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6章 096(1 / 2)

许中走后没多久便给兴德帝送了一封信回来,说明了宣化的情况,还给兴德帝报喜,说什么宣化一战杀匈奴数万人,如今宣化安稳,京师无忧之类的,哄得兴德帝心花怒放。

兴德帝看完信后非常高兴,一直在等许中和周嘉荣回京,谁知道最后竟等回来一具冷冰冰的尸体。

他将手抚在冰冷的棺木上,心情沉痛:“许爱卿,你受苦了……”

万永淳站在一旁边擦眼泪边劝道:“陛下请节哀!”

兴德帝一脸痛心地摇了摇头,吩咐道:“开棺!”

“陛下……”孙承罡想劝阻他。

但被兴德帝摆手制止:“朕想看看许爱卿,送他最后一程!”

侍卫打开了棺材盖。

因为气温比较低,回京途中又用了冰块降温,许中的尸首保存得非常完好,也没有任何的异味,送进京前还做了简单的处理,换了身更干净体面的衣服。因此看起来跟睡着了一样,只是脸色灰白发青,不似活人。

兴德帝探头望去,看到许中的样子,伤心地说:“不曾想,昔日勤政殿一别竟是永别,许爱卿……啊……”

兴德帝看到了许中脖子上狰狞发紫的伤口,吓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孙承罡连忙将其扶了起来,担忧地唤道:“陛下,陛下……”

兴德帝勉力站了起来,指着许中的尸体问:“他怎么死的?”

侍卫道:“回陛下,许大人是被屠锐达一刀砍了头而死。”

兴德帝脑子中自动浮现出许中人头落地的画面,光想到这个场景,他就有些受不了,再也不敢多看许中的尸体一息,只哆嗦着唇怒骂道:“乱臣贼子,该杀,该杀……”

万永淳连忙道:“可不是,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许大人只是一介文官罢了,他也能下得去手,太狠毒了。这些叛徒,当诛九族!”

好些大臣也跟着骂,屠锐达投敌叛国,先是背刺护国公,如今又杀了许中,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兴德帝缓缓点头:“此贼子当诛。许大人受苦了,传朕旨意,追封许尚书为忠烈侯,通知其家眷将他的尸首领回去,好生安葬!”

命人将许中的尸体抬走后,回到勤政殿,兴德帝仍心有余悸,叫来孙承罡:“太子送回来的信呢,朕还要看看。”

孙承罡连忙将信递给了兴德帝。

兴德帝再看了一遍,这才看到周嘉荣说要拿下固安,擒拿叛军,斩首示众,以慰牺牲的无数军民,他终于不再反对了。

将信放到一边,兴德帝说:“朕乏了!”

孙承罡连忙道:“陛下,到午休的时辰了,奴才伺候陛下更衣。”

兴德帝在孙承罡和小太监的服侍下,躺到了龙床上,疲惫地闭上了眼睛。孙承罡担心他睡不好,特意点了安神香。

两刻钟后,兴德帝忽地发出呜呜呜地叫声,两只手不停在半空中舞动。

在旁边伺候的孙承罡连忙站了起来,轻轻摇着兴德帝的肩膀,焦急地唤道:“陛下,陛下,您醒醒……”

兴德帝睁开了眼睛,茫然地看着熟悉的蚊帐和孙承罡,过了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朕……又做梦了啊!”

孙承罡担忧地说:“陛下,您……您梦到了什么?”

