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第53章 第五十三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章 第五十三章(1 / 2)

得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他们还能说啥。

不说几个儿子儿媳回房是怎么埋怨的,杨老婆子这会儿也在房里和杨老汉低声说这对策呢。

“我看他们是不用心干活儿,明儿你别去了,谁工分最高,谁最低,也不会照着你来比较,我倒要看看他们会不会好好干活!”

于是第二天吃了早饭后,杨老汉也背着背篓和他们一道出门,但由于分的地儿不同,所以也不会一起走。

杨老汉在外面捡了点干柴,装了半背篓便悠哉哉回到家。

杨二奶奶刚把家里冬天的衣服啥的拿出来晒,就见那边院子里杨老汉放下背篓,于是高声问道,“老三今儿没去上工啊?”

杨老汉也回着,“今儿没去。”

“是该好好享福了,”杨二奶奶笑道,“老大他们这么孝顺,你早该在家待着带孙子才对。”

不说杨二奶奶这话是不是讽刺,但杨老汉和杨老婆子却动了一个心思。

“老头子你进来。”

堂屋里带着毛蛋的杨老婆子对他轻声道。

杨老汉也不管背篓里的干柴了,快步进了堂屋。

“你也一把年纪了,大哥早就不干活了,二哥呢又是放牛的轻巧活儿,要我说,你也甭去了,家里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妇,还不能让我们好好养老?”

杨老汉闻言心动,可又舍不得自己那点工分,“老三的工分挪出去本来就少了,我再不去上工,那工分不就”

“你不去,他们也知道家里的工分吃紧,要想过个痛快年,他们也会铆足劲儿去干,”杨老婆子柔声道,“我还想你多养养身体,也好多陪陪我。”

杨老汉听得心里舒服,于是点头道,“那我就不去了。”

大花在堂屋门口站着,听到这话赶紧往晒坝那边跑。

她也没有那么傻,晒坝那边是沈凤仙在干活儿,没有一上去就说杨老汉的决定,而是先和几个小伙伴在一旁玩了一会儿后,再沈凤仙擦着汗坐下时,大花才走过去。

“大娘,狗蛋哥哥已经好多了,今儿还想下床。”

沈凤仙也知道狗蛋好些了,此时带着笑点头,于是便道,“你奶在家守着他吗?”

“嗯,”大花点头,接着又说,“爷爷也在家呢,奶让爷爷不去上工了,说以后大娘和爸妈还有叔叔他们会养老。”

沈凤仙心里一沉,又细细问了几句,见大花说得颠三倒四的,便知道她只听了个大概,但也足够了。

婆婆不让公公去上工,可老三两口子的工分也挪走了,这下家里就少了三个上工的人,那就不知道少了多少粮食了!

沈凤仙顿时焦急起来,在看见孙桂芳背着玉米回来后,连忙上前帮着卸下,接着又拉着她低声道,“你知道公公不上工了吗?”

这话还真有些拗口。

孙桂芳还真不知道,“不知道,昨儿不是还上工了吗?”

她和杨继西还碰见杨老汉去找记分员看工分呢。

“谁知道呢,”沈凤仙本想多埋怨几句,可一想老三两口子现在的日子可比他们滋润,于是松开手,“烦死了。”

孙桂芳:

她打开竹筒,舀了点凉茶进去,便背着背篓又走了。

在山坡上,和杨继西遇见了。

见杨继西背篓里满满的一背篓不说,上面还横放着一口袋玉米,这至少也有一百六十多斤了,她连忙道,“别背这么多,多跑几次也行,背多了压着了。”

“知道知道,我觉得还挺轻松的。”

杨继西笑道。

记分员是在晒坝口子上坐着的,来一个人,她扫一眼就知道背了多少回来,然后下笔记录,在傍晚的时候整理工分。

杨继西收麦子的时候,每天就是九工分,这两天收玉米,不是九工分就是满分十工分。

再看杨老汉一家,记分员嘴角一抽,晚上回家,她有些好奇的找出去年的工分本,发现杨老汉一家,还是杨继西的工分是大头后,不由得叹了口气。

其实把工分挪出来挺好的。

而除了沈凤仙外,其余人回到家才知道杨老汉没去上工,顿时愣住了。

而杨老汉也才从记分员那回来。

他黑着脸不让儿子儿媳们进堂屋,自己站在堂屋门口,对着院子里站着的几人大骂着。

杨继西和杨二爷爷从河里洗了澡回来,正好听了个正着。

“最高的工分才七工分?”

