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7、第 17 章(1 / 2)

盛怀扬对她好么?

这个之前她不用半秒就能给出答案的问题, 如今破天荒地让她脑袋卡顿住。

她近乎呆滞地望着他从饮料机里拿回一瓶玻璃装的橙色汽水,坐下才发现桌上没有开瓶器。

他叫住从旁路过的服务员,“你好, 开瓶器有吗?”

服务员:“桌上没有吗?其他桌找找看。”

夏时初从刚才的卡顿中回过神, “我去找。”

“不用。”盛怀扬左手捏着瓶身, 右手拿起筷子, 将筷头并在一块儿,抵在瓶盖边缘, 大拇指压住瓶盖,筷子往下一撬。

啪!瓶盖应声落下。

动作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像是练习过无数次。他的手生得极为漂亮, 手指细长干净,掌背瘦削,用力时骨节微微凸出, 泛起一点点青白, 显得格外好看, 再配上他冷冽冽的气质……

同桌的两姑娘看傻眼, 只差没当场尖叫出声,夏时初觉得自己也差不离,小心脏又开始瞎扑腾。

偏偏对面的男人浑人不觉,手指搭在瓶身上将饮料推到她面前, “冰的。”

夏时初混混地哦了声, 抓住瓶子,冰凉的瓶身贴着掌心。她仰头猛灌了几口,希望能借着这股凉意压一压心头那股滚烫的火。

吃完面,两人赶去与姜呈他们汇合。

这次, 她非常自觉地把找路的任务交给盛怀扬。一路七拐八拐,很快就回到了游客如织的主街上。

不知是不是刚才的面太咸,还是周围人太多躁的,她总觉得口渴。正想找个小店再买瓶水,突然瞄到斜前方的摊位,顿时眼睛一亮。

她偏头,对盛怀扬道,“你等我下,我去买点东西。”

盛怀扬循着她的目光望过去,发现了一个卖鲜榨石榴汁的小摊,一台十分古旧的手工压榨机摆在矮几上,旁边的箩筐里堆满了石榴。

他跟上去,听到夏时初问,“老板,多少钱一杯。”

“一杯10块,2杯15。”

夏时初回头看了他一眼,“你要吗?”

问完才想起他向来不喜欢甜食,尤其甜饮,正想说算了,却听他回了两字。

“可以。”

她怔了一秒,才对老板道,“来两杯。”

言毕,掏出手机准备扫二维码,耳边已响起收款提示音。

她又是一怔,忍不住问,“你开通手机支付了?”

刚才在面馆她去找位没留意他怎么付的钱,只记得前不久买煎饼时,他还没有手机支付。

盛怀扬极淡地嗯了声,把手机揣回兜里。

收了钱,老板从框里挑捡出两个石榴,准备扔进榨汁机,结果被盛怀扬喊住。

“不要那两个。”

老板斜了他一眼,“都一样的。”

“换两个。”他弯身从框里翻出几个略方正,还带着点凸起棱角的递给老板。

“小伙子可以呀。”老板接过去,放进榨汁机,一压把手,噗呲,暗红的汁水流进塑料杯,香甜的气息扑鼻而来。

四个石榴,正好榨了满满两杯。

夏时初吸了一大口,鲜甜瞬间占满口腔,竟无一丝丝酸涩。

“好甜。”她赞道。

“你男朋友很会挑。”老板笑着应。

夏时初一口石榴汁含在嘴里,不上不下地。今天见鬼吗?每个人都来点一遍他们的关系。

她依旧没做解释,一面之交的陌生人,费那个劲干嘛?

咽下那口石榴汁,她捧着杯子转身离开,盛怀扬亦没有再开口,两人就这么一路静默地走到汇合点。

乔霏霏他们还没到,她咬着吸管极慢极慢地吸溜着,余光瞄到盛怀扬,发现他竟也喝下去了一大半。

你看,没有什么是不会改变的,比如他也开始喝甜饮;再比如,他们之间的关系。

一杯石榴汁快见底时,乔霏霏和姜呈终于出现。

“老大你怎么到哪儿都买石榴汁?”乔霏霏瞧着她手里的杯子说。

“临潼石榴,到了陕西当然得尝一尝。”

“得了吧,你在贵州、花城也买。”

夏时初不理会她的戏谑,而是问姜呈,“车快到了吗?”

