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第39章(1 / 2)

“苏姑娘来了!”

“苏姑娘今天好看啊!”

好几个大老爷们嘴上和苏小满说话,眼睛却望向她的后方。

苏小满都明白,他们不是在等她,而是在等沈大人。

“各位好,我出门时看到沈大人也准备出门了,想来应该快到了。”

刘叔率先道:“那咱们是不是站好迎一迎沈大人?”

其他几个老狐狸面上笑着点头,心里则懊悔自己怎么就迟了一步。

“苏姑娘,你站前面。”

就凭苏小满和沈大人的关系,也没人敢让她站后面。事实上,有不少人推测,其实三岔口这几块地的真正主人是沈大人,但是沈大人不方面出面,这才让苏小满做了管事。

至于为什么选个小姑娘当管事?那还用说,一是苏小满的确有点才能在身上,二是她年纪小,好掌控。

众人心中各自思量,但面上却是一片其乐融融。

苏小满可不知道他们的腹诽,知道了,那也是呵呵两声,总有一天,她会证明自己。

“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众人立刻动作窸窣整理衣衫,挺直脊背。

苏小满站在最前面,浅笑明眸。

沈知卿掀开帘子时,看到的就是一副这样的场景:在一众大腹便便、带着面具的中年男人中,苏小满一身清爽,语笑嫣然,宛若鹤立鸡群。

他不由心中暗叹,苏小满真的很做到了许多别人做不到的事,也承受了很多别人都承受不住的艰难。

她是独一无二的。

视线在苏小满的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他若无其事地挪开,转而去观察其他人。

“大人,大人!”

沈知卿一下车,就受到了广大商户们的热情欢迎。苏小满很有眼色,及时退出包围圈,把舞台留给其他人和沈知卿。

看呐,我们沈大人多受爱戴!

不多会儿,其他县令也来了,沈知卿得去招待,这才从大家热情的圈子中走出来。

苏小满笑眯眯地望着沈知卿艰难脱身,对上对方的视线时,一怔,而后,笑容更加灿烂。

沈知卿眼里充满无奈的好笑,朝她点点头,和其他县令说话去了。

等姜大人到来后,现场的气氛又掀起一个小高-潮。

苏小满原本是站在边上,没想上去凑热闹,没想到,也不知是凑巧还是特地,沈知卿带姜大人走过了她的面前,而后停下来说道:“姜大人,这就是苏姑娘。”

苏小满本来以为,姜大人能同意沈知卿办批发市场的提议,应该是个干预开拓创新的中年人,没想到,姜大人一头花白的头发,面容也可见他的年龄不小。

但,他那双眼睛,依旧冒着光。

苏小满率先屈膝行礼:“姜大人。”

“苏姑娘,幸会。”姜大人乐呵呵地打了招呼。

“咳咳……”突然,姜大人侧身,用锦帕捂住嘴,轻咳了两声后,才继续说话,“我也吃过苏姑娘做的东西,很不错。”

“多谢姜大人夸奖。”苏小满笑道。

几位大人是来视察批发市场的,自然不可能停留在苏小满身边,姜大人能和苏小满说两句话,就已经是很大的荣光了,姜大人可是只和几家商户说过话。

“有请诸位大人为三岔口批发市场揭碑!”封大刚呲着一口大白牙吆喝道。

自从上次拍卖用过封大刚后,沈大人似乎找到了封大刚的正确用法。

封大刚长得周正,国字脸浓眉大眼,看起来忠厚老实,放在人前就是一副国泰民安脸。她跟沈知卿念叨过,没想到沈知卿记在了心上。

之后有什么需要县衙出面的事,都找封大刚去说。

苏小满站在人群中,鼓掌鼓得手心都红了。

她扭头,看向四周,大家的脸上也都是笑意。

真好,她和他们也会越来越好的。

苏小满的店很简单,就叫小满美食铺。

不同于县城酒楼开在三岔口的分店,小满美食铺的店面比较小,只放了六张桌子。桌椅也不是传统的四方桌,而是一排过去的长桌和长凳,能做得下更多的人。

小满美食铺的点菜方式也不一样,不是坐等小二用托盘把菜送到面前,而是需要自己拿着餐盘去取。

小满美食铺的餐盘很是奇特,是木盆,大概有成熟的韭菜那么长,成人手掌那么宽,里面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而菜则是一盆盆地摆开,需要哪种就告诉站在后面掌勺的婶子,她们会帮忙舀菜,最后一起结算。

