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 第64章(2 / 2)

三人心中苦笑,他们还能如何,皇上您如此显见已是下定了决心。

“臣等已明白皇上心意,只是到底事关重大,还请皇上准许臣回去思量一二。”

康熙挑了挑眉,心中一定,知道此事已成了大半,只是他们还不死心。

“几位爱卿不妨叫夫人进宫问问安嫔几人的意思,到底这是她们的大事。”

三人抹着汗愁眉苦脸地除了乾清宫,心中沉沉,宫里有自家姑娘不提万一有了皇嗣是何等荣耀,就说后宫有自家嫔妃皇上也能常常想起自家,不至于被人吞了功劳,就连宫中消息都能比人快一步,如今这般还得回家细细思量。

再说今日一早安嫔几人便被传去了慈宁宫,只是也没能见到太皇太后的面,被苏麻姑姑引进了慈宁宫的偏殿,里面候着的还有梁九功和芳姑姑。他们一个是太监里的头一个,一个是宫女嬷嬷的头子,是康熙最重用的两人。

安嫔三人心思不定,心里飘过百般猜测。

“奴才见过安嫔娘娘、敬嫔娘娘、端嫔娘娘,娘娘万安。”

三人心里忐忑,但还是镇定地叫起。

“不知太皇太后传本宫几人前来有何要事,怎的是公公和两位姑姑在这儿。”

梁九功嘴巴发苦,皇上怎的把这差事交给了他,这可真是要老命了。

咬了咬牙,仍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回娘娘的话,今儿是皇上托了太皇太后,叫奴才和芳姑姑给娘娘们递个话。”

说完也不停歇,直接开口,“皇上有意送三位娘娘出宫再嫁,为世人表率。三藩之战打了许久朝中鼓励寡妇再嫁,奈何受汉人贞节一说影响,须得皇室出面以作表率,皇上选中了三位娘娘,届时欲以皇室贵女的身份送三位娘娘再嫁。”

从梁九功开口三人就已经是一副怒目而视饱受羞辱的模样,不过是碍着三人都是主子跟前的红人才隐而不发,待梁九功停了嘴,安嫔已经是一副柳眉倒竖,疾言厉色的模样。

“本宫仿佛是听错了,这天底下竟还有此等荒诞之事,公公若有意折辱本宫,倒也不必费此周章。本宫倒要去向太皇太后问个明白。”

梁九功苦着脸看向苏麻和芳姑姑,这可该您二位上了呀!

二人对视一眼,先安抚住了三人,不至于将事情闹大,然后跟她们细细分说。

“……此事皇上已经下定决心,太皇太后也准了。奴婢说句大不敬的话,这宫里头没孩子没宠爱的日子是真的不好熬,三位娘娘想来自有计较。”

苏麻停了嘴,安嫔几人怒意暂歇,想起了平日里的寂寞,斜倚熏笼坐到明对她们来说真的是生活的常态。

方姑姑见三人有所动容,连忙趁热打铁,“也不瞒娘娘,往日里几位夫人进宫时,您二位说的那些话皇上俱是知晓的,这才给了两位娘娘这番机会。”

这话是对安嫔和敬嫔二人说的。

两人听了这话面色霎白,是想起了那些大不敬的话。

早晓得进宫来是守活寡,姑奶奶才不进宫呢,便是随便找个郎君嫁了如今也早已当了额娘……

这话她们彼此是知道的,头两年还没死心,求子心切的时候是和家里人如此发过牢骚的。

芳姑姑见二人吓到的模样,心里点头,皇上命人将此事告诉她就是叫她恩威并施的意思。

“二位娘娘也不必如此惊慌,皇上早已知晓此事,既然不曾降罪就是不追究的意思。”

又苦口婆心地开劝,“二位娘娘对皇上又没有情意,在这宫里也无甚牵绊,孤老于宫中的滋味可不好受。奴婢虽自梳留在宫里当了姑姑,却也知道天下女子没有不想要个自己的孩子的,既有机会重新嫁人,凭两位娘娘的人才还怕寻不到好郎君,从此生儿育女享那天伦之乐吗?”

安、敬二人想一想芳姑姑描述的景象其实已经心动了,只是她们到底是大家族精心培养的姑娘,知道自己在宫里对家族的意义,仍是一副沉默的表情。

“几位娘娘不必担心旁的,皇上说了此事有愧于娘娘,对您几位的母家必有补偿,现在应该正在召见了娘娘母家商讨此事。也不必担心牵连家中姊妹名声,届时有爵位和嫁妆相赠,若是几位娘娘不愿意叫人知晓,等出宫后会安排几位娘娘低调二嫁,绝不叫人侧目。”

后宫女子对家族的政治意义,陪着太皇太后一路走来的苏麻再清楚不过。安嫔几人的心动和犹豫都在她眼里,不由得感叹太皇太后的一番苦心,对三人身后家族的补偿正是太皇太后提醒的康熙。

三人都不是蠢人,只是事情太突然她们一时斟酌不定其中利弊,何况这等大事她们也想和家里人商量一二。

安嫔和敬嫔还在犹豫,素来沉静少言的端嫔却已经下定了决心。

她实在太想念二格格了,可是在宫里她绝没有再拥有自己的孩子的机会,而且她对这紫禁城未必没有怨气,娇娇爱女幼年夭折,这里是她的伤心地。

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孩,仗着大伯家的势进了宫,但她大伯视她如己出,几位堂兄也都对她十分爱护。她已经决定回头请大伯母进宫一趟,倘若家中同意,她想出宫去,她不想再守着对女儿的思念沉浸在过往中苦熬下去了。

“不知可否叫家中长辈进宫商量,姑姑体谅体谅本宫和两位姐姐的难处,实在不是我们能自行决定的。”

苏麻和芳姑姑对视一眼,心中惊诧,没想到会是端嫔说出这话,她们还想着不知怎么说服她呢。

“自当如此,因此事未定不好声张,太皇太后决定待元宵命妇进宫的时候叫娘娘们和几位夫人商量此事。”

端嫔定了定心,安嫔二人也松了口气,还有时间缓余就还好,也好叫她们回去好好商量,仔细想想。

“既然几位娘娘已经知晓此事,还望莫要声张,回去好好想想,奴婢们就先行告退,去和主子们复命了。”

一行人各自离去。

作者有话说:

补一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