姜呈:“许助已经在我们下车的地方等,这边不能停车,得走一段。”

“那走吧。”

来的时候觉着走了挺远,回去时却没走几步就找到了车。

夏时初远远看着路边有个垃圾桶,连忙撒开乔霏霏的手,跑过去扔空杯。

回去,发现盛怀扬和姜呈竟钻到了第三排,而乔霏霏则坐到了第二排,孙思婕之前坐的那个位置。

夏时初递给乔霏霏一个询问的眼神,这两人干嘛挤后排?

乔霏霏无声地摇头,微微耸肩——我也不知道。

她弯身钻进车,坐到了乔霏霏旁边的空位上,电动车门缓缓阖上。

许超启动车,随口问,“怎么样?羊肉好吃吗?”

“好吃,尤其那个蘸料和汤,绝了……”乔霏霏滔滔不绝地赞完也想起问夏时初,“老大,你们那个面咋样?”

“挺好吃的。”

许超:“咦,你们没一起?”

“没有,我和姜助一块,盛总和夏总去吃的面。”

“就我说那家吗?”许超问。

夏时初:“嗯。”

“味道还可以吧?”

夏时初应,“好吃。”

“你们要是喜欢面,过两天我带你们再去另外一家,专做刀削面和biangbiang面,也很有名气。”

“好呀、好呀。”乔霏霏兴高采烈地道,“许助,你就别安排我们吃大餐,就去那种小馆子、小吃店。”

“行。”许超一口应下,“我们西城别的不多,小吃绝对管够。”

夏时初望着窗外,耳边是两人的对话,脑子不受控制地陷入过往回忆——从前,她最爱就是小白房里卖的各种小吃,麻辣烫、牛筋面、凉皮、煎饼果子……

盛怀扬却恰恰相反,坚持三餐就要正正经经地坐在食堂,买几份菜,打一份饭。潜意识里,两人在一起后,每次约饭都是她迁就他。

可刚才,她忽然发现,自己竟调不出两人坐在食堂吃饭的画面;反倒是他皱着眉一边嫌弃地说“这玩意儿有什么好吃”,一边扫光她吃不下的“垃圾”的影像生动又清晰。

那个一度造成她卡顿的问题再次蹦了出来——他对自己好吗?

窗外是渐渐远去的古城墙,夏时初歪着头,半阖眼一路假寐到酒店,直到洗完澡,躺在床上,她仍然没有思索出答案。

最后,她决定问问旁观者。

【都睡了么?】

沈梦蝶:【睡什么睡,刚把娃放倒,现在是老娘的自我放飞时间,舍不得睡。】

谭丫丫:【在泡脚】

夏时初翻身,趴在枕头上,慢吞吞地打着字,【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盛怀扬对我好么?】

沈梦蝶反应超快,迅速甩来了一条语音:【啥意思?你别告诉我又春心荡漾了?我就知道你俩天天待一块迟早得出事】

谭丫丫镇定些,【为什么突然这么问。】

夏时初叹口气,【不知道,就最近老是想到从前,特奇怪的是,想到的还都是他的好。】

【好个屁,想想你掉过的眼泪,还有他都怎么对你的?】沈梦蝶火大地说。

【他怎么对我的?】

一句话,竟把屏幕那端的两个女人问住了,好半晌,才回来信息。

谭丫丫:【别说,我还真举不出例,就觉得你俩在一起老吵架,你老生气,他好像总凶你,很不耐烦……我也不知道怎么说】

沈梦蝶干脆直接:【追溯他过去对你好不好重要么?你俩已经分手了!!!再说,如果他对你那么好,为什么要分手?】

夏时初苦笑,【也是哦】

谭丫丫不同意:【分了也能复合。你要真觉得好,舍不得就再追回来,他不是还单着么?正好,你俩现在天天一块,近水楼台。】

夏时初:【呵呵,算了吧……好马不吃回头草】

更何况,这草还是断肠草!

同一时间,沈梦蝶也说:【别,我哥多好,我哥不香么?盛怀扬哪点比我哥好?】

谭丫丫故意唱反调:【颜值!】

沈梦蝶噎住,想到盛怀扬的盛世美颜,虽然时隔多年,长了年岁可是依旧很能打,那晚周岁宴后,老罗和自己的同事中,就有好几个来打听他信息的。

半晌,沈梦蝶才扔来一句,【帅有屁用,招蜂引蝶,红颜祸水!】

夏时初想起白天在面店里开汽水的情景,想到两个小姑娘直溜溜的眼,再想想孙思婕……

呵,可不就是招蜂引蝶、红颜祸水!

