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当作精领到BE剧本[快穿]> 第204章 笑拥江山美男梦(11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4章 笑拥江山美男梦(118)(2 / 2)

“神机营”虽然延用“营”的叫法到今年,可早几年一营在编人数就不下于五千人,二营三千人左右。到两年前出征时,一营已有八千精锐,二营则有四千多人。

第一集团军满编将达4万人,下辖两个军四个师:第一军的第一师、第二师,第二军的第三师、第四师。其中第1军军长由皇甫元均兼任,第2军军长由柳非青兼任。

余下改任师长的人也是与书颖、皇甫元均、柳非青的同年武进士出身的嫡系将领,集团军中的几个炮兵团的团长还是她的学生。

龙卫军军改后为“第二集团军”,荣誉番号“龙卫”,司令员叶书林。叶书林虽然是国舅爷,但论军功就不及皇甫元均了。

皇甫元均及其下属全程参与裴延庆任主帅时的成名七战七捷,之后又是平定西朝的首功战将。

叶书林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他的出身和关系当年被赵玮破格任用,后来也因为他的身份,赵玮可不能放他出去再立奇功,那叶氏家族真要功高震主了。

这时叶书林所辖部队委屈作第二集团军也无话可说,他要是没有肚量闹起来,反而自己脸上不好看。

因为缝纫机还没有成批发明出来,所以虽然开始军改,却还没有换装和正式更换军中礼仪,他们还只穿着原来的武将上朝时的衣冠。

皇甫元均再看到情人和爱女,压抑不住思念和激动心情,多看了她们两眼。书颖与重臣们寒暄几句,与老情人相见时也不敢多话,她觉得李玄跟着玉堂一起进京。

李玄跟着玉堂进京,了解了官场上的青年才俊,锁定几个“嫌疑人”:裴延庆、皇甫元均、王逸飞。虽然裴延庆、王逸飞家世根基深厚,可是他们一个是驸马,一个也早就娶妻,所以李玄早觉得皇甫元均更有可能。

后来李玄跟着玉堂套话,玉堂虽然不笨,但因为孟承志的关系、书颖提过李玄有经天纬地之才,本就有意结交,觉得这些不是什么秘密就跟他说过朝中的一些才俊。

李玄这次远远看皇甫元均,他的美貌虽然稍不及自己,可是他久经沙场,如今身高位,自有一股迫人的气势,站在一群文武官员中绝对是鹤立鸡群。

李玄也发现他神气内敛,四肢修长,显然是一个武学内外功兼修的高手。他暗道:能让她委身的,就算是为了政治利益,也果然不是凡俗男子。

李玄想约他决战定胜负,可是见到他在城外迎驾,站在这文武官员当中,威势赫赫,他感到震动。他就算打败了皇甫元均,书颖也不会接受他决定的结果。

李玄才不由得灰心,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便回了城外白云观,那正是他这两年在京的落脚处。

李玄的重拾旧爱的心愿难以达成,想忘忘不了,烦恼无休无止,一日大醉一场,醒来后决定出家修道,道号“玄天真人”。

玉堂与他结识,后来在休沐日也与亲人、官场朋友到白云观拜访,这时才听白云观白水真人的弟子说李玄不是白水真人的徒弟,而是他的师弟,这下震惊所有人。

白水真人的辈份寿元之高不是秘密,洛京高官名士都闻风而来,“玄天真人”偶尔稍见雅客,坐而论道,指点武艺,皆让人叹服。何况他是一个可以和天下第一美男子叶书林相比的美男子,可惜出了家。

