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陛下上朝了> 第四百一十七章 知我者言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一十七章 知我者言痕(1 / 2)

陈迹抱着笏板站在队列中,却未跟随大流出列附议。他刚刚揣摩了一下赵正的心思,觉得他并不想就此撤兵,反而要继续作为客军混在岷东。

因为就他昨日收到的九四客传来的消息,大军是惨败了,也死了很多将官。但是那位摄政的远方外甥齐孝可半点事儿没有,虽然受了点伤,但根本无伤大雅。

所以此时,正是借机推他上位熬资历拿战功的好机会。横竖只要他带着残兵在安军中混日子,等到安国和岷东彻底休战再回来就行了。

到了那个时候,能带着剩下大军囫囵着回来,那就是妥妥的一份大功了。然后再包装包装,给齐孝塑造成一个受命于危难之时的青年英雄将领形象,这官职就能飞速升上去了。

估摸着,丢给他一个权明阳郡尉都不是不可能。毕竟,关系、资历、战功都在那里了,升个官不是应该的。

不过这个肯定不能赵正自己来提,要下边的人提个由头才行。而且这样,也算是一份功劳了。

想到此处,陈迹便出列道:“摄政明鉴,臣下以为,当留下剩余兵马,继续作为安军客军才是。”

果然,赵正的语气不经意间露出了几分愉快,道:“言痕此言倒是新奇,与其他公卿不尽相同,细细说来。”

“摄政明鉴,我军虽然遭逢大败,死伤无数,但军中将官并未尽殁,兵马也并未覆灭,尚有一战之力。

如此继续留在岷东,或有意想不到的成果。若是有了绝佳战机,我军却又早早撤兵,届时不是悔之晚矣,好处都被安军拿了去。

虽然国库日渐丰盈,但钱粮这东西,民间百姓尚且不嫌多,何况偌大的国朝呢。各部衙门官署都要开支,官员俸禄,前线粮草,水利城防修缮,流民百姓收容安抚,处处都要钱。

虽然岷东穷困,收缴而来的钱粮是杯水车薪,但总比没有得好。

说句不体面的话,国朝于紧急危难之时拿出恁多钱粮送予安国,总要挣回来才是。民间放贷,尚有九出十三归的道理,我朝如今可还没算利息呢。

再者安国与岷东并未正式休战,此次又遭逢重创,正是兵力吃紧的时候。要是我军就此撤出,被安国视为擅自毁约背盟,传到他国,还以为我朝不讲信用呢。

是以臣下以为,就算要撤,也需等到安军停战,我朝送回安国太子,两家先期盟约正式结束之后,再行撤退。

如此既能不落人口实,又能收缴钱粮增补朝廷,岂不是两全其美?”

“善!言痕所言,却有许多道理,诸卿以为呢?”

一众官员悄悄互看一眼,随即纷纷附议。

“既如此,那便依言痕所言,继续驻军岷东。只是主将人选,还需好好斟酌才是。兵部可有人选?”

“回禀摄政,大军将官死伤半数,如今战功资历能力担得起主将者,唯有都尉齐孝了。”

“那便是他了,就此拟诏传命吧。”

殿中众官员都是人精,虽然后知后觉,但终归还是意识到了这才是赵正的本意。即扶持齐孝上位,作为军中第三方势力,削减陈迹和秦朗的影响力。

而且这由陈迹和秦朗共同提出,显然是得到了他们两个的支持和默认。摄政好手段啊!

朝会就这么几件事情,一直说到了快中午方才作罢,随后内侍一声大吼,早朝就此结束。

等陈迹到点下衙,回到家中之时,便有内侍带着圣旨前来宣诏,大抵意思就是皇帝因为他今日的谏言很是高兴,便赏赐了他一些金银布帛,以作表彰,并希望他再接再厉。

送走了内侍,看着院中摆放的几口箱子,陈迹不禁抽了抽嘴角。他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了,恁多世家尤其是安和陈家的买命钱,加起来支撑一个中大型世家的底蕴都不是问题。

虽然有许多都被他投入到了九四客作为经费,但依旧有大半被他存放进了城外陈家坞堡的地下库房中。

这坞堡是最近才刚刚修筑完毕的,位于陈家名下各大村庄土地的中心位置,依山傍水,风景秀美,交通便利。

而且修筑得极为气派宽敞,各种防御设施也是拉满,甚至还有瓮城,活脱脱一座小城池,住个五六千人完全不是问题。是陈家最后的坚固堡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