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第78章 第七十八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8章 第七十八章(1 / 2)

孙桂芳正和杨继西说话呢,就感觉有人在扒拉自己的背篓。

因为要借着这次赶集,把空间里的东西弄点回家,所以她和杨继西都背了背篓,杨继西那个大,她的中等。

“姐,你们怎么背两个背篓啊。”

孙桂芳转过头便对上孙玉兰笑眯眯的脸,“玉兰啊!妈!”

她赶紧让杨继西松开手,拉着孙玉兰和孙母的胳膊笑眯眯地和她们说话。

杨继西也唤了人。

“老远就瞧见你们黏黏糊糊的,”孙玉兰凑到孙桂芳耳边小声道。

孙桂芳脸一红。

“今儿各忙各的,”孙母见他们感情好,心里只有高兴的份儿,“人多,你们的钱也放贴身点。”

“知道,”孙桂芳和杨继西应着。

他们很快就分开了,杨继西先去买了菜油和面条,再买了点调味料,接着便与孙桂芳去了僻静的地儿,先在自己背篓里放了一百斤用米袋装好的大米,再装了两百个鸡蛋,背篓里就已经满了。

把事先准备好的芭蕉叶盖在背篓面上,这才把调料面条菜油等放在孙桂芳的背篓里,接着又放了一百个鸡蛋进去,同样用芭蕉叶盖住上面。

“还有一百个鸭蛋,你去找爹过来,用他的背篓装。”

“行。”

孙桂芳赶紧去找杨二爷爷,杨二爷爷正蹲在卖鱼的地方看鱼,也是供销社的鱼,只不过没在里面卖,而是用水盆装着,在供销社外面。

所以孙桂芳很快就找到了对方,“爹,咱们得去西哥那装点东西。”

杨二爷爷一愣,接着立马明白什么意思了,他心头一惊,脸色倒是没什么变化,低声道,“你们胆子这么大?今儿都敢去黑市!”

“没去黑市,就西哥认识的那朋友家附近那什么的。”

孙桂芳含糊道。

“快些去装好,然后赶紧回家,”杨二爷爷说。

到了地儿,见两个背篓都装得满满的了,又见杨继西脚边还有一个大布袋,于是赶忙放下背篓。

杨继西把装有一百个鸭蛋的布袋装进了杨二爷爷背篓里,可这会儿没有芭蕉叶了。

“我这还买了不少红纸呢。”

杨二爷爷心领神会,把装着红纸的袋子放在上面,刚刚好。

“本来还想买点鱼的,可现在办了这么多货,没有鱼也没啥关系了。”

杨二爷爷催促着他们赶紧回家。

“爹忘了,于大家有鱼,他在腊月前就往水缸里养钓上的鱼了。”

杨继西提醒着。

“也是,那走,快回家。”

三人很快就背着满满的背篓往家里走,见他们三人背那么多东西,有些相熟的人还打趣着他们。

“杨二哥啊,你这是要把供销社搬空啊!”

杨二爷爷笑得合不拢嘴,“我倒是想,就是家里没这个实力。”

回到家的时候十一点左右,杨二奶奶在熏腊肉的灶房这边,听见孙桂芳唤自己,赶忙起身来到门口,让他们直接过来。

看见三人的背篓都装满了倒是不是那么意外,毕竟杨继西出门时非要大家都背背篓去赶集,心里就有点数,就是不知道买了啥。

他们背着背篓直接进了新房子的小库房这边,杨二奶奶帮着三人放下背篓。

先把杨继西背篓上的芭蕉叶给拿来,入眼的便是鸡蛋,杨二爷爷路上就知道他们买了啥了,所以并不惊讶。

杨二奶奶却倒吸一口气,“一背篓鸡蛋?”

“哪能啊,”杨继西接过孙桂芳递过来的大箩筐,往里面捡鸡蛋,“一共三百个鸡蛋,一百个鸭蛋,一百斤大米,还有一点菜油和面条,以及娘说的调味啥的。”

“这么多?花了多少钱啊?”

杨二奶奶心疼哟,

“过年嘛,再说这三百个鸡蛋里,还得匀点给康嫂坐月子吃呢,”杨继西笑道。

“娘,别愣着,来帮忙捡鸭蛋,”孙桂芳见她还想问,便把另一个空箩筐给她。

杨二奶奶哪里不知道她是怕自己问花钱的事儿,顿时笑骂道,“你们现在还没孩子花钱就这么大手大脚,等有了娃,我看你们得学着点过日子才行。”

“是了是了,”杨继西点头,瞧着却不是很走心。

杨二奶奶装好鸭蛋,又去看大米,打开袋子抓出一把看了看,“这米好,瞧着倒和你们姐送过来的那二十斤差不多。”

孙桂芳闻言看向之前放大米的地方,见那二十斤在那后,才笑着走过去拿过来和杨二奶奶对比了一下。

“真是。”

“这个多少钱一斤啊?”

