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明末逐鹿天下> 第249章 大明应对(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9章 大明应对(下)(2 / 2)

杨嗣昌这才准备,说出他认为正确的选择。

“陛下,我认为现在只有做两件事,才能增加我们的胜率。

第一件事是迁都,顺天府这里已经不适合作为首都。

黄衣贼主攻方向一定是顺天府,我们现在的兵力,又没办法和黄衣贼抗衡。

一旦顺天府被攻下,整个大明都会崩溃。

只有迁都,才能解决这个事情。”

杨嗣昌知道这件事情极为困难,但他还是说了出来。

他凭借经验就能判断出来,顺天府这里已经守不住。

哪怕是能守住黄衣贼第一波攻势。

但黄衣贼现在底蕴深厚,他们很快就会发起第二波攻势,第三波攻势。

连绵不绝的进攻,黄衣贼可以失败多次,但只要大明失败一次,大明朝廷就会崩盘。

因为大明的皇帝在顺天府。

一旦皇帝被俘虏或是身亡,对大明的打击太过沉重。

但迁都这件事情也极难,特别是即将面临战争的时候。

大明的传统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土木堡之变没有迁都,后金重兵来袭,也没有迁都。

现在黄衣贼来袭,未必能迁都。

哪怕是崇祯皇帝下定决心,都未必能迁都,还要分化瓦解文官集团。

北方出生的士绅和勋贵,他们肯定不愿意迁都。

大部分家产和土地,都在北方地区。

让他们放弃自己的利益,那基本不可能。

东南出生的士绅,他们不会反对迁都。

杨嗣昌看到崇祯皇帝犹豫不决的眼神,他就觉得迁都无望。

朝廷有一部分官员极力反对,崇祯皇帝又无法下定决心,迁都肯定会失败。

崇祯皇帝犹豫片刻说道:“迁都这个事情,明天大朝会与百官商议。

杨爱卿说的第二个方法是什么?”

杨嗣昌立刻说道:“只靠我们,未必能挡住黄衣贼。

后金与黄衣贼也有血仇,我们请后金的八旗兵入关,共同抵抗黄衣贼。”

温体仁听到杨嗣昌的计策,迁都他极力反对。

但他看到崇祯皇帝有些意动,没在乾清宫公开反对。

准备明天大朝会,动员百官极力反对。

现在迁都,只能迁都南方,这是东林党的大本营。

他与东林党产生了很多龌龊,一旦迁都,东林党势必再次掌握朝堂,他绝对没有好下场。

杨嗣昌竟然还要引后金的八旗兵入关。

温体仁无法忍耐下去,极力反对道:“我反对请后金八旗兵入关,请神容易送神难。

我们请后金八旗兵入关,一定会花费不菲的代价。

我们把这些代价,花费到勤王的大军,未必不能挡住黄衣贼。

两宋的惨痛经历,值得每个人警醒。

北宋与金人合作,南宋与蒙古合作,最后都导致极为惨痛的教训。

儿皇帝石敬瑭,引契丹人入关,他遗臭万年。

陛下也绝对不想当儿皇帝,请后金八旗兵入关,这辱没我们大明朝列祖列宗。”

众多阁臣也发言,他们已经见识过后金兵马的残暴。

又想到两宋时期的惨状,严词拒绝请八旗兵入关这个计策。

崇祯皇帝看到内阁极力反对,他看着杨嗣昌道:“大明的事情,大明自己去办,不能求助外敌。”

杨嗣昌心中很失望,崇祯皇帝太优柔寡断了。

现在这个危局很明显,只有迁都才能拯救大明。

东南那里有足够的税收,也能征上来足够的税。

有人有钱有粮,士绅又对黄衣贼极为愤恨。

崇祯皇帝又掌握着大义的名分,只要对士绅放权,发展速度会极快。

再加上他引后金八旗兵入关。

黄衣贼、大明、后金,将会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

一旦这种格局形成,两个较弱方联手抵抗较强方。

大明将会获得休养生息的时间,等待黄衣贼出现差错,有很大希望收复失地。

最起码大明也能维持,南北朝的格局。

………………………………

第二天大朝会,崇祯皇帝与百官讨论黄衣贼大军。

关于黄衣贼击败卢象升和孙传庭的消息。

现在几乎城内所有消息灵通的人,他们从一份份经过复印的传单上,了解清楚事情的经过。

朝廷宣布这个消息,所有人昨天已经被震撼到了,今天他们表现的非常平静。

当杨嗣昌提出迁都这个建议。

朝堂上瞬间变成菜市场,所有人都在争论这这个建议。

大部分家在北方的官员,他们都找出各种理由,反对迁都。

家在南方的官员,支持迁都。

但提出不同的迁都地点,有认为南京离黄衣贼太近,应该迁都到杭州。

这些官员有着各自的立场,他们的诉求不一样。

大朝会讨论这种,每个人立场不一样的议题,基本不会获得通过。

杨嗣昌看到所有人都在争吵,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他们提出的理由都非常充分。

这些人极为短视,只想着自己那一份利益。

大朝会就在百官的吵闹之声结束。

关于迁都这个议题,没有达成共识。

崇祯皇帝在大朝会之后,接见内阁和杨嗣昌。

杨嗣昌立刻站出来,高声说道:“启禀陛下,国难当头应该锻炼太子。

臣请太子去南方募兵,北方各地天灾不断,百姓时常饥饿,已经没有太好的兵员。”

杨嗣昌的目的很简单,太子是大明的继承人。

顺天府这里一旦出现什么事情,太子地位无可争议,能立刻继位,这样南方就不会太过混乱。

崇祯皇帝看着内阁成员,询问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崇祯皇帝支持太子去南方。

顺天府这里一旦出现无法挽回的恶果。

他可以死,大明不能亡。

太子去南方,这需要内阁的支持。

孔贞运立刻站出来,道:“微臣觉得对抗黄衣贼,只靠官军的力量太薄弱。

应该号召士绅举办团练,士绅出钱出兵,与官军共同对抗黄衣贼。

微臣觉得,派太子去南方督办团练正合适。”

孔贞运找到与崇祯皇帝做交易的地方。

他之前已经与内阁阁臣做好沟通,获得了所有人的支持。

现在形势危急,办团练有利于所有士绅。

他的态度很明显,太子想要去南方,崇祯皇帝必须同意士绅办团练。

崇祯皇帝知道允许士绅办团练,必定会出现藩镇。

但现在形势十分危急,大明已经危如累卵,他同意内阁的意见,允许士绅办团练。

崇祯皇帝很快下旨,派周遇吉护送太子入南京督办团练。

南直隶的黄得功部不用北上勤王,保卫太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