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穿越成顾横波后的传奇人生> 第126章 见洪承畴 介绍武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见洪承畴 介绍武器(2 / 2)

“原来如此,若这些你所说的钢炮立功了,我必定禀明圣上,让圣上褒奖于你,并请圣上拨些军费给你,让你大量制造这些钢炮!”洪承畴听完顾横解释后说道。

“那民女就先在这里谢过洪大人了!”顾横笑着感谢道。毕竟若能让大明朝廷重视,那么这些发明创造会更上一个台阶,离顾横的梦想又会近了一大步!

“快别这么说,是本官要谢过顾姑娘才是,顾姑娘简直就是救本官于十万火急的危难之中,本官感激不尽。”洪承畴用着十分诚挚的语气说道。

顾横见此,倒也不再客套,继续正事,道:“洪大人,你再看这边的火器。”

洪承畴看向另一边,忍不住惊奇地问道:“这是火铳?怎么跟我平时在军中见到过的火铳有些不一样?”

“这是毕懋康毕老在《军器图说》中提到的“自生火铳”,现在它的名字叫燧发枪,它克服了一般火铳火绳点火怕风雨的弱点。”

听到顾横介绍,洪承畴又问:“它是如何操作的?”

“这种燧发枪在发火装置上安置燧石发射时,由熟练的兵卒扣动扳机,安置于扳机上的龙头下击同燧石摩擦生火,火星落入装药室中,使火药燃烧,便可将弹丸推射出去。这种枪只要连续扣动枪机,摩击燧石,便可发射,因而简化了发射步骤,提高了射速。”

顾横解释完,洪承畴感叹道:“有了这燧发枪,我们即便需要出城野战,也不惧建虏了!”

“若是出城野战,民女建议还要带上这种梨花枪。”顾横出言道。

“这也是《军器图说》中介绍的一种火器。它可以喷火,以梨花形状为一筒,在长枪柄上加装火筒,其中两个是负责喷射“毒火”,另外两个则是可以发生铅弹的小型火筒。可以发射数丈,敌人中弹后昏眩倒地,如果火药用完则用枪刺敌。”顾横继续介绍道。

“这种火器显然是一种极有效的火器。我似乎曾在一本《金史蒲察官奴传》的书中见过类似的,那书中记载“以敕黄纸十六重为筒,长二尺许,实以柳炭、铁滓、磁未、硫黄、砒霜之属,以绳系枪端。”,其威力“临阵烧之,焰出枪前丈余”。”

“所以这种外形火器的最早出现,应该是在宋朝和金末,但毕懋康的这种装载了药桶之后,威力更大,战场上更实用。希望毕懋康的《军器图说》中的火器和军器都能制造出来,这样能大大减少战场上我大明军队的伤亡。”

听到洪承畴这么说,顾横不禁暗自感慨:由此可见,在明代,火药武器的发展是多么的成熟。只是可惜这本书流传到清朝的时候,乾隆大兴文字狱,以修四库全书之名将其焚毁。直到道光年间开放书禁,才再版出书。

然而,在《军器图说》被认为是后,不管是藏有,阅读,还是应用书上的内容,统统地犯法,一旦搞不好,很有可能被人砍掉脑袋,故此,《军器图说》中的东西,没有人敢于再对它们进行研制,这就造成了清朝火器研究的断代,而想要再恢复,没有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根本就办不到。

假如清朝能够继续研究火药,并且将新型武器进行大力开发创造,其实完全可以凭借手中的武器和科技领先全世界。可惜的是,清朝却因为怕火器大量制造,满人无法更好地统治汉人,而选择自废武功,最后造成了清末的屈辱史,实在是太狭隘自私了。

不过,若能保住明朝,一切都有可能改变!

想到这里,顾横答道:“洪大人高见!民女以后会试着研制出来更多厉害军器,让我大明军队无往不胜!”

“顾姑娘巾帼不让须眉,本官佩服!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其他火器。”洪承畴道。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