翌日早晨,许超来酒店接他们。

盛怀扬和姜呈又早早地钻到了第三排,把前排宽敞的位置留给了三位女士。

西城到华凌车程近一个小时。下车时,夏时初看姜呈活动撅了太久的腿脚,悄声嘱咐乔菲菲:“回去时,我们坐后排。”

乔菲菲视线扫过盛怀扬那双大长腿,非常干脆地点头。

陈航早已等在公司门口,亲自将他们迎到了会议室。

确定重启ipo计划后,中天便在盛怀扬指导下组建了上市领导小组,由陈航亲自挂帅,cfo(财务总监)和董秘具体牵头,生产、技术、财务、法务的负责人全是成员。

为了后期的辅导顺利,领导小组又分成了业务、法律和财务三个具体的小组,分别对接投行、律所和会计师事务所。

虽然中天六年前就经历过一次发行,但这几年组织变动和人员调整很大,所以小组成员里,除了陈航和一个主管生产技术的负责人,其余人皆是首次接触到ipo,对很多内容都不甚清楚。

于是,在盛怀扬介绍完上市方案和基本进程后,会议便直接进入了答疑解惑环节。

“盛总,您刚才说上次申报已完成了改制这些难点工作,那咱们这次是不是只要通过辅导验收就能上市了?”

“辅导和改制一样,只是必经程序之一。”盛怀扬不疾不徐地道,“根据规定,企业申请上市,必须由保荐机构,也就是投行进行辅导并通过企业所在地的证监局辅导验收。但是,验收成功后,还要经历申报材料制作、投行内核、文件申报、证监会审核,只有通过核准发行,拿到发行批文,才算真正能上市。”

“那是不是又得好几年?我记得上次就搞了两三年。”

夏时初接过了话:“一般来说,企业首次发行的周期是2-3年,但就像盛总说的,咱们公司有上次的基础,这几年又一直按照上市规范在运行,各方面条件已经非常成熟,如果除开审核等待期,乐观估计不用一年就可以完成。”

盛怀扬进一步解释,“上市流程虽然一环扣一环,但也是相互交叉,很多都能同时开展,比如辅导的过程,也是尽调和底稿的制作过程。”

“我们这次派出的团队都是非常有经验的。”他抬手指向夏时初,“尤其夏总,参与过上一次的发行申报工作,对公司情况掌握得比较透,由她来现场负责人,事半功倍。”

他这是帮她抬轿,帮她占山头啊!

接下来,大家又围绕上市流程,节点问了不少问题,盛怀扬带着团队人员一一作了解答,一场见面会不知不觉就开到了中午。

许超在旁小声提醒陈航,“陈董,是不是先用餐?”

陈航抬手一看时间,“这么晚了,先吃饭,吃完再讨论。”

午餐就安排在中天二楼食堂的一个包厢。

“华凌是乡下,没有像样的饭店,中午就在我们食堂将就一下。”陈航引着盛怀扬等人入座,“晚上回市中心,再给你们好好接风。”

“很丰盛呀。”盛怀扬玩笑道,“看着比我们公司伙食好太多了。”

“平时可没这么好,这是沾你们光,让我们加了鸡腿。”一个陪同的中层笑着打趣。

众人落座,边吃边聊,话题自然始终围绕着上市。

“盛总,我这人不炒股,有个问题也始终没搞明白,这个ab股和主板、创业板、还有什么科创板,到底啥意思?”

盛怀扬笑笑,“其实很多股民也不清楚。”

“直白点说,ab股是认购和交易的钱不同,a股得用人民币,而b股只能用外币,至于主板、创业板……”

他没有甩出专业术语,而是用浅显易懂的话把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则作了解释。

边吃边聊,气氛很是融洽,可终究还是有人抛出了那个避而不谈的问题。

“盛总,我这人比较直,我就一个问题,这次你们能不能把我们成功送上市?”

问这话的是业务组组长,是一名老员工,销售出身,虽然六年前未直接参与上市工作,但对当时临门一脚打滑的事仍耿耿于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