……

逝者如斯夫,又过了一年半,到了新的春天。

距赵玮去世已过去26个月,现在第一代“凌云牌”缝纫机已经热销洛京和江南。

没有点关系的人还买不到这个太后娘娘的新发明新机械,因为国有参股的服装厂大肆采购这种机器。

书颖早用没有成批生产前工匠们精心打造出的机械教导黛芙、青樱及栖凤宫的宫女们使用缝纫机和新式服装设计制作。

叶家的女眷也进宫学进过,之后她们又教导了其她官眷。

黛芙嫁给第二集团军中寒门出身的一个连长,这位连长父母已逝,因为服丧耽误婚事,到考中武进士后,当上了连长。

能娶上太后身边的大宫女,这位连长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若不是士大夫们太过清高,其实他们家族子弟所娶的妻子哪里有太后身边大宫女的见识?就算世家小姐,养在深闺并没有接触过权力顶层的人。

因为连长常年在军中,只有轮休才回家,黛芙去了国有控股的新服装厂当副总,管理女工技术培训和权益,也是书颖按插到国有控股企业的眼线。

青樱嫁给了账房出身的一个算科士子,如今被派去新法区域做核算官员,青樱跟着赴任。

青樱在地方上凭着八台缝纫机开办起了“妇女缝纫机免费学习班”,也代理一些缝纫机订购业务,在民间推广缝纫机。

可是现在的缝纫机有钱也一机难求,跟现代一些热门车型订购一样,要等的时间比订车时间还长。

青樱因为是太后娘娘身边出来的,在外面混得相当开。

除了缝纫机产业链、销售网推开推广,还建设了成衣制造厂,可以提供一部分物美价廉的军需被服,等生产线理顺,常年开工,也可以推广到民用。

孩子出生两年里,书颖除了带孩、出巡、处理军机要事和政事堂无法决断的政务之外,把心思多放在指导实业和培养人才方向。只能用碎片化的时间编写著作。

她以现代的科学家和全满分学霸的头脑编写《数学系统基础教材》(新式印刷排版,共七卷)、《新式会计学》(初级、中级)、《财政预算管理办法》,出版后将列为太学生必学科目。

除了编写这些实用主义教材之外,她还以历史技术发展事实和自己的实业经验摆事实、讲道理立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决定国家命运》、《知识产权概论》。

此外还著有《矛盾论》、《实践论》、《大周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些文章是为了变法统一价值观,并且不藏不掩扒开云雾。

书颖不敢太超越时代,她只能社会治理上,以史实发展规律为基础,引出良性社会和恶性社会的概念,避开近现代的革命话题。她还提出“儒家为体,诸学为用,无用之体,岂不是行尸走肉?”

这些精练白话著作引起天下有识之士的惊叹共鸣,钦佩她智慧和主张。也引得想借着故纸堆维护自己的利益的老学究们惊惶仇恨,只能底下联结,攻击她是女主祸国。

许多有实职的士大夫也明示暗示太后临朝不用事事亲力亲为,劳神苦思代百官之职,而且治学领域是他们大儒的事,不是她的事。

书颖携政事堂规定下一届进士科除了考策论、经义之外必考君子六艺。六艺进行“六选三”考试,但算术是必考科目,难度增加到书颖所著数学教材的内容。

民间读书人也对此非议极大,也幸亏现在不似明清时期,并没有县试、府试、乡试这么严格标准的选才制度。

读书人在没有通过国家级的科考得到功名之前,他们并没有秀才、举人这种身份。就算地方选上去参加国家科考的生员,虽然有优待,也不算有功名。

书颖觉得其中有人给脸不要脸的,但又不能杀,心中也颇为不爽。书颖不爽之后,又写新的文章出版在报纸上,这个时期民间是有卖类似报纸一样的东西。

书颖从自己早年所得的神医的身份出发,讲个体差异性和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她借此提出了文理、理科的概念,个体存在差异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从大脑结构和发育的医学上分析,整体上女性的大脑和情感状态更擅长学习文科,而男性拥有更强大的理科大脑。

很多士大夫家族的子弟一样考不上进士,被强迫着去读文科却怎么也到达不了父辈高度。书颖这个理论出来,便称一些被认为是废物的子弟是被耽误了,或许他们是有理科天赋的人。

理科的数学和格物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一方面是朝廷各个部门最需要的实干人才,另一方面这种人的天赋潜力被开发,就算不出仕,将来都会是实业家,跟她一样卖什么都赚钱。

