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我凭破案冠绝京华> 第71章 受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章 受审(1 / 2)

巳时过半,灰蒙蒙的天穹乌云压顶,眼看着将要落雨,秦缨跟在邓明春身后,容色端肃地走在悠长的宫道上。

邓春明轻声道:“太后娘娘许久不问朝事,本是不想管的,可没想到连卢国公也被下狱,过世的那位卢太妃从前是太后娘娘十分亲信之人,当年丰州之乱时,太后娘娘染了瘟疫病倒,是卢太妃衣不解带地左右照料。”

见远处宫廊上有几个往宣政殿去的朝官,邓春明语声更低了几分,“后来太后好了,卢太妃却病倒了,待老郑将军打败了叛军回京,卢太妃没撑两年便故去了,太后娘娘心中有愧,少不得要对卢氏多有照拂。”

秦缨不动声色,“太后娘娘是什么打算?”

邓春明摇头,“这可不知呢,太后娘娘是想查问清楚,看看那案子是否真的到了要将卢国公也下狱的地步。”

秦缨心弦微紧,眼看着案子有了进展,却没想到杨氏竟然求到了太后跟前,因着十多年前卢太妃的德善之行,太后要包庇卢氏吗?

到了永寿宫,秦缨刚一进门便看到几个宫人正端着水盆冲洗中庭的青石地砖,大太监苏延庆站在阶下道:“擦干净些,留下半点痕迹,仔细你们的皮。”

宫人呐呐应是,秦缨狐疑上前:“这是怎么了?”

一见她来,苏延庆忙堆上几分笑意,又面带嫌恶地扫了一眼地砖,低声道:“是国公夫人求情的时候磕破了头,将她从殿内抬出来时,血点子滴了一路,这会儿她刚醒过来,与太后娘娘说话呢,太后娘娘在等您,您快进去。”

秦缨眉目微凝,跟着苏延庆进了殿内。

郑太后坐在主位上,坐在下手位上的,正是额头包着白布的杨氏,她此刻红着眼睛,看到秦缨来了,面色更是沉重。

秦缨上前行礼,郑太后牵唇道:“来哀家跟前说话——”

秦缨走到太后身前去,郑太后拉着她的手道:“你看到国公夫人在,想必也知道哀家想问你何事,国公夫人说,近来京城有件案子查到了卢国公府身上,且那案子你也跟着一道跑了不少路?”

秦缨点头,“确是如此。”

郑太后笑容微淡,“听说金吾卫好大的排场,昨夜已经将卢炴和卢家的小姐下了大狱,你告诉哀家,那案子是否真与卢家有关?”

杨氏目光灼灼地望着秦缨,秦缨点头,“太后问云阳,云阳在您前面不敢说假话,凭衙门查到的人证物证,京畿衙门捕头的确是被卢氏二老爷卢旭所杀,还有十年前的案子,死了三位良家姑娘,凶手亦是卢旭——”

“县主!”杨氏哽咽道:“县主何来的人证物证?难道是听卢文涛那刁奴说的?卢文涛此人不可尽信啊县主,他虽是我们府上老奴了,却对我们心怀怨恨,是他做下的脏污事儿扯到了二弟身上,如今还连国公爷也攀咬上……”

郑太后这时也问:“你只说是卢二杀人,那为何金吾卫连卢炴也抓走了?”

秦缨肃容道:“因卢国公包庇卢旭,他知情不报,还买通了当年衙门之人,更令一个与此案无关之人去给卢旭顶罪,此人当年被判斩刑,已经死了十年,而他逼迫此人的手段,乃是以其妻女相胁。”

见太后面露讶色,秦缨诚恳道:“此案内情颇多,我一言难说清楚,太后娘娘若真想知道,可去衙门查问,若是证据不足,金吾卫也不敢随便对卢国公动手。”

杨氏此刻道:“此番查案的是龙翊卫的小谢大人,太后娘娘您知道的,这个谢大人,就是谢正则那个养子,此人很得陛下看重,行事张狂无忌,此前还弹劾过长清侯,他正是仗着陛下撑腰,这才敢对我们府上赶尽杀绝。”

秦缨听完杨氏所言,正打算替谢星阑辩白,可这时太后眯了迷眸子,沉声道:“谢正则的养子,哀家知道,前岁就是他救了陛下性命,他养父当年仗着皇恩不知做了多少恶事,如今他也想走谢正则的老路不成?来人——”

她唤了一声,苏延庆忙答应,郑太后沉声道:“你派人去前朝问问,就说是哀家的懿旨,看卢国公府的案子到底是怎么办的。”

苏延庆领命而去,杨氏见状眼底生出了两分希望,秦缨眸露担忧,按照时辰,今日谢星阑或许还未审问卢炴二人,而太后这话,明显是因为谢正则对谢星阑多有厌憎,若真让太后在此时拦阻,岂非前功尽弃?

秦缨这时看向杨氏:“国公夫人说谢大人弹劾长清侯,我怎未听说过此事?”