而在美食铺的后面,则是小满加工厂,主要批发各种香肠和丸子。两个地方的门恰好开在两条街上,充分利用了铺面空间。

而苏小满在几条街之外,也就是再进去两条街的地方买下的地,则是做了客栈,叫做小满客栈。

这家客栈与其他客栈不同的是,价格便宜,采用的是上下双层床,既有单独的床位,但同时也能睡下更多的人。至于洗漱的地方,则是公共的,食堂就更不用说了,直接是小满美食摊。

不过,目前小满客栈还没引起大家的注意,因为目前的入住量为零。

姜大人和其他大人也有其他事,仪式过后,便打过招呼离开了。

时近中午,一行人也需要吃午餐,所以理所当然走近了苏小满的小满美食铺。

经过解说后,沈知卿成为了第一个拿起新奇餐盘的人。

他先看了主食,有米饭和馒头,白米饭和白满头的量看上去比杂粮米饭和杂粮馒头的量少了三分之二,菜架子上还挂着各种食材的价格。

沈知卿选择了两个白馒头,而后,他继续前进,到了菜区,菜有六样,两荤四素,荤是梅菜扣肉和香肠炒丸子,素是各种时蔬。

这顿菜是苏小满请客,他干脆让婶子每样拿一点。

苏小满请来的婶子都是衙役的妻子,这会儿见到丈夫,个个眉开眼笑,对沈大人就更好了。要不是沈知卿制止了婶子们一直加菜的动作,餐盘估计就承受不住那么多菜的重量了。

苏小满站在收钱柜台后面,解释道:“沈大人,汤有需要付钱的,也有免费的。”

她指了指一旁的大木桶,免费的糖水自然没有多少油水,上面飘着青菜。

沈知卿想了想,“那我要免费的。”

苏小满瞪大眼睛,没想到沈大人会这么接地气。

沈知卿道:“想尝尝免费的汤到底是什么味道。”

苏小满轻笑:“行,沈大人待会儿自便。”

付钱的汤是一盅盅的,而免费的汤,则是用大木桶旁边的碗盛。

“我看外面说,今天开业,凡是用餐的,可以送一碗免费的仙草冻?”沈知卿询问。

“对,”苏小满想过了,仙草冻在之前没有出现过,要让大家一下子掏钱买,估计会有点难度,“马上就好了,待会儿给大家送过去。”

还有什么比免费更容易让人记住的呢?

沈知卿看向凳子,这种椅子和凳子也很新奇,他让开一步,道:“你们先做进去。”

周雄摆摆手,“大人,不必,我们跨进去就行了。”

沈知卿:“……行,你们喜欢就好。”

他挑了靠近过道的位置坐下,这样不必挪到里面,也不必跨进去。

他先喝了免费的青菜汤,味道虽然淡了点,但是作为一碗汤,该有的东西都有,也算是很好了。

有沈知卿和众衙役带头,其他人也好奇地进来了,发现这里的食物物廉价美,而且不必等菜,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汤还免费,一时间,六张长桌都坐满了人。

而沈知卿观察得更为细致一些,他发现店里客人的流动很快。这里的环境好像有种魔力,大家都吃得不慢,也就是说,虽然桌椅不多,但是能招待的人更多。

他吃得不快不慢,看到外面有人等,他也不好占着位子,于是便起身告辞。

苏小满这会有点忙,道:“沈大人,县衙午餐的事我回去和你说。”

沈知卿点头,和其他衙役一起离开。

“周哥,听小满说,只要在里面吃东西就能吃免费汤,而且免费的汤还不限量,那也是有人进去买个馒头就蹭好多碗汤,那岂不是很亏?”封大刚对刚才的饭菜意犹未尽,但显然吃饱的饭并不能占住他的嘴。