她神医的这重身份早就天下闻名,许多官员生重病,也不是没有想找太后看病,只不过身份所限,没有人敢提。所以大家倒不都怀疑她在扯淡。

太学里开办的数学课使用书颖编的教材,内部在本朝的加减乘除基础上引入现代数字和数学符号,还将其分化系统的支科,其中应用数学上就有财会数学、工程数学基础。这些并不是深奥的高等数学,智力门槛并没有那么高不可攀。

书颖在京时,每三日都会抽半天去太学讲数学课,还有另外四位算科出仕的小官作助教。太学里的少年学生的政治主张原来并不清晰,都是可塑的。

书颖不但是皇太后,而且她的传奇太多,就算不支持女主天下的少年,也会想去看看天下第一美人、凌云女侠、当代第一全才。一见她面,少年人就免不得想多见一见。

听她讲课风趣幽默,知识点却很实用,相比被逼着“写作文”,他们当然喜欢学这门学问。

书颖从医学、唯物历史学、时政案例、商道案例各种角度给他们洗脑,学得好数学的人才是最有用的人,数学的头脑才是最优越、最迷人的头脑。

压抑太久的“文科差生”就像现代2000年左右的小县城的那种数学都能考140几分,英语却少有突破40分的乡下学生一样怨念,开始反对他们父辈、祖辈的取士价值观。

其实张主变法的新党本来就重视算科与法科而要改革太学教育,这是有大抱负的良心官员在实践中看到朝廷突显的问题而提出来的。

书颖凭着虽然常被骂却有无可争议的才能实力方能使出这一招“穷则战术穿插”:你反对我,我先攻略了你儿子、孙子。

书颖这招就将士大夫与太后皇权的对立、新党旧党主张对立,很大部分转移成文科生和理科生争夺学术话语权和社会地位的问题,变成了个性差异的智商优劣议题,从而减轻了自己的政治压力。

激进的理科信仰的年轻人开始了最早的理科对文科的“学科歧视”,但事实上这种时代文科生士大夫的地位比理科生高多了,所以这在书颖的可控范围里。

很多觉得自己没有希望考上进士却对学理科有信心的官宦子弟就冲在最前面。

书颖用白话和现代数字、公式、符号编写教材,通俗、实用、易懂,她亲自上课的水准,哪里是那些老古董的在故纸堆里埋首可比?

其中不少人的数学成绩确实极好,还有好几人考试时常考一百分。这些人又岂会因为自己不擅长“写作文”而甘于被压制不得翻身?

士大夫虽然是一个团体,但科举的本质就是打破官位的世袭制,官宦子弟如果不能在科场得名,也难以真正当官或得到受尊重地位,父辈一死,人走茶凉。每个人都会有政治诉求,每个人都希望国家的政策资源是向自己擅长的领域倾斜的,这是人心。

所以当守旧派在民间活动议论,反对太后、新党的取士主张和治国之道时,常发现对方阵营中的支持者是自己年轻的儿子、弟弟、孙子。然后他们被守旧派阵营的人认为是叛徒,造成内讧。

前一个道貌岸然地对待叛徒的守旧人物下一秒发现自己儿子或者亲戚也是支持革新派的,那叫一个酸爽。

孝道也难压制少年人的政治主张,而父母们发现儿子原来有算术的才华和学习动力,总不能扼杀掉吧?或许扼杀掉他们有天分的科目时,他们以后反而成为废物了,家族未来又何以为计?

什么新党、旧党,什么儒家士大夫道统,也抵不上家族的传承和子孙的未来。所以这大大削弱了守旧派的力量。

变法中争议最大的青苗法,一直没有在别的地方施行,反对声浪本来不及原著中时。

书颖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勤奋,不但把变法朝着她以后世之眼得出更有用更可行的方向引,也让守旧派整体力量缩小许多。

甚至书颖始终没有让真正的士大夫掌握兵权,军中实力派都是她的人,守旧派就是乌合之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