兴德帝坐了起来,幽幽地说:“朕梦到许尚书被人砍脑袋,朕叫他们住手,怎么叫,他们都不听,杀了许尚书,还要对朕下毒手。”

孙承罡接过小太监递来的热帕子,细心地给兴德帝擦了擦脸上的汗,宽慰道:“梦都是相反的,城内外都有精兵守护,这些逆贼便是长了翅膀也飞不进宫。陛下不必忧心,太子殿下神武,过些时日肯定能拿下固安,将这些贼子擒拿诛杀。”

“但愿如此吧!”兴德帝点了点头,“扶朕起来,听说御花园的玉兰开了,朕想去看看。”

他不想再呆在沉闷的寝宫中了,想出去见识见识外面鲜活的颜色。

孙承罡连忙领命安排。

俞凯峰没想到精心策划的出逃,最后还是中了敌人的奸计。

他坐在马上,手紧紧攥着马缰,心里充满了不甘。不,他不能坐以待毙,只要能逃回草原,他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若是落到齐军手中,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给副将递了一记眼色,俞凯峰正要振臂高呼杀出去时,忽地一把刀从背后插入了他的左侧胸腔,剧烈地疼痛袭来,俞凯峰手里的刀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他不可置信地回头,看到了跟在旁边的雷庆生和其亲信。

“你……为什么?”俞凯峰怎么都不敢相信,雷庆生会在这时候给他致命一刀。

雷庆生别开了头,高呼:“大家投降吧,我们本来就是大齐的人,何必去做匈奴人的走狗呢?太子殿下说过了,只要肯放下武器投降,服劳役三年,大家就可回家团聚。这是咱们弃暗投明的最后机会,大家不要再执迷不悟了!”

“对,放下武器,我不想再打自己人了!”

“我也是,当匈奴人的走狗,将刀尖对准自己的同胞,我晚上都睡不着!”

“我也不想打仗了,我想回家!”

……

雷庆生的话马上得到了好几个人的呼应,他们直接将武器丢在了空地上。

有人带头,逐渐的,丢武器的士兵开始多了起来,一个接一个,很快地上便堆起了一座刀山。

俞凯峰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幕,根本无力阻止。

雷庆生怜悯地看了他一眼:“俞将军还不明白吗?这一仗我们早就输了,你看,我只是随便说了一句,他们就主动放下了武器。”

军中早就被齐军连日来的轮番洗脑给弄得跟筛子一样了,底层士兵们军心动荡,他们只是缺一个理由而已,如今被齐军围困,士兵们便找到了接口,他们打不过齐军,硬拼只有死路一条,放下武器还可能活命。

人心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俞凯峰恍然,左手紧紧捂住不停渗血的伤口,抬头不甘地问雷庆生:“太子许了你什么好处?”

“太子殿下许诺让我出家皈依佛门,常伴青灯,在庙中度过一生,以洗刷我的罪孽。”雷庆生这时候也不怕跟他说实话了。

俞凯峰笑了出来:“就为了这个?”

雷庆生叹了口气:“若太子许我高官厚禄我反倒不信,能让我回到大齐,安安生生地度过下半辈子,我便知足了。俞将军,大势已去,你又何必再执迷不悟呢!”

“那你的家人呢?别忘了,他们还在匈奴。”俞凯峰恶狠狠地说,“雷庆生,你为了苟且偷生,置自己的家人于不顾,活该断子绝孙!匈奴人知道,不会放过你的子孙,你等着……”

“这就不劳你担心了,今日之后,我们会宣布,雷庆生已被杀。”丁正初骑马过来,身后的士兵将箭对准了俞凯峰,他继续道,“俞凯峰,让你的亲信投降吧,跟着你,他们只有死路一条。我们家殿下大人有大量,只要肯投降,都会留他们一条性命。他们跟着你出生入死这么多年,你要死了,没必要拉着他们垫背吧。”

这么点人也不可能是齐军的对手。

俞凯峰沉重地闭了眼睛:“放下武器……”

“将军……”其亲信不肯,持刀护在他身前。

俞凯峰加重了语气:“我说放下武器……”

话未说完,俞凯峰便摔在了地上,咽了气。

穆恒嘟囔:“死这么痛快,真是便宜他了。”

闻言,俞凯峰的亲信抬头怒瞪着穆恒。

穆恒还想说什么,被丁正初制止了。丁正初让人将他们的武器都收缴了,人全绑了起来,押送回去。

穆恒看着这些人的背影道:“俞凯峰的亲信只怕心中还怀恨在心,真要留他们一命吗?我担心留下祸患。”

丁正初道:“不用担心,殿下肯定考虑到这点了,走吧,你先带雷庆生回去,殿下还要用他。”

清晨,东边的一缕金阳破开了笼罩在固安城上方的薄雾。

巫宁和候程俊刚起床,都还没用早饭便听到士兵焦急地来报:“巫将军,程将军,不好了,齐军攻入了城中,占领了北城门,让咱们投降!”