杨继西掏了掏耳朵,有些难以相信。

孙桂芳也早就洗好了,此时披散在身后的头发也已经半干,她端着菜进堂屋,顺带说了一句,“还是大嫂的工分呢。”

“噢哟,”杨继西惊呼,接着晾好衣服,洗了手,也去帮忙端碗筷,坐下时还很惊讶,“大哥他们反抗了?”

“怕是没那个胆子,”杨二奶奶轻笑,“我听说他们家一直没吃啥油水的东西,这肚子里没食,干活也没劲,不过明天就好了,狗蛋爷爷不去上工,为了粮食,他们几个也会好好干活的。”

“一听就是娘想出来的法子,”杨继西夹了筷子凉拌猪耳朵,嘎嘣脆,可好吃了。

他们晚上吃杂粮干饭,凉拌猪耳朵,卤肉还没吃完呢,这天热怕味儿,所以杨二奶奶炒了辣椒进去,又放了一点香油,还有黄瓜片汤。

喝着汤时,杨继西道,“我们掰玉米的时候,才知道有人专门去摘黄瓜和南瓜,今年玉米地里种了不少,等玉米收完了,应该要分黄瓜和南瓜给大家。”

“这也是队长见别的生产队这么干,所以也跟着来,我们种了玉米没多久,就有人去地里栽种南瓜和黄瓜苗了。”

这事儿杨二爷爷知道。

“不说南瓜和黄瓜,辣椒也有好些呢,今年我们不愁做辣椒酱了。”

杨二爷爷喜欢吃辣,所以小菜地里的辣椒不少,但也不够吃,这生产队里种了,那多少可以分点。

这个分点,是指你拿工分去额外兑换,可不是直接分给大家的。

你想吃,你就去找记分员兑工分换粮食或者是菜,你不想吃,就想兑换粮食,那就粮食。

多了没人要,队里就会拿到供销社或者是国营收购店去,换点粮食或者是钱回来,等生产队大会发奖励啥的,就能用上了。

“一定要辣椒,多要点。”

杨二爷爷对杨二奶奶央求道。

杨二奶奶眼皮都不带动的,“去年做的辣酱,你也没吃多少。”

“怎么没吃多少,都见底了。”

杨二爷爷连忙道。

“吃多了屁股痛,你忘记了?”

杨二爷爷脸一红,杨继西和孙桂芳立马垂头憋笑。

杨二爷爷有痔疮,偏偏爱吃辣椒,杨二奶奶已经控制他的辣椒量了,可还是不顶用,时不时偷吃,然后痛的时候睡觉都是趴着的。

“咳咳,怎么说这个呢,不说了不说了,”杨二爷爷连忙岔开话题。

如杨老婆子所料,家里又缺了一个上工后,杨继东几人干活儿也渐渐有力起来,工分最高也有八分了,最少也是六工分。

偶尔还会来两个九工分,这让杨老汉夫妇十分满意,却不想杨继南和杨继北都起了分家过的念头,还以为他们孝顺呢。

玉米一收就是六天,玉米杆也没有浪费,纷纷被砍了回来,堆在晒坝下方的土坎上晒着。

有些玉米杆是甜的,所以砍玉米杆的时候,杨继西眼睛识货得很,逮住一根甜的都不用尝,直接掐头去尾,丢在自己的背篓里,拿回去给孙桂芳还有杨二奶奶甜甜嘴。

吴和国他们也是这么干的,玉米杆做引火柴比较多,有些人会拿回家堵房顶或者是土墙,这样冬天也暖和些。

这玩意儿不用工分,但大家也不会疯抢回家,毕竟没有木柴实用。

玉米杆砍完了后,队长给大家放了一天假,休息一天又要开始收水稻了。

杨继西出去一趟,回来家里又多了三个西瓜。

其中一个让杨二爷爷送到周大舅那边,晚上杨二爷爷回来时,笑容满脸的。

“又喝了酒。”

杨二奶奶闻见他身上淡淡的酒味,瞪了他一眼,“快去洗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