杨氏轻哼一声,“就在今年正月,此人狂悖妄为,说长清侯治军不严,说他麾下贪腐极重,连着上了几道折子弹劾,陛下信以为真,专门派人去探查,结果查出来的却并非崔氏嫡系……”

秦缨面露愕然,“这谢大人果然大胆,连我都知道陛下十分看重崔氏一门,他却敢明着弹劾长清侯?他这是为哪般?”

杨氏面色微僵,这才意识到自己不够谨慎,太后和贞元帝面和心不和多年,若谢星阑真是贞元帝极看重的亲信,又怎会明着弹劾崔氏?

她一时哑口,而郑太后也想起此事来,谢星阑弹劾长清侯崔曜她是知道的,崔氏与郑氏作对多年,当初弹劾的折子出来,郑氏也推波助澜过,但崔曜太过谨慎,并未叫郑氏抓到把柄……

郑太后若有所思,“连崔氏都敢弹劾,更何况你卢氏?”

杨氏面上挂不住,只惶恐应是,郑太后又道:“且看看前朝如何论处吧,他纵然再大胆,哀家也不信他敢平白污蔑堂堂国公府。”

苏延庆去得快回来的也快,两炷香的功夫不到,他便一脸难色进了殿门。

“太后娘娘,问到了,却问得不多,右金吾卫乃是安远侯段将军掌着,世子又被陛下派去南巡,大将军那边还不知此事,只听说是卢国公一家被看守得极严,的确是龙翊卫谢大人在主审。”

“昨夜谢大人忽然决定抓人,满朝文武都未想到,今天一早,十多封奏折送到陛下跟前,都是弹劾谢大人的,但陛下那边的意思,是让龙翊卫严查,如今还未定案。”

一听此言,郑太后眉眼微沉,金吾卫本是郑氏囊中之物,可贞元帝却硬扶起一个段氏,如今右金吾卫的作用越来越重,郑明康这个左金吾卫大将军便越发形同摆设。

郑太后沉着脸未语,秦缨的心亦高高悬了起来,谢星阑昨夜抓人十分利落,那他可曾想到会被弹劾?

杨氏这时又跪在地上,“太后娘娘,便是卢二有罪,也没有连国公爷也抓起来的道理,臣妇也不知到底是谁的意思,这是要让整个卢氏万劫不复啊!”

眼看她额上白布沁出一丝血色,太后许是动了恻隐之心,吩咐道:“你去宣政殿走一趟,就说是哀家的意思,卢国公府百年世家,既还未定案,怎能让卢国公受牢狱之灾?除非此刻人证物证俱全,已能给卢炴定罪,否则还是早些将人放了。”

杨氏眼瞳大亮,忙磕头谢恩,苏延庆也快步走了出去。

“太后娘娘——”

秦缨忍不住开口,太后却将她的手微微一攥,她先令杨氏起身,又拉着秦缨坐到自己身边,笑问道:“前次听说你跟着衙门跑案子,怎么这次你又跟着他们辛苦?前两日朝华入宫之时提起,哀家还不信,今日哀家才信了,哀家看你都清减了。”

秦缨不敢轻慢,谨慎道:“因为我见过那几位姑娘的父母……”

太后微惊,“她们的父母?”

秦缨颔首,“那三位姑娘在十年前遇害时,都才十七八岁的年纪,就像我和朝华一样,这次我和谢大人找到了他们的家人,第一个遇害的姑娘叫罗槿儿,家里是开旧书铺子的,她对父母极其孝顺,小小年纪却能每日都去给父亲帮工,任劳任怨,她还十分疼爱弟弟,我去的时候,她母亲哭的肝肠寸断,再华美的衣饰都掩不住那般绝望苦痛……”

“……康素琴的母亲因为女儿的遭遇病情加重,早早便病故了,她父亲今年刚近半百之岁,可看起来却好像七八十的老叟一般,他因当年惨剧丢了差事,也病了多年,知道错判了凶手,差点气得当场呕血,他气衙门办案疏忽,却更愧疚女儿含冤十年未雪,他觉得自己时日无多,在死前,就想让我们帮他抓到残害女儿的凶手……”

秦缨语声沉痛,满面悲悯,郑太后有女儿,且还夭折过一位皇子,她最明白失去孩子的苦痛,听到此处,混浊的眼瞳中漫起不忍,拉着秦缨的手亦微微发颤。

秦缨继续道:“还有个遇害者叫范玉蘋,她母亲因为她的事疯了,还被她父亲休弃,她父亲后来娇妻美眷,只当从未生过她,但她有个青梅竹马的表兄,替她奉养疯母,也未娶妻生子,只为了找到真正谋害她的人……”

郑太后怜悯道:“惨剧,确是人间惨剧,天下间最悲痛便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更何况她们的女儿还被人那般糟践——”

她眉眼间生出两分薄怒,又去看有些心虚的杨氏,“你说的最好是真的!”

杨氏掌心冷汗满溢,嗫喏道:“臣妇不敢骗您……”

郑太后已不复先前漠然,不住将目光看向门外,半炷香的功夫后,苏延庆才拿着拂尘一路小跑进了殿门,“太后娘娘,陛下他……他说卢炴放不得。”

一句话便令郑太后拧了眉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