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武侠修真>半生缘之烟雨江南> 第五十一章 大江风云(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一章 大江风云(一)(1 / 2)

通天楼,南宫殿至高无上的权力中枢,陌生而神秘。洛伽赶来之前,上官三木告诉他:“老头子武功已废,脑筋也时灵时不灵,是得过且过的人,跟去通天楼也是累赘,就让葛方代替我去。”原来郑继业在分别说服十二邦盟当家人之后,又召集众人齐聚通天楼。上官三木名义上是下方城城主,这几年却一直是葛方代为履行城主职责,由他代劳前去也算是顺理成章。洛伽本非南宫殿之人,对于南宫殿的行动无法知晓,说起来南宫殿也无义务告知与他,但颜筠宁与小叮当是结拜姐妹,自己也曾跟颜筠宁同生共死过,所以他不能不来探个清楚明白,否则不惟对不住小叮当,他自己也良心难安。岂料此刻通天楼却是大门紧闭,所有人都如同凭空消失了一般。见此情状,洛伽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大江边,晨风吹来雾气,弥漫在喉中自有一股清润甘甜。郑继业安静端坐在一张太师椅上。他执掌南宫二十载,事无巨细必定躬亲,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已经记不得有多久没有像今日这般望着悠悠江水遐思冥想了。他不是不知道放权的道理,但却放不下顾忌之心。在他看来,八大长老人人心怀鬼胎,十二邦盟各个同床异梦。郑维南年纪还轻资历亦浅尚不足以服众。这些年南宫殿全靠他过人的手段压制才没有大的动乱,但为长久计,为郑家的世代基业着想,他不能不早做打算。这三日来他不分昼夜软硬兼施,终于说服十二邦盟一致同意了他的计划——消灭京江帮。当然,还有他内心深处更为隐秘的计划,那就是瓦解南宫殿八大长老议事体系。

在郑继业的势力扩张版图中,一直有两股势力对他内外掣肘。南宫殿八大长老议事体系是南宫殿创立以来,由首任宫主上官天所设,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南宫宫主大权独揽恣意妄行。按照上官天定下的规矩,南宫殿重要事宜必须经得八大长老一半以上人数同意,对于不合理的法令,八大长老经过商议可以废黜,必要时甚至可以更换宫主。并且八大长老继任者可由各长老自己选定,南宫宫主无权干涉,这就从人选上保证了八大长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郑继业上任之初,休养生息励精图治,与八大长老关系融洽,但随着他的野心逐渐显露,八大长老在联合十二邦盟、发行南宫宫币等大事上渐渐有了不同声音,其中尤以楼阳生和胡实民反应最为强烈。这两年郑继业惊讶的发现自己在楼业、农业上的一些政令似乎根本出不了通天楼,这不能不让他心生不满,进而越来越觉得八大长老议事体系的存在对南宫殿而言显的多余。而消灭八大长老议事体系最简单的方式,郑继业此时已有了答案。

郑继业熟读史书,在与江湖帮派的交往中,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不过郑继业的“近攻”,不同于历史上简单粗暴的武力征服。他始终认为以力压人是很低端的一种方式,他更多地是选择以利诱人。简言之,就是给对方一个机会,选择与南宫殿合作,南宫殿做大掌柜,对方跟着一起喝酒吃肉。如若对方不认可,就想办法让对方认可。这一套理念颇具成效,十多年来,南宫殿已将周边十二个大大小小的帮派发展为邦盟,却唯独剩下京江帮一个异类。

京江帮原本一直做的是水上生意,上几代是靠着挖沙偷矿、打家劫舍这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度日。但自从现任帮主张源之上任之后,却一改往日的劫匪作风,转而利用京江帮强大的水上船队,与大江沿岸上百家门派做起了生意,兴旺之时甚至一度控制了沿江十三省的贸易往来。而这正是郑继业梦寐以求的,他要发行南宫宫币,终极目标是将之推广到整个江湖,使之成为江湖币。只要各大门派在交易中能够以宫币结算,宫币成为江湖币便水到渠成,是以这些年来,郑继业一直试图拉拢京江帮,但张源之却极具个性,对南宫殿抛来的橄榄枝始终不理不睬,甚至连书信都懒的回一封。眼看京江帮生意越做越大,已经对南宫殿构成了威胁,成为郑继业心头大患。无奈之下,郑继业终于借口京江帮骚扰南宫沿江百姓,对京江帮发动了攻击。双方火拼十余次,南宫殿虽然胜多败少,却始终不能将京江帮消灭,更难提控制大江。南宫殿本就地处大江下游,即便将南宫范围内大江全部封锁,对京江帮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对南宫百姓的生计影响却极大,可谓杀敌一百自损三千。正因如此,郑继业不得不寻找其他机会,希冀能够将京江帮一击致命,南宫殿便可取而代之。他多年来的苦心筹划终于在今天看到了曙光。

红日在大江江面闪闪跃动,远处传来阵阵高亢嘹亮的号角声。郑继业眯起眼睛,他知道这正是京江帮联络的信号。十声号角,意味着帮主驾到,郑继业知道张源之终于来了,收网的时候终究到了。

随着号角声,一艘长三十余丈,宽十余丈,高十余丈的巨型船只缓缓驶入采石矶渡口的视力范围内,船上一面硕大的烈火赤焰鲨旗帜在江风鼓动下猎猎作响。船首昂然挺立之人正是京江帮帮主张源之,站在他左手边的正是京江帮大总管楚微阳。张源之眉头耸动,沉声问道:“微阳,一切可布置妥当否?不会像上次那样出什么岔子吧?”楚微阳笑道:“帮主请放心,一切尽在掌握中。只要少帮主一登船,对面立刻化为齑粉。”张源之从一名帮众手里接过瞭望镜,看见采石矶渡口一人独立大江边,身后三十余丈方有一队人马。仅凭那气定神闲的一派宗师气度,他便知道那人定是郑继业。他将瞭望镜递给楚微阳,喟然叹道:“可惜了······”也不知是在惋惜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