“什么?”两人震惊不已,抓住报信士兵的领子,急切地质问道,“怎么回事?北门的守军呢?怎么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还有,俞凯峰去哪里了?”

就算齐军攻城了,他们也不该一点消息都没听到啊。

士兵焦急地摇头:“不……不见了,俞将军和他的部下都不见了……听,听说,是今天早上悄悄出了城……”

巫宁甩开了士兵,气得捶墙:“俞凯峰误我!”

难怪齐军能够不费吹灰之力便攻破固安呢。本来昨晚应是俞凯峰的人值守,因此巫宁和候程俊才敢放心大胆地睡觉,谁曾想,一觉醒来,天都变了。

“北城门有多少齐军?他们可发动了攻势?”候程俊问道。

士兵轻轻摇头:“不知道,他们没有发动进攻,只是在北城门修筑了防御工事,然后派人轮流高喊,让咱们的士兵投降。”

巫宁也冷静了下来,看向候程俊道:“俞凯峰肯定是见势不对,知道固安守不住,悄悄跑路了,留下我们拖住齐军。如今城已破,咱们只有两万人,怎么跟齐军打?”

这一仗必输无疑,他们连守城这个优势都没了。

但投降巫宁和候程俊又有些顾虑。他们俩可是叛将,朝廷能饶过他们吗?

两人都有些纠结,挥退士兵后商量起来。

“怎么办?找个薄弱的地方带兵突围出去吗?”巫宁问道。

他们有两万人,不求守城,只求突围,还是有一定成功率的。

候程俊有些纠结:“我们没多少马,就算能突围出城,势必也会遭到齐军的追击。”

固安距匈奴的大本营还有上千里,只怕他们还没赶到匈奴便被齐军追上了。

若是不去投效匈奴,占城为王,仅带出去的那点人也不够,朝廷肯定不会放过他们的。

两人还没商量出个对策来,又有士兵来报:“将军,俞凯峰他们遭到了齐军的伏击,全部被擒了。还有雷……雷大人回来了,正在北城门劝降,还说想要跟你们单独谈谈!”

巫宁和候程俊对视一眼:“让他进来。”

雷庆生带着周嘉荣的命令而来,见面就开门见山地说:“太子让我托信给二位,你们若是愿意归降,他可保你们一命,送你们去庙里落发为僧。”

“他这是想软禁我们一辈子吗?”巫宁的脸色很难看。

雷庆生苦笑,问道:“巫将军,我们还能有其他选择吗?咱们所犯的都是抄家灭族的大罪,能留下一条小命,已是万幸!”

巫宁恨恨地看了雷庆生一眼:“他许了你什么好处,让你不惜冒着小命完蛋的风险来见我们兄弟。”

雷庆生也不瞒他们:“太子承诺,这事不管成不成,都会找机会接回我的家人,让他们隐姓埋名,好好生活。”

“就为了这点你就为他奔命,值得吗?”巫宁讥嘲地说。

雷庆生长叹了一口气:“巫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咱们都清楚,就算我不这么做,固安也迟早守不住。不如趁着还有本钱谈条件的时候,为自己多争取一些,你们说呢?”

巫宁还想说什么,被候程俊拉住了。

候程俊说:“雷大人言之有理,我们答应了,不过要太子手书一封给咱们,这样我们方可放心。”

“这个好说,殿下为表诚意,已经将手书交予我,转交给两位将军。”雷庆生从怀里掏出了周嘉荣信,递给了候程俊。

候程俊看过无误后,终于松口,答应带兵投降大齐。

三月初一这天,巫宁和候程俊带兵投降,齐军没费一并一卒就顺利拿下了固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