杨二奶奶问。

“反正不贵,”杨继西含糊着。

杨二奶奶轻哼一声,没再问,把米面蛋一一装好放好后,又把其中装有两百个鸡蛋的箩筐移到火堆旁,让孙桂芳去请大奶奶过来数鸡蛋。

杨大奶奶很快便来了,脸上全是笑,“就说继西厉害呢,这大冬天的也能弄来鸡蛋!有多少?”

“大嫂你自己数,”杨二奶奶招呼着她,指了指装有鸡蛋的箩筐,“要多少数多少就是。”

“我的天啊!这么多呢!”

杨大奶奶又惊又喜,但她没有追问是怎么弄这么多的,而是让他们等着,自己回家拿布袋过来装。

杨继西在老房灶房里喝了水过来,便见杨大奶奶已经捡了两个布袋的鸡蛋了。

“多少个了?”

“不多不多,一百三十六个,”杨大奶奶笑眯眯地回道。

“这一共有二百个,我们还留了点鸡蛋和鸭蛋,你要是不够,就去里面捡。”

杨二奶奶笑道。

“那这二百个我全要了!”杨大奶奶笑眯了眼,“鸭蛋能匀二十个给我吗?”

“能。”

杨二奶奶去捡鸭蛋了。

孙桂芳回房换了鞋子,这会儿刚过来坐在杨继西身旁,“喝水没?”

“喝了,一回来就喝了,”杨桂芳笑道。

家里有保温壶就是方便,喝热水便利得很。

杨二爷爷这会儿正坐在一旁嗑瓜子,看杨大奶奶捡鸡蛋呢。

“早知道你全要,这箩筐你直接抱回去得了,”杨二奶奶用篮子装了二十个鸭蛋出来,放在杨大奶奶脚边。

“还真是,”杨大奶奶一拍大腿,“不过装上了也没事儿,继西帮我提过去哦,这地上全是积雪,我还真怕一不小心摔坏了。”

“没问题,”杨继西点头。

他提着鸡蛋,杨大奶奶提着一篮子鸭蛋,往那边去了。

“康嫂呢?”

见堂屋里就只有杨大爷爷,杨继西问道。

“她昨晚没睡好,这会儿补觉呢,”扬大奶奶让他坐会儿,把蛋放好后,便回屋里数钱,杨继康早就有交代,如果杨继西拿了蛋过来,他们给什么价。

两百个鸡蛋,算六分一个,就是十二块钱,鸭蛋算七分一个,就是一块四,一共134元。

但是杨继西却不要这么多,“鸡蛋没有这么贵,而且我买得多,所以更便宜些,就三分钱一个。”

结果杨大奶奶把钱往他手里一塞,“你要是不要,等你康哥回来你自己跟他说去。”

杨继西:

揣着钱回到家的杨继西把钱交给杨二奶奶,并且说明情况。

“我知道了,”杨二奶奶笑着点头,“就算你康哥不要,我也有法子,过年红包给石头多装一点就是了。”

“这个法子好,”孙桂芳点头。

杨继康他们到家的时候,已经快十二点了。

他很快就知道鸡蛋的事儿了。

直接过来告诉杨继西,这钱没有问题,如果杨继西收这个钱,那鸡蛋和鸭蛋他也不要。

这话杨继西没法接,于是就想着杨二奶奶说的红包,行吧,反正到时候还回去。

吃了午饭后,杨继西家开始打扫卫生,不管是老房子还是新房子都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毕竟老房子还是好的,虽然房间全成了客房,但他们家亲戚多,可不得多打整打整,睡得也舒服不是。

杨继康和杨老汉两家人也在打扫卫生呢,不只是他们,整个大队都在忙。

晚上杨二奶奶烧了水,一家四口洗了个痛快澡,这洗澡水和开水如今都在新灶房里烧,因为这边的锅没有做过饭,烧出来的水也更干净些。

睡觉时,杨继西说起空间里的东西,“还有一百个鸡蛋,两百个鸭蛋以及一百斤大米。”

二十斤大米五天更新出二百斤。

因为太多不好拿出来,所以空间里还有。

“现在福窝里放了三斤瓜子,我把小库房放着的瓜子全放进去了,反正也没别的东西能放。”

杨继西又说。

孙桂芳窝在他怀里,闻言笑道,“刚才在灶房的时候,娘还塞钱给我,我没要,她是怕我们手里没钱了。”

“你怎么说的?”

“当然是之前我们想好的措辞了,我说你朋友带着你干了点事儿,手里有钱,让她放心。”

孙桂芳环住他的脖子,亲了亲他的脸,“不过她不怎么相信。”

“初一发个大红包给他们,”杨继西又说了下他们的财产,“三百二十多块钱,爹和娘一人给多少合适?”

“月月发吧,28块钱。”

孙桂芳说。

这是大包了,

“爸妈那边呢?也给二十八怎么样?”

杨继西点头,又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