官员奉禄、军部需之外所有的财政收入和余粮规划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之中。

工部扩大机构,而民间资本也嗅到了商机,开始投资询问建设用料的规格标准,他们要用上游的产业投资。

擅长建筑的能工巧匠被各大企业以高薪或分股份的方式预先聘请,各大企业主都期待大干一场。虽然开始时有些乱象,可是经济活动格外活跃,整个大夏呈现盛世繁荣景象。

民间虽然也不乏民工讨债的事,但是企业无权白征民夫,民夫被商家召集前都说好要给工钱的,民夫找到官府基本能说得清楚是非曲直。

书颖回洛京的第二年6月,给李玄生下一个儿子,也是在这一年,大理、安南、吐蕃、回鹘都知道大夏不好惹,所以纷纷遣使访问大夏。

访问大夏之后,各国表示愿称臣上贡。吐蕃在唐时很强,在这个时代其实一点也不强了。余下几国虽自有异心,可是骨子里害怕女皇向他们动手。

大夏不但人口多经济实力强,在位的铁腕女皇都连灭两国、打残一国了,他们就怕下一个轮到自己。书颖确实有心要灭几国而统一东亚,但这时不是时候,便提出开放商贸的事,并且从安南引进了优品稻种。

开放海外贸易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正好支持国内风风火火的建设当中。

由于新都城皆采用有偿建设,民间建设企业承包分项目工程,大公司又会分成各个子项目再分出去,所以建设效率可不低。

建设企业不是官府,民工为企业做事虽然辛苦,但是能赚到一些钱,也有自由不干的权力,不至于因为辛苦而导致民乱。企业主们急想官府认证验收项目完成情况,从而收到尾款,都会加班加点完成。

书颖建新都比隋炀帝一年修好洛阳城的效率有所不如,她用了三年基本修好宫城和皇城,只还有抽水马桶和合金水管供应滞后,而且工人安装能力效率要慢慢学习提升,后续能加快。

皇宫和各部官衙都采用光州叶氏家族在幽州城南五十里外的玻璃分厂生产的平面玻璃做大窗户甚至落地大窗户,因此这种屋子的采光与旧式屋子不可同日而语。

皇宫各大宫殿地上都采用新式瓷砖(注:一般认为瓷器之国的明代发明瓷砖,普通瓷砖的技术在非工业时代也不算有门槛),墙上则白色的石灰墙粉刷得雪白。

第六年时,宫城、皇城的自来水和抽水马桶已经安装接通了,外郭城靠内的西边建了几个商品房式的小区,这是无独栋官邸的京城小官的宿舍区。

这些宿舍产权属于朝廷,官员们在京任职时,无房产的可以向朝廷廉价租用(一般只够小家庭使用)。只有在岗实差官员有权租用,而官员的亲戚儿女无权租用。

在大周时期,大部分的京城小官也是没有房产的,苦恼现代人的事一样让古人苦恼,特别是外地考到京城的人。所以这个官员廉租房对于全体官员是个善政了,世上毕竟是小官多于大官。

宫城、皇城内建有叶家帝王宗庙、中小学校、小区体育场、公园、公共车站、便利店面、酒店、茶馆,以方便官宦人家的日常生活。

朝廷也允许外城的人到皇城非主干街道摆地摊,便促进商业繁荣,增加就业、丰富方便皇城内的人的生活。

外城也规划建学校之内的设施,而且开拓了东西南北的商业地产区域,其所有权属于朝廷,朝廷出租给各种商人。

燕王受女皇之命,与朝廷土地资源部主持了东城区部分土地70年产权的拍卖,将之卖给全国现在无实权实职的世家大族和豪商家族。

70年产权,即70年后朝廷若要征回地,要出原价买回,或者70年内要改建城市,也需要出补偿金。大家对这事对70年产权虽然有意见,但是在古代就算官至宰相,告老还乡都很正常。

政事堂这时候才发现,建新城还有这样的好处,不但促进上游产业发展,增加税收,通过拍卖土地、出租属于朝廷的店铺、宿舍等产业就可以为财政增加一笔收入。

这些能把投入的钱赚回来,却不会弄得天怒人怨的,因为资金流动、经济循环,每个环节的人的付出都有所得,资金只是一种所得的媒介。

第七年初时,本来应该主持迁都的,洽逢书颖生了第七个孩子在坐月子。这时她已经年过四十,为了保养自己,才没有做出六年生个四个孩子的丧心病狂的事,等到了第七年。

幸好她请得起奶娘,所以才不会憔悴衰老得那么快。不出意外,她实在不想再生孩子了,她生孩子只是为了巩固她的叶氏王朝,而不是她喜欢怀孕。

她的身体素质好,就像是现代一些老人,一生做农活并生养八/九个孩子,最后还能活到100岁的老人一样。可是她受不了人生时光都放在孩子和政事上,基本没有自我的生活状态。

书颖在李玄的相助下,温补药膳、内功心法、外用药、锻炼等方法调养了八个月,基本恢复身材,也结束了自己的哺乳期。

她着手处理迁都的事,可是这时候叶清江突发疾病猝死,享年83岁。书颖是神医,她也无法预防这种死法,依她判断,可能是突发脑梗,毕竟年纪大了。

书颖亲自到靖安宫吊唁,并下诏追封他为“夏显祖昭孝文穆皇帝”,命在靖安宫停灵七七四十九天。然后由她的次子叶然(19岁)、长女叶薰(15岁)代她伴随太皇叶世钊扶棺北上。

将会把叶清江棺椁运到新都属于他们叶家自己的皇都、皇宫中选停灵宫殿先停灵,等修好皇陵再按照帝王仪仗下葬。

此外百官来吊唁,因为他是女皇之祖,都要披麻带孝。武成贵君和文德贵君既然是皇帝的人,自然也要以孙辈身份分担起守灵堂的工作。

书颖一身素缟,劝着父亲不要哀伤太过,还要保重身体,并和叶薰亲自扶他到侧殿休息一会儿。

书颖给他把一把脉,发现他身子还好,这才放心了,又开了一些温补的药膳给他。

叶世钊道:“哪里需要这么麻烦了,我只是一时伤心和累着了,没有大碍。皇上自己保重,一边生养孩子,一边处理那些军政商业之事,够你忙的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