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武侠修真>半生缘之烟雨江南> 第十六章 渡缘和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 渡缘和尚(2 / 2)

谁知叶行云圣印甫停,自江中传来一阵同样嘹亮的歌声:“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虽在疾风劲浪中,却是字字清晰,如在耳边。

叶行云大喜道:“你们听,江里有人在呼应,咱们赶快喊他过来。”洛伽知道江中歌者所唱内容乃是源自诗经,讲的是因为某种原因被阻隔在大江对岸的一位思人,每日里只能遥望家乡以解乡愁。当此情景,大雾锁江,大江两岸的离人自是无法抵达家乡,歌声内容与眼下场景倒是颇为相应。只是在这么恶劣的天气里,不知是什么人还在江中航行,听起来歌者声音穿透力十足,想来也是个练家子。

洛伽于是运起内力,向着歌声传来的方向大声唱道:“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他所唱的内容也是源自诗经,说的是无论江河深浅,都要以极大的决心克服渡过它,也意在鼓励江中的歌者,虽然遭遇阻挠,还是要不畏风高浪涌,努力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江中歌者显是听懂了洛伽的歌声,大声询问道:“哪里来的朋友,可是要在此渡江?”

叶行云大声回道:“请船工就近说话,我等确要渡江。”

船上人道一声“好”便不再答话,洛伽知道此刻船上之人正全力向己方驶来,果然不多时一叶扁舟便出现在江边不远的位置,虽然被汹涌的江水卷起来时起时伏,但行驶方向却是稳准兼备,可见船上之人不但功力深厚,驾驶技巧也极为熟练,不多久小船就已驶至岸边,一个高大魁梧的虬髯大汉把船泊好后走了过来。

只见那人走上前来,尚未等洛伽等人开口说话,便双手合十,低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贫僧有礼了,不知施主自何处来,往何处去,只是眼下风高浪急,大雾未散,要渡江怕是不能了。”

洛伽心道此人当真特异,虽口宣佛号但瞧一身打扮实在不像是出家人,转念一想江湖上奇人异事本来就多,此人说不定有什么机缘也未可知。当下也不敢怠慢,双手合十说道:“大师有礼了,不知大师如何称呼。我们自北方而来,欲在此处渡江南去,不料天降大雾困顿与此,大师菩萨心肠,还望为我等指点迷津。”

那人见洛伽说的客气,忙道:“不敢,小僧是这附近山庙中的行僧,只因昔日犯下罪孽,后来皈依我佛,吾师便命吾在此每日载客渡江赎罪,并赐吾法号渡缘。今日大雾,数年罕见,怕是三两日也难以散尽了,众位如不嫌弃敝寺简陋,可随我前往暂住几日,待雾气消散了再过江不迟。”

刘守拙还是头一回见到做渡头营生的和尚,不禁玩心顿起,说道:“不知渡缘大师载客之时可要收取渡费,我们几人路上遭遇劫匪,囊中早已空空如也,怕不能如大师所愿啊。“他本意在说笑,谁知渡缘听完正色道:“阿弥陀佛i,小僧所渡皆有缘,不敢收取分毫,若有悄悄留下钱财的施主,小僧悉数奉了寺里做香火钱,小僧孑然一身。衣不过麻布三尺,食不过三餐素斋,要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劳什子作甚。”

刘守拙被渡缘一番言辞说的面红耳赤,心道此人话中大有禅机,自己这些年跟随家族东征西战,所图者也不过三吃之衣三餐之食,这几年家里的资财越来越多,自己却感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活得也并不轻松,反而不如这渡缘和尚潇洒快意,难道这大和尚是上苍派来点化自己的吗?

渡缘见刘守拙默不作声,还道是自己言辞不当中伤了他,乃说道:“小僧一家之言不足为听,吾虽已深入佛门,受我佛熏陶日久,却还是改不了心直口快的脾性,若有不中听处还望施主见谅。”

洛伽见渡缘与自己素日里所见的和尚大不相同,也喜他这直爽的脾气,忙打圆场道:“大师秒谛真言,令我等茅塞顿开,上天今日让我等困顿与此,想来定是与大师有缘,我等愿随大师前往宝刹,再领梵音,只是不知大师在何处名山修行?”

渡缘见众人愿意随他回寺,也自欢喜,说道:“距此约莫五里,有山名镜山,那镜山最高处唤做“坐忘峰”,乃是鄙寺“镜心寺”所在,现下主持镜心大师正是吾师,他老人家谦慈仁爱,最喜与人解忧普度世人,今日若得见三位施主,想来也必欢喜不已。”

洛伽道:“既如此,叨扰了,劳烦大师在前引路,我们趁着天色未黑前往,以防再生变故。”渡缘道一声好,便率先前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