其他衙役也在分享小满美食铺的感想,听到封大刚的问题,众人回答不一,有人说不会亏,有人说会亏。

最后周雄也无法给出准确答案,大家齐齐看向沈知卿。

沈知卿淡淡道:“我猜,如果有人到了这份上,苏姑娘也不会在意多送出几碗汤。”

众人一愣,也是,苏小满一向很大方,也很心善。

开了美食铺子后,现在的摊子交给了一个叫杨幼娘的姑娘,他们可都还记得这位杨家村的姑娘。听说她家父母有困难,苏小满还雇佣她家娘亲做事。

而在三岔亏的批发市场,小满美食铺的生意比想象中还要好。仙草冻也不出意料地成为了众人的话题中心。

正好今天中午太阳很大,照得人的背上都烫烫的,一碗仙草冻进嘴,整个人都清凉了下来。客人们对这个新出现的东西赞不绝口。

苏小满笑眯眯地给看每人领走一小碗仙草冻。如果想要再吃,那就得花钱了,而花钱,就有基础版和升级版,升级版就是加了蜜水,口感甜滋滋的,更可口。

县城酒楼的刘叔包括其他附近的商家一直在关注苏小满的铺子。

刘叔发现,自己的熟客并没有离开,那为什么苏小满的店里还那么多人呢?

他好奇地找了过来,发现这里的食客都是生面孔。

他以前怎么没发觉县城的人那么舍得下馆子?

一看价格牌,好吧,这的确吃得起。ban

他跟着排队拿了菜,就坐在苏小满收钱的前面那张桌子。

“刘叔啊,我这是薄利多销,就是人气好一点。”

刘年掐算了一把,好像、貌似、应该是像苏小满这么说的吧?

可是哦,没钱赚的话,苏小满干嘛还得开这个店呢?他心里嘀咕道。

要是这话被苏小满听到,一定说姜还是老的辣。她之前就算过了,开快餐店,赚得还不少,最主要的是,她的进货价低,因为这些菜都是直接从村里收来的,新鲜便宜。

苏小满在夕阳的余晖中进了县城。

她提着一个篮子走进县衙,第一件事就是去找沈知卿。

“沈大人,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盒饭。”

苏小满从篮子里拿出三个不同规格的木盒子。

这些就不是林叔和杨叔做的了,而是去找专业的木匠做的,因为其中还涉及到一点小机关。

比如,木饭盒推进去完全合上的时候,得保证这个饭盒是密封的,但是饭盒盖子推出去的时候,得是顺畅的,这就需要一点技术。

幸好,城里的木匠很靠谱,做出了她心中的饭盒。

沈知卿一看到这原木做的饭盒,心里就喜欢上了。大道至简,饭盒简简单单的就很好。

他打开,里面的饭菜还是温的。

苏小满道:“之后的盒饭,我会用专门的推车来送,可以保温。”

没错,这就是她下一步要开展的业务。

她的确忙不过来了,考虑过要让县衙找新的厨娘,但是,衙役们不同意啊。

他们说吃惯了自己做的饭菜,要是别人来做,说不定就吃不下去了,让她想想办法,能不能继续负责他们的午饭。

苏小满就想到了盒饭。

不必从三岔口送饭过来,她已经在县城里盘了一个小门面,夏天专门用来卖仙草冻,她感觉这个在夏天一定很畅销,冬天可以卖其他的,总之具有时令性的食品就行。

到时可以在店铺里隔出一个小厨房,里面专门做仙草冻和盒饭。

杨幼娘现在的厨艺很可以,她也可以时不时回来。至于三岔口那边,可以交给杜玉芝。

今天是刚开业,杜玉芝熟悉后厨中,所以才没出来收钱,之后,收钱和管理大堂都是属于杜玉芝的工作范畴。

杜玉芝在牢里那么多年,该想的都已经想清楚了,不会轻易做错事。她还是比较放心的。

沈知卿看了看饭盒里的饭菜,因为做了分格,饭菜和菜汁并没有混在一起,看上去特别干净清爽。

他的第一印象很不错,“筷子呢?”

苏小满上前,将沈知卿手里的饭盒盖子拿过来,一翻,上面赫然是筷子和小勺子,这个设计很精巧细致,筷子和勺子用凸出的木头卡住,既保持干净有赏心悦目。

沈知卿接过苏小满递过来的筷子,点头。

饭盒里放着的是红薯饭,米饭饱满莹润,吃起来有股微甜。

三个菜格子,一个放着的是韭菜炒蛋,青青绿绿的,看上去很清爽。一个是鱼香肉丝,他用勺子舀起浓郁的汤汁,浇在米饭上,汤汁裹住米饭,特别下饭。还有一个菜是白色的鱼丸,看上去特别素雅,正好符合沈知卿的审美。

“我会准备两种口味不一样的饭盒,可以让人选择。”

苏小满把能考虑的都考虑进去了。

现在沈知卿可是她的甲方,她这个乙方得做好才行。

沈知卿用帕子擦了擦嘴:“嗯,可以。”

苏小满的眼睛亮了,“多谢沈大人。”

“不用,”沈知卿侧头,看到站在桌边的姑娘,他还记得她第一次送饭过来的模样,他嘴角微微弯起,“你做事,我放心。”

今天姜大人看上去很满意,想来写去京城的折子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苏小满快乐地离开府衙。

既然盒饭已经做出来了,那么拓展业务,比如让县城更多的人知道盒饭,她可以送外卖,至于送外卖的人选,还有比衙役更清楚县城有哪些人吗?。

苏小满也物色好了一些人,比如小乞儿。

她在路上遇到过几个小乞儿,不是她圣母,而是孩子实在是太可怜了,她既然有能力,那还是得试试。但前提是得先从周雄那里打听一下这几个乞儿的人品,若是人品不行,那就不能要了。

……

炎热的夏天,树上蝉声鸣鸣。

苏小满将饭盒放在推车上,对杨幼娘道:“幼娘,小心点。”

“知道了,小满,”杨幼娘招呼几个穿着干净的孩子,“小红,小绿,小黄,走了。”

几个孩子响亮应“是”。

路过的几个行人不由看过来,嘴上还不忘小声八卦。

“这几个孩子真的是之前的那几个小乞儿?”

“是啊,我亲眼看着周捕头带走他们的。”

“你别说,收拾好之后,也是一个不错的孩子。”

“唉,他们之前也是可怜的,没父没母。我看着也是可怜,但有心无力啊。不过现在好了,小满姑娘帮了他们。听说,小满姑娘也是因为自己现在没父没母,才决定收留这几个小孩。”

“对啊,小满的爹以前也是衙役,也是个重情重义的好人,生出这样的女儿来,也不奇怪……”

八卦的生意逐渐远去。

小红是这几个孩子当中最大的,已经有八岁了,她能听到那几个路过的人的说话声,但她不在意。

嘴长在别人口中,不必想太多。她现在要做的是好好长大。

小红心里有个愿望,等她长大后,一定要好好报答小满姐姐。她很喜欢现在的生活,早上念书,中午和下午帮忙做事。她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念书,但小满姐姐说了,女孩子也能念书,念好书算好账以后才能做更多的事。

脑子里左想右想的时候,推车停了下来。他们到了一个发盒饭的地方,庆祥街。这里是县城最繁荣的街道之一,自从推出盒饭后,有不少商家直接订了盒饭。

她弯下腰,从推车下拉出一个小抽屉,里面放着好几双手套,她戴上手套,这才从推车上提了一个篮子下来,笑着走向布行。

“锦娘子,今天的盒饭来了。”

她以前常常经过这家布行,锦娘子还给过他们几个馒头。

“这是您要的桂花仙草冻。”

她又将另一个圆形的饭盒送过去。

锦娘子笑道:“行,放在那儿吧。”

“锦娘子再见,我待会儿过来收饭盒。”小红极其有礼貌,任谁也看不出面前的小孩儿曾经还是个小乞儿。

锦娘子点头,望着小孩儿蹦跳离去的背影,她笑了一下,对手里的衣服更上心起来了。

这是苏小满订做的衣服。现在苏小满已经算是她店里的大客户了。苏小满每次招人,都会订做几件新围裙,日积月累下来,数量也很可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